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扶摇成妃 下章
第一百零二章 记忆情深
但荣锦桓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她听了他们的谈话么?她不过是寻常女子,杀了她岂不是更干脆,何必招她入宫封妃?!

 她心烦意的伸手,没了第二层的锁扣,第三层轻易的给拉开了。

 里面是一小段风干的花枝。

 几朵粉白花朵簇拥在枝头,花瓣浅粉,干后略微朝里收缩,裹着淡金色的花蕊,手一碰便如薄纱般颤动。

 若芸的手抖得厉害,缓缓将花枝凑近,一股淡雅香气隐隐约约的飘入鼻腔。

 她只觉得脑中“嗡”的一声,紧接着后脑剧烈的疼痛起来,像是有人揪着她的头发将她撂倒,她身子一晃便随着剧痛跌落在地。

 恍惚间,有什么东西和自己的视线重叠,眼前不再是帐幔垂坠的朝宫,也没有熏烟袅袅的香炉,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街道、拥挤的人群。

 若芸觉得自己变得稍矮小,身上的罗裙变成了轻巧的短襦,步伐踩得那么快有力——这是乞巧节,她十四岁。

 从小,爹爹便对她管教甚严,她平里跟着师傅读书、写字、学琴却甚少外出。爹爹许她女儿节上街玩一会儿,可街上人来人往,她硬是和晓红走丢了。

 很快,她被街上的玩闹吸引,将走失的焦急抛之脑后,不知不觉中顺着人走了很远。天色渐暗,人涌来,她暂时退到墙角躲避,却撇头看见了有姑娘们围着做什么。

 她大着胆子上前看。只见一群衣着靓丽、年龄同自己相仿的少女聚拢着,正在抛什么物件。询问之下才知,原来她们是在抛自己编的手绳。据说谁扔的最高、扔到了屋顶便能中巧,这样喜鹊便能衔去搭桥了

 别人不认识她,她也不认得别人,没人叫她小姐,也没人严厉的让她写字,同她说话的姑娘们都嘻嘻笑着,同她说话也自然大方。

 她感到开心和新奇。虽没有编手绳,但心难耐,解下手腕上绑着的、串了珠子的红绳。学着别人的样子抛向屋顶。

 可她力气甚小,试了几次那红绳只扔到屋檐便落了下来。

 周围的姑娘们哈哈大笑,她手足无措,眼睁睁看着一个又高又壮的姑娘手一扬。那姑娘手里的红绳便划出一道高弧。竟就这么落到了屋顶。

 人群中爆发出喝彩声,慢慢的有更多的姑娘成功了,而她依然在忙着捡自己的那

 夜深了,天空中飘起了细雨,人群渐渐散去,听那些姑娘们说,她们要回去对月穿针、以祈心灵手巧。

 她还攥着那条红绳,眼巴巴的望着屋顶。

 再不回去爹爹就要骂了。她情急之下打算试最后一次,用尽全力一抛。那红绳在她欣喜的目光中朝屋顶而去,却打了几个滚又落下。

 她的笑容戛然而止,眼睁睁看着它就要落地。

 红绳滚落,一阵风肆起,红绳偏了方向朝屋檐另一头去。

 她慌忙去拾,却眼瞧着那红绳落到了来往路人的头顶。

 她吓坏了,忙冲过去想道歉。

 那人裹着丝帛的斗篷,着银白的衣衫,间别一只透亮玉笛,身形颀长清隽,伸手接住掉落的红绳,斗篷滑落,长发垂顺的散开,扭头发现她站在几步开外的地方盯着他看。

 他眉目如画,笑容淡然,递上绳子说原来是你。

 她愣愣的接过来,瞧了他好几遍,才敢问他是否是那年花园中见到的程王爷。

 他含笑未答,只说多年不见,她已从稚的孩子成了待嫁的姑娘。

 她惊异于他的容颜未改,还如初见那般风华无限,又欣喜他还记得自己。

 他没有立刻回答,缓缓沿着街道走。

 她小步跟上,同他一前一后,听他温言软语说,只因初见时她如此大胆、捉弄于他,又天真烂漫、笑颜如花,着实让人印象深刻。

 她羞红了脸,争辩说彼时年少,她不是故意的。

 他们一路说着走着便到了京城的后山,累了便在石头上坐下,俯瞰京城的万家灯火,还有七巧节拉起的排排灯笼燃放的绚丽烟火,人头攒动的长安街上尽是各的裙子,雨早就停了,半月羞赧躲入云层,天顶的银河明亮万分,星星像是要坠入人间一般低垂着。

