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在明朝 下章
123章 对策
 123章 对策

 大劫?苏瑾又是一怔,“如此严重么?爹爹,税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别胡说”苏士贞瞪了她一眼。

 孙毓培代为解释,“是皇上特派的税使,大多由太监充任,因而叫税监。”

 “这么说,这些税监是在现在税课司之外,也就是说,惯常税赋的名目之上,再加些名目?”苏瑾沉思片刻拧眉问道。

 “是…”苏士贞叹息一声,“只是你不晓是这太监的厉害。这些人又贪又狠,拦路把守,巧立名目,重征迭税,连那穷乡僻壤地的方都要去征税。早年我去湖州贩布,听闻那里年老的商户们说,当年苏杭湖州松江等地,因为税监横征,商户大批离开,机户、染房也都全部歇了业。还有些税监,哪里顾什么名目不名目?连那等敲诈勒索的勾当也干得出来。”

 “早年咱们归宁府也曾来过一位马税监,此人贪婪成,车船、房屋、粮食、车马,甚至狗也在征税范围之内。有的商人不敢驻归宁府,宁肯弃水路走陆路…府城内原有的店铺,歇了十之七八…”

 苏瑾倒了一口凉气,“铺子都关门了,朝廷明年收谁的税去?这不是杀取卵么?”

 孙毓培和苏士贞同时一愣,又都笑起来,气氛略有些缓和。

 “怎么,我说的不对么?”苏瑾疑惑。

 “自是对的。”孙毓培神色缓了下来,向她投去的目光中,含着异样的神采,“苏小姐一语惊醒梦中人。”

 苏瑾不明所以。孙毓培也不解释。

 反而转向苏士贞道,“因而晚辈一接到宁波的书信,便赶来知会。…税监到达的准确时间不知。即早得了消息,您还是早些做防范。”

 防范?苏瑾心头一沉,望着孙毓培,“是要歇铺子么?”

 “若消息属实,歇铺子是最好的法子”苏士贞叹息一声,望向孙毓培。

 孙毓培沉片刻,道,“消息当是属实的。不过,稳妥起见,您再略等等也可,晚辈已回信到总号,想必近会再有消息传来。”

 歇铺子?苏瑾苦笑一下。

 她因不知道这税监的厉害,一时并没有想到孙毓培带来的这个消息对他们家意味着什么,而苏士贞却是清楚的。

 这等重大机密,一般的商户怎可能得到消息?有些甚至税监上了门,尚还不知究竟发生了甚么样的事情。

 这显然是孙毓培的刻意看顾。

 想到这儿,看了眼女儿。又不动声的看了眼孙毓培。

 良久,暗叹一声。孙家公子为何经常到苏家来,他并非不知原因,只是,不知女儿是不知?还是刻意回避?

 “没有比歇铺子更好的法子么?”苏瑾思量许久,终是不死心,看向二人。

 这两人都一齐摇头。

 她也知道没有只是不甘心。

 孙毓培将她的神色看在眼中,也晓得她这铺子做的不易,自去年一双几十文的小生意,到如今刚刚做得了一笔五千两的大生意,虽然家中的生意都不上规模,却是她和其父一点一点用心做起来的。此时要歇,肯定万分不甘。

 想了想,低声解释安抚道,“这消息是我大伯花了大价钱探来的。现今只有少数的几家商号知情。现在歇铺子歇坊子,或转手卖出去,尚能卖个好价钱…留得本钱在手,等这税监之事过去,到时趁机可买几间大铺面…若不早些将铺子出清,到消息散开时,大家纷纷出售铺子,到时,便是再的价钱,也无人问津…”

 这倒是,消息散开,各家铺子纷纷歇业,商品低价倾销,谁肯再拿多拿出一文钱去买货?那将是一个怎么混乱的局面?苏瑾没经历过这种事情,但这大概和前世的经济崩盘差不多?

 她万分不舍地点点头,“即如此,爹爹就拿主意罢。”

 说着站起身子,“劳孙公子特特来送信儿,我去叫娘准备晚饭。”

 “嗯,去罢。”苏士贞点头。

 听小姐来说留孙公子吃饭,常氏很是高兴,一连的道,“我就这去街上置买几个大菜来。小青,走,你和我同去…”

 苏瑾笑了笑。

 在厨房前面小片空的长椅上坐了。望着西斜的夕阳感叹,世事的无常。

 只是歇了铺子她干什么?双手在眼前晃了晃,绣花?弹琴?画画?

 六月的上弦月升起来,清清渺渺的光辉笼罩着苏家小院,结束了晚饭,苏瑾为二人倒了茶,出了正房,踱到东厢房窗前的小花坛前,那一簇簇的月季花开得正盛,在渺渺清辉中随风微动。

 如此安静无波的夜,让人怎么也想不到,不久的将来,这归宁府会是另外一番焦躁不安的模样。到时,有多少商人会为了税监的到来而夜不能寐?又有多少人因为货物滞销而焦虑奔波?这繁华的府城真的会象苏士贞所说的那样,商人十之撤离七八?

