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鉴宝人生 下章
第六百二十一章 春节鉴宝节目(续四
楚琛讲解道:“邓碧珊所画鱼澡的特点,一是,他画水藻以黑勾描,料有深有浅,有浓有淡,一丛一丛相互叠,层次丰富又不杂乱。二是,他画水藻喜欢用水绿,在施有玻璃白的粉底上进行浓淡积染,讲究深浅变化…”

 把邓碧珊相关的绘画的风格和特点讲解了一番,楚琛随后指着眼前的挂屏说道:

 “咱们再来看看你这幅鱼藻图,水藻画得非常刻板,颜色单薄,没有重叠层次,其他还有,调不对,鱼的画法更是和邓碧珊本人相差太远。再说这料,根本就是现在所使用的画学料…”

 听楚琛说到这里的时候,持宝人紧张的咽了口口水,额头冷汗直冒,‮腿双‬更是眼可见的在打着颤,

 “…也就是说,你的这幅作品,只不过是现代制作的一件仿品,而且制滥造,根本不值什么钱,单以这瓷板画而言,生产出来的成本都要不了一百块,说起来,这幅挂屏的外框都能值两三百块!”

 听到楚琛给出的结论,持宝人真是冰彻心髓,浑身一阵无力,要不是在演播大厅这样的场合,他都可能直接瘫软在地上。

 “这位先生,我在这多说一句!”

 旁边的路昌顺拿起话筒说道:“你想踏入古玩收藏这一行是可以的,但收藏之前,你必须要认认真真的去研究它,像你现在这样,喜欢以小搏大的心理是要不得的,用我们赌石这行的话来说。就是十赌九输,有多少钱都不够你花的!”

 “和先生。您觉得怎么样?”邹影皱着眉头问道。

 持宝人一脸沉重的点了点头,随后步伐僵硬的走到专家台前。拿起自己的东西,又向专家们鞠了一躬,才有些踉踉跄跄的走了出去。那模样,让人不由就升起一股子同情心。所以说,这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等持宝人离开后,邹影心情有些沉重的说道:“无数古玩界的前辈都说过,玩古玩,首先有一条。就是自己的心态一定要好,借这个机会,我想奉劝电视机前,所有跟和先生相同经历的藏友,一定要摆正好心态…”

 “接下来,我希望大家调整好心态,我们有请下一位藏友登场…”

 话音刚落,演播大厅音乐响起,只见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神彩飞扬的走了进来,一边走一边热情的跟大家打着招呼。

 “邹影你好!”

 持宝人和邹影握了握手,随后把手上的东西放到刚刚工作人员推过来的桌子上,就笑着说道:“我来自燕省石门。上次在石门的鉴宝活动我也参加了,我今天带来这个藏品,是为了一个人。”

 “哦!为了什么人?”邹影笑问道。

 “为你!”持宝人呵呵一笑。

 “为我?”邹影微微一愣。随后有些哭笑不得的问道:“怎么就为我来了呢?”

 “这不,上次目睹了你的芳容。回家之后我就茶不思,饭不想。所以这次就花钱买了一件藏品,特意再来目睹一下你的风采!”持宝人笑着说道。

 “牛先生,您这样子我实在是受宠若惊啊,不过您这么说,回家之后,您太太不会吃醋吧?”邹影笑着开了个玩笑。

 “哦,这到还真有可能!”

 持宝人挠了挠头,随后就冲着导演大声说道:“导演啊,上一段能不能帮我掐了别播啊?”

 “哈哈…”

 在场许多人,都被持宝人风趣的语言给逗乐了。

 邹影笑着问道:“牛先生,您买到的是件什么藏品?”

 持宝人打开桌子上的盒子,随后把里面的东西拿了出来,解释道:“是一只明代嘉靖年间官窑制作的红地绿彩婴戏方斗杯。”

 “那你花了多少钱?”

 “花了八万块钱!”

 “哇…”听说花了八万,许多观众都惊呼起来,邹影也惊讶的微张着嘴巴。

 “牛先生,您这么说,我就担心大了,您说为了我花了八万块钱,万一一会要是没了,那我不成罪人了吗?”

 “应该不会,我相信我朋友的眼光!”持宝人呵呵傻乐道。

 “得,咱们还是让专家帮忙看看吧…”

 方斗杯,是一种流行于明代嘉靖时期的杯式,因形似方斗而得名。楚琛面前的这只方斗用红彩作地,四面绘婴戏图,画意朴实洒,嘉靖本朝官窑名品。底落“大明嘉靖年制”青花款,品相全美,比较少见。

 趁着楚琛鉴定的时候,王先功就笑着问道:“牛先生,您风才说,您非常相信您朋友的判断?”

