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数据三国 下章
第四十八回 碧眼儿坐领江东 南光华
孙策为人最是急,恨不得即痊愈。休息到二十余,便受不了整养病,开始处理政务。此时有细作从许昌而回,孙策便探问消息。

 细作道:“曹甚惧主公与袁绍合谋,前后夹击。其帐下谋士亦无良策,只让曹善待主公,并严防边境,唯有李儒不服主公。”

 孙策怒问道:“他如何不服?又有何话说?”

 细作惧不敢言,见孙策怒问,这才支吾道:“李儒对曹言,主公轻而无备,急少谋,乃匹夫之勇,不足惧耳。他必死于小人之手。”

 孙策被刺客所伤正火大呢,闻听此言大怒道:“匹夫安敢咒我!我誓取许昌杀此人!”言罢不等伤愈便商议出兵。

 张昭等人纷纷劝谏道:“医者让主公百休动,岂可因一时之忿,便自轻万金之躯?”

 孙策不听人劝执意发兵,连劳顿形容憔悴,又在营中演武练兵。这孙策正在练兵,便觉面上疮疤甚,用手一摸,脓血直。孙策将血手凑到鼻子前一闻,便觉得恶臭难当。心中恶心的孙策便用手背去擦面上脓疮,不料轻轻一碰血痂落,面上剧痛。孙策忍不住大叫一声,创口迸裂,昏绝于地。

 众将把孙策救起送回府邸,次方醒。孙策只觉得头晕脑浑身无力,不由叹息道:“我不能复生矣!”说罢召张昭等人和兄弟孙权到卧榻之前,嘱托后事。

 孙策卧于病榻之上对众将道:“天下方,我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本大可有为,怎奈时不待我。子布与诸君当善待我弟,保我江东基业。”

 众将闻言不由落泪,孙策命人取印绶给孙权道:“若帅江东之众,决机于两军阵前,与天下争衡,你不如我。若论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你。你当念父兄创业之艰难,好自为之!”

 孙权痛哭涕拜受印绶。孙策又对其母道:“孩儿天年已尽,不能侍奉慈母。今将印绶托付于弟,望母朝夕训之。父兄旧将,慎勿轻怠。”

 吴夫人闻言几乎哭死过去,丈夫孙坚死后还没过几年,没想到年轻的儿子又要故去,白发人送黑发人,老夫人简直肝肠寸断。不过吴夫人也不是寻常妇人,能识大体,强忍悲伤问孙策道:“我恐你兄弟年幼,不能任大事,若有外敌内患该当如何?”

 孙策道:“弟才胜儿十倍,足以当大任。倘内事不决,可问子布。外事不决,可问公瑾。北方曹势大文武众多当谨慎防之,西方刘表无能又与我有杀父之仇当攻之,南方法师与家父厚有恩于我江东当结之。恨公瑾不在此处,不能面嘱!”

 吴夫人闻言心中有底,点了点头垂泪不语。孙策又将一众兄弟姐妹叫道身边嘱咐道:“我死之后,你等当齐心辅佐仲谋。宗族中敢有生异心者,众共诛之。骨为逆,不得入祖坟安葬。”

 众兄弟受命之后,孙策瞑目而逝。后人有诗赞道:“独战东南地,人称小霸王。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威镇三江靖,名闻四海香。临终遗大事,专意属周郎。”

 孙策一死,孙权哭倒于前。张昭道:“此非将军痛哭之时。宜一面治丧事,一面理军国大事。”孙权收住泪水,接受众文武拜贺。张昭又令孙静治丧。

 孙权虽说年少却很有才华,相貌出众,生得方面阔口,碧眼紫发。昔日有汉使刘琬入吴,见孙家兄弟评论道:“我遍观孙氏兄弟面相,虽各有才气,却命禄有限。唯有孙仲谋形貌奇伟,骨骼非常,乃大贵之相,又可得高寿,众皆不及。”由此可见孙权却有与众不同之处,否则后世辛弃疾也不会在诗中写道:“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且说孙权奉孙策遗命掌江东之事,虽非尽善尽美,却也没有太大疏漏,这让江东人心稍定。此时有人来报周瑜自徐州而还,孙权闻言大喜道:“公瑾已回,我无忧矣!”言罢召见周瑜。

 周瑜原本是奉孙策之令在北方边境领兵防备曹,后来闻知孙策中箭被伤,这才回来探望,没想到竟没能见到义兄孙策最后一面。

 孙权先领周瑜到孙策灵前祭拜,周瑜痛哭一场之后被吴夫人劝住,又以孙策遗嘱告知。周瑜拜伏于地道:“瑜当遵从兄长所托,为江东效犬马之力,肝脑涂地报知己之恩。”

 周瑜宣誓效忠让孙权松了口气,只有张昭、张纮为首的江东文官集团和周瑜为首的江东武将集团都支持他,孙权这位子才能坐稳。

 孙权向周瑜问计道:“先前兄长攻曹,如今我承父兄之业,该当如何?”

