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行 下章
第二百二十章 变化
怀州位于黄河北岸,南面三十里便是温县渡口,北面就是太行径,正好扼守在京畿与河东的咽喉上。当初,种师道负责京畿河防时,曾在此地囤积了大量的粮草辎重。到现在,城中还有一百万石粮食,至于其他诸如帐篷、箭支、被服之类军资,更是堆积如山。

 “打,打死这个蟊贼!”怀州钤辖赵子清大声咆哮着指挥两个士兵用粘水的皮鞭狠狠地着前面那个士兵。

 那个倒霉的士兵被剥光了衣服吊在梁上,已经被得遍体鳞伤,鲜血一滴滴落到地上。换成普通人只怕早已断气,可这个家伙长得实在太健壮了,一身黑亮的肌看得人心惊跳。他一边大声惨呼,一边哀哀地叫着:“赵将军,从年前到现在一年过去了,我西军就没得过朝廷一文钱军饷。我也有儿父母,一家老小可都指望着我呀!可怜我那瞎眼的老娘,饿得那张脸只剩一张皮了。将军,你太死心眼了,守着这么大一座仓库,弟兄们吃点拿点又怎么样?”

 赵子清怒道:“小子,你倒嘴硬。这仓库是种帅留下来的,没有朝廷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得动其中一分一毫。老子身为怀州钤辖,替军队和国家看着这座仓库,绝不会少了一粒粮。”

 “种帅,哪个种帅?”那大叫,一边叫一边和血沫子“种师道死了。种师中死了,种师闵也死了。将军,你醒醒吧,种家军不在过鞭,颤抖着手大叫:“种家军不会亡,不会…只要有一个种家军地士兵活着。种家军就不会消失!”他目中有热泪沁出:“种帅…我答应过种帅的。我…我打死你这个蟊贼!”

 那个挨打的士兵也是满目泪光:“赵将军,你打死我不要紧。可是,你得替我们两千弟兄找一条生路呀。我们在怀州一呆就是一年,无钱无粮,朝廷不管我们,陕西也回不去。难道我们都要折在这里不成?”

 赵子清高高举起鞭子,只觉得重逾千斤,怎么也落不下去。自从种家军覆灭之后,他也是一片迷茫。不知道该如何时候。前一段时间,朝廷又颁下圣旨,让各路勤王兵马还镇。可是,他守着这个仓库。怎么也走不了。军中的粮食一少于一,这两千残兵,眼看着就要饿死了。

 而朝廷现在忙着议和,也没心思管他这支军队。

 有的时候,赵子清甚至想过是不是制造一起火灾。把这烫手的热山芋一把火给烧了。如果那样,自己就可以回关中了。道当初将这个仓库交给自己时地叮嘱:“子清啊,怀州仓库关系到京畿河防。千万不可大意。就算把部队打光,也得把怀州给我守住了。”

 种帅老了。一想起那个已经驾鹤西去的老长官,赵子清就想哭。

 种帅对自己那是恩重如山。三十年前自己不过是一个大头兵,就因为作战勇猛,被种帅一路提拔。到现在,竟然做了怀州钤辖。种帅走了,但他把这个仓库交给了我,怎么说也得帮他看好了。

 想到这里,赵子清心一狠,正要将手中的鞭子落下去。突然,有一个人跌跌撞撞地跑进来,大声道:“父亲,不好了,城外有一队骑兵叫门,说是河东军的监军黄彦节。”

 进来的正是赵子清的儿子赵守真。

 赵子清今年四十九岁,膝下有一儿一女。儿子赵守真今年二十二岁,大概是随他妈妈读书读迂了,子极为懦弱,是一个见花流泪对月伤心的文人。有的时候,赵子清甚至怀疑,这个儿子不是自己的种。倒是女儿赵见月虽然性格柔顺,可骨子却有一种少见地刚强,很对他的胃口。

 不满地看了满面惊惶的儿子一眼,赵子清呵斥道:“不就是河东军而已,怎么把你吓成那个样子?”着声音道:“那些人好可怕,一个个面脸凶像…那刀亮得怕人,那战马,实在太高了,比怀州的马还高上一个脑袋,简直就是猛兽!”

