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三次机遇 下章
第四十一章 广而告之
在六国饭店的大上,陈璧君辗转反侧,一夜无眠。此热络的提议,她心里明白,这无非是一种变相的笼络方法而已,可一想起成婚那种激动人心的场面,她就脸红耳热,心跳不已…说到底,这是女人的情结。

 想了一夜还是没结果。既憧憬又担心,既渴望又害怕,既无畏又犹豫,陈璧君宛若百抓挠心,怎么也定不下神来,这时候才知道选择的痛苦…哪像死,可以义无反顾地面对。

 皇后的声音仿佛还在耳畔回响…“革命人连死都不怕,难道害怕成亲么?”这让她无言以对,所有的辩驳,所有的解释在人面前仿佛自动失去了免疫力。

 …林广宇语录:“人总是有弱点的,要看能不能抓住。”

 天一亮,她再也躺不下去了,急匆匆起来便想找汪卫商量。很不巧,依然有人来拜访,却是外务部尚书梁敦彦携夫人一同上门。

 留美学生出身的梁尚书一袭燕尾服、喉咙下的领结分外笔,手执stick,一派绅士模样,梁夫人光彩照人,身上那套礼服明显就是巴黎上社会圈才有的高档货,好一对羡煞人的夫,让陈璧君眼睛都直了。没想到居然还有这样的官员!

 “陈小姐,很冒昧上门叨扰。”梁敦彦微微欠身,彬彬有礼,一点没有官老爷的架子,倒像是一位旅居英伦三岛多年的老牌绅士。陈璧君出身富豪,也在南洋见识过了诸多人物,想来想去。居然找不出谁有能和他相提并论的风度。

 “令尊大名我早有耳闻。往年在办理南洋外时就仰慕不已,可惜一直缘铿一面,今得见陈小姐。大慰生平憾事。”

 除汪卫以外,最令陈璧君尊敬地男子恐怕便是自己地父亲,听对方如此说起,她一时间倍感亲切。

 “这是外务部同仁联署的条陈,俱愿力保汪先生不死。”梁敦彦笑笑“汪君之事我们都听说了。照理说国法难容,但我们均感念国家正值用人之际,像汪先生这样的大才,仅仅因政治分歧而遭到极刑,我们认为太过可惜了,国家多事,需要各派拚弃成见,共赴国难。”

 “谢谢各位。”

 “听说陈小姐千里相伴、生死相依。我极为好奇,很想目睹一下真人风采,今见了果然非同凡响。”梁夫人轻轻拉起陈璧君地手“这事在京城一传开。那些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乃至王爷家的格格们。哪个不挑起大拇指夸一声陈小姐的坚贞不屈?哪个不赞一声绝代佳人?有道是‘只羡鸳鸯不羡仙’,汪先生和陈小姐的故事,恐怕千百年后都有人传诵。”

 太富有杀伤力了,梁夫人的口才居然比梁敦彦还要好!明知是奉承,陈璧君心里美得却和什么似的。

 “听说陈小姐不将与汪先生完婚,不知何是吉期?”

 “这…”陈璧君抹过一丝红晕,半晌才道“还不曾商量好呢。”

 “可要抓紧了。我们夫二人还等着喝杯薄酒。”梁敦彦笑道“汪先生有大志,眼界极广,或许于人情练达不曾谙,倒是要陈小姐分外上心!如用西法婚礼仪式,某极愿为司仪!”

 …起身离去时,梁敦彦先是挽起了夫人地手,随即又为对方拉开房门,后者一脸坦然,丝毫没有扭捏。望着两人相偎离去的背影,陈璧君在心里念叨:“果真是‘只羡鸳鸯不羡仙’,我要是有这样一,便是翌即死,也心甘情愿了。”

 婚礼一节陈既极力赞成,汪亦不曾明确反对,只说不要奢华,只平淡即可。大计一旦确定,杨、梁二人则立即上足发条,四处奔波,所有报社、宪政、宪政编修馆乃至外务部闲散人员都被动员了起来。

 十天后,锣鼓声声,鞭炮阵阵,好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早已换上新郎官礼服的汪卫骑着高头大马,带红花,前往六国饭店娶陈璧君。

