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那遥远的地方(最心爱的歌 下章
第四章
在飞机上,程岭还是惦念着弟妹的功课膳食。

 印大先生坐在她身边,呼喳呼喳入睡。

 程岭头一次坐飞机,一切都是新鲜的。

 飞机先停日本东京再往东飞,那么大一团铁,如何浮在半空不往下堕,真费疑猜,而且,往西方国家,怎么反而朝东飞去。

 印大先生睡醒了,问侍应生要了两条热巾,好好擦一把脸,笑道;“怎么样?”

 程岭低声说:“想家。”

 印大先生喝一口啤酒,他这样开导她:“那并不是你的家。”

 程岭叹口气“妹妹爱吃卤翅膀。”

 印大先生忠告她;“你要小心持家,不要借钱出去,也不要问人借钱,赚一百元,顶多只可用五十元,其余作为节蓄,你看你养父,当年南下,金条藏在木箱中抬下来,转瞬间花个光,如今多么落魄潦倒,这便是托大之故。”

 程岭心惊胆战地称是。

 印大闭上双目“你也睡一觉吧。”

 程岭始终没有问及印大先生的私事;他结了婚没有。他有孩子吗。他干什么职业…

 一则,大人的事她不该问,二则,程岭的好奇心始终不强。

 瞌上眼,她做梦了。

 那还是利园山道,妈妈穿着淡蓝通花麻纱旗袍走到女儿房间里来,拿着一只宝石耳环,笑问“另一只在什么地方”程雯自洋娃娃头上摘下另一只递过去,妈妈顺手理一理她们头上的大粉红蝴蝶结“就出发了”他们是要去参加一个婚礼,新娘子穿白纱,结婚蛋糕有人那么高,吃完茶点,可与新娘子握手,程岭说:“她很漂亮”爸爸说:“今有点呆板,平在写字楼还要好看些。”

 正评头品足,忽然喇叭里有人讲话,程岭惊醒,面颊凉,原来哭了。

 印大先生说;“快到了。”

 程岭怔怔地看向窗外,一团团云似优化似飞过去,本来妈妈说待妹妹大些,一家人要乘飞机到日本游玩,真没想到好日子那么快就过去,整箱金条一下子就输净。

 飞机降落低飞,印大先生说:“那一格一格的全是农地,土地十分肥沃,几乎不用施肥。”

 自飞机下来,过五关,斩六将,程岭倒没有盲目跟在印大身后,她处处留意,事事关心,细心聆听印大兴制服人员涉,他俩出关看到天之际,一个多小时已经过去。

 印大先生吁出一口气“算是顺利,程岭你鸿福齐天,有人到了海关还是给打回头,程岭,现在你已站在加拿大的土地上了,”

 程岭抬头一一看,只见天寒冷正在下雨,她打了一个哆嗦,她不会忘记这个日子,天是九月十一

 这时印大先生才说:“咦,怎么还没来接我们?我明明千叮万嘱叫他来接。”

 程岭低下头。

 她原以为一下飞机就可以见到印善佳,没想到他全无踪影。

 这样冷淡她是什么意思?

 印大先生怒气冲冲“岭儿,你看住行李,我去打电话。”

 程岭旁惶地握住拳头,雨丝打在她脸上,她觉得新的家园仿佛不太她。

 片刻印大回来了,脸上怒气并未平息,拉着程岭说:“我们走,”

 他挥手叫了一部计程车,司机下来,把行李背上车放好,然后问:“唐人街?”

 印大点点头“片打东街。”

 程岭不得不问:“是往家里去吗?”

 印大转向程岭,脸上换了一副表情,他温和而歉意说:“是,先到家,看看他摘什么鬼。”

 程岭觉得印大先生是真为她好。

 她又开始发现她这次过埠,恐怕全属印大先生的主意,那个印善佳好像不她。她低下了头。

 一路上他们并没有再说话。

 在车子内往外望,程岭对这个陌生的城市不由得产生好感,只见街道清洁,处处树木,因是秋日,灌木树叶均转为深深浅浅黄棕红色,衬着四季长的冬青树,十分诗意,程岭一向爱美,这风景使她着

