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砸锅卖铁养王爷 下章
第四章 摆摊发小财
所谓过日子呢,就是一些穿衣吃饭的事。

 两人平平静静的过了几天,倒也没什么大事,因为不必再忌讳她,他夜里也开始盘腿打坐运功,逐渐感觉到先前体内滞碍难行的经脉活络了,他没敢大意放松,仍旧循序渐进的运气,气该往哪走,便往哪走,一个周天下来,整个人神清气

 鱼小闲熬好了药端来给他,提醒他趁热喝后,便走到一旁拿起针线。

 他将药一口饮尽,瞥了她一眼,白天她泡在那堆木料里,刨、锯、削、砍、凿,看起来都难不倒她,晚上还要对付那块葛布,不过,她应付木材游刃有余,这针线…他就不予置评了。

 “妹子、大妹子,你可在家?”是安娘子的声音,她瞧见房子里有灯光,料定屋内有人,脸上堆满笑容,快手快脚的走进来。

 堂屋里,田十四闭目养神,炕上的鱼小闲趁机丢了手里的活儿,“嫂子你怎么有空过来,不是得盯着筝哥儿的功课?”

 两人慢慢了,鱼小闲得知安娘子未婚前是一个小吏的女儿,在家极受宠爱,琴棋诗书画都沾了皮的,对于夫子让安筝带回来的功课虽然谈不上指点,但小叔有没有专心读书写字,还是能知道的。

 “田当家的。”她有些拘谨的打了招呼,也不等他回应,径自越过他,和鱼小闲坐到一块儿,其实是因为她经验丰富,知道这位当家是不会理人的,不想自讨没趣,顺便将带来的布巾摊开,里面是几颗新鲜的鸡蛋。

 “这会儿嫂子怎么有空过来我这?”

 “家里的母下了几个蛋,分几颗你们吃。”

 “嫂子几天前给的还没吃完,这会儿又拿来,俊扮儿和筝哥儿都在长身子最需要营养,应该自己留着。”

 按理说一个男人每天一颗蛋,蛋白质也就够了,只是这乡下地方,没有别的蛋白质来源,家里有母肯下蛋,莫不收着掖着给家里的男丁吃,哪像安娘子,母只要多下几个蛋,没有不往她这里送的。

 她知道安娘子三天两头给她送蛋,是因为知道她买不起这玩意,而她家还有一个急需补充养分的男人在,鱼小闲很感激她的一片心意。

 “又不是什么矜贵玩意,你就别跟我客气了,说到底我还要来谢你,我那小叔为了摆弄你给他的什么五子棋,早早就把功课做了,我出门的时候别说理我一下,叔侄俩一个自己跟自己下棋,一个堆迭着你给的积木,都忙得很呢,不过,我说妹子,你每天已经忙得不可开,还给孩子做什么玩意呢?”

 “就一些边角料,丢在角落也只是占地方,捣鼓些小玩意给孩子打发时间,没什么大不了的。”

 “还说呢,这不是心疼你吗?”安娘子白她一眼。

 “我知道嫂子心疼我,不过嫂子别小看下棋,除了可以玩五子棋还能玩围棋,下棋容易上手,老少皆宜,而且趣味横生,引人入胜,不仅能增强思维能力,提高智力,对小孩子来说是玩具也有助于修身养,是好东西。”她没忘记小时候看漫画《棋灵王》的激动,漫画整套往家里搬就算了,为此还大张旗鼓去学了围棋。

 “下棋居然有这么大作用?”她虽略通皮可不懂这些道理,只见自家小叔着得很,除了抱书,就是棋盘,连吃饭都不是很上心了。

 看似闭目养神的田十四眼皮微微颤了下,明明是个乡村野妇,可是越和她相处,每天都能发觉令人讶异之处。

 对一般闺阁女子来说,琴棋书画只是为了讨得好夫君的一种工具,或者是作为婚姻中的一种‮趣情‬,但是对一个村妇来说,琴棋书画比不上能干活和持家重要,这女子绝对不是出自什么书香门第的闺女,但她居然懂棋。

 这世间令他好奇的事情不多,能让他投注眼光的人更是稀少,这会儿,他倒想看看她到底有什么不会的?