 思量良久,无奈叹息,这就古代,这就明朝

 身后投来一道暗影,苏瑾回头,笑了,“晚饭用得可好?”

 “嗯。”孙毓培应一声。声音低沉。

 苏瑾叹了一声,伸手扯过一片月季叶片,在手中轻轻扯着,突然抬头,问道,“你们孙记没事么?”

 终于想起来了。孙毓培笑了笑,“怎么可能会没事?不过,孙记可不能歇…”

 是啊,不能歇老字商号怎么可能说关门便关门。苏瑾问道,“那,你们可有对策?”

 “说有也有,说没有也没有。”孙毓培望着眼前的小花坛,“举国上下,大商号不止我孙记一家。为之今计只能联合那些大商号,托官上疏,陈明利害关系,嗯,便是方才你说的,朝廷此举可是杀取卵。…此举想来,只能减免一些,少出些银子,若想叫朝廷收回成命,怕是不行的…”

 “能少受些损失便好”苏瑾松了口气。

 “我,近便要回宁波…”孙毓培沉默了好一会儿,在她身侧轻声道。

 “回去么?”苏瑾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可是去帮助你大伯解决此事?”

 “嗯。”孙毓培点头。

 “那你打算何时启程?”苏瑾直觉这事不太容易解决,哪怕是大商号联合起来,也有些难,也不好再问回程,只问,“那你走后,这归宁府的分号谁来掌管?”

 “启程的日子等宁波的书信到了再定,我在归宁府还有事没做完。”

 “什么事?”苏瑾有些好奇,“商号不是运转的很好么?”

 孙毓培沉默了一会儿,摇头,“无事。今的事先不要说与任何人知道。”

 转身向正房朗声道,“苏伯父,我先告辞了。”说完带着张茂全大步走了。

 留下苏瑾一脸的莫名其妙,立在花坛前看着在影壁处消失的身影发愣。

 苏士贞走出正房,叫她,“瑾儿,你进来。”

 “哦。”苏瑾应了一声,跟着进了正房,“什么事,爹爹。”

 “坐罢。”苏士贞指了指椅子,“孙公子带来的消息大概是属实的,盛夫人那铺子,你最好赶快写信去问问她。若她同意,早早将铺子转了手,别让那铺子砸在手里。”

 苏瑾点头叹息,“这才刚刚经营三个月的铺子,实是舍不得卖呢。”

 “舍不得也要卖。记着,那本不是咱们的”苏士贞唬脸儿斥道。

 “我当然知道不是咱们的。”苏瑾有些气馁失落的笑了笑,“可,这里面也有女儿的心血呀,若早知会有这场祸事,我干嘛费那么劲去推新品?”

 “有这些新品,有这几个月来挣得的名头,不正好能卖个好价钱?”苏士贞好笑的瞪了她一眼。

 苏瑾点头,这倒是“好,明儿我便给盛夫人写信。可是,爹爹,咱们的铺子真的要全部都歇了吗?”

 “歇了罢。明儿就清点存货,看看还有做鞋的布匹,将这些做完,便不再打布。”

 苏瑾深深的叹了口气,“好。就这么办罢”

 突然想起了什么,“常叔叔那里…”

 苏士贞摆手,“现在不是与他说的时候。等孙公子再来递信儿,确定税监来的时间,再想办法暗示他罢,明示却不能,你常叔叔认得的人多些,万一…总之,我们不能出已知情的样子,得想个别的由头做这件事。若叫人知道我们早知此事,而且瞒着大家,那些相的人家说不得会记恨上我们。”

 苏瑾点头,“好,我知道了。”

 “瑾儿,你和…”苏士贞突然话头一转,说到一半儿又停了下来。终是不知该如何问,摆手,“罢了,你去罢。”

 苏瑾连忙点头。出了正房。

 次一早起,她写了封信叫曹掌柜给丁氏寄去,到铺子里转了一圈儿,有些无打彩。终于是又回了家,进东厢房看书解闷儿。

 梁小青很是奇怪,“小姐,你怎么这么快便回来了?”

 苏瑾提不起精神,摆手,“苦夏,去熬些清火的汤来。”

 “哎”梁小青笑了笑,匆匆去了厨房。

 苏瑾拿着书,看了几页,眼皮发沉,不知何时沉沉睡去。

 再次醒来时,已快正午,正房里似是有人说话,她起了身,对镜整整衣衫,未到门口便听见常贵远的声音传来,“…士贞兄,你说若去大食、波斯那边,该打些甚么货物好…”

 苏瑾拧眉,莫不是开海有眉目了么?  M.iGExS.com
上章 生活在明朝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