 赵子清:“来了多少人?”

 “二十,二十个。”

 赵子清气得大叫:“二十个人就把你吓成那样,你他娘就是是属兔子地。”

 赵守真窘得满面通红,讷讷半天,说不出话来。

 赵子清冷笑:“河东军,杨华,他率大军南下勤王,违抗陛下旨意,现在又来怀州,大概是在打我赵某人的主意。哼,哪里有这么简单的。”

 赵守真自来对这个父亲就畏之如虎,颤抖了半天,这才道:“父亲,我们不是被这个仓库不了身什么,现在杨华要来,索把仓库给了他。我们也好回陕西老家。”

 “住口!”赵子清怒喝着指了指吊在梁上的那个士兵,说:“这个仓库是种帅留给我的,你老子我连自己地弟兄都舍不得给,怎肯给那杨华。”

 “可是…河东军势大。杨华又是个凶暴之人,若他不顾一切攻城,却…却如何是好?”赵守真虽然担小,但素有智计策,小心地提醒父亲。

 “这个…”赵子清沉,河东军,虎狼之师,连金人都畏之三分,自己这一支缺家地对手。而怀州城墙在上次娄室攻城时已经十分残破,还如何抵挡得住河东军的进攻。…-如果杨华真地撕破了脸与怀州开战的话。---杨华这个莽夫可是什么都干得出来地。

 见父亲一脸忧虑。赵守真小心地说:“其实,这事也好办。不如放那黄监军进城。我等暗中伏下刀斧手把他们都给扣了。杨华答应…答应不打我怀州的主意…”

 听儿子这么说,赵子清眼睛一亮:“儿子,你这主意不错。”他一把扔掉手中鞭子,指着那个吊在梁上地士兵,下令:“把他给我拖出去关上两天。马上安排人手随我出城去见那个黄公公。等我一声令下就动手抓人。”

 说完话,赵子清朝儿子一瞪眼:“这个主意是你出的,你也随我去。”

 很快,赵子清就带着一群人打开城门去接黄彦节等人。

 一看到黄公公,赵子清就愣住了,这个公公怎么是个孩子。同一大群牛高马大的骑士比起来,这个家伙身材单薄,脸上挂着一副天真幼稚的笑容。一见到他,就笑嘻嘻地一拱手:“在下河东监军黄彦节。见过赵将军。”

 “赵子清见过公公。”

 “幸会。”二人同时微笑,然后不约而同地大吼:“动手!”

 看着身后长长地队伍,杨华愁得眉头紧锁。这里是怀州城外二十里地的清化镇,也是河东军行辕所在。部队从太原出发。迄今已二十二天,随军所带的粮食已经吃得七七八八。若不是在隆德得到部分补充,只怕这支大军还真要灰溜溜打道回府了。

 与此同时,因为天气实在太冷,又是一路狂奔。部队疲态尽,士气也不太高。要想将这场战争进行下去。就必须在怀州得到补给。那地方可有一座大仓库,只要得到老种当初留下的粮食。才能将这场战场继续下去。

 此刻,浑身破烂的摇晃着身体麻木地迈步向前的士兵急需要热水〕物和温暖的被窝。只要能够让士兵们在怀州城中美美地睡上一觉。部队就恢复过来了。

 可赵子清这人出了名的难,当初杨华在隆德负责第三次太原之战的后勤工作时同这个家伙没少打交道。当时。李纲地河北宣抚司缺衣少粮,杨华还想过开怀州仓库支援前线。可这个家伙除了老种,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杨华当时同他还吵过几次,最后竟差点打了起来。现在要想从这个死脑筋的手头弄得粮草,有什么信心。