 “孩子不能死读书,凡事都照着书本走会变成不通气的书呆子,培养一点兴趣,对他来说总归是好的,反过来也能成为激励他读书的动力。”

 凡事都照着书本走会变成不通气的书呆子,这是把大部分的读书人都给骂了。

 她好大的胆子!

 但是他喜欢她这份胆量。

 “我是怕你手疼啊,一个女人家每天拾掇那些木料,我又帮不上忙,瞧你这双手都成了什么样子…”安娘子还在感叹,一瞧鱼小闲重新拿在手里的东西,不瞧不打紧,这一瞄,竟是瞧傻了,那布料上走的哪是针线,简直就是七八糟的蜈蚣在爬,歪歪扭扭不说,针脚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索漏掉好几针,这哪是个妇人手里做的活?难道她出阁前在娘家没学过针线?

 “…你这是想做什么?”她难得被鱼小闲逗笑了。

 “就单衣呗,我那…当家的,老是躺在上,想说身上要能有件柔软点的料子,人能舒坦一点。”她瞅了仍旧闭眼的田十四一眼,见他状似睡着,对她们俩的对话毫无所觉,但还是低了声音。

 “我针黹不行,捣鼓了那么些天,它还是不听我的话。”

 “成,就交给我吧,过两天我包准它妥妥当当的回到你手里。”安娘子摇头,脸上一片温柔,真当鱼小闲是她亲妹子一般。

 “谢谢嫂子!”鱼小闲乌黑的眼睛一亮,随即抱住她的胳膊。

 安娘子笑得温柔,拍拍她的手。

 鱼小闲笑咪咪的放开她,“赶明个市集我得早起,嫂子也早点回去歇着吧。”

 她不能忍受贫穷,她很清楚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地方,钱财都是生活必须品,有钱才能过好生活。

 当然她也不会以为凭着手上那些小饰品就能发财,她要做的绝不是这样。

 “菜地里最近没事,我也攒了几个荷包,打算去市集换几个铜钱,明儿个和你一道,给你搭把手,你一个女人家抛头面做生意,我不放心。”安娘子这是真心实意把鱼小闲当妹妹了。

 “就这样说定了!”她乐得有个伴。

 安娘子离开后,她把安娘子给的那些鸡蛋带进灶间,然后忙碌了大半夜,田十四直到睡着前都还摸不清楚她到底在忙些什么。

 这一晚,两人各自安歇,而天才蒙蒙亮,鱼小闲给田十四留下早饭,便背着一大包这些日子以来的成果,和安娘子从寡妇村跋涉到乌桃镇上。

 市集刚开始,家家户户上街打油买菜,正是热闹的时候。

 乌桃镇比寡妇村大上七八倍不止,几乎可以说得上是一个中型小镇了,它的热闹繁华自然也是寡妇村远远不及的,一家挨着一家的铺子虽然是土砖房居多,然而想买的东西除非太出挑,大致上都能买到。

 鱼小闲摆出来的东西不像一般木匠什么都卖,她就卖两样——梳子和簪子。

 摆明了做的是女人生意。

 要她来说,女人的钱最好赚了。爱美是女人的天,无论当人家的媳妇儿还是思的小姑娘,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绝对比什么事情都重要。

 她先挑了一支簪头雕着辛夷花的木簪子往发上一簪,又将五六支具有特色的簪子依序上去,令在她旁边卖手绢、荷包的安娘子看得目瞪口呆。

 意识到她讶异的目光,鱼小闲回眸一笑,“这叫活广告、活招牌,比什么都有用。”

 活广告、活招牌?安娘子听都没听过这些词,不过接下来她就见识到这所谓活招牌的魅力了。

 不必鱼小闲吆喝,媳妇儿、替主子出来跑腿的奴婢、主家吩咐出来采买的婆婆嬷嬷‘小丫头伺候着出来逛街的太太小姐…只要走过她的摊子没有不多看一眼的,乌桃镇是乡下地方,虽然说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规矩仍旧,但出门逛街这点自由还是有的。

 鱼小闲初来乍到,一刚开始从她摊子经过的人还真不少,新来设摊的摊子多少都有吸引力,但是买家买不买帐,还是看卖的东西够不够便宜,东西不吸引人。

 “各位太太姑娘小姐,来买梳子、发簪噢,枣木梳、梅木梳、牛角梳、黄杨木梳,还有牙梳,今天跳楼大拍卖,通通便宜卖!”

