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舂从天外来 下章
第三百二十四章 还席
从天外来》最新章节…

 多谢joycf的评价票,多谢多谢~

 自古以来,礼仪有五:祭祀天神、地祇、人鬼的吉礼;师旅演、征伐的军礼;接待宾客的宾礼;包含了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区礼,以吊礼哀祸灾,以桧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的凶礼,包含了飨燕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之礼、赈幡之礼、贺庆之礼、优老之礼的嘉礼。

 这“五礼”所涉及的内容是相当的广泛的,从反映人与天、地、鬼神关系的祭祀之礼,到体现人际关系的家族、亲友、君臣上下之间的际之礼。从表现人生历程的冠、婚、丧、葬诸礼,再到人与人之间在喜庆、灾祸、丧葬时表示的庆祝、凭吊、慰问、抚恤之礼。可以说是无所不包,充分反映了作为礼仪之邦自古有之的尚礼精神。

 总之,只要活着,就处处皆是礼数。

 若说以前,“知书达礼”四字在可贞看来也不过就是一个成语罢了。可真正活了这么些年,她才真正理解到这四个字的分量。

 可现如今在可贞看来,这四个字绝对可以称的上是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了。

 同时也深刻的意识到,在这个时代,如果不懂这些传承有序的礼仪规范,那根本就无法生存下去的,所以这些年来,可贞一直在努力的学着。只不过,还只是触碰到了冰山一角而已。

 就像现在,婚礼中的一个小角色——全福太太,就把可贞蹂躏的死去活来了。

 若说全福太太,可贞毕竟已是成了亲了,怎么会不知道的。可却真是不知道只当一个全福太太,要记住的各项程序的礼仪习俗竟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更别说那些个与各项程序相对应的吉祥话和顺口溜了。

 可贞原本还没觉着。可这摊子却出乎可贞预料之外的越铺越大。到现在,看着那厚厚的一本册子,可贞只会扶额了。

 作为全福太太,其实最重要的任务也就是安撒帐、扫轿熏轿照轿,并帮新娘子沐浴斋戒上头了。

 看起来真实简单的,可贞以前也是这么觉着的。可真正到接触到这些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真是无知。

 这里头,哪件事儿都不是容易的。

 而安,还是整个婚礼中的重中之重。

 因为安的目的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增进夫的感情。所以自古以来,不管是乔迁安还是婚嫁安。世人对人安都是非常之讲究的。

 在风水上说,应该安在“合命之吉方,合宅之吉方”比如主人八字喜木。则头宜东尾朝西;如果主人喜金,则宜头朝西而尾朝东;如果喜水,则宜头朝北而尾朝南;如果喜火,则宜头朝南而尾朝北;如果喜燥土,则宜头向西南或向西北;如果喜土。则宜头向东南或东北…

 同时,在考虑八字喜用的同时,也要兼顾到住房坐向的吉凶。比如坐东北向西南的屋子,西南的卦位是“二黑病符星”,所以安的时候要避开这个不吉的方向,不要坐东北朝西南。当然。风水从来都是轮转的,即使安时朝向了吉方,但流年病符星也会转到这个方位。这时就需要挂一串六枚铜钱来化煞了。

 在的朝向确定了以后,还要考虑到周围环境与是否协调。比如的上面不能有横梁,还有门向窗,衣柜顺堂,门不对柜。镜不向等等的讲究。

 这些东西可贞虽都不懂,却很敬畏。所以学的很认真。也会时常的会给白氏去信,向她咨询一些专业的问题。

 白氏知道可贞要给苏愉当全福太太,很是上心,写了厚厚的十几张纸,把安的仪式细细的告诉可贞知道。

 铺一般都在亲的前一天,送妆晒妆过后也就要铺房了。可贞做为女方的全福太太,要做主安、摆放家什、铺设帐幔被褥、安放房内器皿,并且备礼暖房。然后让苏愉的陪嫁媳妇看守房,不许外人进出,以待新人。

 安不比旁的,是要祭拜母的。要准备猪头三牲、水果、清茶、米盐、水、金纸、线香等贡品。盐和米是撒在的周围的,水则是撒在的前后的…最后将金纸、线香化掉即可。

 然后从送妆的家人中挑了八字相合的人把新搬到早就定好了的位置,随后就要把八枚新制铜钱垫在脚下,寓意“八字合同(铜)”,另外一百枚新制铜钱分别放置在尾“同(铜)心同(铜)体”

 大太太原本是想请人来教可贞怎么来安放这一百零八枚铜钱的,却没想到可贞竟是会的,登时大为惊讶。知道可贞是觉着有意思向白氏学的后,连连赞道:“我就没有见过比老姑太太礼数更周全的了。”

 可贞亦是连连点头,平里或许还不觉着,可这阵子实在是被这些繁琐的礼数规矩折腾的脾气都没了,对于白氏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因着是头一回当全福太太,可贞真是觉着比当年自己成亲的时候都要来的紧张的。