 她话匣一开,顿觉轻松无比,叽叽喳喳的说着小时候的趣事,又时不时谈及快要及笄,爹爹管她甚严,每安排师傅督促她学这学那,让她无暇玩耍、不甚苦恼。

 他看她烦闷,破天荒说起了自己的事。

 他说他来自很远很远的地方,出生开始便有能人环绕,却无人亲密。他每天读书颂词、钻研学问、研习术法,从未有过如她那般纵情欢乐的少时。带他长大的母亲去世后,他学问、才华渐长,周围人待他越发恭敬,外人如此,兄弟也如此。也只有她,那时敢大胆的揪他头发,敢不怕死的摸他的脸。

 他笑着看她,眸子不似先前那般深邃,却明亮如星辰。

 她听着又吐舌头、又缩脖子,恨不得找地钻下去。

 再后来,她着他吹起了玉笛,笛声时而清越婉转,时而如炊烟般袅袅,旋律悠扬奇异,不像是师傅教给她的那几首。

 她听着醉着,赞叹他技艺超群,悄悄将他微闭双目、安静淡然的容颜记在心里。

 他却面寂寥,说生命流逝如落花。

 她只当他没由来的赞叹,全然不知他另有所指,嘴不服输,说着落花也有蝴蝶青睐,像他这般的人,决计是有神明保佑的。

 他听了,诧异万分,旋即一笑将她心神勾去。

 她张嘴无言,听他说若得空了,便可来后山望着京城、看看星空。

 她连忙答应,看着他落寞的容颜和那越过一切、看向虚无的目光,分不清这到底是花园里的程王爷,还是她弄错了人。

 回府已是半夜时分,晓红挨了罚、父亲发了怒,爹娘问她去了哪里,她却闭口不答,只说是玩的忘了时间。

 她被迫抄写《女戒》百遍以抵莫大的过错,尽管如此,她还是欣喜的,欣喜能再遇见他。

 只是她被严加看管起来,每服侍她、盯着她的丫头轮班换,她一直记着去后的,可总是无法身。

 直到半月后,爹爹进宫去了,她让晓红装作小姐读书,自己扮成丫头,趁着下人不备、混入外出置办货物的人中溜出了府门。

 她凭着记忆找到后山却不见他,只有凉亭风吹纱扬,一把蕉叶琴放在正中,琴桌上有一方雕着祥鸟的香炉,缕缕青烟从镂空花纹盖中绕而出。

 她四顾无人,便拨了几弦,顿觉音明亮清越。

 她欣喜之下干脆落座,边想着他先前吹奏的那曲子,边断断续续的弹。

 教琴师傅总说她悟性不高,最简单的曲子都弹的很生硬,每每她练琴都苦不堪言,盼着教琴师傅能偶染风寒、少了她的课。

 可眼下她却懊悔极了,只因琴技不佳,想复原他当的曲子却不能,越弹心下越是着急,不一会儿便额角渗汗,可琴音依然不甚连贯。

 忽然有纤长的玉手自她身后来、微凉的手指覆上她葱白的手,轻轻拨正她用力的手指,慢慢向前推出,那一声琴音霎时间清润了不少。

 她扭头,却见他不知何时到来,一手背着身,一手矫正她拨弦的姿势,白净柔和的脸庞离她的鼻尖不过几寸,让她瞬间愣在那里。

 他回头看她,一笑竟能如春风扬起,将她心中的焦急驱散干净。

 他说她并非无天赋,只因天颐如今拨琴方法皆是用力、以求力震商羽,若能放松指节、轻推轻勾,即便曲子极快也能声声出彩。

 她早将琴艺抛出九霄,只愣愣听着他提点,猜想他悄然而来,在她身后不知站了多久,顿时觉得羞到了极点,忙起身站到边上,让他示范即可。

 他看她的神色微微诧异,见她窘迫之态旋即莞尔,调音拨弦,三两声后便驾驭着七弦,行云水的弹奏起来。

 她赞叹之余,着他要曲谱。

 他却脸色微变,说此曲谱不可传人,若要学只可现听、现学,且每次弹出都切忌急速,务必心平气和才可。

 她懵懂间点头,结结巴巴的问他何时来的。

 他微笑着说来了不久,见她弹着琴还叹气,便擅自传授一二。

 她低头咬看着鞋尖,说爹爹说她喜欢看些不关紧要的书,又贪玩,学而不,教琴师傅都换了两位,总和她说谁谁家的小姐如何出色,她再如此下去,只怕没有合适的王公子弟来娶她了。

 她搅着手指,烦恼不已,听他没有声响,再抬头却对上他的如水双眸。

 他目光微动,边笑意渐染,轻轻挑了眉,笑问道:“我娶可好?”

 她愣在当场,不知他是否当真,一时间不知如何以对,可心已经不由自主的疯跳起来,看着他玉雕似的容颜、拔风雅的身姿,衬着凉亭轻纱,一瞬似是梦中来。

 他见她不答,并未说下去,只微笑伸手引了她来坐,让她试试再弹一次,自己则立在她身后。

 她心中慌乱,全身紧绷,挑了三五回才挑准琴弦。  M.igEXs.cOM
上章 扶摇成妃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