 没有人听得懂她所谓的跳楼大拍卖是什么,不过都说便宜卖,倒是可以问看看价钱如何。

 她摊上的梳子造型与别家不同,雕刻精美,看起来赏心悦目。

 有个大姑娘手挽着藤篮子凑了过来,看了鱼小闲一眼,再低头往下看,手指往一把雕着镂空百合花的梳子指过去,“这把梳子多少铜板?”

 “二十二文钱,今小摊子第一天开张,大姑娘如果喜欢花,这把百年好合梳,二十文钱就算你的了。”

 “二十二文,这么贵?”她的手缩了回来。

 “不贵、不贵,这些雕花样子可都是我亲手做出来的,绝对不会和别人撞样子,这可是独一分的。”就雕工就算卖五十文都不为过。

 “这簪子呢?”

 那是一支石榴簪,是这时代婚嫁时首选的图案,石榴意寓多子,带有为家族开枝散叶的期盼,用来送嫁再适不过。

 簪头鱼小闲刻了石榴果、石榴花、石榴叶,裂口的石榴果,绽放的石榴花,姿态鲜妍,非常的招眼。

 “姑娘是我的第一个顾客,这石榴簪只拿工钱,三十文钱就好。”

 “这么贵!”她爱不释手,可惜平十几文钱够买一个月的油盐了,正经过日子的人家谁也舍不得买这些东西。

 大姑娘后面的人群听见这数目,也不是没人来瞧看货,只是看的人多,但买家一个也没有。

 待人过去,鱼小闲的摊子前一下变得门可罗雀。

 出师不利,鱼小闲笑脸不变,瞧见真的没有客人上门,索把带出来的早饭拿出来果腹。

 “嫂子,你也没吃饭就出门了吧,不嫌弃就一道吃。”

 “妹子,你还有心情吃饭?”安娘子替她担心,一桩生意都没有做成,虽然说急不得,可若没收入怎么办呐!

 “人是铁,饭是钢,吃饭才有力气干活不是?”这句话几乎快变成她的座右铭了,就算没生意也不能饿肚子。

 “你这丫头,这些东西真够精致的,连嫂子我看了都垂涎。”安娘子见鱼小闲摊子上的各式木簪,要她说,像那莲花簪,莲梗刻做簪身莲叶和莲蓬包裹着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绿叶上面居然有一滴珠在滚动,这是怎么办到的?

 再说那葡萄簪,累累的葡萄,配上葡萄叶和葡萄藤卷须,极有意境,就算她这辈子想破头皮,也想不出这样的东西。

 另外也有姑娘们喜欢的样式,枫叶、竹叶、紫藤花,还有姿态娴雅的兰花,有的一枝独秀,有着女王花的风范,有的小家碧玉,有的干脆镂空,不过婴儿拇指大小的花瓣狭长翻卷,极为精致。

 “不过,这些玩意精致归精致,卖这价钱,咱们这些乡下人恐怕没办法接受,要不,你稍微降些价钱如何?”这么漂亮的东西,要是卖不出去,不就白费了鱼家妹子一番功夫和苦心了?

 感叹之余,对于帮不上忙的自己,不有些无奈,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不过她也的确饿了,接过鱼小闲递过来的荷叶包,入手还有温热感,她没立即打开来果腹,而是继续惋惜的看着她摊子上的各式木头簪子,食不下咽。

 “不急不急,我们才刚来,再看看。”鱼小闲反过来安慰她,她对自己的手艺有信心,对女人花钱力量更有信心。

 哪个女子不爱美?前世那些在百货公司一掷千金的,从来都是女人,所以她相信女人的购买力,从古至今,还是从今到古,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动。

 “趁着茶叶蛋还热着,热热的比较好吃,吃吧、吃吧,办法是人想出来的,要脑力,总得填肚皮再说。”鱼小闲拿起自己那一份,打开荷叶,出几颗黑黝黝的茶叶蛋。

 “这是什么?”乌漆抹黑的蛋,这能吃吗?