 路两边是整齐的平房,她在外国电影中看见过,程岭倒底年纪轻,她兴奋起来,贪婪地伏在车窗上往外一看。

 车子驶进市中心,像香港一般高楼大厦,只不过街道更为宽阔。

 然后程岭看到奇景,车子转入另一条街,中文招牌处处都是,不用讲,这一定是唐人街了。

 车子终于在一片店门前停下来。

 程岭抬起头看招牌:卑诗餐馆,玻璃门关着,上贴一张告示:东主喜事,今休息。

 印大先生付过车资,提起行李“来,自这边楼梯上。”

 原来他们并非住在那些整洁美观的平房里,他们只在店堂楼上占一小小单位。

 不过程岭并没有失望,也绝不气馁,金窝银窝,还不如自家狗窝嘛。

 她跟在印大先生后边,走上吱咕吱咕的木楼梯。

 印大先生摸出锁匙,开门进去。

 屋里分明有人。

 天,没开灯,阁楼十分凌乱,有限家具上搭满衣物及盘碗,大约已有三五个月没收拾打扫过的模样,有一个人坐在最黑的角落抽烟,程岭只看到那点猩红色的火星。

 印大放下行李,不客气地问:“为什么不来接飞机?”

 那人轻轻笑一声“我听错了时间。”

 印大先生沉声道:“老三,人已经来了,拜托你收拾心猿意马,从此你是有家室的人了。”

 那人在椅上转个身,程岭仍看不清他的脸,只听他叹息一声“一间破店,一个养女,就想收服我?”

 印大光火了,一拍桌子“当初你愿意接受这个条件!”

 “大哥,我事后可是越想越委屈。”

 “依你说,怎么样?”

 “你同老二霸占了大部分家产,只把这破店留给我?”

 印大沉声道:“做好了,这店是个金矿。”

 “是吗,”那人懒洋洋“那你同老二为什么不要它?”

 程岭再笨,也会明白,此人正是印善佳了。

 印大转过头来,见程岭仍然呆站门角,有点不忍,对她说:“岭儿,你累了,且去洗把脸。”

 程岭便走进浴室,关上门。

 奇怪,卫生间倒还干净,可是机伶的程岭一眼便看出瞄头来,洗脸盘上的玻璃架里放着一支膏,旋开一看,是鲜的玫瑰红。

 程岭不动声,既来之,则安之,唯有见一步走一步。

 她掬起水敷脸,一边听得印氏兄弟在外头低声开谈判。

 卫生间另外有道门,通向卧室,现在这是她的家了,不妨打量一番。

 卧室比较光亮,窗户垂着纱帘,比想像中的大,一一几,衣橱里是空的,只有几只空酒瓶,那女人像是已经搬走了。

 程岭坐在沿。

 印大先生在外头喝问兄弟:“这像是新房吗,叫你装修为什么不动手,为何叫一个女孩难堪?”

 程岭听了只是淡淡的笑。

 她走回浴堂,取出梳子,梳通头发,结一条辫子。

 这时印大先生叫她:“程岭,好了没有?”

 程岭应着启门出来。

 印大对她说:“来见过我们家老三,你叫他阿佳得了。”

 程岭不慌不忙踏前一步,抬起头来。

 她这一步刚巧走进客厅一圈亮光之处。

 一抬头,那印老三与她一照脸,呆住了。

 那是一张雪白的鹅蛋脸,大眼睛,高鼻梁,半满的菱形嘴,一头黑鸦鸦美发,衬得面孔如季盛放一种粉红色的花,对,洋人叫做凯咪莉亚。

 那印善佳完全被意外震住,天,这是一个自图画里走出来的女孩子,而且一看就知道还非常非常年轻,老大自何处物到这样一个人?

