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群英三国 下章
第45章忠义于文则
原本是济北相鲍信麾下武将,后来随着曹担任陈留太守,鲍信也归顺与他。如此于和他的那些同僚,自然也就成了曹的麾下。

 只是由于时空已经彻底混乱,所以于在投效之后可以表现的机会并不多。只是他的才能还是得到了曹的赏识,甚至官至东郡郡守的职位。这个职位看似很大,其实不然。

 东郡以北,黄河那边的几座县城,如今都已经是方云治下。同时韩猛趁着之前第二次试探战的时候,从冀州打过了东郡。在陈涛的帮助下,迅速占领了东阿谷城临邑和范县,整个东郡可以说只剩下白马和濮两座城池还在曹治下。

 他这个所谓的郡守,其实和普通的县令没什么区别,甚至还要顶在最前线,防御方云军的南下,所以权力没有多少不说,压力却是非常的巨大,完全就是吃力不讨好。这样的太守,夏侯渊和夏侯惇,甚至那些宿将都没兴趣做,最后自然落在他的头上。

 好在曹还算仁慈,派了乐进过来协助驻守,在联合政权组建成功之后,更是派了简雍过来作为郡丞,协助他处理政务。

 对于这个所谓的联合政权,于觉得非常的不适应,至少在他的认知里面,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政体。令出多门,那绝对是分崩离析的必然因素,偏偏三人还执意要那么做。

 托福,大量的先天武将开始加入到军队之中,队伍也开始整编。如今作为主力使用的,几乎都是那些先天武将,哪怕是超一武将,也只是在他们麾下打打下手。

 自己这样的二武将。又或者那些一武将,也就是落得个镇守一方的下场而已。放在以前,哪怕是二武将。都是作为军队核心主力的存在。如今落得只能镇守一方当二线武将的地步,要说于心里一点怨念都没有。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余幸在交谈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于虽然明显隐瞒了这个心情,但在余幸的试探下,还是没办法完全隐瞒下去。发现了裂痕之后,余幸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把这个裂痕撕开,让鲜血淌出来,让刻苦铭心的痛苦钻入于的心中。那么离间就完成了

 着手点余幸选中了于的夫人,这位可是一个悍妇,搞得于至今没有纳妾。好在这位悍妇好歹给于生下了一个儿子于圭,不至于使得于家断子绝孙。

 根据汉魂组织提供的情报,于在担任东郡太守之后,不止一次被家里的悍妇抱怨。主要是以前于在鲍信麾下,虽然地位低下但绝对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如今当了甚至比鲍信还大的官,结果却如同鹌鹑一样唯唯诺诺的,甚至还得不到重用。

 这样每天唠叨,奈何于也没办法反驳什么。时间久了没有意见那才奇怪。

 余幸亲自带了不少的礼物,交给了外出采买的丫鬟,由她交给了于的夫人。于夫人拿到礼物。并且看到了其中写给她的信件。得知方云想要招降于,并且委以重任,甚至可以帮助他成为先天武将,立刻就来了兴致。

 在一夜枕边风之后,余幸再次到访,与于饮宴的同时,表示方云有一种神奇的丹药名叫武魂丹,可以帮助武将迅速提升实力。甚至这些年来,已经有十几个武将因此成为先天武将云云。又表示。这必须是亲信才有资格获得的好东西…

 于立刻就动心了,毕竟成为先天武将。几乎是所有武将无法抵挡的惑。最重要的是,他这些年也在积极习文练武。但或许是天分的关系,使得他在一武将的境界停留了很久,甚至连超一武将都没办法达到。

 想到曹的冷落,还有子的抱怨,甚至还有成为先天武将的希望,顿时就犹豫起来。不多时,不仅变得增加的好客,而且还若有若无的打探武魂丹的事情。

 得知这是只有方云亲信,又或者立下重大功劳的臣子才有资格获得一枚,自然心里更是的。只是他不是方云麾下,武魂丹想来是与他无缘了。

 酒到酣处,余幸也假装喝醉,为于的现状抱不平起来,甚至疯言疯语的高呼:“若是将军到主公那里,以将军的能耐,别说一颗武魂丹,就算成为一方重将,甚至封侯又有何难处?”

 于闻言,也没有怪罪什么,只是示意余幸喝醉了,让下属将他带下去休息。但余幸的那番话,到底还是被他听了进去。

 夜晚,他本身就睡得不是很好。却不想子再次吹了枕边风,使得他更是难以入眠。第二天顶着一个黑眼圈,整天都没打采的。

 在方云派出的使团轮番轰炸下,于终于是下定了决心,要挂印随着余幸前往北方晋,投靠方云。至于曹那边,这个憋屈的东郡太守,不干也罢

 余幸闻言,立刻给出建议:“何不把濮城献出,如此说不定以献出东郡的功劳,主公也会考虑任命将军为某一郡真正的太守?到时候执掌数县之地,可比如今只有两县之地的太守好了不少说不得,甚至能够因此获得一枚武魂丹呢?”

