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山国色 下章
第八百二十四章 砺兵积粟
见薛家三兄弟一并跪伏在自己面前,李重九道:“好了,朕本不意追究的,但是不惩戒不足以服众,不足以与满朝臣工代,薛万述,薛万彻,薛万均你们三人散官各降一品,俸禄罚末半年。”

 “微臣谢陛下宽厚。”

 就算遭到处罚,薛家三兄弟也要跪谢李重九,要不怎么说雷霆雨都是君恩呢。

 下面大臣见李重九训斥薛家三兄弟都是不敢再说。大赵平唐在即,下面满朝的骄兵悍将,该如何自处,就成了问题。

 李重九不同于刘邦,刘邦得天下时已是五十多岁,对于当年留下的功勋之臣,担忧将来自己的子孙驾御不住,故而纷纷剪除。而李重九不过三十岁,秋正盛,丝毫不用担心。

 在平唐之后,还有广阔的西域可以驰骋,至于东面海上的倭国,也是可以用兵之地。大赵的铁骑仍是可以四面出击,丝毫不用担心良将无用武之地,最后反噬。

 但是薛家一门,在大赵权势太盛,眼下李重九适度敲打,也是给他们一个进退的空间。但是警告足够了,要是抓住不放,就是要良弓藏,走狗烹的节奏了。

 “此事到此为止,不过希望众位臣工引以为戒,不要持功而骄,朕是希望与诸位臣工共享天下的,不希望到了年暮之时发觉少了几张面孔。”李重九道。

 众臣听到这里,这才松了口气,但不少臣子都是汗浃背。

 下面话题重回伐唐之上。不少臣子心想既然李世民如此惧怕大赵伐唐,那么下一步李重九肯定是要在朝堂上推行攻唐之策了。

 但见李重九肃容道:“一统天下。乃是朕之夙愿,也是我大赵将士之愿。平定天下只剩最后一步,伐唐之策,不容许丝毫更张。运虽乃天所授,但功业因人而成,朕没有时间等候太久,若是朕不行雷霆,难道还等着李世民自缚双手向朕投降吗?”

 “但是列位臣工的考虑,朕也是采纳,朕不会作苻坚。所以将伐唐之时更迟两年!两年之内,以举国之力练兵,我大赵砺兵积粟,至于六支府军皆扩军为三万,廷卫军扩军为两万,合二十万之众。至于长江下游,朕命宋金刚,萧铣二人为水军都督,大举造船。训练水师,两年之内,船已成,兵练。再行伐唐。”

 李重九这么说后,在场众臣无不欢喜,当下一并称是。

 长安城。

 李世民看到从幽京细作发来的秘奏。放在案头,转过身去凝望着殿外的这场初雪。

 一旁房玄龄。杜如晦二人对望了一眼,皆是默然。

 李世民良久道:“两年。两年之后,这雪景是否依旧如初呢?”

 “陛下,两年时间说长不长,论短不短,但若是休整兵马待战也是足够了。”房玄龄向李世民道。

 杜如晦道:“恐怕李重九没有什么给我们准备的余地,刚刚接到消息,赵军继续向绛州,河西,襄樊三个方向调集兵力,运输粮草,看来是要准备大战,就算两年内,他们也不给我们息的机会,准备先拿下绛州,河西,襄樊三地,为决战铺路,创造有利之势。此乃是先缓而后急之策,这李重九用兵真是滴水不。”

 李世民转过身道:“朕不是担忧将来之决战,只是可惜了薛收与司徒丘。”

 房玄龄上前低下头道:“陛下,此乃是微臣之失,这死间之计,乃是微臣向陛下推荐的,所以他们二人之死,都是臣的罪责。”

 李世民看了房玄龄一眼道:“孙子兵法有云,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闻知之而传于敌间也。为死间之人,必死无疑,只是玄龄,你的计策没有瞒过李重九,或者说他不为所动。”

 房玄龄满脸羞愧,薛收,司徒丘被赵国风闻司细作抓拿,早就是他预料之中。他就是要通过薛收,司徒丘这两名死间,将李唐害怕李重九伐唐这假情报传递给李重九,然后借助赵国朝堂上众臣新破突厥,高句丽之势,然后做出伐唐的决定。

 当初推行此策时,房玄龄向李世民上奏,说赵国虽眼下兵力强大,但是新破突厥,高句丽,兵马骤胜,正是兵骄将傲之时,虽强但有隙可乘。至于突厥,辽东,岭南,江淮都是新降未久,士民容易反复。