 印老三忽然为自己的劣迹觉得羞愧了了他半晌才咳嗽一声,轻轻站起来,不自觉踏前一步。

 程岭此际也看清楚了他。

 只见他甘七八岁年纪,一脸胡髯渣,衣裳邋遢,但不知怠地,却有一股潇洒之态。

 程岭开口:“我叫程岭,山岭的岭。”声音清脆动人。

 一朵花,这女孩子完全似朵茶花,她晶莹的容貌感动了那个子,他结巴地自惭形秽,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印大在一旁看到这种情形,好气又好笑,骂道:“我同你还有事要办,明一早要出去注册结婚,程岭且去休息,老三,叫你布置新房,你却弄出一个狗窝来。”

 老三这次不再回嘴。

 程岭环顾四周,温暖与否,每个家总有洗不完的衣服,堆积如山的盘碗,她早有心理准备,印大先生没看错人,这个家需要她,她是一只年轻美丽温柔的牛。

 印大把一只铁皮盒子交给程岭后偕老三出去了。

 那是一只太妃糖盒子,盒盖上有一个长着翅膀的鬓发小孩用手托着腮,十分趣致,打开来,里边有零钱及两串门匙。

 程岭并没有休息,她打开行李,把仅有的衣物挂好,随即清理起这个小小的家来。

 年轻力壮的她似有无穷精力,永不言倦,以致后想起来,她也诧异:怎么总是不怕吃苦?

 做完全套工夫,全屋一亮,她还有时候做一个炒饭,泡一壶茶,她扭开无线电,坐在一张近窗的摇椅上观景。

 整条街上来往的净是华人,程岭觉得趣怪之至,这根本不像外国,她在香港中环见过更多的洋人。

 对面是一间杂货店,邻居是银行,再过去是理发店,然后是食铺…整条唐人街似座独立小镇,什么都应有尽有。

 程岭取饼锁匙,走到楼下店堂,打开玻璃门,推进去。

 这个年轻的老板娘大吃一惊,什么小食店!谤本封了尘不止二两个月了,椅子全搁在桌面上,灶头冷清清,招牌下标着食物清单及价目表:卷、蛋芙蓉,杂碎、炒面。炒饭…

 瘪抬上放一着大玻璃瓶,里边载着半瓶幸运饼,程岭打开盖子,取出一只,拗开来,取出一张纸条,上面用英文写着:“你美貌善良,但太轻易信人”程岭忽然之间哈哈哈笑起来。

 空旷的店堂起回音。

 打理这个店,她起码需要两个阿笑那样的帮手。

 她关上店门,回到楼上,发觉印氏兄弟已经回来了。

 他们在喝茶吃炒饭。

 印大先生既感慨又安慰“岭儿,这个家与这个子,从此就交给你了。”

 他口中的子出去转了一回,已经理过发刮了胡髯,以及换了一身新衣服,前后判若二人。

 门角堆着大包,小包,袋上写着“伊顿”“海湾”程岭知道这大概是大百货公司名称,与她熟悉的永安。惠罗一样。

 据印大先生说,那是新买的铺被褥巾等物。

 接着,他取出一部分帐单与数据,与程岭上起课来。

 印老三干什么?他也真有趣,亡羊补牢,他竟在这个时候油漆起厨房来。

 印大先生给程岭讲解小食店种种。

 "基本上像一个大厨房,只设外卖,暂时不做堂食,夫俩负全责,若果请伙计,怕没有赚头,此刻政府规定最低工资每小时四角半,不准用黑市劳工,你算一算就知道是笔大支出。”

 程岭专心聆听。

 “一早起来,把食物准备妥当,十一时半开店,顾客进来,先收钱,后兑货,我会教你如何算数找钱,一定要当面连发票交给客人,食物打包另外是一种学问,工多艺,每天只卖六种食物,一会儿我带你去看厨具。"听到这里,程岭已知是对体力与耐力极大挑战。

 可是身后忽然传来嗤一声冷笑。

 是印善佳。

 程岭回过头去看他,只见他在新衣外罩一张厨师用的围身,刷子一上一下正忙,头脸已沾了油漆,可是还不忘冷笑。

 印大没好气问:“笑什么?”

 程岭也想知道。

 印老三答:“谁会不辞劳苦不见天躲在这种鬼地方死千,我情愿上育康做矿工。”

 印大斥责道:“你想不做?”

