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光年中的一瞬 下章
第一章
一阵剧烈的震和摇愰把梵尔从睡梦中吵醒,下意识的伸手抓住扶手…这才意识到她仍在飞机上。

 从纽约经东京到香港的UA班机。

 扩音器里传出机师的声音“请大家回到座位,系好安全带。前面有一股不稳定的气流,有暴风雨,为时大约十五分钟。”

 机舱裹有—阵小小騒动,安全带扣的金属声此起彼落。空中小姐迅速的从旁边走过,检查各人是否坐稳。

 梵尔缩紧了身体,抓紧扶手,心中开始默默祷告。她最怕坐飞机遇到坏气流,不止生理上感到不舒服,心理上也极是不安,万一运气小好,命都会丢掉。

 对飞机,她全无安全感。

 这是与生俱来的。从小她就怕旅行,怕坐飞机,偏偏父亲的工作调来调去。他是世界银行的经济专家,这个国家三年,那个国家三年,亚洲、非洲、中东、欧洲,可说跑遍了全世界。最后退休在美国。梵尔就是在纽约念大学,工作。在她的记忆中,只有大学的几年才安定下来,没有坐着飞机东奔西跑。

 她记得,每一次坐飞机就紧张—次,每次都先打定轮数…这次可能出意外,每次下飞机时总暗自庆幸捡回一条命。

 可知道她为什么会这样,那种从心底的害怕和颤抖却是真确的。

 这次去香港是为工作。

 她被所属的银行调到香港管理电脑部门,瓴导一些同事学习公司新设计的一些程式,

 她二十八岁,拿到电脑硕士学位已在银行工作了四年,表现良好,加上她是中国人,会讲不错的广东话和国语,故能得到这份很多人眼中的优差。

 她喜欢这份工作,尤其可以回东方,她心中—直向往的地方,也顾不得二十多小时的长途飞行,

 一口答应。

 运气不是很好,暴风雨兼坏气流。

 “真的十五分钟可以过去?”她大声的问经过身边的空姐。

 “放心,我们会平安到达东京。”空姐用手拍拍她的肩,出微笑,

 梵尔的心随着飞机震和摇摆上下起伏不停。她心中一直埋怨,坐飞机是最没保障的事了,一上飞机就把生命在别人手裹,就像现在,十五分钟,那年那月那才捱得过去,她的心都快要从口裹震出来。

 头顶的小灯忽然暗—暗,她抬起头,整个人失去重心般彷佛悬空升起…不,她听见四面八方的惊喊尖叫,飞机以超过?淼募彼傧蛳路勺梗姑灰馐兜绞窃趺椿厥拢芭椤比痪尴欤鋈簧趺椿髦幸谎矍耙缓冢ブ酢?br>
 也许只是一刹那…不,真的只是一刹那,急坠的飞机恢复正常,头顶的灯又亮起来,她也恢复知觉。

 四周全是杂乱的声音吵成一团。

 扩音器里响起机师歉然的声音:“非常非常抱歉,刚才碰到,飞机急坠两千尺,空中小姐将查看各位是否有伤痛,会替各位急救。我们已通过了坏气流,各位安心,飞机将于四十分钟后抵达日本成田机场。”

 梵尔检查自己,她并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刚才一刹那失去知觉也许不是真的,也许只是她害怕,她以为…空巾小姐匆忙经过,她右前方的男人被自己的随身行李打破了头,空姐忙着为他止血包扎,很多人被水杯碰慯,或淋了衣服。

 啊!后面有个小朋友很不幸,他的安全带居然松,他整个人被急坠的飞机抛起来,跌下来时伤了小腿。

 梵尔坐的是商务舱,她没有到后面的经济舱看,一切是听空姐讲的。虽然她平安无事,心中的惊惶恐惧却一直没有消失。

 她几乎后悔接受这份工作,否则不是叮以避免这场小灾劫吗?

 四十分钟能做甚么?她拿出一本未看完的小说,或者文字能令时间过得快些。

 翻开书页,脑中电光火石闪过一个影像,一个从未出现甚至没想过的影像…穿着古旧军服的男人。疑幻疑真的拾起头,眨眨眼,没有古旧军服的男人,仍在机舱裹。

 摔摔头,坐长途机的幻觉吧?

 继续看书,直到飞机平安降落。她长长透一口气,暗说“感谢神”随着旅客落机。

 这儿并非目的地,停留两小时后,她将转机飞香港。无论如何,双脚实实在在踩在地上的滋味比在飞机上好多了。

 转机休息室裹,她买杯咖啡默默等着。

 身边坐着同机的一个美国人,看来他也是等着转机的。

 “去香港?”美国人间。

 “是。你也是?”

