首页 第三次机遇 下章
第二章 试点湖北
起千层,周学熙的话题一下子引起了众人的兴

 按预备立宪九年纲要的规定,在朝廷官制改革之后,便是地方官制改革的逐次推行。当然,天下20来个行省不可能整齐划一的一步到位,林广宇便先行圈了四个省份作为第一批试点,按上谕的规定,奉天、直隶、湖北和江苏要率先建成模范省,以为天下楷模。周学熙之言,倒是异常契合圣意。

 工商部既然要去湖北试点,财政部便也准备派人前去,张南皮号称“屠钱”外界传言其靡费金钱不知凡几,长官意志、胡乱决策所的学费亦数不胜数,载泽当时就有心思要对湖北下手,只是要防着老庆才没有树敌过多,现在老庆已倒,上谕又有理顺朝廷和地方关系之言,他怎能不顺杆爬?

 铁良随即表态也要前去,前次卫军选拔,湖北张彪统率的第八镇合格率最低且低得离谱,更传说湖北新军中革命甚多,军心不稳,国防部大佬很不满意,原来碍于张南皮的老脸不便下手,现在张南皮已死,自然按奈不住。

 严修表示教育部也要前去勘察湖北新学举办情况…

 其余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反拿不定主意到底要不要同样派人前去。

 “我看,干脆相关各部一并派员前去,联合勘察。”徐世昌捻着胡须“御前会议既已确定模范省建设之议,内阁便当遵照。湖北乃天下腹心、九省通衢,地位何其要紧?又是第一个先行试点的身份。隆重些也是理所当然。前两天我碰到岑大人。他说监察院最近连连接到举报,谓湖北地方不靖、官场**、人浮于事、亏空严重,他虽将信将疑。可还是准备去一趟…”

 这话说的是滴水不漏,但重臣们终于恍然大悟,原来是风向转了京师官场对庆-那余地追缉恐怕是要到头了,菜市口地热闹看来也要告一段落。原本几个年老重臣对林广宇的大规模清洗原本心存疑虑,很怕造成*人心不稳的象,很想找机会进言一二。现在皇帝既已有收手之意,当然也不便啰嗦。

 至于这把火引向地方,他们也觉得十分正常凭什么京师官场昏天黑地,地方官场就能独善其身?说起来地方上凭藉天高皇帝远地优势,有些行为比京师还要不堪,着实是敲打他们的时候了。

 “这次的领衔钦差照例还是岑大人,其余大臣是否担当钦差副使,内阁还要恭请圣裁。所以请诸位回去后拟定本部勘察方略。三后递圣上御览,决定方针。”

 “谨遵徐总理钧命。”

 这次试点湖北,其实并不是林广宇心血来,而是经过深思虑的。他有四层意见的考虑:

 其一,湖北久处腹心。张之久任鄂督,多年来离朝廷掌控久,隐然有尾大不掉之势,此番敲打便是敲山震虎,提醒各省不要恣意妄为;

 其二,历史时空中,新军起义首现于武昌,湖北新军被革命渗透者十之四五,革命练兵不行,鼓噪捣乱却是好手,不得不未雨绸缪,提前预防起来;

 其三,湖北地理虽然较远,但既有芦汉铁路之依托,又有电报线路之凭借,其相对距离反而方便,便于掌控,也容易做出成绩。

 其四,张之在湖北经营多年,洋务建设遗留下了一大个烂摊子,表面光鲜,内里纷杂,实在是有整顿提升之必要。

 天下之大,要符合这四种条件的并不多,奉天洋务基础不足;直隶由端方新任直督,无尾大不掉之患;江苏因为津浦铁路尚未通车,交通不太方便,说来说去,还是湖北最为契合。

 几天后,林广宇在养心殿里审视内阁呈递上来地有关“试点湖北”的条陈,笑问道:“此次试点湖北,外界有何意见,诸大臣是何想法?”

 岑煊首先自我解嘲般地说道:“禀皇上,有这么一句‘官屠赴鄂、杀机四起!’”

 林广宇大笑。

 徐世昌也笑,然后补充道:“还有一句,‘财政国防,首当其冲’。”

 不愧是经年老臣,两句话一下子就说到了点子上。

 “此番试点湖北,是官制改革后的第一项重大举动,能不能办好直接决定着过渡内阁的威信,监察院虽然不属于内阁体制,但却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你们方才和朕说了两句话,朕也告诫你们两句。第一句,‘积极稳妥’,湖北或许弊丛生,对于这些积弊,既不能视无睹,也不能之过急,事情要一样样的办成,[,全文字版小说]湖北的地面也万万不得;第二句,‘办事公允’,湖北局面成什么模样朕心中无数,但张南皮肯定有责任,不过南皮已死,朕也不想翻旧账,以免舆情认为朕太过薄情寡恩,秋后算账,陈夔龙现为鄂督,照理责任重大,但他接任不久,又有张南皮的掣肘,让他负责未免求全责备,你们过去看看,倘若其人无甚大错,将来还准备调京任用。”

 岑、徐两人对望一眼,异口同声地说道:“皇上圣明。”皇帝这番话已经为试点湖北之举定下了基调,如何能不重视?

 “此番赴鄂,岑煊为钦差正使,周学熙、赵秉钧、王英楷…咦?”林广宇拿着徐世昌递上来地条陈感到有些奇怪“其他人都可,为何最后还有辜鸿铭挂一个副使?此去湖北,完全系国家内政,要外务部参与作甚?”