 谁知印老三答:“我算什么,我是怕人家不肯做。”

 兄弟俩一齐看着程岭的俏脸。

 印老三心里想,奇怪,这张脸看了都使人快,俗语中的秀可餐,就是这个意思吧。

 程岭笑笑“我做,做得不好,二位包涵。"大家都笑了。

 五点多,天黑了。

 印大合上簿子,对程岭说:“凡事有我呢。”

 世间多不公平,懒弟自有勤兄来辅助。

 再伏到上之际,头尾已有三天两夜末曾好好睡过,程岭睡了。

 梦中她似一直听到有人在她耳畔小小声唱玫瑰玫瑰我爱你。

 天没有亮她就起来了,轻轻做早点。

 印大与印三打地铺睡在另一间房内。

 厨房经过粉刷,特别光亮,好用得多了。

 印大随即起,洗过脸,便把他所懂的传授程岭。

 自学习打理一间小食店,程岭学会了当地经济、风俗,买卖,雇佣法例,税制、人情世故,经营之道。

 她有一本小簿子,把数目字与细则都记下来。

 印大又一次感动,他从末见过这么好的学生,他两个兄弟,老二老实,老三顽劣,都不是可造之才。

 看着程岭的小脸半晌,他忽然问:“你真愿意留下来?”

 程岭一怔。

 印大轻轻说:“稍后才去注册,你还来得及。”

 程岭讶异“来得及什么?”

 “来得及后悔。”

 “呵不,”程岭笑“我不退缩。”

 印大内疚了,转过头去“有许多事,我末曾对你说。”

 “不要紧,我慢慢就知道了。”

 印大叹口气,搔搔头皮。

 “我们说到…”

 “是,买莱,莱市场在晚上七八时会把若干卖不掉的鱼蔬果价推出,今晚我带你去看。”

 “老大,”印善佳也起来了“这些事,留给我办好了,你不如早回新加坡去。”

 印大不去理他。

 老三又说:“别在程岭面前者讲我坏话,”

 程岭忍不住加一句:“他才没有。”

 老三嘀咕“是吗,那我为什么有个绰号叫不成才老三?”

 程岭笑了。

 正在笑,忽然又沉下脸:为什么这样高兴?离乡别井,举目无亲,怎么笑得出来?真没心肝。

 她连忙低下头。

 稍后,程岭换上养母生前最喜欢的玫瑰红色旗袍套装与鞋子,刚刚合身,又借用了那管不知是什么人留下的口红,随印氏兄弟出发去婚姻注册处。

 稍微经过打扮的程岭明照人,使印大心生叹息。

 他对老三说:“看到没有,这是一朵鲜花。”

 老三没好气“你别看死我是那堆牛粪。”

 印大先生驾驶一辆小轿车前往市中心。

 停好车,下来,已有途人回头朝程岭张望。

 注册官是位洋妇,一看,十分意外,这分明是近年无数过埠新娘之一,但她们通常黄瘦黑,个子矮小,不谙英语,这一个却与众不同。

 洋妇连忙朝新郎看去,她失望了,他配她不起,一眼便知他是劳工阶层,指甲也许捆着黑边,一脸凶相。

 太可惜了。

 待出示文件时,洋妇看到又想,十九岁?这分明是伪造文件,这女孩至多只有十六岁,若无证据揭穿他们,这批新娘多数在中国大陆出生,只在香港领取宣誓纸作为出生证明。

 洋妇忍不住问程岭:“你几岁?”

 谁知程岭深谙其中奥妙,咪咪笑,用纯正英语对:“我不会讲英文。”

 洋妇为之气结。

 随他们去吧,这必定是另一宗买卖婚姻,她只是不明为何新娘笑靥如花。

 印大先生顺利成章做了证婚人。

 程岭在证书上签字,合法成为印善佳的子。

 印大替他们拍照留念。

 她竟不出时间来写一封信给弟妹报平安,待照片印出来再说吧。

 下午,换上便服,程岭跟着印氏兄弟满市跑。

 印大说:“做任何生意的秘诀不外是尽可能最低价人货,尽可能最高价出货,每一角利钱都不容轻视。”

 这时老三冷冷口;“老大,这么精明,你为什么还没发财。”

 程岭这时开口了:“阿佳,大哥说话,你少打岔。”

 印大一怔,噶,这是程岭第一次对丈夫发话,他连忙注意事态发展。

 只见印三被子一句话过去,居然作不得声,讪讪地擦鼻子,只自喉咙中发出咕咕声。

 他吃瘪了。

 暖,程岭得住他!

