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群英三国 下章
第92章报纸的热销
接下来的日子里,陈琳亲身阐述了什么叫做痛并快乐的生活。

 一开始方云说他要说故事,让他帮忙记录一下,然后看情况增增减减一番,润一番之后写成一个完整的章节。

 好吧,他陈琳本来出仕是为了能够当官不假,但如今已经完全不是公职质了吧?完全就是方云的私活了只是他还是妥协了,只因为方云表示这算是正常工作范围,而且表示若是可以成册的话,作者可以算他一份。

 那就姑且听听看,那所谓的故事,想来也是乡间老人哄小孩睡觉的玩意吧?

 结果一听顿时觉得高大上了,女娲造人堪称人族圣母,结果商纣王在祭拜她的时候,居然沉于她的美,卸了一首诗亵渎神灵。结果女娲暴怒,引动轩辕坟三妖前去祸殷商,加速他的灭亡。

 别说,听着听着,他也有点入了,至少这种故事他也是从未听过。而且隐约发现其中蕴含了不少关于神鬼的传说,甚至神仙都开始出现了一个体系。

 方云也就是描述了1990年版,也就是被他认为最经典的一版封神榜电视剧的内容。或许和原著有许许多多的差异,但他又没看过原著,自然是没办法还原回来的了。

 好在陈琳的文笔不说,一番推敲和还原,好歹也写出了一章又一章出色的故事来。两人就这样没没夜的写了三天三夜,最后顶着四个熊猫眼离开了书房。看着已经完成好的《封神榜》的初稿,陈琳表示会在尽快完成审阅,然后再抄写一遍给方云过目。

 与此同时,报社已经在晋完成了选址,并且开始招收人手。首先要做的自然是订购纸张,然后联系印刷坊。好在由于需要大,所以无论是国营还是私营,在晋就有不下十多家印刷厂,其中最大的汉华印刷厂。是最早也是最大的一家,更是任红昌选定的目标。

 由于报社和印刷厂都是国营企业,所以在国家政策下来的情况下,印刷厂也给了报社一些优惠。表示可以给他们七折,这是看在他们大批量印刷的情况。

 在准备了十多天之后,任红昌已经选定了第一批发行报纸的初稿。无论是时事政治,还是各州郡的局势,都放在了第一版;然后在第二版则是关于方云这边的政策和新的行政方针。当然。这些按照方云的要求,全部以白话文来写。

 方云的原话是:“每个城市都要找个地方把报纸贴上去,务必要所有百姓都看得懂,听得懂。那些文绉绉的东西,文人墨客之间玩一下就好,给百姓去听那不是折腾人么?”

 第四版则是各种美食的烹饪方法;甚至还有华佗主编的板块《赤脚医生》,这个板块主要是描绘了一些常见的草药,然后还有这些草药的主要用途。里面甚至还有华佗的一些比较专业的医疗解说什么的,目的自然是希望读者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治病之法。

 第五版则是各种奇闻异事,比如某官员纳妾。结果家中妒妇大打出手什么的。按照方云的意思,这是要不断派出狗仔队这种特殊的存在,到处挖掘的消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就是博君一乐。

 至于第六版,则是诗词歌赋,主要是给文人墨客一个展现才华的地方。

 第六版一开始,主要也是请那些出仕为官的家伙,好歹应酬一下把自己的作品给写上去。当然,能够录取的自然也会送上一份润笔费。实则倒是有不少人宁可不收钱,也希望能够让自己的作品可以刊印到报纸上的。果然古代人就是老实。

 还有一个版面,方云要求任红昌留下来,本来还不知道是为什么,结果《封神榜》第一章的稿子就来到了她的办公桌上。

 “这是夫君的作品?”尚未看内容。任红昌却是不由得好奇的问到。

 “怎么,怀疑为夫的水平?”方云假意嗔怒到。

 “不是不是,只是没想到夫君也有如此才华。”任红昌自然慌忙的说到。

 “就是有点说故事的能耐,写就不行了。没看见么,这是我和陈孔璋两人联名写的书。我说故事,他把故事完善。所以不管如何这本书他也有功劳。”方云笑到。

 “这篇文章倒是非常有趣,内容也是非常吸引人,只是这问题前所未有,不知道夫君是否给它取个名字?”任红昌简单看了看内容,然后抬头问到。

 “还能是什么,不过就是话本罢了,再进一步说,也就是本小说。”方云淡淡一笑。

 “小说,这名字倒也贴切。文体而言,虽然算不得什么经世巨著,却也是一家之言,倒也是颇为有趣,想来会有不少人喜欢的”任红昌激动的说到。

 “这次发布了第一批报纸之后,对外征稿,文体主要就是诗词歌赋,还有小说作品。不管如何,总要为《封神榜》完结后,报纸还有更多小说内容可用做准备。当然,能被录取的文章,记得给作者一笔润笔费就是了。”方云严肃的说到。

