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月迟眠文集 下章
草原上白色的灵魂
  清晨的阳光带走了山坳下最后一片黑暗。明朗葱绿的草原上,万马竞相奔腾,如飞而下的天山之水,肆意淌,马群的波涛间洒下点点阳光,如高处鸣逝而过的雄鹰,凭空飞翔。

 遥远的山峰下,孤立着一匹白马,如草原上独行的游侠。一袭白衣,玉树临风,气定神闲,展现着一种阅历、一种风情、一种气度…它通体洁白如玉,拔雄健,颧骨宽厚,膘肥体壮,沐浴在清馨的空气、温和的阳光中,目送着身旁飞驰电掣、一闪而过的马群。

 这是梦境中多次出现的镜头。很小的时候,就幻想这场景,那是一个崇尚个人英雄的年代。中午微暇,看了央视电影频道的《白马飞飞》,类似镜头的叠加闪现,更加印证了心灵中的那个背影,也起了沉淀在心底的记忆。

 影片讲述了一匹名叫飞飞的神奇白马,与它的主人之间令人心动的历程。镜头中初次看到这马的时候,一下子就被震撼了。那温润顾盼的眼睛,如女人柔情款款的脸庞,那蜿蜒起伏的身子,让人想起女人绸缎般动的体态,那气度高雅的神情,举手投足间纤毫毕现。那种脱俗的、孤傲的、张扬的神态和感觉,一下子就被抓住了。

 一次烈的战斗中,白马为救助负伤的主人,毅然引开搜捕的敌骑而不幸被俘,敌人无论施以酷刑还是厚待,至终都未能使其屈服…不得已,那个也很喜爱马的日本头领忍痛将飞飞放生。飞飞挣扎着奔向草原深处,不久就倒了下去,带着不容征服的傲气,长鸣而逝…

 万物皆有灵魂。山有山魂,水有水魂,作画有画魂,弹琴有琴魂。飞飞,便是草原上那道白色的灵魂。因为有了它,广袤的草原才显示出了她的灵;因为有了它,黑暗中寂静的空气也就有了风过的痕迹。草原在灵魂在。这片大草原就是飞飞的家,不容侵犯,不容掠夺,不容征服。

 “马是通人的。”幼年时,听父亲数不清说过多少次。抗战争期间一次烈的战斗中,父亲所在部队在鲁南一个崮状的山头被日本兵包围。为了突围,冒着敌人的弹雨,那匹羸弱的枣红马驮着瘦小的父亲从山头疾驶冲出。为了保持主人的平衡,枣红马的后腿弯曲到不能再弯曲,股完全贴在布满荆棘的山路…

 到了山下,马的后半身已是血模糊,残缺不全。抚摸着枣红马奄奄一息的身体,父亲眼泪纵横,捶顿足,号啕大哭。

 多少年后,在那盏昏暗的煤油灯下,父亲嘴角衔着烟袋,凝滞的目光呆呆地,遥望着对面黑黑的山坳。“马是通人的…”他悠悠的说,眼里布满雾气。上大学后,每次回家包饺子的时候,父亲都是命令把饺子排成一队一队,从不让圆形排列,说是不能打包围。这次突围,给父亲留下了惨痛的记忆。

 父亲关于马的故事,只有那一次,但我们却听了好多次。每一次,我都要卷起父亲的脚,摸一摸他的左腿,那里有一处被子弹穿越而留下的伤疤。那时候,我年纪尚幼,每一次都是和听故事一般,朦朦胧胧,影影绰绰,但对马的记忆却深深地印在了心底。

 我是一个精灵,游在这人世间,无人跟得上我的脚步。战斗结束了,战场上狼烟袅袅,残火熊熊,西下的残发出最后一抹光亮,沉沉隐去。孤寂的黑暗中,一团矫健的白色的精灵由远及近,仔细的查看着每一具尸体,寻找着它的主人…

 最终白马被俘了。敌人把它送进了金壁辉煌的殿堂,给它准备了上好的饲料。只可惜白马绝食了。十几天后,白马终于支撑不住了,突兀的骨架令人体会到忠贞不屈的精神,潸然泪下。敌人害怕了,敞开了大门,对马行了一个庄严的骑兵礼。白马亢奋地站了起来…

 飞飞再也没有回到骑兵团,再也没有回到老连长的身边。人们都说飞飞死了,但老连长却说它没有死。你听,在那广袤深邃的草原上,在那陡峭高昂的山峰上,在那葱绿茂密的山林间…依然能够听到它那嘶嘶嘶的…长鸣。

 影片中的外景感觉很熟悉,十分相似乌鲁木齐的南山牧场。在那里,我曾牧场学骑,初次体验了一次骑马。

 在完成了新疆之旅的程安排,最后来到了南山牧场。绿草和树木之间,山势起伏。远处,雪山映照,天朗气清;近处,树如黛,草如碧。在森林的边缘,是一片起起伏伏的高山草原,伸向天际,草在苍绿森林的映衬下显的萎黄不堪。

 我骑的也是一匹枣红马,这是我第一次骑在马背上。在崎岖的山路上,东倒西歪,如同喝醉了酒,紧张的动作都变了形,不知该如何驾驭。在哈萨克马夫的指导下,努力保持身体平衡,然而马总不听指挥,跑跑停停,晃晃悠悠。

 很长一段路后,慢慢适应了马背的颠簸,掌握了一点骑马的要领,在宽敞处,也可大胆放开马缰,来一阵小跑。刚刚找到点感觉,而回去的时间已经到了。想起父亲曾经驾驭的枣红马,不仅让人心情黯然。

 人生如梦,岁月无情。凝眸回顾,发现人活着很无奈。人生的无奈,就在于选择吧。记忆中,白马就是这草原的灵魂,是这山、这水、这画、这琴的灵魂。也是我们内心深处存储已久的灵魂。  m.IgeXs.CoM
上章 爱月迟眠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