 印大大乐,例开嘴笑,他这个媒人到此刻才得到些少乐趣。

 程岭这时问:“大哥,你方才说到,每一分利钱都重要之至。”

 “呵是,所以要动脑筋开源节,价格不能随意提高,那只好在开支上节省,最便宜的菜蔬在田里,同地主商洽好了,清晨自己去割,几钱一大桶。”

 程岭大感兴趣,上海与香港均是大都会,她可以说是在城市长大,从末到过菜地农田。

 “什么时候去,早上七时?”

 “不,”印大笑“凌晨五时左右,这才抢得到莱。"“对!”

 印三又忍不住嘴:“店在晚上十时半才打烊,收拾到十二点多才可休息,黎明又赶到菜田去?我不是人,我是机器?这样做法,会变死人。”

 程岭算一算“能睡四五个小时不算差了,我去。”

 印大又笑“你要会开车才行,路上半小时车程,菜田在列治文区。”

 “我学开车好了,大哥,买食是否也有同样途径?”

 印大得意地瞄兄弟一眼“在沙利区有屠宰场,直接订货、当可便宜些。”

 程岭连忙转过头去看着印老三。

 印三抱着头怪叫:“我不去我不去,天,这是怎么发生的,我不是任何人的奴隶,我是自由身!"嘴巴虽然这么说,心里却知道,这个有一张雪白俏脸的女孩,已是他的主人。

 他问得好,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印三茫然,呵,是在他第一次看清楚她的时候吧,他低下头,千里姻缘一线牵,他已知道她降得住他。

 奇是奇在个多月前当大哥有意撮合这头婚事之际,他还千般不愿意,百般抗拒这个女子。

 “一一养女是次货,有什一么好人家会把女儿嫁到千里之外!"看清楚了程岭,才知道他根本配不起她。

 印大这时说:“今是你们新婚之,我不打搅了。”

 “大哥,”程岭劝说:“吃了晚饭才走,”

 印大说:“也好,炒两只热荤来吃。”

 “大哥,冰箱里的鱼怎么都像冰砖?”

 “唉,这就是外国人的海鲜了,无论什么,往冰格取出,等它融雪,就得一天!”

 程岭骇笑“好吃吗?”

 “不比柴皮难吃。”

 程岭笑弯了

 印三说:“华人只得跑去海边钓鱼清蒸,还有,到海滩去拾蛤蜊回来炖蛋,鲜美可口。”

 “带我去!”

 印三高兴他说:“我们明天就出发。”

 他大哥瞪他一眼“明天不开店?”

 “休息十。”

 “三。”

 “七。”

 印大看着程岭的笑脸,忽然轻化,温柔地应允:“五。”

 少年时,在新加坡,他也有一个可爱的小女朋友,皮肤稍微黝黑些,双眼却一般精灵,两人常约在芭蕉树下大红花前见面。

 后来,那个叫秀琼的女孩子的父兄不愿意,叫她同他绝

 那一傍晚,她出来见他,穿着沙龙,耳边别着一朵桅子花,并没有走近,远远朝他鞠躬道别。

 以后,他再也没见过秀琼。

 他要争口气,大丈夫何患无,可是,不知怎地,至今他还没有结婚。

 后来,每次看到程岭,他都会联想那个黄昏,鼻端忽然充满了桅子花香。

 印老三已经很满意“五天就五天。”

 程岭也知道,这五天也许就是她余生唯一的假期了。

 她没有猜错。

 吃过晚饭,印大边喝茶边说;“每次程岭下厨,我铁定三碗饭。”

 程岭欠欠身“大哥真客气。”

 他取饼外套“我走了,先到朋友家议事,借宿一夜,然后到维多利走一趟,回来再找你们。”

 程岭送他到楼下。

 印大回头微笑“你总是送我。”

 “有什么委屈,尽管同我说,我与你出气。”

 “不会啦,我不会受气。”

 “程岭,每个人像你就天下太平了。”

 他驾车离去。

 程岭回到楼上,只见印三又拿着油漆刷子在忙。

 她乘空档换上新置的铺被褥,全室焕然一新。

 两人未有对话。

 程岭冲杯茶,坐在摇椅上喝,后这成为她的习惯。

 印三终于走过来,坐在她身边。

 “你倒底几岁?”