 “我回家,家在香港,”美国人说:“刚才真危险,机师长没有告诉我们,我们险被雷电打中。”

 “你怎么知道?”事过境迁,她仍心惊。

 “空姐告诉我的,她是我的朋友。”美国人摇头。“日本上空最多,晴空万里时也有,我已第二次遇上。”

 “就是坏气流?”

 “比坏气流更差,有时形成漩涡,是飞机的陷阱。今天还算运气好。”

 还算运气好!梵尔已吓掉半条命,看她仍苍白的脸就知道。美国人说险被雷电击中就是那灯熄灭,仿佛失去知觉的一刹那吗?

 再上征途,一切平静平安。四小时后,梵尔终于到达香港。香港,是全然陌生的。即使儿时来过世全无记忆,何况人说五年来香港改变之大,全世界没有一处可以相比。

 鲍司派车接她,把她送到暂住的酒店。

 像她这种外调的高级职员,公司是有公寓让她住的,她不担心这个,公寓慢慢找,总要合心意,是长住的哦。

 人地生疏,晚餐只能在酒店裹解决。

 她习惯简单的西餐,而且倾向素食,不是的影响,天生她不爱食

 才坐下来,就看见不远处有很熟悉的面孔,喜悦涌上来,张口招呼,却发不出声音。她叫不出那熟悉面孔的名字。

 那是个高大英伟的年轻男人,一眼望去,他是受西方教育的那种人。

 那男人也在望她,但…她惑起来,真是一个熟悉的人?或只是似曾相识。

 她垂下头来装做看菜单,那男人的视线也移向别处。是误会。只是个看似熟悉的陌生人。

 好在她没主动先打招呼,否则多尴尬。

 第一晚住酒店,她睡得像一只猪,从来没有睡得那么深沉过,沉得连梦都没有。

 早餐时,她又遇到高大英伟的男人。

 大概他也是这酒店的住客,也从外地来,也是人地生疏。基于上述二点,她友善的对他点头微笑。那男人礼貌回应,出一个很好看的微笑。按照地址,梵尔坐的士回公司报到。马上,就展开了所有工作。也马上,她看到香港人的工作效率。

 她喜欢與勤力的人一起工作,而且属于她部门的全是年轻人,充满朝气。昨天的九霄惊魂早巳抛诸脑后,她庆幸接了这份差事。

 回酒店前,她还见了替找她公寓的人,她的要求很简单:“清静,治安好,有阳光。”那人笑着答应一个月内替她安排好。

 一切顺利,是不是?只是有点寂寞。

 鲍司裹的本地职员对他们这些从纽约总公司调来的人总有点抗拒,也许需要点时间,她有把握赢得他们的友谊。

 目前寂寞,想找个人讲话都没有。

 酒店的西餐厅裹,又遇那英伟男人。

 好像极有缘份似的,他们总坐在相邻的桌子,他们身上相同的气质互相吸引着。

 终于,他拿着白酒走向她。

 “可以坐下吗?”他问。讲的是英语。

 “当然。”她愉快的。“昨天已看见你,你往在酒店?”

 “我已来香港一星期,公司调我来工作,房子还没安排好,暂住此地。”他说。

 完全相同的情形,一下子把两人拉近。

 “我来自纽约。”她说。

 “我家住新泽西。”他笑。

 纽约,新泽西,就像香港和九龙,虽然是不同的两个州。

 “昨天第一次见你,觉得好,仿佛以前见过,差点跟你打招呼。”她坦率的。

 “这么奇怪,我也是,”他说:“一定在纽约甚么地方碰过头,我还感觉跟你讲过话,甚至连你的声音都。”或者这就是缘。

 “我是任梵尔,电脑工作者。”她说。

 “傅伟克,”他耸耸肩。“我做投资银行。”

 “嗯,赚大钱的行业。”

 “去年OK,今年困难些,”他笑:“新加坡那家英国银行的破产令大家提高警惕,不敢再冒大风险。”

 “你会在香港工作多久?”

 “两年,至少两年,”他说:“或许更久,看我自己意愿。”

 “去过全世界之后,我只想留在东方,”她说:“东方任何一个城市,香港、东京、台北、上海或北京,任何一个都好。”

 “有原因吗?”他凝定视线。

 “有神秘的感召。”她笑说。突然间,脑?镉值绻饣鹗懵庸桓鲇跋瘢歉龃┕啪删暗哪腥恕4粽幌拢成⒈洹?br>
 “怎么了?你。”他关心的。

 她用力摔一摔头,想把影像摔掉。为甚么会有这影像?很莫名其妙。

 “没事。长途飞机后遗症。”

 “晒太阳。多晒太阳,时差很快会过,”他说:“这个周末,我们结伴打网球好吗?”

