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冷姬 下章
第二章
辗转出了宫殿,冷风扑面,刘靓这才自慌乱中回过神,意识到自己正紧密地挨在陌生男子身上,双手还不自觉地环着他的,一时间羞不可当。

 “放开我!”她低声娇叱,挣开他往永巷而去。

 堤曼身边的温暖骤失,见她如轻燕般往小巷飞窜,竟也忍不住追随她纯白的身影,在宫巷中穿梭起来。

 虽然与句黎湖约定的时间已近,但他顾不得这许多,如果就这样任神秘女子消失在宫巷中,他肯定会懊悔一辈子。

 靶到一股强烈的迫感追逐着她,刘靓不蹙眉微思,他究竟为何而来?

 然而她无暇细想,未央宫灯火通明,其他宫殿也都点上了灯火,现在侍卫们正紧锣密鼓搜查刺客,很快地便会搜到这里,她得加快脚步去到永巷,湘绮在那儿等着她。

 永巷是宫里的特种监狱,只准宫女进出。那儿关着犯法的宫女以及失宠被废的妃嫔,当年她的母亲便被幽在那儿,郁闷自杀而亡。凡被贬入永巷的女子,大多不得善终,再不就是精神溃散、成了疯婆子。相对于其他宫殿的繁华,永巷有如人间炼狱。正因普通人不得进出,因此她和守在栗姬寝宫外的湘绮约好,事成之后便在永巷碰面。因为她们设想到以栗姬目前感娇贵的身分,一旦得手必将引起騒动,到时各殿要道封锁,势必无法顺利撤回飞雨馆。永巷由于是地,要进入搜索得皇帝本人同意,待侍卫请得擅索令牌,她们早已沿着宫巷回到飞雨馆。

 一入永巷,顿如自天堂堕入地狱般,一片清冷肃凉,如鬼魅的哀凄之声自四面八方隐隐涌来,忽远忽近,如笑似哭。

 纵使驰骋沙场,见过各种凄惨景象的堤曼,也不住为这诡异的气氛所震,但他定了定神,很快恢复过来,他是天之骄子,纵是蛇神鬼怪也得惧他三分。

 刘靓在母亲当年被幽之室前歇下脚步,这里头现在关着一个不知何事被废的夫人,痴傻地趴在窗前,无神涣散的双眼无目的地望着前方,一头发蓬松,脸上污垢横陈。

 见刘靓到来,她双眼一亮,急忙整装理容,恭谨地拜倒,一丝不苟地念着:“臣妾给陛下请安。”

 刘靓看着她,心中百味杂陈。

 见刘靓不答话,那位夫人又继续道:“陛下看来甚为烦忧,且让臣妾为陛下舞一曲,以畅心怀。”

 语毕,在幽暗窄小的室里轻舞起来,她长袖高扬过头,纤细的肢向右扭摆,长裙往左轻扬,身段窈窕,婀娜多姿,口中哼着歌曲,完全自我陶醉在讨帝王心的情境里。

 刘靓见此,感触良深,不由得落下泪来。母亲当年也是以歌舞承,尽得景帝专宠,岂料到最后竟在此幽室抑郁而终!帝王之心瞬息万变,繁华如过眼云烟…

 这位夫人如今的情形,像极她的母亲。当时她的武功还没这么好,全靠湘绮冒死带她偷偷来探望母亲。开始,母亲还会安慰她,颇有信心地认定景帝不久便会念及夫情分,让母亲回宫;可是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未央宫始终没有赦令传来,母亲因失望而渐消沉,形容枯槁,到最后竟连她也不认得。后来,便如同这位夫人一般,见了人都当是陛下,恭恭敬敬,谨慎地扮演着承的角色,陶醉在往日的荣宠里。

 泪水沿着两颊汨汨地下,往事历历,如梦似幻,她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痛哭着跪倒于母亲面前,求母亲振作起来…依稀中,她也见到母亲终于醒悟转而死心的眼神,慢慢走向室的最深处,悲切却不无留恋地道:“靓儿,你好好照顾自己…娘去也…”