 若是在这时候,唐军在决战中一战击败赵军,那么两国间优势就会倒转过来,就算是两军战和,对于李唐而言也有利而无害。

 所以房玄龄故意派薛收游说薛万淑,散布李唐畏惧赵国伐唐的消息。没有料到李重九,却识破了房玄龄之策,仍用两年时间砺兵积粟,准备与李唐决战。

 杜如晦道:“房兄的计策是不错了,若是李密,杜伏威,窦建德之必会中计,但对付李重九就不够了,此人不为外物所动,有着自己主张和判断,实乃是劲敌。”

 李世民转过身来,笑着道:“好了,房卿不必自责,此事朕也有责任。两年也好,朕也有两年的时间厉兵秣马,将来的事谁知道,李重九既以为两年之后决战胜算更大,那么朕与他走着瞧。与这样一个对手战,实是朕有生以来最大之挑战,必要堂堂正正败之,方能显示朕的本事。”

 听李世民这么说,房玄龄,杜如晦出振奋之,李世民真乃是雄主,不论任何时候,都是这么斗志旺盛,这一点就算李渊也不能及。若是没有李重九,二人都不会认为会有其他人能取代李世民成为天下之主。

 杜如晦亦是笑着道:“幸亏李重九不是一点弱点也没有,他用兵不过平平,临阵指挥更是不如陛下多矣,微臣想是临阵决战,那么倒是我们的机会。”

 听杜如晦这么说,房玄龄微微点头,李世民只是笑了笑。

 君臣三人议论之时,外面脚步声仓促传来。

 一名将领进入内殿后,一口跪在地上急忙道:“启禀陛下,赵军大将王君廓在十前,率五万突厥,室得奚骑兵,挖塌边墙杀入河西,连破二十余城,杨都督不能抵挡,向陛下求援,此十万火急!”

 这将领之言,饶是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都是一贯镇定,久经风,但听闻王君廓杀入河西,驰骋纵横,如入无人之境仍是头皮阵阵发麻。

 加上现在河内,襄樊的压力,眼下赵国只是拿出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就令李唐上下不得不打起十二万分精神。赵国现在无论国土,人口都是胜过李唐,李重九若有心砺兵积粟备战,赵国将真正潜力转化为实力的时候,才是李唐最畏惧之时。

 李世民就算再如何善于治国,也是无法改变这一切,待钱粮和兵力差距继续拉大,那么房玄龄的担忧就会成为现实,两年之后,唐赵之间的悬殊恐怕会更大。

 但眼下对于李世民而言,也是无暇考虑这么多了,眼前如何击退王君廓五万大军袭击,才是当前要事。

 革新四年,

 十月,赵国大将王君廓率五万人马,攻略河西,李世民起复大将屈突通,并以杨师道,柴绍为副,率军北击,击退赵军袭扰。

 同月,李唐宰相萧瑀叛唐归赵,李重九封萧瑀为许国公。

 十二月,徐世绩率三万人马南下,乘雪天之时,强攻襄。李唐张公瑾率军死守,赵军最后无功而返。

 革新五年,一月,李重九封苏贵人诞下之子,为楚王,取名李通。

 是月,皇贵妃李芷婉有孕。

 二月,庐江王李瑗降赵,尉迟恭,薛万均乘机率师南进,突破唐军防线,攻陷唐军河东三郡。

 李世民下诏怒叱绛州总管段志玄,不敢战。段志玄得李世民训斥后,出击反击,但却被尉迟恭击退。

 三月,李唐功勋名将河间王李孝恭,在长安府内饮宴时暴卒。长安城内众说纷纭,纷纷有人怀疑是李世民暗中派人下毒杀李孝恭。李唐宗室更是惶惶不可终

 五月,薛万述,单雄信率军从洛出兵攻南,两军互有胜负。

 同月,王马汉率新练的三万翊卫军进驻洛,而薛万彻也率新练的三万武卫军进驻颖川,而徐世绩率屯卫军,单雄信率侯卫军,退至河北休整。

 四大府军实行轮战之策,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李重九这分明是用府兵拿着李唐练兵。

 七月,薛万彻刚调至河南,即没有一刻休息,薛万彻会合江南道行台的大将宋金刚,萧铣,率五万大军从水陆路两面夹攻襄

 张公瑾见赵军来势凶猛,立即向李靖告急。

 两军围着襄城苦战二十多,张公瑾不支,眼见襄就要城破,这时候李靖亲率五千兵迂回薛万彻大军之后,并截断赵军粮道,薛万彻未免腹背受敌,只能下令退兵。

 八月,皇贵妃李芷婉为李重九诞下皇子,李重九大喜,下令大赦天下。

 是月,王马汉在南大破唐军,拔南郡。

 九月,突厥可汗阿史那摸末勾结李唐叛变,李重九下令镇,命王君廓,突利,英贺弗分三路攻打阿史那摸末。

 十月,阿史那摸末之平定。阿史那摸末被俘生擒至幽京,李重九下令斩之。(未完待续。。)  m.IGeXs.Com
上章 江山国色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