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你无名文集 下章
家的距离
爱没有距离,家就在身边。——题记

 (一)

 那天从市区看高楼顶部巨幅广告,我的e家写了这样的一句广告词“爱没有距离,家就在身边”,很亲切,很体贴,便喜欢上了这样的一句话,想到的不是广告里传达的商业信息,只是忽然想起自己与家的距离,家,亦近亦远…

 似乎家总在我们身边,因为我们从来不曾走远!家庭是圆心,所有的家人组成了一个又一个圆,无论我们走得多远,无论走在哪个方向,我们都在绕着那个圆心划着圈,相的部分是我们的爱,圆心是我们的家。

 也许,曾经的恨或埋怨,家才是伤心的源,说好学会遗忘,不再回首过往;也许,曾经生活在一起的家人已逝去,或家已不称为家;也许,远在他乡,无法归回,有心相念,只能挂牵…这都不能阻隔与家的距离,落叶归,如何我们都会朝着家的方向,背上行囊,重新踏上归途。

 邻里乡亲仍旧笑脸如花,将你拥为贵客,视若亲人,弄上最好酒菜,还有那故里的菜肴简单却会留恋,从未厌倦,只因为生活里的从前,这些就是所有,就是美味,会有种浓浓的冲动,卷起衣袖想着要和家人一起做这一顿饭。也许城市里酒美味如海如山,可口香甜…多了会腻,会烦会厌,会换了又换,最后可能坏了身体没法去消受这些。最好的东西才会永久传,喜欢或许只是习惯。与家人一起不会坐立不安,不用堆满虚伪的笑容,不必疲于奉承…只轻松的说着自家的话,吃着清淡的酒菜,然后坐一起享用着自家的土特产,聊着贴心的话,惬意,舒畅,没有担心和恐慌,会觉得安全安静放松,这便是家的感觉。

 家门前那远山的轮廓曾画在纸间绘成了并不生动的一幅画;想起那屋前的河里,丢进不大的石头后,溅起的晶莹的水花;童年的声笑语依稀在空气回,耳边响起童年的动人的歌谣;山还在,水还在,纯真质朴的人们还在,家乡还在,那份感动还在,是的,家从未离开,只有我们选择走远…

 如今我们都在长大,似乎成长总会让自己与家的距离变得越来越遥远,我就是这样。

 家的距离不是那颗心和那份爱的距离,是与家走近的距离!与家的距离,是用行程来衡量的;爱的距离是用心来衡量的。

 (二)

 小时候,去村里的商店买东西,过一个有些陡的坡,走一段路就能到,几乎从家都能看到那商店旁边那座桥,应该说很近了。还小的时候,走那段路要20几分钟,于是害怕家人让自己去买东西。不得不去的时候,心里还会埋怨“路真的很远了,不想去”

 很少在亲戚家过夜的,除了那时候爱呆在外婆家,一般走亲戚也是早去晚归。

 长大了些,上小学的时候,有两条路可以去学校,小路和大路,小路过河,大路过桥,小路自然近些,大路稍远差个10分钟的路程。小时候的想法真特别,小路近些当然要走小路,尽管过那条河很难,村里人弄了些大石头间或的放在河中间,供行人通过,石头间的间隔大,对那时候的我们来说甚至有些危险,要瞧准了然后奋力跳过才行,自然也没少掉在水里。水大些的时候,石头就没进了水里,不过也还常常了鞋袜趟水过去。路程并不是很远,20几分钟就可以到了。中午用瓷缸带了饭菜食堂帮煮热,不回家吃饭。那时候与家的距离就是一天加上20分钟的路程。

 五年级就住校了,其实也可以选择回家而不住校的,只是觉得距离远,也不想太特别与众不同。于是与家的距离就是3天加上20分钟的路程。

 初中的时候,去乡里上学,有10几里路,不过走得很快的话,35分钟就可以到学校,也可以坐车,只要5钱,不过除了下雨天,上学来回都是走路的。初一二的时候,星期三会放一次假,让我们回家,平时都上早晚自习。与家的距离就是3天的时候加上35分钟的路程。

 初三的时候,冬日里星期三是不放假的,并且星期六会加班,于是最远的与家的距离便是6天加上35分钟的路程。

 高中的时候,在县城里读书,有40多公里3个多小时的车程,一个月才放一次月假,于是与家的距离便渐渐远的了起来,只是尚在一个城市,想回家也方便,一些同学每个星期都回家,只是我从来没有,好像总是个听话的孩子,听着学校的话,不跑,听着家人的话,不回家,其实从上学那会起,就习惯早起,从不迟到,早到的学生里必然有我。于是与家的是一个月加上3个多小时的路程。