 也许,还真的要用一些暴力手段了。

 杨华不认为自己能够说服赵子清。所以,一大早他就让黄公公和李鹞子率领二十个骑兵见城去见赵子清,只要扣下他,控制住局势,河东军立即全军出动,开进城去。

 这么做虽然过分,却也是一种最有效的手段。

 可黄公公他们出去已经一个时辰了,怎么还不回来。

 杨华等得心急,烦闷地坐在马上盯着地上地积雪出神。这个时候,去温县黄河渡口勘探水情的斥候回来,带回来一个好消息:黄河已经彻底上冻,坚硬如铁。

 听到这个消息后,杨华总算难得地出一丝笑容,立即派出一支辅兵火速赶往黄河渡口,铺出三条便捷通道,方便大军过河。

 九千河东军加上两万多辅兵要尽数过河,至少要一天时间。希望能够赶得开封大战。以河东军的战斗力,加上怀州城的粮草,或许能改写靖康国吧。

 等了好久以后,怀州那边的消息终于传来。李鹞子满头热汉地跑回来,告诉杨华一个坏消息:“禀杨侯,黄…黄公公被赵子清抓了!”

 “啊,怎么弄成这样?”杨华吓了一跳,大怒:“李鹞子,你是干什么吃地?”的赵子清原来早有防备,刚一见面,还没等我动手,他倒先动手拿人。我一时不防,竟着了他地道儿,连小黄公公都被人捉了去。”

 “笨蛋!”杨华不屑地看了他一眼:“怀州城不过是两千残兵,战斗力连我的辅兵都比不上。实在不行,你动手强攻呀!”至于黄公公做了人质。杨华并不放在心上,想必李鹞子也不会投鼠忌器。他就奇怪了,为什么李鹞子反狼狈地逃了回来。

 李鹞子气得满脸通红“那赵子清实在可恶,手下士兵都擎着一,我骑兵手中有都是马刀。又不敢大开杀戒。大家裹在一起,马跑不起来,被他一通子砸下来,哪里还抵得住。最后,我只得带着人跑了。”

 “废物!”杨华继续破口大骂。

 李鹞子吃了个大亏,心中本就恼火,被杨华骂急了眼,亢声道:“侯爷你也消消气,不就是折了个黄太监吗?依我说。没这个监军在旁边碍眼,我等倒也自在。再说了,我军又没折一个人,反顺手抓了他三个俘虏。”

 “抓了俘虏…怀州兵有什么价值。你还当宝贝了。”杨华骂了几句,发完心中怒火,又开始郁闷起来。

 李鹞子心中深恨赵子清,继续挑拨:“不但如此,赵子杨侯你。说…”

 “他说什么?”

 李鹞子装出一副愤怒地表情,说道:“赵子清说。将军抗旨南下,名为勤王。实为谋逆,臣贼子。罪在不赦。”

 杨华的怒火彻底被李鹞子挑拨起来了,自己千里迢迢带兵勤王。为国为民,问心无愧。可现在却被人骂做臣贼子,军中将领也颇多怨言。难道爱国还有错吗?早知道就躲在太原做他地山大王,老婆孩子热炕头,也图个舒服自在。

 何至于弄到现在这般狼狈?

 想到这里,杨华怒啸一声,举起手来:“传我命令,全军攻打怀州…”

 身边的李鹞子一脸喜,大声道:“李鹞子愿为侯爷前驱!就那座破城,末将一个冲锋就可登城。”

 杨华摆摆头,喃喃道:“罢了!”怀州可不是李鹞子所说地是破城一座,城墙高厚,若真要攻城,不知道要打多久。再说,真打了起来,传了出去,自己在天下人的眼中还真成叛逆了。

 他颓丧地问身边地参谋军官过河之后在什么地方能够弄到粮草。参谋军官回答说郑州是一座大城,如果去哪里,肯定能得到充分补给。只可惜过河之后,大军就暴在娄室眼皮子底下,娄室肯定不会让河东军从容去郑州的。如果娄室不来,我也要去找他的麻烦。”杨华当即决定立即率大军过河找娄室决战,赵子清不给粮食就算了,这人实在难,懒得同他打交道。

 杨华冷哼一声:“传我命令,把那三个俘虏给我宰了,大军立即开拔。”

 “是。”李鹞子悻悻地应了一声退下去组织部队。

 一声令下,大军缓缓向前。至于黄小鲍公,却没一个人提起,大家好象得没想起有这么一个人还落在赵子清手里。

 正当刀斧手将那三个神情沮丧的怀州俘虏推到路边,准备行凶的时候,一个斥候跑过来大喊“禀杨侯,开封府尹聂昌带着圣旨来了。”