 于觉得也是那么一个道理,这的确是最快获得功劳的方法。只是曹对他好歹也有提拔之恩,自己挂印而去已经算是不道义,还把濮献出去,是不是有点太…

 “行大事者不拘小节,大将军为大汉天下黎民行事。而所谓的联合政权行割据之事,已经显而易见。于将军身为汉臣,与这些逆贼划清界限,不过是很正常的事情。若是继续呆下去,反而是助纣为了。”余幸趁热打铁的说到。

 于想了想,虽然觉得这样的说法并非最好的,但也算很有道理。至少他完全没有反驳的余地,或者说他根本不想去反驳什么。

 又经过一夜的枕边风,于算是彻底被策反。第二天就招来余幸,表示他已经开始进行安排。只等着方云的大军来到,他便开启城门。把方云军进来。

 余幸见状,这才告辞而去。不多时在边境等候多时的两支部队,开始南下。埋伏在濮的汉魂组织成员,也开始在于的帮助下获得武器,开始运往前线。

 由于典韦和高顺等人没有携带武器,或者说把武器藏得很好,所以边防的士卒并没有发现这些武器。不过把武器藏的隐蔽的代价,自然就是能够携带的武器非常稀少,甚至防具都没有多少。

 很大程度上。他们需要依靠濮过来的那批军械,来把所有的士卒装备起来。不过在典韦和高顺看来,麾下的士卒哪怕不装备武器,也有很强大的战斗力。

 后世的濮市是在黄河以北,但在这个时代的濮,却是在黄河以南。而且距离黄河并不算很远,大概是在如今东明县附近。

 典韦大军刚刚过了黄河,距离濮也不过十五里左右,跑得快的二十分钟左右就能抵达。与此同时,汉魂组织假装的商队。也开始从濮城内出来。

 双方本来即将开始汇合,却不想对方却是骤然拿出武器,悍然朝着典韦他们杀了过来。不仅如此。超过六千大军直接开始在濮城中杀了出来,直接朝着典韦他们这一千五百人汇聚而去。很显然,这是一个圈套,从头到底都是一个圈套

 “方军将士,某乃东郡太守于尔等若是此刻放下武器投降,那么某可以留你们条性命,若是愿意归顺的,后必有重用但若是继续冥顽不灵,那么等待你们的。只有死路一条”于策马上前,朝着典韦等人高呼一声。

 此刻的他。神采奕奕,哪有哪种沮丧或者不得意的样子?

 原来。联合政权的谍报人员,也有专门盯着这些边防的将士,尤其是和方云接壤地方的将士。方云能够顺利散布谣言,又有世家帮助推波助澜,使得曹孙刘三人觉得很没有安全感。于是派出谍报人员,专门监视这些文武大臣。

 结果却让他们意外发现,方云居然派人与于秘密接触,似乎又策反他的意思。

 本来这些使团是要直接逮捕的,甚至杀死也无所谓。但后来曹给出建议,可以将计就计,让于放他们过来,然后再一网成擒。

 于晚年的确没什么骨气,但如今年轻力壮,正是忠义无双的时候。再加上事情余幸他们和他接触的事情已经败,就更没有背叛的道理。

 于是假装投靠方云,甚至装作很痛苦的样子,实际上却是仔细的进行布置。至于濮的汉魂组织成员,却是早已在谍报人员的掌控之中。

 结果很显然,这些汉魂组织的人还没有出城,就被调了包,换上乐进的心腹属下。

 此刻不仅仅是他们六千多人,甚至还会有更多的士卒会朝着这里包围。典韦他们几乎的就是九死一生的下场。

 但是他到底还是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和乐进虽然也是一或者超一的武将,但典韦和高顺,早已是先天级别的武将。更别说他们麾下的解烦军和陷阵营,也从来不是好对付的存在未完待续

 ps:其实于或许是动心了,但保密意识不佳,到底还是被密探发现。最后不得不被豁出去继续站在联合军这边,倒也是个可怜人,至少在这个时空是如此。

 最后还是惯例环节:

 感谢书友长青无悔洪荒逍遥大帝和无鱼吻苍天的打赏感谢对本书的厚爱

 感谢书友老王2008莫语江河慵懒的小虎英文mt和炎帝俊的点赞多谢对本书的支持

 感谢各位订阅和投推荐票的书友多谢你们的支持和厚爱继续加油哦

 …  m.IGeXs.Com
上章 群英三国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