 “十五岁半。”

 印三吃一惊“我比你大许多,我已经甘六岁。"程岭笑笑“那,你可要好好照顾我了。”

 “你是养女?””

 程岭点点头。

 “你妈妈怎么舍得将你送人?”

 “于无奈。”

 “听大哥讲,养父母不给你读书。”

 “不不,不是这样的,他们对我很好,家道中落了,我自愿在家照顾弟妹。”

 “倒底不比亲生,辍学的为什么不是你弟妹呢?”

 “妹妹…”程岭忽然想程雯那小小的圆面孔,无限轻柔他说:“妹妹太小了。”

 “你喜欢孩子吧。”

 程岭点点头。

 “我们会有孩子吧。”印三试探问。

 “当然罗。”

 印三不出声。

 “不过,先要把店里生意打理好再说。”

 “程岭,那是一盘暗无天的营生。”

 “我知道,月大三十一,月小三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耽在这店里,看不到落,所有时间栽在厨房,不过,这是自己的生意。"“也发不了财。”

 程岭笑“谁要发财。”

 “咦,你想怎么样?”

 程岭看着印三“我想你对我好。”

 印三感动了“我答应对你好。”

 “事事要替我着想。”

 “是,我知道,”

 “不要欺骗我。”

 印三怔怔地答:“不会啦。”

 程岭放心了。

 她在灯下写信给弟妹,预备在照片印出来时寄出。

 等到熄灯之际,发觉印三已在地铺上睡着,呼噜呼噜扯着鼻鼾。

 程岭也不觉有何不妥,上休息。

 半晌,她被汽车引擎声吵醒,看看钟,是半夜三点多,她坐在沿,自觉命运又转了一折,一时间不知是悲是喜,发了一回子呆。

 终于又再睡着了。

 这一觉,直睡到九点多。

 一起身就被印三取笑:“零晨五时去列治文割菜嗳?”

 他做了西式早餐给她吃。

 程岭就这样开始了她的新生活。

 苞着的几天他带着她去沙滩摸蛤,到农地摘粟米,在市区看电影,又吃广东茶,逛游乐场与百货商店,她快什么,多看一眼,他马上替她买下来。

 程岭很知道这几天不人不肆意,以后也许就没有了,故此并不拒绝印三的热情。

 她叫他教她开车,又问在何处读英文,暗暗盘算,就算少做点生意,也要时间学会这两样工夫。

 碰到人,印三介绍说:“我子”人家一脸诧异,他不知多么高兴。

 我子,他心想,我子是这样一个可人儿。

 到了晚上,程岭替他整理衣物,发觉抽屉里有甘四只袜子,只只穿孔,屋里且没有针线补,需要去买,还有一大堆衬衫,因拿到洗衣铺洗,他们大力洗刷领子,很容易破损,程岭懂得把衫领拆开反过来,新的一样。

 印三说;“扔掉再买新的好了。”

 “不,”程岭劝道:“不要浪费,尽量节省。”

 印大先生来吃饭,笑问在做针线的程岭;“初到贵境,感觉如何?”

 程岭好奇道:“街上华人妇孺不多,何故?”

 “已经好多了,”印大感叹;“政府在四七年后才批准华人娶,不过新娘抵涉三十天内必定要注册结婚,申请父母者双亲年龄需逾六十五岁,还有,与子女团聚,孩子不得超过十八岁。”

 “这么多规则!”程岭讶异“我以为歧视华侨是上一世纪建铁路时之不公平现象。"印大表情忽然轻化“程岭,你知道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事故?”

 程岭腼腆“我出发之前在图书馆看过几本书。”

 印大感叹,老三有她一半长进他已无憾。

 程岭问:“后来,是谁替华人争取权益的呢?”

 “是两位华裔医生,看见华人寂寞孤单…”

 印三对这种话题一点兴趣也无,嘴道:“袜子补好没有,先给我一双。”

 印大改变话题“程岭,我给你弄一部一手纫机,你不必做得那么辛苦。”

 可是程岭仍然追问:“孩子们也遭歧视吗?”