 自此,她再也没见过母亲的面。一代佳人,半生繁华,死后只得一小口棺材,草草掩埋,荒野孤坟,无限凄凉。

 她始终不明白父皇为何要这样对待母亲,年龄渐长,从其他宫女口中辗转得知,当年母亲倔强,在争宠过程中冲撞了父皇,因而失宠被废,乃至抱憾而终。她痛恨父皇的绝情,感叹宫廷之无常,更为那些幽居深宫,终年见不着君王一面的妃嫔们感到惋惜;大好的年华,就在那望眼穿中,复一的度过;年轻的,还有着些许盼望;年老的,就只有等待遣返回乡的那一了。

 由于思母情切,她常于夜深人静时到这儿来,缅怀母亲。几个月前,这空的屋子又进来一个人,就是现在这位夫人。她衰竭得可真快啊!青春美貌一下于便被环境折磨殆尽、然无存;她没有母亲当年的信心,还想着有朝一重回宫廷,她只是不断反问、谴责自己,崩溃的情绪很快便把她给摧毁了。

 旧地重游,触景心伤,她情不自地喊着:“娘,振作点…”

 柔肠寸断间,不知名的温暖自背后袭来,她陷入宽厚的怀抱中,有力的臂膀紧紧搂住她,像广阔的海湾,安抚着她的心。

 那熟悉而又陌生的触感,仿佛投身在母亲的怀抱中,寂寞空虚瞬间全被填满,这样的安全感足她长久以来的渴望。是梦吧!是母亲终于知悉她的孤单。时间似乎静止,思堵也静止了,她已忘身在何处,直到另一道高亢的声音传来:

 “上!我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她陡地一震,推开那不知名的膛,反地向旁一跃,拉开数步的距离。脚尖着地刹那,人也自恍惚中醒过来,思及刚才,愧窘迫。

 那凄凉的歌声,仍哀怨地继续唱: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儿总是这样,一有风吹草动,便前呼后应。擅舞的起舞、擅歌的高歌;撞击筑鼓瑟的,便叮叮咚咚地随意敲打起来;觉得自己实在含冤其白的,便呼天抢地的干号。每一个声音,每一个动作,都带着企盼,盼着君王知晓,早放她们出去;这样的凄惨.无分昼夜,任何一个正常人都很快地便会给疯。

 刘靓习惯了这人间炼狱,无视于四周的哭笑声,目光集中在眼前这个身材魁梧的男子身上;而他,正以不可一世的目光视着她。

 她直背脊,压抑住心中的愧窘,不疾不徐地质问来人:“你好大的胆子,竟敢私闯入宫?”

 这一气势,不怒而威,看得堤曼心中又是一阵,忍不住叹道:“你真是动静皆美啊!”此语一出,刘靓下意识地摸着脸上的薄纱,还好,还覆在脸上。但他那锐利的眼神,竟像能穿透薄纱似的,引起她脸上阵阵燥热,甚且不知收敛地在她身上游移。她自觉受到严重冒犯,加上刚才的肌肤之亲,令她当萌生杀意。

 原就冰冷的眼神此时更是如罩霜雪,杀机既起,刻不容缓地身向前,剑疾刺,剑心直指他膛。

 堤曼轻松回避,嘴角带着一抹玄妙的笑。

 她一招失手,紧接着又连出数招,招招皆击向要害,却全遭他从容不迫地化解开,可怕的是他甚至没有出手,只移动身形便轻而易举地痹篇她连串凌厉的攻势。

 眼见着招招失败,刘靓心慌了,剑势开始不稳,几次失去重心,陌生男子反而出手相救。

 刘靓怒极,他明显地在玩她!相信以他的武功,定可在几招内将她制服,但他却不这么做,而是让她频频出糗,瞧他嘴角边挂着的那抹笑,若嘲似讽,看得她心火益加沸腾,恨不能撕碎那张脸。湘绮怎还不来,她还要忍受这样的羞辱多久?