 大学的时候,在另一个城市,从安徽的西边到了安徽的最东边的城市,放寒暑假才能回家一次,于是与家的距离4个月加上一天的车程。记得去上学前,看过地图,家的位置与马鞍山在同一个纬度上,也不知道如何计算这最短的距离。

 工作的时候,在某个城市,已不知远近,家人说起,也只说先工作,再选择城市。与家的距离会是11个月加上未知的车程。想想会是:每年从冬日里带着如往昔的笑容回家,和家人一起过年,过完节的前几天,然后匆忙的从热闹中走开,又从冬里的出发…有时候,一场雪回来的时候开始下起,走的时候还未融化。

 总是在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三)

 如今还留在马鞍山,想回趟家,如果车走得快,准点的话,一天可以到,现在的距离就是用一天的车程来衡量的。也许并不远,也许请两天假就可以回去,不过没有。前些日子特别想家,只是每每想家,我都会刻意的让自己不去牵挂,拿起的电话,拨了号码又放下,我怕把习惯宠坏,我怕又在另一个黄昏,在夜晚想着远方的家,会温习落泪伤感,会重新赎回那颗晶脆的心。

 是的,我们都有各自的理由。我从家里走出来,走出那个仍旧贫穷的山村,在心里藏着父母的关心和问候,带着年青的梦想,携着童年的热忱的怀,我们走出来的,走的时候,挥手间给行程划上一个起点,都在守望,等待画着满圆,重新回到这出发的路口…儿女带着收获回来,父母收回离散的情怀。

 数字时代,通讯代替的许多。一声问候代替了面前的叮嘱,一句窝心的话代替了温暖的拥抱,一次声音里传递来回的哭泣代替了千言万语的话…家近了许多,爱也保持了永恒的温度,如果注定离开,与家远远相望,多些问候,多些倾诉,打个电话,写封信,递声祝福也好,是的,家也会就是身边。于是会习惯的一两个星期打个电话,那些想家的日子,总会告诉自己,中午下班的时候打电话回家报个平安,问候一下,只是中午又忙于琐事,于是说等到晚上吧,时间会很多,只是也常常弄到9点多以后,才想起与自己有个约定。这时候想父母可能休息了吧,那就不去打扰了!这样从今天,挨到明天,以至于拖的时间长的时候有半个月…不是不想,不是不挂在心上,只是不频繁的电话,他们会少些担心,有时候会解释些理由说忘记了,说声抱歉,又释如从前。

 (四)

 时间在跑,走在我们前面,来不及追赶,挽留,父母们在老去,岁月易逝,青春不再,记得曾经乡邻们说起:“孩子们长大了是留不住的”,依稀记得那话语间带着叹息和无奈。如今的村子里,童年时玩伴都远离故乡,各奔前程,再相聚重逢也是年末时分…我们都从父母的怀抱中走开了,任我们遥遥远望…

 20几岁的自己,还像个孩子,只是在父母眼中,我们都是长不大的孩子。

 前天打电话回家,说起了自己想法,“以后先在家里建起漂亮的房子,在外面工作几年也会回去…只是现在自己并不好,我想过两年就好了…希望你们不要太累了自己。”那时候只觉得自己就在他们身边,围桌而座说着窝心的话。也许以后有了爱情的时候,情况会变吧,只是无论如何终究是要回去的。母亲也在提醒我,他们好,这些可以以后再说。

 我们都是有家的,从出生那天起就有。天涯其实只在咫尺间,心与爱近了,家便近了。

 有人说自己没有家,无家可归,是这样,这世界太多的不幸,我们无法改变。如果可以,在相聚相思时节邀朋友一起,在你心里的家里,一起住些日子吧!朋友会说真的很温暖,很快乐,是否这样你会相信你也是有家的。没有家,有心,心里爱,爱便是家。你的家会善待远方路过歇脚的客人,会给严寒中的人们带来温暖,会给饥饿中的人们带来希望,会来黑暗的城市一片光明。你的爱与你的家同在,有你的爱,有你心中的家,希望无家可归的你,因些会开心一些。

 Family,有人这样解释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家的距离,因凝聚起来的爱而变得模糊,融入了爱的距离,距离也是一种美好,距离也是一种甜蜜。

 爱没有距离,家就在身边。  m.iGexS.com
上章 爱你无名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