 “大战前同日本人一齐上学。”

 “不同白人一起?”

 “这叫做种族隔离政策。”

 "喂,"印三因得不到注意而抗议:“过去的事还说来作甚。”

 印大与程岭都不去理他。

 程岭有点受惊“我没想到会这样不公平。”

 印大笑“我保证五十年后仍然有人歧视华人与犹太人。”

 “为什么?”

 "因为我们处变不惊,壮敬自强,惹人妒忌。”

 程岭忽然想起来“你们是怎么到加拿大来的呢?”已经是一家人了,这样问,不算冒昧吧。

 印大讪讪地不出声。

 印三忍不住“我们冒认远房表叔是生父,付了人头税进来的。”

 程岭吓一跳,连忙低头补袜子。

 第二天他们三个人便开始为卑诗小食店忙碌。

 印三的表现比程岭想像中好得多,重物像冰冻食都由他抬与杠,最脏最油腻的锅由他来洗。

 程岭负责收支。

 印大找来帮佣,清理店堂,他摊开笔墨纸砚,写出莱式及标价。

 一边教程岭:“食物成本约占售价百分之十五…

 你会分数吗?”

 “我学过。”

 “好极了,超过百分之十五便会亏本,利约为销售价百分之五十五,利不同纯利,利还末打税。”

 程岭有顿悟,笑道:“这是会计吧。”

 印大搔搔头皮“这是无师自通的算帐法。”

 “胜在外国人什么都有书可查。”

 这时当地一声,铁锅掉在地上,又是印三在搞小动作。

 程岭与印大相视而笑。

 印三仍有孩子气。

 第二天小店就要开业。

 程岭紧张得一夜不寐,万一没生意,怎么办呢?食物隔夜统要倒掉,又万一生意太旺又如何是好?店面只得他夫二人,怕分身乏术。

 印三可是天塌下来也不管,自顾自扯鼻鼾。

 程岭觉得那样有那样好,不然两人一齐愁得头发白也于事无补。

 印大一早就来了,安慰程岭:“凡事有我。”

 程岭总算挤出一丝笑容,印大一直是她的定心丸,她视他为靠山。

 从此之后,这个食店将是他们夫的营生,衣食住行都靠它的了。

 程岭掌厨,煮的食物放大铝盒内用温水暖着,不敢多做,每种三十客。

 印老三笑问:“这是沪莱抑或粤莱?”

 程岭没好气“这是可吃之菜。”

 印大打气:“可以入口即行。”

 他正在揩一只只纸盒子,盒内垫一张油纸,防漏。

 程岭若有所思“有人发明一种轻身保暖不漏的纸盒就好了,”

 店在十一时三十分开始营业,程岭转入柜抬,此际她已一头油腻一身汗。

 客人不挤,可是陆续有来,以莱心牛饭最为吃香,忙至下午两时半,拉上店门暂时休息程岭低头一看,只见脚背肿起,红且痛。

 印老三说:“站太久了,快坐下,把脚搁起,我替你。”

 程岭咕咕笑“记得洗手,莫叫顾客看见。”

 印大见他们这样恩爱,十分高兴。

 程岭手背手腕上都是滚油熨起的泡,印老三替她搽紫葯水,一边抱怨:“这何用这样出死力。”忽然伤心,把脸埋在子手心里。

 印大看在眼内,心想:这店还会蚀本吗,不会啦,他若找到一个这样好伙伴,当不致孤掌难鸣,不过,各有前因莫羡人。

 印老大也想过回乡娶,可是自问已经老大,四十余岁娶十八甘二小姑娘,对不起人家,将来他寿终正寝,留下年轻寡妇及稚龄孩童,又是何苦。

 这样便磋跄到今

 一边程岭在咋舌,天天这样苦干,恐怕真得有金刚不坏之身。

 下午,她兴奋得停不下来,偕丈夫去印小食店名片,打算倒处派发。

 一个星期下来,与印大一起点数,除出灯油火腊,两人的薪金,居然还剩六十七元。

 程岭满意得不得了,印老三却冷笑“别忘记店铺是自家的,不用付租金,才有这点赚头。"程岭酸轻的肩膀,长长呼出一口气。

 这时印大说:“我要走了。”

 “大哥,明朝早点来吃粥。”

 “程岭,我要到多伦多去办些事。”

 程岭一时不舍得,泪盈于睫。

 “你俩不是应付得很好吗,我已叮嘱过林记食等人,折头一定照给。”

 “不,不是…”程岭呜咽。

 在自己的家里,她比较勇于表达感情:家里是安全的,印氏兄弟爱惜她,她有地位。

 “我给你通信地址。”

 印老三在一旁说:“老大你真罗嗦婆妈,走就走好了。”

 印大问程岭:“弟妹有信吗?”

