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大天王 下章
第二三零章 巨大地震撼
《兰亭序》刚刚开唱,那种中国风的感觉,便已经传入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永和九年,王羲之在会稽山的兰亭,与名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与会者临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成《兰亭集序》。

 这个《兰亭序》不仅在文学上造诣极高,有着‘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形骸之外’这样的名句。在书法上的造诣也特别高,毕竟这是书法大家王羲之的作品,被后人称作‘天下第一行书’。

 这一首《兰亭序》,连名字都是一样的,而李晨灿说,自己要唱的这首中国风歌曲,与书法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便是眼前的这首《兰亭序》了!

 第一段的歌词,便把那种感觉带到了大家的耳中。

 “这李晨灿,毕竟是中国风创始人,他的这些用词,旋律,完全不是其他人能比的。”一个乐评人在心中暗暗感叹。

 因为这一首《兰亭序》,最开场的这些歌词,妙,准确,华丽却又不浮夸,就是最恰到好处地把想要表达的东西展现在了大家的眼前。

 这一段歌词,旋律,唱腔,如行云水,一气呵成!

 中国风的音乐,并不是随便一首听起来有些厉害,好像有点古风的歌曲就能够称之为中国风的。事实上,这是一个体系。

 正如同imax影院一样,并不是说纯粹把电影屏幕放大就是imax了。这是一整套的音响,座位,屏幕效果。

 除了那种真正古典的髓之外,中国风的音乐,在演唱的时候,并不是可以轻易就唱出来的,而是需要带着中国古典唱腔的感觉把《兰亭序》唱出来。中国古典的唱腔,昆曲秦腔,那种京剧的唱法也需要融入进来。

 而李晨灿现在的拿捏。自然十分准确。

 李晨灿并没有公开解释过中国风音乐的这些特,但大家还是能够从他的歌曲之中听出来与别人的所谓的‘中国风’歌曲的不同。

 这最开场的歌词,一个推字,一个碎字。一个拓字…把那种他想要表达的感觉。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段感情在这样的歌声里,好像如兰亭的行书,纤细,婉约,不羁,似行云水,却又不乏细腻,但毕竟佳人早已离去。那份爱也只能像碑上残缺的题序,揣摩不定。一片真心不知付与何方。

 “牧笛横吹,黄酒小菜又几碟。夕阳余晖,如你的羞怯似醉。摹本易写,而墨香不退与你同留余味。一行朱砂,到底圈了谁…”

 歌声慢慢地往上推进。

 歌词越来越美…

 仔细看这一点,会让乐评人们越来越感慨,李晨灿这家伙在写这首《兰亭序》时候的匠心独运,在这里,句句是诗,条条押韵!吹、碟、晖、醉…四个字不仅押韵,而且又把一副美丽至极的景展现在了大家的眼前。

 夕阳余晖,少女羞怯的红霞,仿佛醉微醺,这是多美的画面?

 “刚刚还觉得他的《半城烟沙》好听的,也有感觉。”很多乐评人的心中都在想:“但现在一比这首《兰亭序》,那完全就不是一个当量级的!难怪李晨灿要用《兰亭序》来作为今天的轴…”

 歌词与旋律的冲击,对于普通人而言,是很震撼,但少了一些纤毫毕现地感受,但对于这些久经沙场的乐评人们来说,他们总能够从这样的歌词里,品味到背后的味道,但正是这样的品位,让他们如癫如狂,无法自拔。

 因为这首歌,真的太妙了。

 “无关风月,我题序等你回。悬笔一绝,那岸边千叠。情字何解,怎落笔都不对。而我独缺,你一生的了解…”歌声慢慢地变得高了起来,更是让人感觉到妙万分。

 情字何解,怎落笔都不对!

 这一句话,不光是对乐评人们而言,对在场的所有人,记者,粉丝,都有一种强烈的冲击感。

 他们仿佛看到了一个追求完美,或者是一个不知笔法的人,手握笔,却不知道应该从何下手,不知道应该怎样写那个情字!

 在这样的纠结之中,这一句歌词把它的绵发挥到了极致。

 而那一句,我独缺你一生的了解,这又是怎样的感伤?

