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群英三国 下章
第39章对佛教驱逐
许久不见刘辩,这厮居然已经混到了刚刚开设的研究生级别。

 说来也是,不知不觉从一个懵懂少年成为一个俊俏青年,刘宏和何后的基因的确非常完美,二十岁的他已经是一个俊俏小郎君了。

 大部分时候,他都是在学习,学完了大学的课程,就报考了研究生。今年正式成为研究生,专门研究上古诸国的政治,同时也在总结汉朝执政期间的各种利弊。同时兼修文学绘画和音律,隐隐一副我是闲皇的姿态。

 二十年来,没有专门学习过如何治国安邦,没有学习过帝王心术,更没有学习过兵法韬略。闲暇的时候诵念道家经典,又或者修炼《太平经》和《五禽塑体决》,虽然名义上是大汉的皇帝,但几乎没有管过政务军务。

 就算偶尔正式朝会,他也只是让方云发话,然后让臣子们提出建议,最后实际上还是选用方云制定的政策,简单来说就是走走过场。这些年下来,实际上若非偶尔他的新闻会出现在报纸的某个角落,只怕很多人都忘记了他这个皇帝的存在。

 故意?或许有点这方面的意思吧不仅仅是方云,他也在故意回避着一些感问题。

 要说无为自保之道,刘协完全输给了刘辩上百条街。皇帝不是谁都可以当的,尤其是末代的皇帝,找不清楚自己的定位,死了也不过是活该罢了。

 方云找到刘辩,简单闲话几句之后,就询问了这个问题。

 “佛教?弟子倒是听说过,乃是先祖明帝引进教派…可是什么问题?”刘辩对佛教也没什么印象,最后的印象就停留在是刘庄引进这点。他本来就是修道的,和佛教无缘。

 方云就佛教最近的动作,还有他们的传教方式进行描述。这个时候倒没有添油加醋,该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其实也不需要怎么渲染,本身这个时代的佛教就很过分。

 吃喝酒玩女人。侵占土地放高利贷,豢养武僧剥削地方百姓。这个时代轮回还是道教的专利,佛教玩不起来,只是宣传死后去西方极乐世界。还半恐吓的说不皈依死后可能会下地狱。当然,这个时代佛教所谓的地狱和华夏的地府似乎并不相同。

 或许是道教的修真成仙有点太难,所以不少人还是对那美好的死后世界充满了憧憬。正因为这样,佛教才能够在华夏有市场,尤其是在战的情况下更容易获得信仰。

 “既然佛教受我汉朝的恩典。却如此折腾我汉家子民,那师尊要如何处理,便如何就算了。想来,当初这些妖僧也是用了巫蛊之法,这才蒙蔽先祖的灵智,把他们引入了华夏境内。”刘辩自然明白方云的来意,笑的说到。

 他那么一句话,就把事情给定了:非刘庄引进佛教,而是佛教用术蒙蔽了刘庄。

 只要这样宣传一番,那么佛教的正义不仅会受到打击。最重要的是把刘庄放在了受害者的这个角度,这样别人最多会同情他,而不会再说刘辩不孝。

 “那就没问题了…对了,早些时候和你说过的事情,你考虑得如何?”方云点了点头,随即抬起头来问了句。

 “弟子自然没有问题,只要那所谓的澳洲岛真的存在就没问题了。”刘辩笑着说到。

 这是一个必然要面对的问题,方云不可能允许刘辩一直当皇帝,就算他允许下面的人也不会允许。但是任由刘辩在华夏的话,说不定他或者别人会打着他的名头起来造反。

 只是若是杀死了他的话。显然就违反了他和刘宏之间的协议。再说刘辩那么多年来那么听话,双方师徒一场方云也下不了手。如此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远远离开华夏。

 在世界范围内,方云选定了澳州岛。这原本应该是澳大利亚国,不过谁让这个时代它还不过是一片普通的大陆而已?只是因为习惯,所以方云将它起名为澳州岛,并且把大洋洲的那些岛屿都划入澳州岛的管辖范围内。

 随着崖州岛被发现,下一步远洋船只会开始探索中南半岛和东南亚列岛。最后的目的自然是经过大洋洲抵达美洲。身为一个穿越者,最大的希望自然是把华夏的国旗。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华夏成为真正的不落帝国。

 现阶段,便是让刘协和他的亲族,带着一批大汉的遗民,前往澳州岛那里生活和发展。哪怕他们成为一个**王国也无所谓,毕竟远离华夏本土,而且没有足够的航海技术,他们也没办法轻易离开澳州岛。

 真到了有能力的时候,想来也不知道是几十年后了,就让儿孙们头痛好了。只是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就算杀回来了,只怕天下也没有多少人会认可汉朝这个存在了。最多,在大部分人的眼中,那不过是一个前朝一样的存在。