 “你知道那裹可以打网球吗?”

 “只要有心,没有做个到的事。”

 两人换了房间号码,各自回房休息。

 有了朋友,心里上安定很多,而且同来自纽约,背景相同又谈得融洽的。

 梵尔并没有马上休息,她拿出纸笔,努力捕捉那曾出现两次的影像,那古旧军装的男人。画呀画的,纸上现出了轮廓。

 穿着军装,戴着军帽…有眼镜的帽子。很奇怪,奇怪得她从来不曾见过。

 但不曾见过的东西怎会电光火石般出现脑里?一定有原因,一定有。找不出原因,她疲了,睡梦中也没有任何启示。工作顺利。公寓也奇迹般的三天就找到,在半山,一千二百尺,很好的一层新建大厦,她极满意。只待公司替她买好家速俱就可迁入。

 周末,傅伟克把她带到一个私人会所。

 “同事是会员,他会来替我们签单。”他说:“这网球场是否很理想?”

 最理想的是清静,没有闲杂人等。

 在美国住边的他们并不觉得特别,但在香港,这种有气派,又清静、广阔的私人会所,它的会员却是非富则贵。

 “你的朋友怎么还不来?”打完两场球,他们坐在豪华的咖啡室。

 “一定会来,否则我们走不掉,”他笑。“会被人留下洗碗蹀。”

 一个高瘦而显得飘逸的男人,慢慢朝他们走过来,他身上是运动装,很随意,却觉察得出是刻意的随意,精心配搭那类。

 “嗨。许荻。”

 许荻。他的朋友。

 “他是香港最出名的室内设计师,”伟克介绍“他有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梵尔只是笑,笑伟克的夸张。

 “任梵尔,”许荻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很特别的名字。”

 “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名字。”她说。

 “这个名字吸引人深入探讨。”许荻又说。

 “探讨两个大字太复杂,你若有兴趣,可放进电脑裹一下子就分析出来。”

 “电脑人?”许荻望住地。

 “暂时操作电脑,还未被电脑支配。”

 “很好。”许荻拍拍她手。“两位疲倦了的网球手想个想吃一顿丰富晚餐?”

 “你有甚么好介绍?”伟克问。

 “白加道一百号有全香港最好的意大利餐厅,刚位可有兴趣?”

 “请带路。”

 许荻开着日本车慢慢上山,到了山顶绕一个圈沿着另一条山路转下来,几分钟后停在一幢独立的花园洋房外。

 迸铜的门牌上写着白加道一百号。

 “意大利餐厅?”伟克颇意外。

 这房子分明像住家。

 电动门打门,许荻驶车进去。

 “我的家。”他摇摇头。“全港最好的意大利大厨在此。”

 三个人都笑起来。许荻是冷面笑匠,他有另类的幽默。许荻的家是令人惊异的,即使伟克也不知他属富家子一类。他们份属朋友,平时许荻很低调,但这样独立式的山顶花园洋房,许荻该是XX富豪之子才对。

 许荻的一举一动很自然、很平淡、很亲切,完全不给人半丝压力,他带他们在楼下偏厅。非常欧陆风味的装饰,是沉实含蓄那种,很有气派和风格。

 “这么大的房子只有你一个人住?”梵尔开始好奇。

 “还有我的父母和兄姐。”许荻淡淡的。“他们不在,目前只有我和工人。”

 “是你这室内设计家布置的吗?”伟克笑。

 “不是。此屋中的一切布置全然舆我无关,我未出生已如此,大概我祖父母时代传下来。此屋超过一百年。”

 “极少数人在香港能住这样的屋子。”伟克四下张望。“它大得不像是在香港。”

 “只不过家族荫,”许荻不以为意。“其实我比较喜较现代的设备和装饰。”

 穿制服的女工人送来茶点又悄然退下,非常有规矩。—切显示,这不是个普通家庭。

 “你到底是甚么人,许荻。”伟克忍不住问。

 “就是你认识的许荻咯。”他笑,有丝不易觉察的稚气。

 “若不来你家,真不知你有这样的背景。”伟克开玩笑。“室内设计师是否你表面的幌子?”