 “茶叶蛋啊,可好吃得很,托嫂子的福,要不然我哪来那么多鸡蛋可以做茶叶蛋呢。”不过听安娘子这话里的意思,似乎没见过茶叶蛋?

 根据明朝田汝成所撰写的《西湖游览志余》记载,苏州、杭州、锡州等地的农村,每当立夏之,家家都会向七户邻居讨来陈年老茶叶,混在一起煮成“七家茶”给小孩喝,说可以防三伏天之疾。

 后来村民趁四月鸡蛋旺季,便将蛋给放进“七家茶”里面煮来吃,这就是茶叶蛋的起源。

 小时候她最喜欢着爷爷的厨子做茶叶蛋了,来到古代这么久一时馋起来,却迫于口袋荷包羞涩,昨夜看到那一些鸡蛋,便不管三七二十一动手做了起来。

 安娘子见鱼小闲吃得香,忍不住剥壳一尝,可也就秀秀气气的吃掉一个,便将剩下的重新包了起来,不再碰了。

 鱼小闲正想着其实要能多冷藏个两天,会更入味,更加好吃,“嫂子,不合你的胃口吗?”

 “不,好吃极了…”

 “你尽管吃吧,我家中的井里还吊着些,我留着俊扮儿和筝哥儿的分呢。”

 “哪能这样,我们一家人都让妹子养着了。”

 “嫂子还跟我客气这些,之前我和我那当家的不都也让你养着,要不然哪来今天的我?”

 “我这不是看着妹子顺眼吗?”安娘子不再客套,配着凉水把几个茶叶蛋给吃了。

 “这位小娘子打扰了…”突然一把浑厚又略带苍老的声音打断了说说笑笑的她们。

 “老人家。”鱼小闲差点噎到,她用力灌水将蛋下去,赶紧回礼。

 称呼这位约莫五十岁左右的男人为老人家,鱼小闲实在不是很习惯,古代人婚结得早,早早当了爹娘,又因为营养难以取得均衡,能活到七老八十的非常有限,因此在现代许多这把年纪还在工作岗位上打拚的男人,在这里都已是在家含饴弄孙的老人了。

 “真是冒昧,我家老婆子没见过小娘子手上的东西,闻起来味道又香,让她犯了馋,若是小娘子通融,小老儿想用家中带来的饭团和小娘子换可好?”老先生态度诚挚又坦,丝毫没有任何局促的样子,加上还是个爱好男人,非常给人好感。

 鱼小闲看向隔壁放着好几捆柴火的摊位,小凳子上坐着一个身穿半旧衣裳,头发挽得一丝不苟的老太太,她的脸上也没半分不自在,还对着鱼小闲笑了笑。

 原来老先生是卖柴火的。

 趁着鱼小闲在打量自家老太婆时,老先生则打量起她摊子上的梳子和发簪,但眯眯眼里却一片不着痕迹。

 “老太太要是不嫌弃就请用,至于饭团就不必了,就当结个善缘。”她把余下的茶叶蛋又用荷叶包起来,让老先生带过去。

 老先生不客气的接过鱼小闲的荷叶包,不过他没立刻走开,反而停下来望着摊子上的一莲花簪。“既然小娘子说结个善缘,小老儿我喜欢这把莲花簪,你开个价吧,小女最喜欢莲花了。”

 “既然老人家您想要,我就收您这个价。”鱼小闲比出十手指头。

 “欸,我怎么觉得好像占了年轻人的便宜。”他笑得异常狡猾。

 鱼小闲其实无所谓,这些小饰品对她来说只要能挣到饭钱,也就够了。

 老先生伸手拿走了莲花簪,“小老儿我脸皮厚,说不得要先欠着小娘子了。”说完,一脸轻松愉快的回到自己的摊子上,向老太太炫耀去了。

 鱼小闲嘴角搐,真是的,这老先生的脸皮还真不是普通的厚,人家是开张吃三年,她这一开张却让人欠帐,还赔了自己的早饭。

 亏她方才还怜惜这对老夫背着沉重的柴火来换家用,没想到赔了夫人又折兵,这算坏兆头吗?

