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群英三国 下章
第83章邺城的陷落
,高顺发回战报,报告此次战争的经过。

 三万大军,真正能够逃走的只有一万八千余,其他的不是被俘虏,就是被杀死。也有少数是在之后的追击之中俘获,又或者被乡民绑了送过来的。

 不管如何,这都是将近五千人的俘虏,高顺拿不准主意,请求方云明示。

 方云的意思,却是派出了两千人去接收这批俘虏。这批人本身没什么大错,只是跟错了人。把其中韩馥的心腹都给挑出来砍掉,然后剩下的发配去矿场或者工地干活个五年,然后就让他们恢复自由。

 当然,对付自己人和外族人是不同的待遇。若是蛮夷方云可以每天只给他们少量维持体力的食物,确保他们不会饿死但也不会有那么多力气起来反抗。但面对的是汉人,那自然不能这样,吃是最基本的要求,适当补充一些荤腥也是理所当然。

 简单来说,就是把他们看做是劳力来使用,工钱减半算惩罚,五年后放他们自由。凭着这五年积攒下来的储蓄,他们想去哪里不行?再加上方云核定的工人工资一直偏高,就算减半,也是他们以前所不敢想象的高薪。

 唯一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剃发,长期劳作若是还继续蓄发,先不说头发会变得和石头一样坚硬,且说里面的寄生虫那么多,天知道会不会传染些什么七八糟的病下去。

 当然,在这方面他一直都是非常公正的,他带头剃发,但并不限制下面的人蓄发。自然也没有什么蓄发税什么的,一切都以自愿为主。

 他剃发,是因为来自未来,又不是搞艺术的,蓄发总觉得不习惯。但他不能阻止别人蓄发,因为这是周朝传下来的礼仪。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用什么头发是后来长出来为借口可不行。这其实一开始就是一种孝道的表现。

 试想,只要触摸到这头长发,难免会想到这句话。继而想到家中的父母,心中难免会有所悸动。这也间接在提醒世人。人生苦短,及时行孝。

 回到正题,高顺在询问这五千俘虏的处置情况的同时,在战报之中也表示:如今魏郡的防御几乎没有,若我方不取。袁绍必取之。是否要把整个魏郡,收入势力范围?

 这个问题方云不得不招来戏志才等人进行询问,结果就是可行。

 于是在派人接受俘虏的同时,给高顺调过去五百攻城营的士卒,附带五十辆霹雳车,五辆冲车,还有十辆鹅车。

 霹雳车姑且不说,那是轻型投石车的最新版本,可以精确针对二十米外到三百米内目标的打击,攻城营的发石手都是真正的专业人士。

 冲车的尖锥部分蒙上了铁皮。设置了车,这几天韩馥都觉得,在巡视的时候,下面的士卒看他的眼神都是怪怪的。不得已他只能窝在刺史府里面,都不敢出来,生怕在街道上,就这样绑了送出去。

 出战?这是开玩笑么!

 凭着这一万从未接受过训练的新丁和那支军队战斗,那还不是送菜?!

 为今之计,只能拖延时间,还好邺城的储备还算充裕。只要坚持到韩猛回来救援,那么大事可定!至少,危机可以暂时解除!

 却不想,在连续五天的心理攻势,而且韩馥又无所作为,甚至汉魂组织也在不断煽动的情况下,下面的人心军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到了第六天,高顺宣布攻城,五十架霹雳车一排过去,同时向城墙投掷石弹。超过五十斤的石弹就这样砸了下来,守城的士卒只觉得身下一阵摇晃,仿佛是地龙翻腾一般。

 最重要的是,他们看到了,对方的那些攻城武器又开始装弹了,下一次天知道会砸到哪里。这玩意砸在城墙上都可以让城墙晃动,若是砸在自己身上呢?下面的士卒不敢想象!

 在霹雳车的掩护下,冲车开始行动,鹅车也开始出动。

 只是尚未发动攻击,大门开启,显然是有一支部队阵前起义了!是了,这才是他们最正确的选择,高顺笑了笑,宣布攻入城中!

 原本溃军,此刻自然还是第一时间就溃败并四散而去,没有他们的弹,青壮和家丁也是纷纷投降或者逃跑。高顺一路杀到了刺史府,把打算钻狗离开的韩馥逮到,绑了起来。并且派人,将他送到并州,交给方云处置。

 至此,邺城告破!韩猛得知此事,带着二万残兵东去,投奔袁绍去了…

 ps: 趁胜追击,实际上韩馥若非主角支援,他的地盘早就被袁绍了。若是在公孙瓒南下的时候他出力帮忙抵抗一下,也不会有今天的下场了吧?恩,至少会晚上几年…

 …  m.IGexS.Com
上章 群英三国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