 “错,我的名气是自己得回来的,我的设计也令我赚到财富;家族,是另—回事。”

 “你从来没提过。”伟克说:“那么多次来港都不知道你的真正身分。”

 “为甚么要提?提了你也不知道,你懂香港多少?认识我是许荻就够了。”

 “感觉有点点上当受骗。”

 梵尔一直没出声,望着他俩一言一语。她完全不在意他们的背景甚么的,只是个初见面的朋友,如此而已。

 暮色四合时,女佣人来通知他们晚餐。

 那是间相当大的饭厅,长餐桌上可坐二十四人,餐桌上有巨束黄玫瑰,他们面前摆着的是现代难见到的江西细瓷。

 “是古董。”梵尔惊喜的捧着碗碟。“怎舍得用来吃饭呢?该陈列起来。”

 许荻笑一笑,开始进餐。

 并不是意大利菜,是地地道道的江浙菜,非常美味可口。吃了整星期酒店西餐的两人,吃得津津有味。餐后,才是精致的意大利点心“提拉米酥”和香浓的意大利咖啡。

 “是你们的厨师做的?”梵尔十分欣赏。“我相信他的意大利菜必是全港最佳。”

 “下星期六来吃意大利粉,”许荻很高兴“我让他特别为你们做。”

 “小心宠坏我们,”伟克说:“我们以后可找不到你的一厨子。”

 “是意大利人?”梵尔问。

 “中国人。”许荻轻轻带。“等会儿你们想做甚磨?听CD,看镭碟?还是有甚么更好的提议?”

 “不会太打搅吗?”梵尔客气。毕竟是第一次见面的新朋友。

 “只有我们三个人,谁打搅谁?”许荻笑。“我家不是常有客人。”

 “你不带朋友回家?”伟克感到意外。

 “很少,我有很多客户,却只有很少朋友,”许荻耸耸肩。“你们是。”

 “聊天,好不好?”梵尔说。“我们都是新朋友,了解多些会好些。”伟克拍手。

 许荻带他们又回到刚才的偏厅。

 “不相信你朋友少,以你的一切会很受。”伟克坐下来。

 “我挑剔,”许荻望着他们。“香港人太势利,令我有压力。你们很好,外国回来的不同一点,起码你们不认识我家族。”

 “家族带给你压力?”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有时都是我们的包袱,带给炎黄子孙压力。”许荻说得奇怪。

 “夸大。”伟克摇头。“今天你带给我全新形象,以前对你的认识完全作废。你很特别。”

 “我很怪,我知道。”

 “特别和怪之间并没有等号!”梵尔笑。“我只想说,你很有气质。”

 气质,现代男人越来越忽视的东西。

 梵尔搬到新租的公寓中,她很满意。公司替她买了最基本的家具,她自己添加一些,于是就有了“家”的味道。

 上班下班,周末约伟克一起打球,日子倒也安定适应下来。她没有再见许荻,那很有气质的男

 人。他不找他们,他们也不刻意找他,朋友是讲缘分的,就像她和伟克,就连公寓都租在同一间大厦里,事前全不知情。

 不过他们讲好,等“家”完全弄妥时,会请许荻来一次,以报上次他请客之恩。

 “你家里什么都有了,还差甚么?”伟克问。

 “电脑,”她想也不想的。“我这做电脑工作的入,家裹没有—部电脑,是否很说个过去?”

 “家裹不一定需要电脑。”伟克不同意。“多用人脑,免得将来被电脑主宰。”

 “已订了一部。明天送来,”她自顾自说“没有电脑,我会觉得没有手。”

 “夸张。”

 这天晚上突然下起大雨来。雨势大得不得了,雷电加,一个闪电,窗外的天空变成恐怖的蓝色,令人不安。

 梵尔坐在窗口看书。

 她已拉上了窗帘,闪电还是不放遇她,一次又一次,惊心动魄。

 翻过一页书,突然间,那个影像又出现一个穿古旧军装的男人。影像闪动得极快,一闪即逝,只得捕捉到短暂的印象。有眼镜的军帽,那是甚么?

 她很吃惊,已第三次有这样刹那问的影像,每次都一样,完全没有分别。

 这代表甚么?她有幻觉?这么年轻就有幻觉,可能吗?但那影像实实在在,看得十分真确,从在飞机上第一次见到…

 她怔怔地抬起头,第一次有这影像时正值狂风暴雨,雷电加,和今夜的情形一样。会不会…与此有关?

 从上跳下来,在抽屉裹找到上次画的那张素描,一个戴着有眼镜军帽的男人。是,就是这样,和影像中一模—样,她的绘画能力相当不错。

 这是甚么人?甚么时候?哪一国的?为甚么会这么奇特的出现某一刹那的影像中?