 这是最让人感觉诧异的婚礼,或许不一定后无来者,但绝对前无古人…接新娘的仪式是传统中式的,但新娘子坐的不是花轿,而是时下最时髦地豪华

 新郎虽然神采奕奕,但以一介囚犯身份,直接从天牢以令人大跌眼镜;杨度和梁启超既按中国传统方式完成了问礼、纳采等过程,但最后结婚仪式却要在东民巷的大教堂里以完全西式的方式举行。

 这是最奇特、最令人惊讶,也最具有象征意义的仪式。老大帝国在20世纪初地时代中,来了一桩既中既洋、亦新亦旧的统里有新道德,新场面下有旧髓,堪称是一绝配。

 “陈璧君小姐,您愿意嫁给汪兆铭先生为么?”

 “愿意。”

 “汪兆铭先生,您愿意娶陈璧君小姐为您地子么?”

 —

 “我愿意!”

 当陈、汪两人在梁敦彦引导下换戒指时,现场光灯闪成一片。

 随后宣读的第一份贺词就让陈璧君满噙泪水…这是她远在南洋的父亲陈耕基发来的…她没有向家里报告自己的一举一动,但看着梁敦彦的眼神,她知道肯定是外务部驻南洋领事的运动之功。

 第二份贺词也让汪卫深受感动…这是他的兄长,早已明言“断绝关系”的汪兆发来的…在人生的关键时刻,血浓于水的亲情依旧倒了一切政治分歧。

 第三份…

 第四份…

 第五份贺词却是由专人送过来的…王商笑地讨了红包后命人呈上了林广宇亲笔书写的烫金匾额…“天作之合!”德龄代表皇后,给陈璧君送去了外国最新进口的珍珠项链。

 紧接着让人目瞪口呆的是,醇亲王领摄政王载沣、肃亲王善耆、庆亲王奕匡、恭亲王伟、郑亲王昭煦、礼亲王世铎、睿亲王魁斌、豫亲王林等八大亲王仿佛商量好了一般,从门口鱼贯而入,亲自前来道贺,贺礼虽然并不丰厚,但每一样都用足了心思,足见赤诚。

 汪、陈两人手足无措,根本不曾料到会有这样的场面,更不知道如何见礼,一时间愣在了当场。载笑道:“幸好今儿个炸药都做成炮仗了,不让咱们全部都得在这里报销…哈哈哈!”

 众皆大笑,汪卫面红耳赤,连连拱手做罗圈揖。

 婚宴主场地选在皇城以南的云仙楼,等车队一出租界的地脚,盔甲鲜明的卫军早已排列整齐的,蔡锷、蒋方震等上前笑地行了撇刀礼后,军乐队立即奏响了婚礼进行曲。在昂的乐曲声中,车队缓缓前行。前头,是八排三十二骑的帝国骑兵戎装开道,马靴锃亮、金光耀眼;两旁,是夹道的山炮连,依次鸣响21声礼炮。再远处,则是无数人头攒动的看客…

 云仙楼外,清。))。四,漫天流星,好一派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场景。

 汪卫喃喃自语:“我汪兆铭二十余年的奋斗,十年的革命,到今换来了一场婚礼!”

 …

 慈宁宫外的凉亭里,隆裕正在感慨:“汪兆铭赶上了好时候,端的是好气派,八亲王贺婚、皇上钦赐匾额、卫军开道,便是皇帝嫁公主,也就这般排场吧。”

 “小气了?”

 “皇上的用意臣妾明白,既然是礼贤下士,就要做到底。”

 “朕不只是礼贤下士。”林广宇望着南面飞腾空中的烟花,若有所思地说道“朕这是在作秀。”

 “作秀?”

 “演戏给革命看。让他们看看,他们倚为长城,口口声声要千方百计营救,要前赴后继追随的汪卫明却是中国第一婚礼的主角,你要是革命,你怎么想?”

 “方寸大!”

 “这便是朕要的结果。杀汪卫与革命并无多少损失,这一番惑却足以造成革命分崩离析,倒是朕所固愿也。章炳麟的江浙派已经自立山头搞‘光复会’去了,黄克强、宋教仁的两湖派也有猜疑心思,我倒要看看孙文这个空心大炮怎么办?”汪卫不是第一个,更不是最后一个…  M.igExS.cOM
上章 第三次机遇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