 得了,就别迷信自己吓自己了。她只能说自己小觑了古人…

 她才回过神来,就看到安娘子为她不平的气愤眼神,于是比着手势,“为老不尊的老混帐!”

 吃了哑巴亏,也不期望那位老先生真的会拿钱来清帐,不别扭了一下,等心里好过了一点,客人却是上门了。

 方才嫌簪子太贵的那位姑娘去而复返,她略带腼腆的说道:“大姊,这是五十文钱,你把我要的百合梳子和石榴簪子都包起来吧。”

 原来是回家拿了私房钱。

 鱼小闲笑嘻嘻的拿了个用桐漆刷过的小匣子将两样东西装好,女人家嘛,就是想图个如意郎君,百年好合,多子多孙多福气。“实收姑娘五十文钱,免费送你一个漂亮的匣子,这匣子和簪子是一套的,你今天是赚到了。”

 那姑娘喜出望外,摩挲着那匣子。“多谢大姊。”她掏钱掏得一个心甘情愿、毫无怨言,直觉自己赚到了。

 令鱼小闲料想不到的是去而复返的人还不少,有的人回去之后越想心越,这乌桃镇虽然常有市集,却不常见到什么太显眼出挑的东西,真正上得了台面的东西都往县城里去了,就算有钱也没机会买到自己看上眼或新流行的东西,那木梳木簪虽然不怎么便宜,但是那些花样却难得一见。要是错过,‮夜午‬梦回想起来,会遗憾一辈子吧?

 于是一个个纠结无比的,最后莫不咬牙掏出自己的私房钱,往鱼小闲这里飞奔而来。

 不到晌午,她的东西几乎都卖光了。

 “大妹子,我们这会儿回家还来得及做午饭呢。”安娘子的繍件也卖得差不多,喜孜孜的帮着鱼小闲收拾东西,谁知道——

 “原来还有个匣子啊,小娘子,我买了那莲花簪你怎么没给我匣子呢?你这是欺负小老儿我善良忠厚吧?”已经卖完两捆柴的老头又凑过来,大言不惭的要着该属于“他”的福利。

 东西卖光了,鱼小闲也不计较老头儿的痴,大放送就大放送吧,谁叫她心情好,拿出一个雕着盛开莲花瓣的小匣子递过去,就当尊老敬幼好了。

 “小娘子真是爽快!”老头儿见她不啰嗦,小脸上没有丝毫不豫,不对鱼小闲不怒不气的襟暗自喝了声采。

 没有下九流行当里的锱铢必较,这小娘子安静从容、不急不躁,拥有女子里少有的气度,稀罕、稀罕!

 捧着盒子,他趿着布鞋,施施的走了。

 “连个谢字也没有,这老头真是顺竿爬,越发没了分寸!”安娘子看他一整个不顺眼,谁说人老了就都值得尊敬?做到这分上,就是个贪小便宜又令人生厌的糟老头!

 “没事、没事,不如嫂子先陪我去一趟打铁铺子。”她有个新的想法,或许可以试试看,人家不都说聪明人不会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上,她的想法要是能通,也许又是一笔外快呢。

 “就没见过你这样大手大脚花钱的。”安娘子在回家的路上没少叨念过她,“好不容易赚了点钱,不存起来,你转头就花了那么多,又是订制铁锅,又买那么多茶叶,茶叶可是有钱人吃的玩意儿,虽然是红碎茶…你咋啥呢?再加上面粉,还割了那么多猪后腿,还有花椒、酱料、香菇…你们家就小俩口,又不是荒年得囤粮食…难道、难道你想改行卖吃食?”她扳着手指数,连土话都出来了。

 “嫂子真是睿智。”鱼小闲俏皮的朝她眨眼。

 虽被谄媚了一把,安娘子可笑不出来,人人都以为吃食好赚,遍地开花,但是能真正生长得久又有几家?不是她要泼鱼小闲冷水,能安安稳稳的靠木工活过日子,这才是长远之路。

 这年头高丽菜好像叫莲花白吧?“嫂子可知道谁家菜地种了莲花白?要好吃,咬起来甜脆多汁的。”

 “问问就知道了,我家也有十几颗可以收了,你问这做什么?”她发现自己完全跟不上鱼小闲的思考。

 “那嫂子把菜地里的莲花白都卖给我吧,一颗二文钱可好?”