 “等一下。”杨华让刀斧手暂停行刑,在朝凸者面前杀自己人若传了出去,怕要惹起麻烦:“把这三个鸟人给我关起来再说。”

 聂昌,开封府尹,原名聂山。他同杨华一样,也是皇帝的心腹干将。当初查抄六贼家产的时候,二人还合作过一把,也算有些情。年处,宗望围开封时,他曾经上书反对议和,请皇帝诛杀六贼以谢天下。皇帝赞他有“周昌抗节之义”将他改名聂

 邦让三镇与金国是两国和谈的重要条件,但皇帝也知道太原的杨华桀骜不驯,派别地势。就派聂昌这个老朋友过来颁旨。

 聂昌还是那副笑嘻嘻的模样,一进中军大帐,就大摇大摆地走到杨华面前,拱手道:“恭喜茂先兄。”

 杨华一看到聂昌就知道这家伙是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不动声地问道:“天气这么冷,贲远兄大老远从开封跑来,究竟想做什么?”

 聂昌:“自然是向茂先你报喜了。”

 “哦,喜从何来?”

 聂昌将嘴凑到杨华耳边小声说:“茂先。陛下有意让你去做剑南节度使,要你去四川享福呢。这还不是喜事?”

 杨华心中一震,这皇帝心中不知道是怎么想地。山西是战略要地,也需要有河东军这么一支强军镇守,可现在却要让他移镇四川,这不是自毁长城吗?难道…

 杨华的家业全在太原。手下将士多是山陕人氏,若移镇四川,只怕手底下人都不愿意。到时候一闹,他杨华弄不好就变成孤家寡人了。这个宋朝皇帝还真有点鬼心眼,嫌自己在山西碍眼了?

 他强笑道:“我现在是河东节度使,去四川也还是节度使,平级调动,谈不上喜不喜地。”

 二人说笑半天,等到气氛融洽下来。聂昌脸一板:“有圣旨,杨华跪下接旨。”慢地摆下香案,跪在地河间、中山三镇与大金。见诏书,州县各开大门,割。百姓今后虽居大金之界内,但生计如常,又何分南北…”

 念完圣旨后。聂昌笑着收起圣旨,递给杨华:“杨大人接旨吧。立即随我回带兵回太原,将一样仓廪、城防、户籍图册割与金人。”

 帐中河东军诸将都面大边。用火的目光盯着聂昌,只恨不得立即拔刀相向。将这个讨厌地家伙砍成酱。

 “侯爷,杀了这个臣!”杨再兴突然大叫一声。

 “对。杀了他。”李鹞子也大声怒吼。聂昌并不畏惧,淡淡地看了杨华一眼:“杨大人,你想抗旨吗?”

 杨华慢慢地站起身来,并不接聂昌手中地圣旨,反一股坐在椅子上,良久才森森地吐出一句话:“这是矫诏,聂昌你好大胆子!”

 “什么!”聂昌气得暴跳如雷:“杨华你这个贼子,居然敢不接皇帝的圣旨,你这个军阀,你这个藩镇。陛下擢拔于你,你就是这么报答圣恩地吗?”

 “住口!”杨华冷冷地说:“三镇,国之屏障。陛下当初委我做河东节度使时曾经一再嘱咐,让我替他好好守知你从什么地方弄来这份假圣旨就想让我把太原割给北奴,想得也未免太简单了?来人啊!”“在!”两个卫兵大声走进来。

 杨华一把夺过聂昌手中的圣旨,狠狠地扔在地上:“把聂昌给我关起来,我带他进开封去见陛下,依大宋律论罪!”挣扎:“杨华,你这个逆贼,军阀,恶!”

 等聂昌被押下去,杨华颓丧地看了众将一眼:“你们怎么看?”