 得不到要领,把素描收好,再回到书本上。这是本美国五年来一直高据畅销榜的小说,五年了,

 一直不出平装本,最近也拍成电影,叫“BRIDGESOFMADISONCOUNTY”书写得很经典,据说电影罕有的拍得比小说原著更好。这真难得。

 再看几行书,心中一阵奇异的恍惚,视线变得模糊。她抬头看天,隔着窗帘似乎仍能看见天际的时明时暗。心头一阵波涛起伏,莫名的伤感涌上心头,那伤感很深很深,仿佛已植她心中好久好久,久得…不复记忆的久远年代,那时候…那时候…轰的一声巨响,震得她整个人从上跳起,正对着梳妆枱的镜子,她看见镜中的自己泪满面。恐惧一下子占满了她心,发生了什么事?她完全不明白发生了甚么事,好像…好像刚才那刹那自己不再是自己…

 迅速亮着屋子襄所有的灯,从未有过的经验,她要借灯光来安定自己。

 电话铃在此时响起,吓得地一时回不了神,呆呆的听着电话不知所措。

 “哈罗…喂…”抓起电话,她息着。

 “梵尔,你在做甚么?”是伟克。很好,这个时候有人跟她讲话可安定她神经。

 “看书…看书!”她深深气“在三十楼看狂风暴雨是难得的经验。”

 “别告诉我,你害怕!”他笑。

 “事实上…真的害怕!”她再气。“我离恐怖的天空太近,万一有错手,闪电劈中我,岂小冤枉?”

 “头上三尺有神明,没做过亏心事,怕甚么?”他说:“许荻刚来电话?”

 “记起他要请我们吃意大利粉?”

 “周末,去不去?”

 “不,公司同事有个BBQ,他们请我参加,这很难得,我答应了。”她说。

 “这么热的天气BBQ?”

 “机会难得,我想跟他们打成一片,工作起来更容易些!”

 “那么你带我去,我去拒绝许荻。”

 “好。”她笑。一直欣赏伟克的直率开朗,她觉得他们相像,是同类人,乐于接受他。

 周末,约好伟克在停车场兑,却看见他带着许荻同来。许荻,还是好气质,穿得涸铺意的随便,很有型的站在一边。

 “我没有节目,可以参加你们吗?”他问。没有拒绝的理由,于是三人参加了同事在新界家的后

 院中几乎热死人的BBQ大会。整个过程中,许荻很沉默,坐在伟克旁边不声不响也不怎么吃东西,很不投入,给人—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黄昏时,梵尔带着两个大男生提早退席。

 “是否后悔跟我来。”只一个下午已晒得通红的梵尔笑。

 “不后悔。”许荻抢着答。“只不过不习惯你晒得这么红的样了,完全破坏了你的神韵。”

 “我的神韵?为甚么?”

 “你有很现代的样子,我是指外表,可是某些神情非常古典,很难形容。”他说。

 “是这样吗?”她看伟克。

 “我不觉得,也许我不懂欣赏。”伟克说:“我是枝大叶的人。”

 “你不懂欣赏我?”她故意叫。

 “我只觉得我们很像,很合得来,是同类人,对不对?”伟克拍拍她肩膀。

 “现在去甚么地方?”许荻问。“我还不想回家,真话。你们不能扔开我。”

 “去梵尔家,她家已不缺任何东西。”

 “好吧。我做了杏仁豆腐,希望你们喜欢。”汽车一路往回程的方向驶,梵尔开得很专心。

 “其实你不必勉强自己合那些人,”许荻的头伸向前。“你跟他们非常不同。”

 “我没勉强,他们是同事,只是天气太热。”她回头,嫣然一笑。

 “看,就是这个神情,好古典。”他叫起来。“伟克,你看见吗?”

 “艺术家是不同些,”伟克摇头。“笑就是笑,我分不出现代或古典。”

 “你像父亲或母亲?”许荻间。

 “我?我想自己像父亲,他们一直叫我父亲的女儿。”她说:“为甚么问?”

 他犹豫一下,说:“像父亲的女儿会比较有福气。”

 “福气?你没说真话。”伟克这次细心得很。“这不是你原本要说的话。”

 “你怎么知道?”许荻把脸转向一边。“下次来我家,梵尔,我给你看张照片。”

 “像我的某人照片?”她不在意的。

 “不是。”他不再说下去。

 其实,梵尔觉得與许荻相处并不那么融洽,她宁愿和伟克一起,但许荻对她很有好感,她感觉得到。

 许荻?不,他不是她要的那杯茶。

 对于许荻的再次邀请,他们应约而去。去许家是很轻松的事,不必应酬长辈,许荻的父母还在外国未返。

 欧陆味重的偏厅里放着—本古旧的照相簿,楚尔知道,这是为她预备的。许荻的孩子气比想像更重,一进门他就拉着梵尔。

 “过来看,你看像不像?”他指着照相簿上的—个女子。那女子约二十岁,清秀古典,笑容非常含蓄,穿着二十年代的长衫。

 “像谁?”梵尔反问。“你的亲戚?”