 心烦气,剑招也失去原有的锋利,一不留神,竟连人带剑全被他收揽入怀。她惊呼一声,顷刻间身体已被牢牢的锁住。

 堤曼钢铁般的手圈着她的,另一只手则覆于她握剑的手上,顺势着她横于颈上。这下子,她再也动弹不得。

 她刷白了脸,眼中满是惊惶,背紧抵着他的膛,清楚地感受到他强而有力的心跳。他侧过脸,炯亮的双眼直看进她眼底;她没有屈服,以身为公主的自尊,高贵地与他对视。这几乎没有距离的距离,他自信地微笑,缓缓将脸贴上她…

 她惊骇着倒一口气,身子不由自主地轻颤。

 “别怕!”他温柔又狂野的气息拂过她脸上,未免引起她的过度紧张,他放软声调:“让我看看你…”无法反抗下,只能任由他轻轻咬去面纱,当她完美无暇的脸再无遮蔽地呈现在月光下时,她听见了这样的惊叹;

 “啊!这世上…竟有如此美丽的女子…”

 刘靓一阵难堪,脸上浮起两朵红云,点辗着她纤尘不染的美貌。

 堤曼看得如痴如醉,从未有过的情冲击着他,他收紧了放在她上的手,突如其来的窒息感使得她不轻呼一声,朱微启,望着鲜红滴的两片瓣,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情,轻轻地吻上她。

 如朝微润花瓣,她边的冰冷,擞起他的怜惜,他含住两片薄,极其温柔地摩擦着,感受着她的反抗,却更加深原始的渴望,最后他只好放任感觉,尽情在她口中探索着。

 一阵天旋地转,若不是让他有力的臂膀环住,刘靓只怕要瘫倒在地了。阵阵温热自他的嘴中源源不断地传进体内,她无力抗拒,下意识里也不想抗拒。身体逐渐热起来,膛有种莫名的东西炸了开来,这是什么样的奇妙感觉呢?没有人告诉过她,书里也未曾读过,这…便是男女爱吗?没有人教过她男女之间是怎么一回事,或许别的公主知道,因为她们有母亲的教诲;而她自小形只影单的独居飞雨馆,生活里除了音乐舞蹈,再无其他。她从未如此亲近一个男人过,甚至她成长至今,除了当中的太监与父皇外,她从未见过其他的男人,而眼前这个人在短短的几个时辰内,竟与她有了三次的亲密接触。奇怪的是,她内心深处竟不排斥,自己到底是怎么了呢?

 四周仍不断有声音传来,歌声、舞蹈、音乐,她浑身轻飘飘的、仿似在天堂与地狱间浮沉着…

 她双眼紧闭,任凭陌生的在她嘴边意犹未尽的徘徊,握剑的手不知自何时起已自然垂放,他宽大的手掌捧着她娇小的脸庞,边吻边咏叹着:

 “你好美!真的好美…”

 如梦似幻间,突然传来刺耳的尖叫:“陛下!婢错了!求陛下恕罪啊…”这一惨叫声,再度引来前呼后应,永巷又騒动了起来。

 刘靓睫一掀,陡地情醒,在意识到自己刚刚的行为,有多放后,道德礼教在刹那间齐涌上心头,羞怒直冲脑门,她反转剑柄,用尽生平气力地刺进他膛。

 这次他来不及闪躲,长到的三分之一没入前,鲜血霎时渗衣襻。

 她放手失声惊呼,口没来由的一阵绞痛。连她自己也无法理解,为何会有这样的情绪。原以为这次他仍会躲过的,手掩着发抖的双,慌乱地看着他的面色渐渐苍白如纸,眼中的情也逐渐褪去…

 他仍立着,嘴角微微牵动,视线始终不离她的脸,紧紧注视着她,仿佛无声的谴责一般。就在刘靓以为他终将血尽枯竭倒地的,他却出乎意料地,泰然自若地将长剑拔出,那样的痛楚甚至没能教他皱一下眉头,她跟中的惊愕更甚了!