 到时候,他们就算打着重建汉朝的名头,只怕也没什么人会响应了。至于战斗的事情,就交给自己的后世子孙们好了,也不要让他们太闲着,没有危机感的国家就是容易出问题。

 刘辩对前往澳州岛并不抵触,实际上能够在那里重建汉朝的话,估计他死了也对得起列祖列宗了。只可惜,最多能成立的只是王国,而不是帝国…

 针对佛教的动作,也随着今天的谈话后开始进行。

 首先就是报纸铺天盖地的宣传佛教的各种行为,甚至隐隐指出佛教或许有巫蛊的手段。对政治感的人看到这些报纸,自然清楚政府是要对佛教下手了。

 家里有信佛的,立刻被勒令改变或者取消信仰,若是已经变成狂信徒或者虔信徒的,则直接赶出家门,生怕祸及家门。

 这不过是第一步,由于没有具体的措施,所以很多人也并不知道方云打算对佛教下手。

 到了第二步,报纸继续宣传的同时,还有不少专家进行考证。当初把佛教引入华夏本土,虽然是刘庄的意思。但考虑到刘庄引进佛教前后的性格对比,还有考证他本身就是一个无信仰主义者的情况,他热衷佛教就显得非常不正常。

 这个提问提出,不少人已经开始觉得不对劲。少数人开始把刘庄和佛教的巫蛊之法联系到了一起,然后立刻意识到了什么。仅半个月的时间,各寺庙几乎门可罗雀,原本的信徒也少了大半,少数虔信徒或者不得不继续依附佛教生存的。才不得不战战兢兢的过日子。

 到了最后,报纸终于指出,佛教大逆不道,犯下各种伤天害理的事情,宣传仁德而本身残暴不仁,同时指出还佛教还涉嫌用巫蛊手段,令汉明帝失心智等…

 结论就是一个,国家正式下达命令,全面驱逐佛教

 只要是在方云治下,只要是佛教的所有寺庙和僧人。都被驱逐。不愿意接受驱逐命令的,将以谋反的罪名清剿。

 几乎是在报纸发布的第一时间,大军就把各大寺院包围,完全不给他们准备的机会。各大寺庙尤其是白马寺自然不可能束手就擒,放弃所有的产业从头开始。却不想是被潜伏在里面的汉魂组织的成员挑拨的结果,甚至于在两军战的时候,他们先一步对官军进行攻击,结果原本对峙的情况被打破,双方立刻打了起来。

 只是这些所谓的武僧,又如何是官军的对手。甚至围剿白马寺的,方云直接把典韦派了过去。前后不到半个小时,白马寺就宣布灭寺,里面的所有僧侣被全部清剿。

 报纸同步宣传。把这场战争描绘的有声有,把典韦等汉军写成了驱除教的英雄,更是把那些佛教武僧写成了域外魔,所有人那是青面獠牙,茹饮血的野蛮人。

 宣传工作做得非常不错,还有或许的驱逐工作做得非常好。至少在年底之前,所有的佛教信徒都被驱逐出了方云的势力范围。与此同时,刘繇刘表刘璋和士燮都发布公告,止佛教他们治下传播,也开始驱逐僧人。

 最终,这些僧人不是沿着西域的老路回到了印度地区,要么就是进入到了联合政权的势力范围。佛教或许有诸多不堪,但它至少有一点非常适合统治者的胃口。就如同儒家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断章取义一样,佛教的坚忍和西方极乐也同样适合统治者的愚民需要,所以意外的佛教居然在兖州和豫州等地扎了

 不过这些刘孙曹也不是傻瓜,自然不会允许报纸上宣传的那些事情发生。他们没有灭佛,而是允许他们在自己的地盘里面驻扎,但是却进行了一系列的限制。首先不允许武僧的出现,同时不允许寺庙有太多的土地,而且不允许发放高利贷或者经商。僧人也不能说当就当,必须要考核才能发放度牒。同时不许僧人喝酒吃,只能吃素,最重要的是

 或许是巧合,又或者是历史的惯性,历史上各个朝代对僧人的限制或者措施,居然在这个时代都陆续出现了。至于那些舍不得华夏美好,不希望去西域蛮荒之地的僧人们,他们也没什么选择,只能咬着牙齿接受了这些条件。

 他们甚至打算以这个的条件,希望打动方云取消对佛教的驱逐,奈何方云不允许。这其实就是一个废话,本来就是要驱逐的,岂会容许它在自己地盘生发芽?

 至此,针对佛教的措施已经阶段完成。与此同时,建设兵团那边也传来好消息,那就是长汉高速公路已经建设完毕,大军随时都可以发兵汉中。

 与此同时,刘璋也调用了十万劳动力,在成都开始建设他那边的高速公路。只可惜因为缺乏水泥,也没有投入钢筋的使用,所以路面主要还是以土路为主。

 不管如何,这条高速公路若是建设起来,成都到汉中将是一条坦途,关键是刘璋对巴蜀的掌控也会更加方便。若非如此,谁会白痴的建设什么高速公路?未完待续。

 ps: 若是有什么得罪佛教信徒书友的地方,还请见谅,毕竟这不过是一本小说。身为一个有血的穿越者,儒家和佛教的愚民,我觉得并不需要,华夏民族的未来应该是在星辰大海,是在广袤的宇宙,而不是在华夏本土打来打去的…

 最后还是惯例环节:

 感谢书友长青无悔的打赏多谢一直以来对本书的厚爱

 感谢书友送包子快乐废旧2票康连迪2票和紫瞳回忆的月票多谢对本书的支持

 感谢书友紫瞳回忆的点赞多谢对本书的支持

 感谢书友§魔~夜~~歌§的评价票好久没人投过了,多谢支持

 感谢各位订阅和投推荐票的书友,多谢你们的支持和厚爱继续加油哦

 …  m.IgeXs.COM
上章 群英三国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