 “妈咪的一个阿姨,你不觉得她某些神韵很像你吗?”许荻叫。

 “我?”梵尔起眼睛左看右看,近看远看。“她很美丽,可是不像我,至少我不觉得,”

 “或许有那么一点。”伟克打着圆场。“梵尔完全现代的。”

 “你看那眼神,那嘴角笑意。”许荻不肯罢休。“简直是神似。”

 “好,回去练练那种古典笑容!”梵尔笑。“让我练得像她好了。”

 她不经意的翻一页像簿,一个穿着古旧军装,戴着有眼镜的古旧军帽男人的相片赫然闪进眼睛,刺着她的神经。

 那个刹那间来到的影像!

 “他是谁?”她叫。声音竟然颤抖起来。

 “妈咪的姨丈。”许荻看一眼。“为甚么问?你认识他。”

 “不不不,不是认识,是见过,不…哎!该怎么说呢?”

 “他是甚么人?我是说他做甚么事?他人呢?在香港吗?”

 “他是飞行员,是中国最早的空军,就是抗战争时和日本人在空中作战的军人,”许荻望着那张照片。“他不在香港…没有人知道他在那裹,生或死,因为妈味说资料上写着他失踪。”

 “失踪…我不明白。”梵尔轻轻自语。心中有一波又一波?嗽诜冢目袢取?br>
 “听说他一次出任务没有回来,从此没有消息。而军方也没有得到飞机被击落的情报,不能证实他是否阵亡。”

 “后来呢?”她再问。这个人就是在她眼中出现的影像,她脑葡定。这么奇妙神秘的联系,她不能不紧张?

 “还有后来吗?”许荻淡淡一笑。“大家都当他死亡,事实上,他没有再出现过。”

 “你那…阿姨呢?”

 “是妈咪的阿姨,我大概要叫姨婆,”许荻说:“她也过身。”

 “好了,梵尔,别让四十多年前的事太烦搔你,那太遥远了。”伟克抢过照相本,用力合起来。

 “一点关系也没有。”

 “他那连眼镜的帽子是军帽?”她不放弃。“是飞行帽。”许荻说:“没看过二次大战的电影吗?那时飞行员都戴那种帽子。”

 他默默思索了一阵,几次出现她眼前影像中那男人的确是戴这种“飞行员帽子”但她不脑葡定是否与照片中的同一人,一张泛黄的旧照片无法和电光火石中的影像重叠。

 “我见过…那样的人。”她说。一说出来马上后悔,即使她说出自己的三次经历,他们恐怕也不会相信。

 “甚么地方?甚么时候?现实或梦境?”伟克显得啼笑皆非。

 “我…不知道!”她把话咽回去。“只有一种很深刻的印象。”

 “是。我明白了。”伟克跳起来,在茶几下翻找一阵。“许荻,你家有没有消闲的中文衷漂?我知道梵尔在说甚么!”

 “消闲中文衷漂?”许荻想一想。“等着,我就回来。”来回不到两分钟,他拿着两本明星做封面的杂志进来。

 “是不是这些?”他交给伟克。

 伟克一言不发的迅速翻着,找着,最后停在一页,面对着她。

 “看。这是否就是令你印象深刻的画面?”他指着那一页。梵尔看见一个颇英俊的男人头戴飞行员帽穿着军装,旁边伴着的是个贤良淑德的温柔女子,是一个香烟的广告。

 的确是,是那样的帽子,那样的军服,但肯定,在她眼前出现的影像…或该幻象却绝对不是广告上这男人,这男人眉目清晰,幻象中一切只是影子。

 许荻伸头过来看一眼,笑起来。

 “周润发和吴倩莲,”他说:“很红的广告。”

 “也…许。”梵尔深深一口气,乐得有个下台阶的机会。“这广告拍得真美。”

 “你懂中文?看中文杂志?”许荻感意外。

 “至少可以写算得上通顺的文章。”她说。暂时抛开那些疑团。

 “真的?你怎么学的?在美国并无机会。”伟克十分羡慕。

 “母亲教的。在大学也选修,只要有兴趣,机会是自己找的。”

 “来香港后,我发誓学好中文,”伟克说:“现在开始,我们说中文,OK?”

 “我说国语。”梵尔字正腔圆。

 “那就说国语。”许荻也不差。

 “你不是广东人?”伟克勉强说着。

 “我的家族来自上海,”

 “叮”的一声,彷佛有人用小钟在梵尔脑子里敲一下。上海。

 “我母亲也是上海人。”伟克叫。“但上海话太难,说得不好像骂人。我听得懂。”

 “你呢?”许荻望着梵尔。

 “不。我不懂。我父亲是北方人。”她摇头“但上海话好听,不是吴侬软语吗?”

