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转世之今生安否 下章
第三十一章 天子之怒岂等闲
青越国朝堂

 皇帝陛下很生气,大臣们俱惶恐。从知道六王爷遭遇伏击那开始,陛下便一直阴沉着脸,没有笑过,连最得宠的明贵妃也不能使陛下稍微宽怀。尤其当六王爷患病的消息传来时,陛下有一个时辰一句话也不说,就那样面无表情的坐在朝堂上。在这入冬的时节里,大臣们个个冷汗直,甚至还有一名文臣昏了过去。

 一个月,整整一个月,所有人都胆颤心惊,大气不敢,不敢高声说话,整个皇宫都笼罩在一片压抑之中。

 六王爷昨午时回宫,本以为终于能松口气了,但是今早朝看陛下的脸色,那口气竟是谁也松不下。

 沉默了足足有一刻钟,一名太监向总管太监任伦报告了什么,便见这位平素冷颜少语的总管太监,走到天元帝身侧,躬身说了一句。堂下群臣只见天元帝脸色缓和下来,顿觉这同光殿的空气也跟着松动,不约而同也都将一直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些。

 天元帝向堂下大臣扫过去一眼,群臣只觉那目光如钢锥般直刺刺投掷在自己身上,没人敢抬头直视皇帝陛下的眼睛。

 “皇弟遇袭一事,众卿有何看法?”天元帝语气轻淡,声音里却含着令人不敢忽视的天子威严,而听到陛下如此问的青越国众臣,都不觉心里打了个突。

 虽然当今天子有四位弟弟,除了四皇子上善琛在十岁时骑马不慎摔下,不治身亡外,其余都封了王爷,有了各自的封地。上善珑玦的封地便是在京城堰都,但因其未满十六,便一直住在皇宫。而能让陛下直呼皇弟的,便只得一个六王爷。

 天子发问,臣子不敢不答,所以丞相边政等了一会儿见无人答话,便出列上前一步,对着堂上的皇帝陛下深深一拜道:“陛下,六王爷是在癸丘遇袭,若要捉拿刺客,恐怕先须向癸丘嘉喜皇帝发国书,请其代为剿杀刺客,并将相关人等押解至两国界。”

 天元帝看他一眼,语气没什么变化“丞相,朕看你是犯糊涂了,跑到敌国去让他们出凶手,你当癸丘的君臣都是三岁小孩。”

 众大臣冒冷汗之际同时不解,陛下一向喜怒不形于,然而一旦开口直呼臣下官名,便代表陛下开始要不高兴了。边相向会揣测上意,女儿还是当今国母,平上朝陛下不问他便几乎不开口,今却为何说出这般话来。

 边政似乎还不知陛下不高兴了。犹自说道:“陛下。六王爷何时去地癸丘。老臣并不知晓。想来是极隐秘地。如此。应是王爷在那边不小心了行踪。引来癸丘国地截杀。我国与癸丘战。双方正是紧张时期。六王爷突然现身敌国。正是给了他们机会。”

 “边政。你地意思。皇弟在国外遇刺。全是自找地了?”天元帝地声音蓦地冷了一分。

 “老臣不敢。”边政跪下来。额际渐现冷汗。虽然知道陛下不是真地斥他。那一声喝。还是让他感到了一阵寒意。

 这时已经有人隐隐明白了皇帝地心思。也有些懂得了边政今殊为异常地举动。另一名大臣站了出来。“陛下。丞相大人是想给六王爷讨个公道。只是事情发生在敌国。便没有那么简单了。首先六王爷行踪隐秘。癸丘国如何得知。以六王爷地谨慎。自行地可能极小。刺杀六王爷地人。除了索愁湖还有暗月教地人。近些年来。暗月教地势力已经渗透到青越。如果他们在青越查知六王爷地行踪。再告知癸丘对六王爷下手。也不是不可能。”