 毕竟成亲的时候,作为新娘子是什么都不用什么做不用说的,一切听指挥就是了。

 可现在,可贞就是那个指挥的人,就只能一切靠自己了。

 所以她真是害怕自己到了正日子会出错,又怕忘了那些个吉祥话,还怕忘了白氏教自己的那些个临场应变之道,所以逮着功夫就要拿出自己装订的小册子看上会子。

 看看给苏愉上头时该怎么向天地祖宗禀告,该怎么做子孙饺子和长寿面,该怎么铺,怎么升帐,怎么开铺,怎么扫轿,怎么熏轿、怎么照轿,怎么应付突发情况…

 不仅手里的活儿要记得,嘴里的吉祥话儿也不能忘不能断。还得自己想串联词。把那些个吉祥话儿顺口溜串联起来,以便能张口即来连续不断。

 小九这会子正是模仿能力强的时候,可贞虽没正式给她启蒙,可到底也时常拿了小卡片给她认字,拿了《三字经》念给她听,所以她还是有概念的。看着可贞整里念念叨叨的,好奇不已。翻出了苏铎送的南宋时的《三字经》善本,也似模似样的念叨了起来。

 虽然很多字小家伙都不认得,《三字经》说起来也并不对仗,语言也不甚优美。可到底听可贞念多了,她自己也喜欢念给晏哥儿听,再加上《三字经》读起来也算是朗朗上口。所以小家伙已是能一口气背到“运不穷”了。

 可贞反应过来后,看着坐在自己身边捧着书一本正经的念念叨叨的小九,真是哭笑不得。

 太夫人大太太知道了后,则是又喜又叹的。她们活到这把年纪,什么事儿没有经过。可还没见过谁当个全福太太要这样上心用心的。

 大太太更是心疼可贞养着两个孩子,照管着家里的庶务还要这样为了苏愉的事儿劳心劳力的,所幸天气凉快下来了,便想让苏愉做东,在花园子里摆下席面请一请可贞。

 苏愉一听高兴坏了,她虽然也用自己的名义请过客招待过小姊妹们。可还从来没有请过可贞,连声应了,又腻在大太太身上谢大太太给她这个面子。“二嫂子说了,花钱际应酬,花钱联络感情,钱才有了用处,这回的席面我全包了。”

 大太太听得苏愉说出这么懂事儿的话来。自然是欢喜的,更索全部交给了苏愉打点。

 苏愉求之不得。兴兴头头的拿了私己银子出来办。像模像样的写了帖子;根据众人的喜爱开了菜单;又和苏忛细细商议,在哪里摆席面,摆什么样的家什,用什么样的酒饭茶器,亲自开了单子领了对牌去库房里找东西。

 到了日子,在花园子里摆下了几桌精细席面,一家子女眷凑在一起吃吃喝喝,玩笑了半天。

 宴席上,可贞趁机和大太太说,想趁着天气这样好,在丹桂巷的宅子上给苏愉还席,请祖母、母亲、婶娘、姑子弟妹们赏脸。

 可贞一席话说完,大太太还没说什么,苏愉已是忘了规矩的蹦了起来了。

 苏忛苏愔也高兴的不得了,眼睛更亮了。

 这些年的,可贞也曾带着苏愉苏忛几个小的去过丹桂巷几次,当然知道这几个小家伙是有多喜欢那花园子的。所以想着要还席的时候,头一个想到的就是丹桂巷。这时节虽还称不上秋高气,可暑气已消,花园子里应当是非常惬意的,而且现如今正是果蔬上市的时候,这点子野趣是旁人家都比不上的。再加上两个多月后苏愉就要出阁了,也不知道以后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再去花园子里逛逛了。这样想着,心里也是不得劲了起来,便有了这么个主意。

 大太太见可贞诚心相邀,苏愉又如此喜欢,想着苏愉还有两个多月就要出阁了,心里也是不舍,没怎么多想便应了。

 “话说起来,老太太和我们几次想去,可不是这事儿就是那事儿的都不得空,这回定是要好好逛逛的。”

 “可不是,早就听愔姐儿说二嫂子的花园子怎么怎么好看了,我心里这羡慕可不是一天两天了,可又没有请我们,便只能望洋兴叹了。这回总算是咱们愉姐儿面子大,我势必是要去好好逛一天吃一天的。”三太太咯咯笑道。

 这些年家里事儿多,三太太倒是每年都有大半年是留在金陵的。处的时间久了,再加上三太太素来利,可贞胆子又大也敢和她开开玩笑的,三太太见可贞拿得出又放得下,打趣两句也不碍,再加上又有苏铎的缘故在里头,一来二去的,便越发亲热起来了。

 “好好好,都去都去,我们都去,这些年白吃了那么多的蔬果,也过去看看都是怎么种出来的。”太夫人见三太太说的有趣,眯着眼睛笑道。  M.igExS.cOM
上章 舂从天外来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