 有个穿白衣制服的女佣人走出来向许荻低语一阵,他点头并打发她离开。

 “我们吃下午茶。”他站起来领着他们往外走,经过一个长廊,到一间阳光充沛的美丽玻璃屋中。

 玻璃屋连屋顶也都是玻璃,许多培植得非常茂盛,充满生命力的植物围绕四周。

 他们在白得发光的桌椅前坐下。绝对讲究的纯银餐具,上好的英国瓷器、茶具,又香又新鲜热辣的点心和咖啡。安排得妥妥当当。

 “你父母都不在,谁为你主持一切?”梵尔很好奇。“你们有最好的女管家。”

 许荻没有回答,玻璃屋的一端却慢慢走来一个女人。修长、斯文又古典,穿着米旗袍,头发松松的在脑后挽个髻,脸安祥微笑,看不出真实年龄,岁月却有在眼中留下智慧。

 “九姨婆。”许荻站起来,有点惊讶。

 梵尔和伟克下意识的跟着起立,九姨婆的衣着绝不豪华,却自有气势,令人心悦诚服的尊敬。九姨婆的视线一直停在梵尔睑上好久好久,久得令梵尔几乎想低下头去。

 “你们坐。”她轻声说:“我在楼上看见你们。”

 “你和我们一起。”许荻对她极亲热。“是你为我们预备的茶点。”

 “不介绍朋友给我?”她问,视线又停在梵尔脸上。

 “啊…看见你下楼开心得昏了。”许荻活泼起来。“任梵尔,傅伟克,我得朋友,九姨婆事妈咪最小的阿姨。”

 “你任?”九姨婆对着梵尔。

 “是。”

 “我以前没见你来过。”

 “我住美国,最近调来香港工作。”梵尔回答。第—眼,她就喜欢这个看不出真实年龄的“姨婆”无比的亲切,很想接近她。

 “是上海人吗?”她再问。

 “不。北方人。”梵尔笑。看来九姨婆对她的兴趣也不少。

 “多大年纪?”目不转睛。

 “二十七。”梵尔从容回答。一点也不觉唐突。或许这就叫缘。“就快二十八。”

 “你的母亲…你像她吗?她也是北方人?”问得很特别。

 “我像父亲。妈咪是青海人。”

 九姨婆眉心微蹙,然后就沉默下来。好像梵尔的回答令她不满意。

 “今夜…我是说晚餐时與我们一起吗?”许荻明显的找话说。

 “不了。”九姨婆垂下眼帘。过了一阵,她站起来,说—声:“失陪。”转身慢慢走出去。她来与她去都那么突然。

 “你没说过家裹还有位不像老人家的九姨婆。”伟克半开玩笑。

 “她从不與我们一起,在这屋子裹,她是最独立的个体。”许荻解释。“我们都喜欢她,尊敬她,她跟我们讲几句话,我们都觉得特别开心,她平常根本不下楼。”

 “今天很特别。”伟克说。

 “当然。她吩咐厨房预备点心,她肯见你们,”许荻望着梵尔。“我相信是为你。”

 “我?”

 “你没见她从头到尾都望着你,只跟你讲话,真奇怪,她从来不是这样的。”

 “别胡思想,可能只因为今天阳光特别好,”梵尔岔开话题。她心中也有种莫名的,难以形容的情绪,她不想被人发觉。“也可能她就是想下楼走走。”

 “知道吗?我们大厨房的一手意大利菜是九姨婆教出来的。”

 “她以前当大厨?”

 “她是上海圣约翰大学高材生。”

 “九姨丈呢?”她问。

 “没有九姨丈,她没有结过婚。”

 “但是她美丽典雅。”

 “结不结婚,每个人自己都有理由和原因,那与美丽无关,”许荻用手比划,状甚夸张。“而且当年九姨婆据说是圣约翰校花,追求的人排长龙。但她不结婚。”

 “有故事?”梵尔低声说。

 “谁知道,那是很久很远得,恐怕她自己也不记得了。妈咪曾说,九姨婆从小就是独身主义者。”

 “从小?多少岁算从小?二十?”伟尧摇头。“你们在谈甚么,一点兴趣都没有。”

 “她住楼上?”透过玻璃屋顶,梵尔向上望。

 “那一间,”许荻指着一间有大台的“她住那儿。”

 梵尔望着望着,莫名其妙的悠然神往,飞往那个古老年代,仿佛自己也是一份子了。

 “很喜欢九姨婆,”她喃喃说:“如果能跟她做朋友就好了。”

 九姨婆却没再下楼,直到他们离开。

 许荻说过,她原本就极少下楼,她的个性是屋子里最独立的。不知道以后还可不可能再见到她,真的,梵尔极挂念她。

 一个寂寞的黄昏,梵尔用铅笔画下九姨婆的素描,虽然只是短暂的一面,她笔下的人却生动得很,尤其那定定的眼睛,好像跳动着一个又一个的问号。

 是了。九姨婆眼中充满了疑惑,真是这样。

 一个像她那样有身分、背景、学识的女人,经历了那么悠长的岁月后,对世界,对人们还有甚么可疑惑的呢?很想探讨,苦无机会。

 她不能主动约会许荻,就算去到许家大屋,是否能见到她呢?