 迅速地看了一眼前伤口,血流泪汩,他却毫无所动,自在得就好像根本没受过伤一样,说起话来仍是中气十足:

 “幸好你没什么准头,要不然我这条命可得葬送在你的剑下。”

 什么!一阵热血上涌,刘靓筒直快气晕;刚刚还在自责自己出手过重,现在则恨不能将他千刀万剐。

 他将长剑礼貌地递还给她,敛容正道:

 “这一剑值得,能得你这世所罕见的美女一吻,死也值得。”

 哀着伤口,他再度深深注视,用着不容置喙的语气道:“我喜欢你,你跟我走吧!”

 事实上,以他的习惯应该是不同而直接掳走她的,但眼前女子与生俱来的雍容华贵,使得他无法这样做。

 是无比认真的眼神,但天时不对,地利不合,更重要的是,…她连他姓啥名谁都还不晓得的情况下,就一连给他占去三次便宜,而如今这不知打哪儿冒出来的登徒子居然还敢这样对她说话?真是荒谬到极点!被了!她心痛地呼喊着,再不要受到这种侮辱,她是个公主啊!今之事若传扬出去,她如何还能在宫中立足?就算没人知晓,自我的谴责已足以令她难过一辈子。沉痛地闭上双眼,罢了、罢了!打也打不过,刺又刺不死他,看他的样子,说不定还能轻松地掳走自己,何苦再受屈辱呢!心一横,她提起长剑便朝颈上抹去。

 察她的意图,堤曼心惊地嚷着:“别…”抢身向前,无奈一移动随即牵动伤口,那撕裂的痛楚痛得他弯下来,眼见着女子就要自刎在面前,心中的焦虑当真笔墨无法形容,千钧一发之际,天外飞来一颗小石头,及时弹开那把剑。

 “公主不可!”

 一道纤瘦的黑影迅如雷电地入两人之间,堤曼一看,又是一个面貌姣美的女子。他复杂又庆幸地笑笑,自己可真走运,今晚出现的皆是难得一见的绝佳丽。公主?眼前这女子竟是汉朝的公主?不是景帝的宠妾?那可好,一种莫名的情绪让他笑得更诡异了。

 湘绮奔至刘靓身边,焦急地向:“公主,你怎么样?”

 一面查看刘靓,一面望向单膝点地、微屈着身子的陌生男于,心中闪过连串疑问,不过晚来片刻,怎么就冒出这么一个男人呢?还得公主差点自刎,幸好她机警地临时踢起一块飞石,不然她岂不因此愧恨终身?公主待自己如亲姐妹般,她发誓要一生一世服侍她的。

 刘靓双眸寒光闪闪,毫不留情地直视他,严峻地道:“湘绮,给我杀了他!”

 “是!鲍主。”

 鲍主的命令从来毋需怀疑,湘绮拾起地上的剑,转身朝堤曼攻来。

 堤曼大呼不妙,这丫头的功夫显然高明许多,看她出手气势非凡,没有公主的幽柔,肃杀之气却明显上升,若是自己没有受伤,倒也能轻松应战,但是公主那一剑委实刺入太探,加上刚刚心急之下扯裂伤口,阵阵剧痛,已让他直不起身来,哪还有余力抗击呢?一阵苦笑,没想到他就要在这地方不明不白地死去。

 就在剑身将至之时,堤曼身后适时地窜出一道身影,举刀挡格,及时化开湘绮的那一剑,是句黎湖,来得可真是时候!

 受此阻挡,湘绮身而退,看清敌人方位,又敏捷地向前攻去。

 剑来刀往,光影霍霍,句黎湖应接不暇,心中却暗暗喝采,好个厉害的中原姑娘!剑如疾风骤雨,一招快过一招;而且招式繁多,虚实兼并。更绝的是,那姑娘竟是如此的美貌动人。在匈奴族中当然也不乏此类高手,但多半相貌犷,似她这样弱质纤纤却身怀绝技,真是生平仅见。忍不住偷空赞了声:“姑娘好剑法!”