 这一段重复了两遍之后,新的一段来临。

 “人雁南飞,转身一瞥你噙泪。掬一把月,手揽回忆怎么睡。又怎么会,心事密绣花鞋针针怨怼。若花怨蝶,你会怨着谁…”

 这一段,是新的歌词,但依然妙绝伦,每一个词细细推敲,每一个音节密密揣摩。

 在这里,对晋代历史很有研究的人,立刻就能明白其中的深味——王羲之的年代是东晋,正是王室南迁落魄之际…人雁南飞,只剩下转身一瞥中的晶莹泪光。

 而那个掬一把月,手揽回忆…在押韵的同时,仍然描述了一副十分美丽而伤感的画面。

 绣花针针针怨怼…这是一种怎样究竟的情感?

 花怨蝶,你在怨着谁?

 最后这一句话,大家暂时还想不明白其中的味道,毕竟现在听一遍也只是惊鸿一瞥,可是就在这浮光掠影的一瞬间,那种美丽至极的画面却早已经冲入了所有人的心灵最深处,甚至冲入到了灵魂中。

 这感觉真的很美。

 在大家如痴如醉,仿佛忘记了时间地欣赏之中,歌曲总算到了最后的一段。

 “无关风月,我题序等你回。

 手书无愧,无惧人间是非。

 雨打蕉叶,又潇潇了几夜。

 我等雷,来提醒你爱谁…”

 最后一段,变了歌词,并不是重复之前的话,但却在最后来了一个完美地总结,一句句歌词地优美,也推到了巅峰。

 雨打蕉叶,潇潇几夜…这是怎样好看的画面?而听着雨打蕉叶的人,心中又是怎样的滋味?

 只能等雷,做一次了结,也知道你爱的是谁…音符,歌词到了这里,慢慢平息了下去。

 声音已经慢慢地褪去,可是那种情感,那种沧桑和优美,却化为余音缭绕。此时此刻,灯光虽然重新打开,但在他们的眼里,却依然看不到,因为他们感觉心中只剩下这首歌在回,其他的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

 停顿了五六秒钟,在李晨灿都有点怀疑大家是不是很不喜欢《兰亭序》的时候,鼓掌声突然排山倒海地冲了上来。

 歌曲带来的感觉,让他们在回味过来之后,便毫不吝啬地鼓掌,而且很多乐评人因为过分激动,直接站起身子来,表达对这首歌的震撼。

 在他的歌声里,道破了很多的东西。

 虽然他在歌里只字不提王羲之的《兰亭序》,但实际上,《兰亭序》的那种风骨已经暗藏其中,《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行云水,而这首歌,行云水也可勘破神髓。

 女主持人此时也重新站在了李晨灿的身边,三首歌发布完毕,她的使命也结束了。

 她给其他的很多歌手都做过新歌发布会,也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情况,但今天给她带来的感触是最深的。

 尤其是《兰亭序》唱完之后,全场静默五秒,已经说明了一切的问题。

 而她自己毕竟也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对这首《兰亭序》也在心中推崇备至。

 “今天的新歌发布会,三首歌,《半城烟沙》、《最初的梦想》、《兰亭序》都已经发布完毕,谢谢大家地到来。”女主持人说:“接下来还是有一个交流环节,大家可以说说对这三首歌的感觉,也能提问。”

 这也是今天这场新歌发布会的尾声了。

 发布了三首新歌,李晨灿给大家带来的触动都很大。

 听到还有这样的机会,现场的人,大多数都很感动,也很想要得到这样的一个机会。

 很快,主持人开始随便挑选可以有提问机会的人。

 第一个站起来的,是一个乐评人,他也没有提问,他的面部表情里,甚至带着几分狂热:“其实我现在只是想表达自己对《兰亭序》的感触,真没有想到你能用这样的歌声来串联起书法、古典、现代音乐…我不知道应该怎么说,因为我现在心里都是震撼…”

 这完全就是赞叹的声音,虽然在一些人听起来是废话,但至少这表达了他对李晨灿那首歌的感觉。

 第二个站起来的还是乐评人,不过这个人倒是提问了:“请问,你是怎样驾驭这么多种不同的歌曲风格的呢?《最初的梦想》、《兰亭序》这真的差的太远了!但都是你写的。”

 “这个…主要还是一种感触吧。”李晨灿面色平静地说:“音乐很多时候就是一种感觉,而我对这些歌曲,都会有那样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所以,我能够写不同类型的歌曲…”

 ps:今天第一章。

 yd的一天又开始了!(未完待续。。)  m.IgeXs.COM
上章 重生之大天王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