 “是的!”持宝人点头道:“我朋友已经玩了十几年的古玩了,大家都说他的眼力好,我以前也让他买过藏品,从来都没错过,所以我很相信他。”

 “古玩这行可没一定的说法,专家还有打眼的时候呢!”

 王先功笑着说道:“就说你只方斗杯吧,怎么看起来一点都不规整,既然是官窑制作的,应该不会这么马虎吧?”

 “这…”持宝人听到这里,顿时紧张起来,额头上也开始冒出了冷汗。

 “哎哟,不会真的是件赝品吧?”

 邹影回头问持宝人道:“牛先生,您现在紧不紧张?”

 “有点紧张!”持宝人着手,点了点头。

 “不光是你,我也紧张!”

 邹影说道:“至于这只方斗杯到底是不是正品,咱们还是听听楚老师的意见吧!”

 楚琛笑着说道:“古时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只为博红颜一笑,你现在是八万买古玩,只为亲眼见到邹影一眼…”

 “哈哈…”大家笑了起来。

 “言归正传,刚才王老师的问题很好,为什么这只方斗杯看起来器型不规整呢?”

 楚琛笑着解释道:“这其实是有工艺上的原因而引起的。在古时制作方形器,不像圆器那样能利用陶车的旋转,直接拉坯而成,因为工艺比较特殊,需要将坯泥制成片状粘接而成。由于工艺复杂,技术局限,嘉靖时期方斗杯多不规整。”

 “直到清康熙时期,出现一种提梁式方斗杯。杯内有一横梁,将两侧内壁连接起来,由此加强了方斗杯在烧制过程中的强度,才使器形十分规整。因此,如果这只嘉靖时期的方斗杯看上去器型十分规整,反而是件赝品。”

 听了楚琛的讲解,持宝人当即就大松了一口气。

 楚琛接着说道:“明代到嘉靖朝后,一般分期划为晚期。自嘉靖之后,在瓷器烧造上已是一朝不如一朝,而且嘉靖朝的器物许多制作的也比较糙,不及前朝,但瓷器制作水平却取得了不小成就。”

 “就比如说明代嘉靖朝的彩瓷,就以其古朴浑厚的造型,鲜热烈的色彩为世人所赞誉,就比如这红地绿彩就是嘉靖时期颇具特色的品类。这只方斗杯全器以红绿二彩绘就而成,红绿二彩,施彩厚重,色彩浓,其设简单而对比鲜明,艺术效果极见奔放之动感,此为嘉靖一朝彩料之特色。”

 “另外,这个时期的婴戏图中,小孩中的多数短躯头大,而且头后脑勺画得特别大,显得小孩天真可爱,似乎画匠是把全部爱心都绘在了瓷器上,而这只方斗杯上的小孩子也是如此特征。还有…”

 “综上所述,这只红地绿彩婴戏方斗杯确实是一件嘉靖时期的真品!”

 “耶!”听说自己的东西是真品,持宝人情不自的欢呼起来。

 邹影笑着说道:“东西虽然是真的,不过你先别高兴的太早,咱们还是来听听楚老师给出的价格吧!”

 楚琛先是和其他专家商量了一下,随后笑着说道:“这只方斗杯还是不错的,经过我们专家集体的合议,给它一个价格,七万块!”

 “啊!那不是买亏了吗?”邹影惊讶道。

 路昌顺笑着说道:“这不能说是买亏了,他是为了来见邹影,花了一万块钱,请问你觉得亏了吗?”

 “没有,没有,我一点都不觉得亏!”持宝人连连摆手道。

 “你觉得值就好!”路昌顺笑道。

 其实说起来,这位持宝人还真没亏多少,要知道,既然是真品,那一会还会有各位专家亲笔签名的鉴定证书给他,这本证书的附带价值,在某些人眼中可不止一万块钱,所以说,这位持宝人有可能不但没亏,还赚了。

 接下来鉴定的东西有真有假,假到丢到马路边都没有人捡的玩意,而真的东西之中,也有博物馆都没有收藏到了珍品,而且其价值可谓连城,这让楚琛不感叹,民间多宝物。

 这次前来的持宝人,原本不到三十位,不过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又加进来几位关系户,而且因为是徐导的上级加进来的,他一时也回绝不了,考虑到节目的拍摄,他只能硬着头皮去征求楚琛的同意。

 楚琛本来是不想搭理的,不过想到徐导对他比较客气,再加上加进来的只有四位,他就同意了下来。于是本来三点就能结束的拍摄,一直到了下午将近四点的时候才算完成。这样明天和后天上午再拍摄一下,基本上就可以完工了。(未完待续。。)  M.igExs.cOM
上章 鉴宝人生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