 周瑜道:“曹虽与袁绍战于官渡,许昌空虚。可义兄新亡,人心不稳,不可动兵。为今之计须求高明远见之人为辅,待江东安定再争天下。”

 孙权也知道不是动兵良机,问计于周瑜只是表示尊重,对周瑜道:“兄长有言:内事托子布,外事全赖公瑾。江东军务便由公瑾处置。”

 周瑜谦逊道:“子布贤达之士,足可当大任。瑜不才,恐负倚托之重,愿荐一人以辅主公。”

 孙权忙问何人。周瑜道:“此人姓鲁,名肃,字子敬,临淮东川人。其人怀韬略,腹隐机谋,早年丧父,事母至孝。其家极富,时常散财接济贫乏。瑜为居巢长时,领数百人过临淮,因乏粮前往求助。鲁肃以家中半数存粮相赠,其慷慨可见一斑。如今主公可速召之。”

 听周瑜说完孙权大喜,命周瑜带重礼聘请。鲁肃见了周瑜攀谈一番,便被周瑜说服,同周瑜来见孙权。孙权甚敬鲁肃,与之谈论天下大势终不倦。

 一孙权留鲁肃共饮,二人皆醉,同榻抵足而卧。半夜醒来孙权借着酒意未去,大胆问鲁肃道:“如今汉室倾危,四方纷扰。我承父兄余业,效仿齐桓公、晋文公称霸于天下,君何以教我?”

 鲁肃见孙权直言不讳说出心声便道:“昔日汉高祖尊义帝,却被项羽所害,故而高祖称帝。今曹可比项羽,主公可比高祖,何必效仿齐桓公、晋文公?我以为汉室不可复兴,曹不可速除。当今之计,主公唯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争。可乘北方多战之际剿除黄祖,进伐刘表,据守长江,再攻刘璋占巴蜀之地。如此二分天下,然后建号帝王北伐曹,此高祖之业。”

 孙权闻言大喜,拱手称谢,不过稍后又皱眉问道:“子敬之意公瑾可知?州又当如何?”

 鲁肃道:“公瑾与我皆是此意!光华法师仁义,不善攻城略地。待主公尽得扬州、荆州、益州之地,恐怕法师依然偏安州。那时主公可劝其归顺,若其从之便加以善待,若其不从主公也不必惧之。”

 孙权也觉得以三州之地可敌南烨,次厚赐鲁肃。鲁肃又劝孙权勿通袁绍,且顺曹,稳固江东基业。孙权从之,命张纮为使上书朝廷,诉说孙策遇刺身亡之事。

 曹当时正与袁绍陈兵官渡,就算想趁孙策新亡,江东人心不稳之际南下也是分身乏术。只好封孙权为将军,兼领会稽太守,承认他继承孙策之位,以安其心。

 孙权得了朝廷任命,名正言顺治理江东,又有周瑜、鲁肃、张昭、张纮等文武辅佐,很快稳定了局势,威震江东。曹也因此没了后顾之忧,可以全力与袁绍一较高下,最终获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当南烨得知孙策遇刺,孙权继位的消息时人已经到了荆州。他能有惊无险的穿过曹地盘还多亏了华佗。一路之上华佗一边赶路,一边沿途为百姓治病,南烨、廖化都成了华佗的助手。

 开始廖化还嫌华佗一路治病耽搁行程,可是他很快便发现了华佗的好处。只要有华佗在,一路关卡便畅通无阻,若遇守军盘问,那些被华佗救治的百姓自然会站出来证明三人是游方医者。

 南烨一路之上也被华佗的医术所震撼。因为华佗治病的方法不只局限于针灸、草药,还有按摩、推拿等等疗法,最让南烨吃惊的是华佗还会心理疗法。

 一三人路过东郡,郡守闷气短,呼吸不畅,医药罔效。郡守之子找遍城中医者都看过,却没有一个人能治,听说有云游医者到此,便来请华佗一试。

 华佗看过郡守之后,叫来其子道:“吴太守是旧伤复发,心肺间有淤血所致。若用常法恐难清除,我有一法可行,只是还需家人相助。”

 吴公子问过许多医者都说没治,如今华佗可治,自然开心,便点头道:“全凭袁神医安排。”

 化名袁化的华佗便将治病的方法说了出来,站在华佗身后的南烨和廖化都听得一愣一愣的,吴公子就更是疑惑道:“袁神医此法能成?”

 华佗点头道:“此法既不开刀也不用药还十分有效,成与不成一试便知。”

 吴公子想了想,华佗这法子一文钱都不用花,肯定不是为了骗钱,于是咬牙点头道:“那好,我便助神医试上一试。只要能医好父亲,便是有人说我不孝,我也认了。”  M.igEXs.cOM
上章 数据三国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