 赵明堂叹息一声“这道圣旨多半是真地。”

 “什么多半,根本就是真的。”杨华冷笑:“天作孽尤可宽恕,自作孽不可活。这样无地文字,竟然出自一道堂堂的国家命令,杨华深以为辱。”

 “哎,皇帝都要投降了,我等还在这里瞎折腾个什么劲?”赵明堂叹息一声:“杨侯,我们现在是进退两难了,过河吧,没有粮草,就算打赢了,也要被人治罪;回太原吧,皇帝又要割太原给金人。我们现在是惶惑无主,不知何去何从了。”

 杨华冷笑:“国家者天下人之国家,可不全由姓赵地说了算。我河东军这次出征,为的是我太原一城军民。嘿嘿,割让太原。等我打败金人,看谁还敢来太原!不管这道圣旨一起悬于辕门之上,让士卒们都看看,朝中的官家和大臣们都是什么东西。”

 很快,河东军群情奋,到处都是骂声。

 赵明堂:“杨侯你这个主意好,本来,士卒们对这次出征诸多怨言。看了这道圣旨,都说太原是河东军的,任何人都不给。这次去东京,就是要让天下人看看太原地军威,有种来夺我太原的,咱们战场上见。”

 看着桌上的一堆请战书,杨华大觉得欣慰“很好,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迈不过去地坎。去**狗和议,老子就是要打。”

 他拿起桌上地一封请战书正要观看,一个卫兵兴冲冲地跑进来“禀侯爷,聂昌被打战书掉到了地上:“怎么搞成这样。他不是关在牢房里的

 卫兵满脸兴奋:“不需我们动手。那聂昌进牢房之后不住骂,说了一通割让三镇如何如何利国利民,金人自会退兵地话。结果惹恼了同他关在一起的三个怀州俘虏,那三个家伙一通拳脚,竟将聂昌给打死了。”

 卫兵津津乐道地描述了一番聂昌地惨状,说聂昌一身被抓得稀烂,眼珠子都被抠出来

 “你们就没去拦住他们?”杨华发愣。卫兵嘴角挂着微笑:“拦了,拦不住呀!”

 “什么拦不住,根本就是你们放任不管。这才酿此大祸。”杨华烦恼地抓了抓脑袋“这三个俘虏倒是一条好汉,我本打算杀他们愤的。算了,把他们放了。”

 卫兵:“禀侯爷。放不得。”

 “为什么?”杨华大觉好奇。

 卫兵:“三个俘虏中领头那个人自报家门说是赵子清地儿子,要求见侯爷。”

 “赵子清的儿子?”杨华突然一阵狂喜:“赵子清老年得子,就这么一独苗。现在落到我手上,正可胁迫他出城中仓库。”

 “正是这个道理。”帐外传来一个陌生地声音,抬头看去。杨再兴正陪着一个年轻人进来。说话的便是这个陌生人。

 那人正是三个俘虏之一,他长身一揖:“赵守真见过杨大人。愿、愿以身为质。父亲出粮草,助大人提兵勤王。”他浑身都是聂昌身上的鲜血。声音颤个不停。

 “聂昌可是你杀的?”杨华看了一眼这个文弱的年轻人,问。

 “是…是我命人杀地。”杨守真一回想起聂昌死死的惨状。打摆子一样颤抖起来:“此等卖国贼,人人得而诛之!大人你解民倒悬。刀剑,毅然领军勤王,赤胆忠心,月可鉴。”

 赵守真这一天可算过得丰富多彩,先前被刀斧手推到路边的时候,他已经吓得晕了过去。好不容易拣了一条命,被关在牢房后,这才悠悠醒来。却不想聂昌又被关了进来。

 聂昌一进牢房便破口大骂杨华是逆贼,刚开始的时候,杨守真还附和着骂上几句。可越听聂昌地话越不对劲,在弄明白事情原尾之后,杨守真也怒了…**,这不是卖

 赵守真虽然懦弱,可毕竟读了这么多年圣贤书,知道什么叫礼仪廉。聂昌和皇帝的无彻底怒了他。于是,赵守真便出言辩驳,同聂山吵成一团。

 最后,两人竟然扭打起来。

 见小主人吃亏,另外两个俘虏上前帮忙,一不小心就将聂昌给活生生打死了。

 闯下如此大祸,又不想这么不明不白被杀,赵守真索表明身份,让卫兵领自己来见杨华。路上正好遇到杨再兴,便一起过来了。

 “好,你这人倒知道大义之为何物。”杨华大笑“笔墨侍侯,请赵公子写信。”