 周四,一项紧急任务,她飞往新加坡。

 行前,只够时间打个电话给伟克,这个周末他只能独自度过了。

 新加坡之行为公事,从早到晚都在忙,即使星期六,她也用来与那边公司的同事讨论一些要事。星期天回港时已近黄昏。

 鲍司车送她回家时,她看见许荻坐在他的日本车中等在大厦门外。

 “你等谁?伟克呢?”她好意外。

 “我找不到他,”许荻眼中有前所未见的落寞。“你去哪里?”

 “新加坡公干。”

 “你没告诉我。”他情绪低落。“昨天和今天,很闷。我等了你两天。”

 “为甚么等我?你可约其他朋友。”

 “他们…回来了。”他垂着头。

 “谁回来了?”她带他上楼。“九姨婆呢?你可以找她聊天。”

 “我不能随便找她,她不理我的。”许荻说得像孩子。“他们前天晚上回来的。”

 “是你的父母吗?”她安排他坐在客厅,并给他一杯果汁。

 “他们。”他摇头。

 “我不懂哦。你家有些甚么人?你不喜欢他们回来?”

 他望着手中那杯果汁,不停的用手转着。

 “你等我,换好衣服我们出去晚餐,”她说:“顺便再打电话找伟克,他没理由失踪。”

 转身入卧室,洗一把睑迅速更衣。就在一转身之际,看见镜裹人影一闪,戴有眼镜飞行帽的男人,只是一眼,却清清楚楚看见那张脸,那似笑非笑的神情…

 呆怔一下,恐惧从背心爬上来,是她眼花?还是镜中真出现过一个人影?

 怔忡的发一阵呆,定睛细看,哪儿有人哪儿有影?是她风尘仆仆太累而眼花吧…但愿是,她却知道骗不了自己。

 那个幻象更真实清晰了。她看见那脸上似笑非笑的神情。

 回到客厅,许荻姿态不变的坐在那儿。

 “开心些,好吗!”她夸张的挥动双手。“我不想陪着你发闷。”

 他抬起头,定定的望着她一阵。

 “伟克不在。”

 “我俩,OK,就我俩,你想去哪裹?”她笑。服侍他真吃力。“不过无论哪儿,都没有你家的意大利菜好。”

 “不要回家。”他反应强烈。

 “没想到你这么孩子气,”她摇头。“总要回家,是不是?”

 “明天…我或者搬出来,”他振奋自己。“对,明天开始找房子,马上。”

 “不会有任何地方比你家更舒服。”

 “我知道。可是…他们回来,”他像在逃避洪水猛兽。“他们…就这么回来。”

 “以前他们不住在家裹吗?”一边开着车,她一边问;他摇头又点头,过一阵再摇头。

 “很久以前。后来…实在不像话,蚂咪也生气,他们离开,”他极度苦恼。“他们又回来。”

 “谁呢?总得告诉我是谁。”

 “他们…大哥和嫂嫂,他们不应该回来,我不明白他们。”

 “你家房子那么大,多十个人回来也不要紧,平也见小到画,怕甚么。”

 “我怕…九姨婆。”

 “九姨婆?她不高兴他们回来?”

 “不…”他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梵尔,我想喝酒,你陪我。”

 “先填肚子。我是饿不得的人,一饿就昏,就发脾气。”他带她去吃了顿地道的上海菜后,两个人到附近一家酒廊。不知时间没到或怎样,人很少,相当冷清。

 一杯酒下肚,他脸上有红颜色。

 “九姨婆前天问起你,真怪,她从来对任何人都没兴趣。”

 “她问我甚么?”

 “她问我见过你家裹其他人没有。”他的心情渐渐开朗,酒发生了作用。

 “她真的对我背后的一切感兴趣!”她打趣。“是否我像她认识的某个人?”

 “二姨婆,”他叫起来。“我说过你的某些神情像她,一定是这样。”

 “就是照片上的古典女人?她的丈夫飞行失踪的那个?”

 “是。她是九姨婆的姐蛆,”他说:“回去我会问她,说不定我跟她感受一样。”

 “不再闹着不回家了?”

 他脸上掠过一抹奇异色彩。

 “你陪我回去,好不好?”

 晋江文学城netslacker扫描sam校对sam整理制作  M.IgEXs.COM
上章 光年中的一瞬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