 “你这是当真?我那些个菜你要尽管拿去,别跟我说钱,二文钱,你当我在抢人吗?”

 “那可不行,亲兄弟都要明算帐,往后我要倚仗嫂子的地方可多着,哪能样样让你吃亏?你背地不把我骂个臭头才怪!”

 安娘子戳了她一指,啐她,“我是那种人吗?你这张嘴我说不过你,你放心,我要骂你,绝对当着你的面,到时候别怪我没给你留情面。”

 “嘻嘻,我知道了。”

 回到家,一踏进院子,鱼小闲把井里冰着的茶叶蛋拿出来让安娘子带回去,“冷冷的吃也别有一番风味。”又吩咐了她一些事,两人这才分头进了家门。

 “我回来了。”沿上坐着不知道在想什么的田十四,这几从他的气里可以看得出来他是越发好了,果然那些枸杞、桃仁、何首乌、杜仲和紫蔘以及固本培元的药有效,钱花得值了。

 她步履轻盈,一股脑把手里拎着的东西都摆到灶间去,再几乎小跑步的来到炕前,把荷包里的铜钱全倒在上,笑容止都止不住,“你瞧,好多钱,都是今天卖簪子和发梳得来的。”

 铜钱叮当作响,都说钱是铜臭,她现下却觉得这些铜臭香极了,就算这时候有人骂她是逐臭之夫她也不在乎。

 数了数,足足赚了二两银子,要不是她随手花去了不少,应该能更多。

 她把一百个铜钱串成一串收起来,这些钱还有大用,家有存钱心不慌。

 “中午在锅里留了饭,你吃了没?”她自然用的还是手谈。

 早上给还卧不起的田十四留了茶叶蛋和一碗浓汤,他也算实验小白鼠,现在来做一下问卷调查,看看她新开发的产品值不值卖。

 “吃了。”他抓着她的手写道。

 “好吃吗?说来参详参详。”

 “有点少,不管。”对男人来说,要嘛能吃,要嘛吃得精致,可乡下地方哪来的闲钱吃零嘴?

 “如果拿来卖,你觉得会有商机吗?”还嫌少?她留了好几颗蛋欸,也不怕胆固醇太高!算了,他一个年轻男人又不怕这个。

 “你打算要改行?”

 “哪算得上改行?木工我会继续,但民以食为天,吃食也能赚银子,我觉得多元化没什么不好,鸡蛋多放几个篮子准不会错。”左手赚钱,右手又岂能空着?

 什么叫多元化他不是很明白,但是聪明人不会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他懂。

 思索了下,在她手上又写,“只卖一样东西会不会太过单薄了?”

 他不是商人,却也明白单一样吃食很难足大众,如果能多些变化,胜算一定能多上几成。

 不过当她在跟他说商机时,一副有成竹,笑得阖不拢嘴的样子,似乎对做生意乐此不疲,他听着听着,也听出趣味来了。

 “嗯,你的想法跟我一样。”

 “你有腹案了?”

 鱼小闲兴奋的用力点头,张口就对他谈起后的打算,末了问了他的意见。

 田十四发现他喜欢看她眉飞舞,略带英气的眉毛扬起还有眼珠子滴溜溜转个不停的样子,聪明的女子多了去,她却多了胆量和见识,对踏入陌生的行当一点都不害怕,反而兴致,也没有找棵大树好乘凉的想法。这么独立自强又聪慧的女子,夜和她相处在一起的自己,没有办法不心动。

 他认真想了半晌,“试试倒也无妨。”

 “你不说我也是要试的,我决定了,晚上你得帮我试吃新产品,要是成功,咱们可以几样东西一起卖。”  m.IgeXs.COM
上章 砸锅卖铁养王爷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