 独生儿子被人抓了去,赵子清早就有被杨华胁迫的心理准备。不多时就派人出城带信给杨华,说要用黄监军换赵结果杨华回一句,那个死太监我不要,要杀要剐,随你的便,我河东军只要粮食。

 见杨华不顾黄公公是死活,赵子清只得无奈地打开城门放河东军进城。他今年已经四十九岁,血气已衰。而杨华又是个心狠手辣之辈,到时候心一硬没准就把赵守真给杀了。

 他不认为自己还有生育能力,若儿子真地死了,他老赵家就此断后,将来进了祖坟,还有何面目去见祖宗。

 一想到这里,赵子清就把杨华恨了个十足。甚至想,等下见了杨华,先下手宰了这个家伙再说。

 杨华也是精明,只派大军进城收集粮草,自己则呆在城外军营死活也不进城,让赵子清的全盘算计彻底落空。

 大军在怀州休整了一之后,继续南下,花了一天时间过了黄河,朝娄室大军恶狠狠地扑去。只要彻底击溃完颜娄室,上京之路才算真正被打通。

 奇怪地是,赵守真却没有回怀州,他对来接他的怀州兵说自己要参加河东军东去勤王,死活也不肯去见自己地父亲。

 赵子清听儿子这么说,气得直吐血,大呼:“逆子,居然随杨华这个蛮夫去送死,罢罢罢,老子就当没生这个儿

 看着跟在自己身边的赵守是回去吧,这事若传了出去,别人还真当我硬扣着你不放,言而无信。再说,战场上刀无眼,真伤了你,我以后还怎么向你父亲代?”

 赵守真摇头:“不回去,回去非被我父亲打死不可。大人,就让我跟着你好了。”赵守真对战争地残酷认识不足,对他来说,父亲赵子清是一个比北奴更可怕的存在。

 他意气风发地说:“请君且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大人,让我做你地记室参军。”

 “我有参军。”

 “让我做一个指挥使。”

 “没空缺。”

 “那么,都虞侯呢?”

 “呵呵,一来就想做将军,想得倒美。捧军还缺一个副都头,干不干?”杨华觉得好笑。

 “副都头啊!”赵守真大觉失望。

 “算了,你还是回去亲那张铁青的脸,就觉得有寒气冲头“我当你的副都头。”他认为是因为自己怕死自报家门才使得父亲不得以将仓库中的粮草交给了杨华,其实,他哪里知道,只要他能平安,赵子清什么样的条件都会答应。只要他能回怀州,赵子清欢喜还来不及,又怎么肯责怪他呢?

 这一次,杨华得了怀州三被服军资,这批粮食到手之后,足以支撑河东军打一场为期两个月的大战。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又在怀州休整了两,部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饼河异常是顺利,除了偶尔遇到几骑娄室的斥候外,也没碰到任何麻烦。

 过了河,娄室也对河东军置之不理,只收缩防线,将军队集中在郑州以东的桥镇一线,依托汴水和扎下大营,紧守不出。

 杨华乐见其成,带着大军又花了两天时间,终于赶到距离娄室大营三十里的地方扎下营盘,准备挑一个机会,一口气拿下桥镇,打通进京道路。

 娄室一心死守,在桥设置了大量攻势,看着对面黑的营盘,杨华觉得有些头痛。他同金人打了这么长时间交道,也习惯用野战解决问题,并不善于攻坚。若娄室敢于出战,他有信心一举歼灭之。可敌人先当了缩头乌,若要硬攻,河东军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这个时候,杨华有些想念关群。有他在,以他的脑瓜子,应该能想办法将敌人引出来。

 也不知道关群现在在东京怎么样了,这么长时间,怎么还不回来,想在城中等死吗?

 时间已经到了靖康一年十一月二十六,金人两路大军已经将开封彻底包围。决定运的一战打响了。  m.IGeXs.Com
上章 宋行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