 “这个倒没什么问题,只是这样一直贴钱进去,只怕会没完没了。”任红昌担心到。

 “没关系,前面哪怕十期都倒贴都没什么。只要把报纸的名气给打响,那么以后自然会有赚到钱的地方。”方云却是并不担心。实际上在电视出来之前,通过报纸登广告的方式,也不知道养活了多少报纸。

 “对了,比如这诗词,到了一定程度就整理成一本诗集,然后刊印出去。同时和作者说明一下,每卖出多少就给他们一定比例的利润。小说也按照这个模式进行,以后等《封神榜》完本了,你就印刷成册进行出售,到时候也不多,每本的利润里给我三成利润就好。”方云笑到。

 “三成就可以了吗?要不要四成?”任红昌也是随口一提。毕竟方云赚到钱,也就意味着他们家赚到钱,在这方面徇私一下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哈哈,你这样可不好,既然你已经是总编,那可不能因私费工。若我是总编。只怕要低到一成也说不定。”方云大笑。

 “只此一次嘛”任红昌却没有顺着他的话低分润的意思。

 “就按照三成,还有,别太累着自己。”方云笑了笑,轻抚着她的下巴。温柔的说到。

 “遵命,夫君大人”任红昌此刻也是甜蜜的回到。

 三天后,第一版《汉华周刊》正式发售,全刊合计二十多页,内容和板块都有所增加。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一周才发行一次,内容自然不能太少了。

 报童由报社雇用,报纸直接就给他们,让他们去发售,每份周刊现阶段售价是一文钱。实际上就算后期会提价,也不会超过五文钱。报纸这玩意,主要就是要依靠传播量,而不是单纯依靠报纸来赚钱。

 若是某天报纸全天下人都在看,那么它本身才是最值钱的。届时一条广告都可以收到天价。而且来刊登广告的人,自然也是络绎不绝。那才是大头

 那么一份厚厚的报纸才一文钱,而且酒馆茶寮居然还是免费发送,自然有不少人要。当然能买的几乎都是读书人,让一般百姓买这个…大概就是糊墙或者上厕所可以用。

 还好最近倒是有不少扫盲班,免费帮助百姓扫盲,不少人多多少少还是认的几个字。而朝廷更是深懂民心,照顾到不少人不识字,就设置了读报点,请人读报。工钱不多,但好歹也算是一个荣耀。最重要的是听的人偶尔也会送上一些茶水什么的给他润润喉,甚至读得好居然还有赏钱,读报者自然很喜欢这份工作。

 不得不说,第一批的宣传工作做得非常不错。报纸卖出去了将近三万份,辐了整个并州。甚至幽州和冀州都有波及,当然他们要晚几天才能够到货。

 对于白话文的报纸,不少读书人并不是很习惯,但由于语法和用词也没什么错误的,自然不好评击什么。要么不买,要么耐着心思读下去。反而是读到诗词歌赋那边,读到好的地方,就不由得高呼叫好。

 《封神榜》对于他们来说是那么的陌生,不过殷商的传说他们似乎也懂一些。只是没想到这篇文章居然是方云著作,不过仔细一看,原来是方云和陈琳一起写的。陈琳好歹也算是一个名士,不少世家的人都知道,故而只以为方云就是给了一个大纲,实际上写的是陈琳,反而使得陈琳的声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小说这种文体倒是有点意思,而且报纸上也表示对外征稿,看到福利之后,不少人也是蠢蠢动。直接结果就是报社在报纸第二期刚刚发布不久,就收到了一大堆的诗词歌赋,甚至还有一些原创小说。

 不得已,又招募了几个编辑一起审阅,这才在第三期的时候,把这些作者的作品刊印出去。顿时进一步引爆了读者们的热情,更多的投稿寄了过来。

 说来也有趣,如今明明是天下刚刚大,大家都在打来打去的,甚至不少百姓还活在温线上。但报纸的出现,到底还是使得这个时代的娱乐事业有了抬头的趋势。

 到了第三期,报纸已经卖出去了十万份,而且已经辐到了豫州一带。有意思的是,已经有少数商家,表示要求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未完待续。

 ps: 为什么选择《封神榜》,很显然这是唯一比较适合在这个时代出现的作品。当然,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考虑…

 最后还是惯例环节:

 感谢书友长青无悔和sky1991的打赏多谢二位一直以来对本书的厚爱

 感谢书友送包子的月票多谢一直以来对本书的支持

 感谢各位订阅和投推荐票的书友多谢你们的支持和厚爱继续加油哦

 …  M.iGExS.cOM
上章 群英三国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