 湘绮微微一笑,俐落回道:“你也不差!”

 你来我往间,句黎湖乘隙朝堤曼所在方向高呼;“堤曼,你先走!”

 “公主,你先走!”妙的是湘绮几乎与他同时出声。

 这默契使两人再度相视一笑,可是欣赏归欣赏,刀剑无情,仍得留神应付。他虽无意伤害她.但她可一点都没有手下留情的意思,所使剑招,招招狠毒,意在夺命。

 那边的句黎湖与湘绮斗,一时间也难分胜败。这边的刘靓则出怀中预藏利刃,缓缓走到堤曼面前,准备亲手解决他。

 堤曼因伤无法支撑,手抚着伤口,见她到来,虚弱一笑“你…没事吧?”

 刘靓原本举起的手停在半空中,一时间竟无法落下。

 “公主。”深情写满他的眼眸,他用着自负却诚恳的语气道:“我喜欢你。多少女孩我都看不上眼,你是第一个让我动心的人,跟我走吧!”

 这种命令式却直截了当的口吻,瞬间让刘靓惑起来,千百种情绪掠过心头,在杀与不杀之间踌躇着。

 此时不远处传来侍卫的马蹄声,她心念一转,搜到这儿来了,此地不宜久留,这家伙就留给侍卫吧!

 “湘绮,快走!”她呼喊着,随即纵身跃上屋顶,往一阴暗处而去,湘绮也乘机收势,追随着她的身影迅速远离。

 “公主!”堤曼失望地朝她的方向叫着。

 “快走!”句黎湖撑起他,刻不容缓地往城门奔去。

 飞雨馆内,琴声叮咚,湘绮沏了茶,放在刘靓身边的个桌上,她毫无所觉,仍专注地抚琴。

 湘绮静静地立在一旁,等琴音暂歇,终于忍不住问:

 “公主,你有心事?”

 刘靓抬起头,仿佛这时才注意到湘绮的存在。她没回答,无言地望着琴弦。

 “公主,这首‘有所恩’,你已经反复弹了一个早上…”

 她微怔,是吗?她一直弹着这首曲子吗?

 原来她的喜怒哀乐全在不知不觉间借着琴音表达出来。茫然地站起身,脑海里充斥着那名男子的影像,是为了他吗?自回宫后,她不断反复自问,当时的手下留情是因为自己本慈悲,还是心中隐隐有着不舍?心如麻,自从被他亲吻后,身体好像有一部分已不再属于自己。

 为何如此惶惶不安呢?

 “侍卫那边是否有消息传来?”已经过了很多,侍卫仍在城内外积极地搜查着。

 湘绮机敏聪慧,揣测着公主的心思,从容答道:“并没有任何刺客被捕杀的消息传出,可见那两人应该已逃了出去。”

 逃出去了…听闻此语,她心中竟似一颗大石落下,顿时轻松不少。

 “公主,当那两人是匈奴人。”

 刘靓讶异着“你怎知道?”

 “小时候我跟爹爹在北方卖艺,见过不少匈奴人,当晚那两名男子的装扮,确是匈奴人没错。”

 “匈奴人吗…”下意识地抚着角,仿佛仍能感受,当奇妙的触碰。

 转念一想,自己的初吻竟给个化外之民夺主,一时间又觉得万分屈辱。

 “公主,还有件事是关于平缓公主…”

 刘靓回过身来“小泵姑?”

 “是的。今天早朝时,陛下已经决议将平绫公主嫁与匈奴单于为,以解除匈奴来犯之危。”

 “什么!”刘靓闻言大惊“将小泵姑远嫁匈奴,这…”就在惊惶之时,外头突然騒动起来。

 湘绮出外打听,回报时却是满面苍白,抖着嗓道:“公主,平绫公主她…投池自尽了!”

