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行 下章
第十九章 一夜
突然降临,节一过完,天气却越发地冷起来。。

 崇政殿中,大宋帝国的皇帝和辅臣们终夜不眠。

 因为殿堂实在太大,冷风一阵阵刮过,立于一旁的内侍们都哆嗦着身子缩成一团。

 但殿中众人都神情亢奋,有的人甚至额角冒汗。

 金人苛刻的和谈条件如一块巨石投进水面,起千层大。朝中和、战两派第一次相成了精锐的对立。

 皇帝已经被辩论的大半夜的众臣搅的头昏眼花,只觉得下面的争吵声“嗡嗡”而来,忽而远,忽而近,让人感觉非常的不真实。

 大殿正中,李纲涨红着脸大声吼叫:“尊称金国国主为伯父以及归还金国叛臣这两条,倒也罢了,可以如其所,因为这两条实际上对大宋无害。但是犒师的金币,他们索要得太多,虽竭天下之财力不足以充其数,我看酌量给他们一些就行了。至于三镇,断断不容舍弃。”

 其实,这次和谈的最大有问题的是割地条件。太原、河间、中山,是国家屏蔽,虽号称三镇,其实包括了十余个郡的领土,北部险阻都在这些地方,割之,又何以立国?

 “三镇还是三祖陵寝所在,子孙奈何将此地送人?”李纲大声怒啸,满眼都是光“陛下,百年之后,陛下见了先帝,该如何面对?依臣之见,绝不可同北奴谈和。”

 这一顶大帽子下去,殿堂之中还在争吵的众人立即鸦雀无声。

 正如李纲所说,正将三镇割让出去,祖宗陵寝落入北奴之手,那可是大大的不孝。古人以忠孝治天下,这可是国家统治的道德基础。现在割让三镇,赵桓该如何面对治下的黎民百姓?

 听到这里,赵桓猛地一惊,从离中醒过来。他微微将身体向前探去,苦笑:“北奴囤大军于城下不去,如之奈何?”他心中越发地对李纲不满起来。谈和就谈和吧,你把问题往祖宗陵寝上扯什么,这不是在谴责我吗?

 作为皇帝,他第一次感觉到股下的皇位简直就是一座火山。不管你做何决断,你都要损害到一派人的利益。而那派人就会祭起道德的大旗对你进行不屈不挠的抗争。

 “是啊。”宰相李邦彦冷笑一声,怪气地说:“大话谁都会说,李纲,你是陛下的亲征行营使,镇守东京以来一直缩在城里不敢出击。若真有本事,早将北奴击溃了,现在说这些大话有什么用。”

 李纲大怒,喝道:“李邦彦,城中都是新兵,若出城野战,如何是北奴铁骑对手。就算是我大宋精锐西军,不也坚守营垒不出?”

 李邦彦也不生气,只是淡淡地说:“西军,呵呵,那也归你行营节制,出不出击还不是你李纲说了算。你自己畏敌如虎,却不愿和谈,是什么道理。呵呵,养贼自重,舍不得军权而已。”

 见李邦彦说得过火,皇帝有些烦恼,李纲的忠诚他是信得过的,他咳嗽一声“行了,二位爱卿不必争吵,现在我们君臣不是在商量战与和的问题么,出使金营的使者也回来了。无论如何,今天总得有个决断才是。”

 皇帝了一口气:“李卿,你的意思是打下去了,那么,你总得拿个退敌的良策出来吧?”说大话谁都会,主战也能博取好名声。可光说不练,未免有些儿戏。皇帝不由对李纲有些不满起来。

 李纲被李邦彦刚才的话哽得满脸青紫,正要翻,听皇帝反问,只得强将一腔子怒火了下去。他已经同宰辅们辩论了大半夜。宰相之中,张邦昌是个老好人,站在那里微闭双目,好象已经睡了过去。至于白时中、李邦彦等人,自然是巴不得快些启动谈判,只要金人能够退兵,国家利益受到多大损失,却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

 因此,几乎是单兵作战地吼了半夜,李纲只觉得口干舌燥,心气浮动,就快忍耐不住了。他大声道:“其实开启和谈也不是不可以。陛下不如选择干练使臣,与之往返商议,给他们讲明白所以可、所以不可的道理。另外再告诉他们:金币之数,要用一些时间让有司核查数目,陆续呈报。用这些理由,滞留金军数,待我大兵四集,金军以孤军深入重地,势不能久留,虽所得不满意,必求速归。然后朝廷与之盟约,再派重兵把他们礼送出境,彼辈自然就不敢轻视中国,其和平可久也。”

 老实说,李纲这个策略也是目前北宋朝所能做出的最佳选择。谈判不是不可以,但只能靠谈判拖延时间,只等各路勤王兵马到来。到时候,形势逆转。金人也不敢漫天要价,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随便弄些财物撤退了事。

 “不可,不可。”白时中走出来,道:“李相这话大谬,北奴又不是傻子。今年若两手空空而去,未免不心怀怨望。后若再来,我等将如何处之?还是厚予金帛,割让三镇,接其心。以天恩感化之。”

 “以天恩感化之?”李纲听到这等无之言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瞪着血红的眼睛看着白时中“亏你说得出口?”

 白时中被李纲可怕的表情吓住了,连连后退,颤声道:“李纲,这里是朝堂,可不是你撒野的地方。”

 李纲悲愤地看着皇帝:“陛下,做决断吧。”

 皇帝茫然地看着众人“再议议。”

 “陛下!”

 皇帝的神情更是呆滞,他伸手摸了摸太阳“朕…有些头疼,不知道该怎么才好。”

 众宰辅面面相觑。

 李纲突然一阵疲惫,心灰意冷地说:“陛下提拔我于小辟之中,没几天就参与大政,臣亦受之而不辞,是考虑到臣之议论或于国家有补。今臣与宰执有异议,不能有所补,愿回到庶僚身份,也让我安心。”他已经充分认识到自己因为升职太快,已经遭了众人之忌。无论自己说什么,都不会有人帮忙。一刹那,深重的寂寥从心头升起。

 算了,不管了,我还是辞职吧。

 见李纲撂挑子,皇帝大惊,忙道:“不须如此,卿只管去治兵,加固城守。我怕的是金人以和谈麻痹我,你们说的,可以慢慢商议。”

 皇帝的态度开始明了辣,李纲你负责城防好了,是战是和,让别人来决策吧。

 听到这话,主和派的几个宰相都面带喜。在此之前,皇帝对李纲可是言听计从的。

 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李纲圣眷已衰?

 李纲更是灰心,突然仰天大笑着朝外面走去,一边走,一边大声吼叫:“金人所要的国土财物,宰执想一切许之,这不过是想一时之祸,不知将来能有什么人,能为陛下处理这大麻烦。愿陛下再考虑,将来后悔的话,恐怕就来不及了。我大宋朝,可怜,可怜啊!”看到李纲的背影,皇帝一脸铁青。

 李邦彦大声道:“陛下,臣弹劾李纲狂悖无礼。”

 白时中:“臣附议。”

 张邦昌忙睁开眼睛,柔声劝道:“不过是朝议而已,何必呢,何必呢。李相烈,各位相公多担待些。”  M.igExs.cOM
上章 宋行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