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劫炼仙录 下章
第十章 觅到仇踪(上)
大雨挡道,陶勋的火遁术不能从雨中通过,只得往一边绕行,这么一耽误的工夫后头的追兵已经包抄上来截住他们,三人被迫现出身形重新陷入苦战。

 山头上。

 那矮者道:“两个谷虚末期、一个凝神末期的散修而已,有必要弄这么麻烦么?让我拿仙剑扫一扫,早将他们全部解决。”

 “哼,你又不是不知道上峰的命令,是要做成被胡人散修劫财害命的模样,你拿仙剑一扫便瞒不过高手的眼睛。”

 “但是这群胡族散修实在太过没用,十几个打三个,打了半天还没成功,他们动手的不着急,我这看戏的人早急了。”

 “你没有在胡人面前出破绽吧?”

 “放心吧,在坊市里的时候这群胡鬼就盯上他们三个,胡人天生就是大草原上抢劫杀人的高手,如何阻截、如何下手这些套路不用教就很精通,我只要暗示他们行走路线,剩下的事就不用管了。”

 “就是实力太弱,三个汉人的打斗经验比他们丰富得多。”

 过了一会儿,战斗出现转机,三人中实力最弱的董思焉法力不支再次出破绽,被对方乘虚而入集中攻击,突破了她的灵甲防护将她杀死。

 三人中少了一个后防线很快崩溃,十二个人顺利地将陶勋和丁柔分割包围,又战了一阵子,最终将两人击杀。

 那些人兴奋地在尸体上搜刮战利品,然后分赃,最后分成两伙分头逃逸。

 “他妈的,这群饭桶弄了快一个时辰才做完。”个矮者不满地大骂,接着问同伴:“接下来怎么做?我们来个黑吃黑?”

 “先不急,盯紧他们,走远了再动手,你我各负责一伙。记住,不能杀死他们,否则惹人怀疑。乘他们休息的时候动手,我们的目标只是那串手珠,其他东西不要动,如果有可能最好不要被他们察觉。”

 “嘿嘿,你放心,他们身上那点可怜的东西我还瞧不上眼。”

 “好了,可以动手了,你负责北边那伙,我负责西边那伙,走!”

 个高者一声令下,两个人分别驭起仙剑分头飞去。

 这两人走远了,空旷的山丘上响起丁柔的声音:“就这么让他们走了?真的不将他们擒住拷问?”

 陶勋道:“他们是小角色,就算知道什么也所知不多,擒住他们拷问并不一定能找到幕后之人,反而多生波折。不如放他们将任务完成,让他们拿着想要拿到的东西顺利地交给幕后主使人手上。”

 “我就怕你偷不着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可别主使之人没找到,反将思焉的手珠弄丢了。”

 “师娘,丢了也不打紧的。”

 “你们对我的仙术就这么没有信心?”

 “有信心?有信心也没见你将我爹中的毒清除干净,有信心也没见你找到成吾之山的线索,有信心也没见你将番僧的底细查出来。”丁柔一连串的反驳让陶勋顿时哑了火。

 董思焉忙打岔道:“徒儿真的很佩服那些番人散修,竟然忍了那么久才动手,只可惜师父的不少财物让他们拿走了。”

 “有什么可惜的,除了几件不怎么值钱的灵器外,他们拿走的尽是些番人的金银饰物和一座小山一般的烂石头。”

 “师娘,番人的金银饰物可以送给贫苦的牧民,也算积外功啊。”

 “你是不知道番人部族的习俗,牧民的财产都是部族贵族所分配的,凡是好的东西都须送给贵族,要不然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你的好心最终只是落还到贵族们的手中而已。”陶勋解释几句,又道:“我反而有些担心,你们舍不得将从店铺里换来的原矿石、药材让他们拿走,这会不会使幕后主使者生疑?”

 “师父请宽心,凡事没有一丝破绽才是最大的破绽,他们找不到药材也许会怀疑那些番人散修没有搜得彻底,绝不会因此对我们设的整个局起疑。”

 “或许他们会返回来搜查的,要是仍搜不到怎么办?”

 “师娘放心,决不会如此。如果徒儿所料不错,很快会有另外一批散修或者凡人牧民从此经过并发现劫杀现场,这样一来线索就是他们自己弄断的,绝不会再疑心到别的方面。就是不知道师父的傀儡人偶会不会…”

 “比天星门的侍女傀儡相比判若云泥,除非有青灵期的道行或许能看破。”

 丁柔恨恨地骂道:“一群衣冠禽兽。”也不知她骂的是谁。

 “好了,我们直接飞去回谷吧。以后须换副相貌现面才行。”

 回谷比之一年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内谷宫室建筑群规模扩大近一半,原来的建筑几乎清一的兰若,现在则是僧、道、俗各占三分之一,其整体规模接近于斜月谷的三分之一,在末修仙门派里算得上中等;留在谷中的人仍是二十多人,但几乎都是生面孔,看得出都是刚入道的。

 陶勋在黄丹居士陪同下参观内谷新区,很好奇地问黄丹居士:“谷主为何将宗门宫室分成三部分?”

 “本门的修炼功法秉承道宗,让弟子学佛是先师遗命,为的是利用佛家之力力。得恩公之助后,本谷已没有后顾之忧,再保留那么多佛寺已无必要。再者本门要壮大先师留下的基业,广收门徒势在必行,原来的弟子也就罢了,后面入门的弟子总不好强求都去拜佛,毕竟人各有志,他们愿意学佛的学佛,愿意学道的学道,愿意在俗的在俗。”

 “一国三公是非吉兆,门主此举还需再三思量才好。”陶勋劝了一句。

 “无妨,信仰不同终是同门师兄弟,谅来不会出子。”

 陶勋见黄丹居士没放在心上,因是其门内家事便不好再劝,也就作罢。

 黄丹居士带他们参观完,将他们请到自己的新居。

 双方寒喧一番后,黄丹居士颇为感慨地道:“回谷一年不到便有这样大的变化,全托恩公和令狐恩主之福。可惜令狐恩主这次没有来,甚为憾事。”

 接着,他话锋一转:“恩公收徒,这等大事怎么也不通知我一声,不管多远我都一定会去观礼的。”

 “学生收徒也是凑巧,没来得及做太多准备。看谷主的回谷好生兴旺,这次看到的都是生面孔,皆刚刚入道开始筑基,昭庆、昭仄他们呢?想是入尘世寻找有缘弟子去了吧?”

 “呵呵,是啊,全托恩公、恩主的洪福。圣器回谷、化形为人两桩事后本门气运逆转,近一年来卜算出与本门结缘的人选多达百数,昭仄、昭庆他们都派出去引渡弟子了。恩公如今也开始收徒,以恩公的神通时机到时选定山门开宗立派,定然天下应者如云,必可开创出可与昆仑比肩的一等大门派。”

 开宗立派?陶勋没有这样的想法,他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现在这种闲云野鹤的生活过得很好、很惬意,他并不想改变什么。

 至于收徒方面,他没有遵守修仙界须有师徒之缘方可收录的规矩,如董思焉就看不到、算不到跟他有师徒缘分,只是想那么做也就做了,今后意兴所至也许还会这般收徒授徒,也许意阑珊再不收徒,至于创建一个门派达到象昆仑那样兴盛的程度,他儿就没去想过。

 所以他只是很随意地答道:“开宗立派是大事,须得天命有归方才做得,我们夫妇未膺天命,不做那幻想。”  M.igExs.cOM
上章 天劫炼仙录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