 闻言有如五雷轰顶,刘靓脑子里霎时片空白,喃喃自语:“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她们急奔太池畔,四周已经围满宫女、太监,她们穿过人群,来到平绫公主身边。

 昔日闭月羞花、巧笑倩兮,今只剩一具冰冷的躯体,紧抿的双,似乎仍在抗议着命运的不公。此情此景令刘靓再也按捺不住,扑上前去抱住她,肝肠寸断地号哭起来。

 “姑姑…姑姑啊…你怎么这么傻…”

 随后赶来的还有刘荣以及刘彻。

 他们俩与平缓公主也甚为亲近,平绫公主刺的一手好绣,每年冬夏,总会编织几套衣服分别送给他们,也由于她情随和,刘彻与刘荣常会腻在她身边,有时也会一同在御花园玩耍。不过,自从刘荣当上太子,便被粟姬勒令不准再随意与旁人来往,以免坏了太子名节。两人如今一同跪在平绫公主身旁,嘤嘤哭泣着。

 “靓儿婶婶,姑姑为什么要死?”刘彻抬起泪眼,万般不解地问着。

 刘靓闻言心里益加酸楚,彻儿还小,不懂得国家正处于危急存亡之秋,更不懂得平绫公主为了保护中国必须远嫁异乡蛮族的痛苦,她只能这么解释:“彻儿,姑姑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了,那地方比宫里还要好,姑姑在那里会更快乐…”

 “那是什么地方啊?我可不可以去?”

 刘彻仍在追问,却被身后的王美人柔声斥责:

 “彻儿,别胡说!你姑姑去的地方你不能去,你乖,别多问,回宫娘再跟你好好解释好吗?”

 王美人毕竟还算是通情达理之人,她亲自带着刘彻来看平绫公主,在一旁也红了眼眶。

 相较之下,闻讯赶来的栗姬便不同了,她本就不喜欢刘荣与这些没权没势的公主们过于亲近,更何况死了人,她更是大大的避讳,生恐刘荣沾染不洁之气,更怕坏了她作皇后的大梦,因此也顾不得四周一片哀凄之象,一见到刘荣便怒斥着:“荣儿!谁让你到这儿来的?你是太子,这种场景还是少碰为妙,免得触咱们霉头,快随娘回宫去…”

 此语一出,众人心里一阵愤慨,死者为大,栗姬面上非但没半点同情之,还一脸嫌恶,表现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但她是太子生母,又极有可能是将来的皇后,纵有人心里不平,也不敢表现出来。只有刘靓,一双利刃般的眼,无惧地瞪视着她。

 栗姬反地瑟缩了下,自从那晚之后,她变得特别胆小,草木皆兵,只因刺客至今仍未捕获,她担心刺客还会再回头来找自己,因此格外小心谨慎。现在对上刘靓谴责的眼光,心虚地低下头,却又觉得那眼光如此熟悉,心里阵阵疑惑,忍不住用余光扫着。

 “母亲,孩儿想多看姑姑几眼,母亲,您先回去吧!”

 面对刘荣的坚持,栗姬十分不悦“荣儿,你不听娘的话了?”

 “母亲…”

 正为难之际,刘靓搭上他的肩,婉言相劝:“荣儿,你先回去吧!”

 如此一来,正巧让栗姬看清楚她手腕上的伤疤,粟姬心中一惊,当下了然。不会错的,那便是昨晚被灯油烧伤的痕迹,再加上那慑人的双瞳,那晚行刺她的人便是…宁公主刘靓。前后想通,心里泛起阵阵战粟,脸上不由得忽青忽自,惊恐集“你…你…”刘靓也不怕被她认出,反正事件事无凭无据,栗姬也不能拿她怎么样,因此她是一脸漠然。

 “母亲,您怎么啦?”见栗姬摇摇堕,刘荣担心她是害怕这种死丧的场面,因此顺从地道:“既然母亲不喜欢这里,那么孩儿随您回宫便是。”

 栗姬早已心胆惧裂,巴不得快快离开,拉着刘荣的手,忙不迭地道:“对、对、对…快!咱们快走…”