 徐世昌苦笑:“臣也不知,但辜汤生情古怪,三番五次前来,谓湖北之行他当不当副使随便,但一定要派他一同前往?臣想了一样,其余各

 大臣、侍郎亲往。都一律委为钦差副使。他只好…“咄咄怪事!”林广宇自言自语“不对,他肯定还有其他话语!”

 “皇上明鉴。他果然有其他话语。他说‘湖北局面是张文恭(张之)20载心血,吾绝不能任由人亡政息…’他性格执拗拦不住他,所以…”

 听徐世昌说到这里,林广宇忽地明白了:这哪里是梁敦彦拦不住辜鸿铭?这分明是因为两人都出自张之幕府,南皮与两人有恩。不愿意看见张之死后还可能受人攻讦,便竭尽全力想尽维护之力。梁敦彦和辜鸿铭,一个唱红脸,一个扮黑脸,算盘打得却是同一个。

 “既如此,便让他去罢…”林广宇想了想“此番南下,除钦差使团外。卫军一并随同,防止不测,以资护卫!”

 京师变故,庆、那崩坏。消息早已传遍全国,地方一片慌乱。早有一夕数惊之憾,湖北等地也不例外,陈夔龙心中更是有些发虚。他隐约听到风声,说朝中有人传言他是庆王一,也在打倒之列。如果张南皮在,他心里还要踏实一些,南皮肯定会保他。可南皮已经作古,他失去了保护人,这些天来,一直忧心忡忡,无心政事。

 其实,说他是奕劻一也却是不是捏造。陈龙正早亡,后又续弦一房,这一房不是别人,却是早年出任军机大臣的许庚身庶妹(同父异母且庶出之妹),人称四姑。这四姑由于是庶出,从小并不为人重视,练就了一番察言观的本事,为人亦是聪明机灵。当年奕劻还未炙手可热之时,她就拜其福晋为义母,连带着陈夔龙也成了奕劻地干女婿。后来奕劻逐渐发达,陈龙亦官运昌隆,两家之间往来比较密切,庆王府每有馈赠都用黄匣盛着,陈常常故意以此示人,外界皆知。

 陈夔龙能接任鄂督,一方面固然是张之地赏识,另一方面奕劻之力也不可小觑,否则他的任命绝不会如此容易。一来二去,他与庆王关系密切更成了众人皆知之事。不料风云突变,奕劻倒台,原本稳如泰山地依靠却变成了万分危险地株连,真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大人…京师电报…”一个心腹幕僚慌慌张张地从电报房跑过来,手里挥动着一张电报纸,口里连连高喊,引得旁人侧目不已,其人却浑然不知,只顾飞奔而至。

 “慌什么?”陈夔龙正在用茶,这声高叫是听得清清楚楚,从语气中已揣摩出不妙之意,心神也有些分野,杯盖一下子没盖好,摔落到地上裂成了碎片。

 报信的幕僚似乎也没看见地上的碎片,只将电报纸递了过来:“大人,京师电报,内阁要派人来湖北了…”

 “啊?”陈夔龙心里猛然一惊,手都有些不由自主地发抖怕什么却偏来什么。等他哆哆嗦嗦打开电报,上面清清楚楚写着:钦差正使岑、钦差副使周学熙、赵秉钧、王英楷、辜鸿铭领各部人员赴湖北推广试点,良弼率2000卫军随同南下

 “这是什么意思?”他喃喃自语,这样的架势可不曾遇见过。如果要拿我陈夔龙,哪里用得着如此兴师动众,皇上一纸诏书我便束手就擒,何用这许多人?如果只是内阁调查摸底,那岑煊领衔又算是什么意思?哪怕戴鸿慈前来也比他应该啊…想破了脑袋,陈夔龙也猜想不透,召集了众幕僚再想,众人七嘴八舌提出了不少看法,但他觉得没一个靠谱的,心态愈发焦急。

 “大人,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事到如今我们妄自猜测也无济于事,还不如考虑如何应付。钦差大员来鄂,我们要准备好衣食住行,还要注意治安,若是革命有个风吹草动,大人可就难堪了…”

 “事已至此,只能如此。”陈龙吩咐下去,下面的人群手忙脚开始捣腾起来,至于账目、案情等细节问题,情急之下也顾不得许多,他也无意粉饰太平,南皮留下地烂摊子,该怎样还是让他怎样吧…

 这一回果然有些不太一样,钦差师团抵达武昌之后格外低调,既没有像以前那些大员一样以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姿态匆匆而过,也没有纵情声来送往,而是在岑煊的带领下,第二天便浩浩杀奔汉铁厂而去,准备一睹张南皮半身心血的成果。

 等勘察团成员漫步于铁厂厂区之中,望着四处林立的铁塔和高耸入云的烟时,众人不由得感慨此不愧为“二十世纪中国之雄厂”辜鸿铭的随行其实很有必要,他自告奋勇地扮演了导游的角色,为众人讲解厂区内主要建筑地特征和功用,偶然还要扯出一段趣闻轶事,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陈夔龙和张之不同,原本并不屑于到铁厂这种地方来,对钦差使团下榻未稳便要考察产业更是瞠目结舌,恨不得连连摆手拒绝。但一看岑渐渐有些拉长的脸色又只能硬着头皮陪同前往。前呼后拥到了厂区,总办李维格恰好外出不在,陈夔龙对厂区情况如何实属一问三不知,原来还指着能靠李维格帮衬一二,现在既然不在,大冬天的急得脸上汗都淌落下来。眼看就要出丑,好在辜鸿铭身而出,总算是帮他解了围。

 周学熙一边看,一边总觉得有些古怪,想了好一会才找到症结所在,提了一个打破沉默的问题,也给了陈夔龙好大一个难堪…  m.IGexS.Com
上章 第三次机遇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