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月迟眠文集 下章
幽静的慢板
 小时候,时常听到琴声。

 那是父亲拉的二胡声。围满了一场子纳凉听琴的人。琴声悠悠扬扬,苍苍凉凉,像轻拥入怀的夜风,拂着浮浮躁躁的山村;又像一杯泡开的清茶,让浓浓郁郁的乡音,融于繁星满天的夏夜中。

 那个时候,听不太懂。

 上大学了,背井离乡,作别了父亲,作别了琴声飘扬的乡村。但在疲惫之时,仍有悄然而至的琴声,在午间的慵懒中,温温袅袅,幽幽地散漫开来。那淌的音符,启迪着对往事的追忆,对未来的憧憬。

 那是寝室同学拉的二胡声。他是浙江临海人,拉得一手好琴,有板有眼,典型的江南丝竹。有着如歌的行板,也有着幽静的慢板。

 那个时候,已经有些明白。

 转眼间,女儿六岁了,开始正规学琴。经过四年的磨砺,通过了全国业余十级的考核,参加了不少音乐会和比赛,得了一大堆的证书、奖杯,还获得了全省“少儿才艺之星”称号。她这时的技巧也许已经超过了父亲,也超过同学。

 女儿每次练琴,都很投入。虽没有父亲的经沧桑,也没有同学的忧郁深沉,但指间的音符很纯净。那动的韵律,时常让我走神,不经意间,就会想起家乡田园里袅袅的炊烟,想起童年闪烁在静谧长夜的油灯,想起长着瘦削脸庞的同学,还有时常拈着发白胡须沉思的父亲。

 父亲去世多年了,同学也再没有谋面,小女已经亭亭玉立了。这时候,什么都明白了,除了自己有时的心情。

 女儿的琴声极易让我沉湎,虽少了些起伏跌落、抑扬顿挫,却愈发清清亮亮、委委婉婉。如溪水般淙淙淌,断若连;如莺般飞扬婉转,莹莹作响;如浮云般绵舒展,聚散得宜。

 空闲之余,时常找出一大堆CD,独自倾听这来自天籁的声音。这时听琴,就像喜欢独自听雨,总想打开心窗远眺风景,从很遥远的故事中走来,走进一种氛围,寻求一种淡淡的超脱,在毫不设防的港湾里,感受生命的永恒和欢乐。

 走出网络的桎梏,生活就会像这琴声般纯美。让时间在这琴声中淌,心里就渐渐充溢了秋实般沉甸甸的内容。琴声,让沉浮于尘世的灵魂,渐趋平和,走向宁静。不上网的日子,说不清的心情。

 惜花早起。雾锁眉山。一帘幽梦敛芳颜。

 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关。

 爱月秋迟眠。天高云淡。十里柔情斟雨烟。

 回首夕阳红尽处,还是依然。

 这是自己填写的一首词,当时心情有些低落。没有了如歌的行板,不是还有幽静的慢板么?只愿网络和这琴声一样,能穿越时空,让人人心静如水,真诚相待,都有着一种更平和、更自然、更本的心境。用出自天然的琴声来点缀人们的生活,用悦、温馨、希冀来润泽你我的生命。

 冰心说过:“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的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有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体验了亲情的深度,领略了友情的广度,拥有了爱情的纯度,这样的人生,是名副其实的人生么?

 小楼一夜听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罢了,罢了。  M.igExS.cOM
上章 爱月迟眠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