 临走之际,仍心有余悸地频频回望刘靓。

 数之后,由窦太后主持,于后宫左侧的小室内,为平缓公主举行吊祭,皇亲们齐聚一堂。

 窦太后心有愧疚,始终沉默不语,虔心为往生的平缓公主祈福。

 景帝则眉头深锁,既心疼一向温柔乖巧的妹妹,也烦恼着择选哪一位公主与匈奴进和亲。

 这时,心存报复的栗姬乘机进言:“陛下,死者已矣,您切不可太过神伤…”她稍顿,有意地瞟了刘靓一眼,继续道:“眼前应以国家大事为重,臣妾听闻匈奴单于已初步答应和亲退兵,那么为了国家社稷,目前应及早另选鲍主和亲,以免除百姓恐惧。”

 景帝一声闷哼,显得有些不耐。“这朕知道。”

 “陛下,恕臣妾多言,宫里成年的公主不多,平缓公主本是最佳选择,如今她已不幸丧生,依臣妾愚见,飞雨馆的宁公主,容貌、年龄皆适宜,实为和亲的最佳人选…”不含善意的眼光向刘靓。

 刘靓面无表情,目光森然。

 不待景帝出言,窦太后先发起怒来“你给我住口!柄家大事岂容你嘴!和亲之事,皇上自有主张,你不要在旁多加意见。”

 当众受此斥责,栗姬顿感脸上无光,但太后握有实权,连皇帝都得听命于她,何况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夫人,当下别过脸去,暗生闷气。

 其实窦太后乃私心作祟,她相当喜欢刘靓,怎舍得让她远嫁,当下便说道:

 “皇上,请另择其他公主吧!靓儿还太小了。”猛地又想起“王美人不是也有三位公主吗?”

 一语转到王美人身上,王美人大为惊恐,回道:“太后明鉴,信公主已许平侯,南宫公主也已有适当人选,至于隆虑公主…”她顿了顿,惶惶不安地接道:“她比宁公主还小二岁…”说着望向景帝,期盼他能帮上几句。

 “是吗?那么其他公主呢?”

 一时间人人自危,生怕自己的女儿被点中,急忙辩护起来,各式各样的理由纷纷出笼,太小的说太小、瘦弱的说身体不好、有的甚至干脆说容貌欠佳,不宜服侍匈奴单于等等…

 眼见此,刘靓混乱的心渐渐澄清起来,最后的结果仍会是她,太后再怎么偏爱自己,也得为顾全大局而不得不答应。既然如此,干脆自己请命出嫁,也好消除其他人心中的惶恐。反正她最喜爱的姑姑已死,宫中实在没什么值得留恋的了,更何况,她立誓为枉死的姑姑报仇,直刃匈奴单于,若不嫁给他,又如何有机会下手呢?

 心意既决,当下往前一步,坚定地道:“父皇,儿臣愿意远嫁匈奴,请父皇即刻下旨。”

 此语一出,四周哗然,全用不可思议的眼光看着她,窦太后更是震惊,急忙阻止“靓儿,你不可胡言语,和亲之事自有其他人选…”

 “太后…”刘靓缓缓下跪祈求道:“靓儿感谢太后厚爱,但匈奴来犯,情势危急,靓儿身为刘氏一族,愿为刘氏王朝贡献一己心力,请太后恩准。”

 一旁的栗姬见机不可失,赶紧再进一言:

 “太后,难得靓儿这么有担当、识大体,既然她这么心甘情愿,您就顺了她的心意吧!而且匈奴好不容易答应和亲退兵,若我们不赶紧把握时机,到时只怕匈奴王按捺不住,反悔进攻长安,那百姓们可就遭殃了。”

 “是的,靓儿心章已决,还请太后成全。”

 眼见事已至此,窦太后不好再坚持,只好忍痛答应了她的请求。

 “靓儿啊!”窦太后眼中含泪,又是感叹又是赞赏:“你真不愧是我刘家子孙,其他人若有你一半襟便好了。说的一干人等含愧低头不语。  M.igEXs.cOM
上章 冷姬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