 边政听出是御史顾成言地声音。心里不由对他一阵感激。其他人也终于听出来那话中地意思。吏部尚书杜有年上前一步道:“陛下。顾御史说地有理。早在立国之初。我尊一帝便定下律法。暗月教不得入我青越。如今他们罔顾我国律法。甚至公然袭击我国王爷。其罪当诛。”

 几个大臣一齐站出来。对着天元帝同时一拜道:“暗月教罔顾我国律法。袭击我王。其罪当诛。”

 天元帝淡淡开口“小小暗月教,何劳倾国之力。闻觉。”

 “臣在。”一个年青的官员出列。

 “青越的暗月教,没有存在必要了。朕本来可以睁只眼闭只眼,他们的行为,已经超出朕的容忍范围。”

 “是。”短短几句对话,暗月教在青越发展了几十年,好不容易建立的势力,很快便遭瓦解。

 “让主帅遇险,大丰驻地所有将官,降职一等。另,癸丘挑衅我国,立马修书一封,斥问嘉喜,边境陈兵五万,以做威慑。”天元帝语气里,无上的帝王霸气,丝丝显出来“犯我青越国威者,虽远不赦!”

 群臣皆跪,高呼:“陛下圣明。”

 天元帝淡淡看了眼一直跪着丞相边政,道:“丞相年老,处理国事恐力不从心,今起,回家安歇几吧。”

 “谢陛下。”边政伏下身,领旨谢恩。

 天元帝起身回宫,退朝。

 文武百官恭送皇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直到看不到皇帝的身影,大臣们才一个个自地上站起,抹了把额上冷汗。边政却似站不起来,一个年轻的官员过去扶了一把,边政站起身子后便拂开他手,独自颤巍巍地站着,仿似一瞬间就苍老了许多。其他个大臣见了,心里多少都有些感慨,自古伴君如伴虎,但堂堂丞相一朝国丈,只因说错话便被当廷斥责回家闲赋,换谁心里也不好受。连一直与丞相不和的大将军时宗,神色复杂地看他一眼,也没有再说一些落井下石的话便离开。

 “边相。”那名年轻的官员不放心,喊了一声。

 边政摆摆手,整理了下官服,不看其他人一眼,一步一步朝着宫门外走去。别人或惋惜、或嘲讽、或幸灾乐祸的眼神,都到不了他的心里。今天的事,没人比他更清楚,陛下的真实意思,也没有人比他揣测的更接近。

 不得不说,这样的结局,已是意料当中的好。或许是陛下看他多年安分守己,今又不惜自污点醒群臣,所以给了他一个比较缓和的方式。

 当六王爷遇刺的消息传来时,他便做了最坏的打算。六王爷是谁?是先帝最为宠爱的幼子,当今皇上最珍视的幼弟。暂且不论这份珍视有几分真情,以皇帝陛下对六王爷的一贯态度,有人胆敢对六王爷不利,那是的的确确犯了陛下的忌讳。

 扫清青越境内暗月教势力,降职、威慑,那全都是表面上的手段,此次陛下是真的生气了,他看得出来,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那他主动些,陛下或许还会给他几分薄面。

 外人看他风光无限,既是一国丞相,女儿贵为皇后,还是当今太子的外公,然而他,宦海沉浮半生,如何不知官场事。做官难,在皇帝身边做官更难,他边氏一门荣耀,然大厦之倾,只需帝王弹指间。

 陛下,不喜外戚势力过大。本来他与明宗相互牵制,一切还在陛下的容忍限度之内,然而却有人,做了一件惹陛下生气的事。

 十三年前的那场腥风血雨,他时刻不曾忘记,有此前车之鉴,如何能不如履薄冰,一步一步,都颤颤惊惊?

 便是无今之事,他也是打算要退了的。只是镜儿和曦儿,他是庇护不了了。他只能从旁提醒,不可手其中。也罢,闲披蓑衣,斜风细雨,垂钧不归,是他向往很久了的事。从此,若能做一个富贵闲人,便是上天眷顾。  m.IgeXs.Com
上章 转世之今生安否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