 “还没有。”

 “一定是功课忙。”

 那一个晚上,程岭依依不舍送走了印大先生。

 “大哥这样的好人生活怎么会这佯飘泊。”

 “唏,自由自在,不知多利,胜过许多人半生老婆奴,一世儿女债。”

 卑诗小食店,可是要到半年后才算上了轨道。

 两夫仍然每工作十四五小时,凌晨两点才睡,早上七时起,做做做做做,中西节日假期,均与他们无关。

 印三有时非常不耐烦,扔下刀,趁无人,跑到店堂中央大叫散闷。

 程岭真想看部戏,读本书,奈何只是不出空来,下午休息,她总是忙于盘算哪只菜蔬合时又廉宜之类,又为着米价一点点折扣费尽舌。

 她这样精明,各类批发商见她上门都有点怕,但她是个美女,一看到她,老板至伙计又笑嘻嘻搔头皮说不出话来,岭姑长岭姑短那样招呼她。

 她已考到驾驶执照,勇于这里去那里去。

 听人说维多利唐人街诸物廉宜,蠢蠢动。

 印三直劝:“水路来往很费时间,闲时我同你去旅行还差不多。”

 他们一星期七天营业,印三吃不消,曾经建议礼拜天休息,被程岭挡回去:“整条街就你关着门,多难看,这是唐人铺,要舒服,打洋人的工去,”

 这样拼命挣,时常把百元钞票夹在信里给弟妹寄去。

 收到信那心情总是特别愉快,多吃力也不怕,力气似加倍,信放在围裙口袋,有空便取出读一遍。

 读得会背了,又期望第二封。

 懊来信时不来,她会憔悴地问:“怎么没有信?”

 印三一说:“他们又不是真的弟弟妹妹。”

 这是事实。

 半晌程岭分辩:“他们与我友爱。”

 “你处处为他们,我看不出他们为你做过些什么。”

 程岭温柔他说:“兄弟姐妹不是这样算的。”

 “等他们自学堂出来,也就得忘记我们这一对老华侨了,”

 “老华侨。”程岭笑起来“我连身分证都还没拿到,哪里有资格。”

 程雯的信:“…爸爸仍然喝酒,不过早上起得来上班,我们生活很好,程霄又考第一,我这个学期排第三:派成绩表时老师虽然没有读出名次,但是顺序,各同学心中有数,我十分开心,钱收到,我们会买鞋子穿及吃大菜,谢谢,可惜姐姐现在只为姐夫做菜了。”

 开门做生意的烦恼当然不止是收支平衡。客人一多,店一旺,就有地痞氓打主意,整上门来讨钱,程岭不胜其扰,略拒绝一两趟,清早店门外必留一堆秽物。

 程岭写信给印大讨救兵。

 印三知道后不满“有事自我了断,不必烦老大,他不是神明,我明去报告骑警。”

 “不行,我在明,人在暗,只会引来变本加厉报复,”

 印三不耐烦“那我侍候在侧,谁来捣蛋,便揍他一顿。”

 “万一受伤,又怎么办?”

 印三赌气:“至多一命搏一命。”

 程岭白他一眼“神经病,”

 不印大覆信:“速到维多利康和街华仁堂去找郭海珊先生,只说是我介绍来的。”

 印三说:“我陪你去。”

 “不行,你照做生意,我已找到半替工,我自己走一趟即可。”

 “你一个女人,跑到三教九的地方去,我不放心。”

 程岭坐下来,呷口茶,忽然笑了“我自己就是三教九的一分子。”

 印三搔着头皮叹口气,无话可说  m.IgeXs.Com
上章 在那遥远的地方(最心爱的歌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