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灵山/徐公子胜治 下章
293回、树欲静而风不止,明王去复
刘海见师父责问提溜转。赶紧在一旁解释道:“玉环姑娘不会有事。我吩咐金蟾在山庄中关照她。”

 提溜转低着头。表情有些讪讪的说:“我也没什么恶意。只是让她稍微经历人间冷暖。杨玉环从小娇生惯养。看似金贵。到头来还不是让养父换了黄金?那些杂务。山庄中的众人可以做。我二百年前也在做。让她去动手有何不可?就算不亲身经历人间困苦。也要在见知中阅历人情。这样有助于修行开悟。”

 梅振衣瞪着她。追问道:“我没说你有恶意。但你的想法不止于此吧?”

 提溜转头更低了:“我确实有为难、考验她的意思。梅公子与她前世缘法复杂一言难尽。今生又见人间绝…”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梅振衣打断了:“什么一言难尽。你想偏了!若说缘法复杂。那也不是与我。而是与刘海和金蟾。”

 刘海话道:“师父您也看出来了。她就是那小狐狸韦九真转世?”

 想当年梅振衣在彭泽大孤山发榜约战群。做祠妖的头目是一对昆仑仙境青丘山来的九尾狐狸。姐姐叫韦九蓝。妹妹叫韦九真。当年那一战有梅振衣、梅毅、狄仁杰、李元中、提溜转、刘海在场。梅毅等人见那一对狐狸与少爷言语暧昧。摸不准他们的关系都没向两人下杀手。那一对姐妹最后死于刘海之手。(注:详见本书210回)

 刘海与狐狸姐妹的关系可以再往前追溯十年。当年在彭泽县城外。披发道人刘海收金蟾。却被狐狸姐妹暗中戏弄。城楼都给烧了。连累王县令丢了官。刘海一度声名扫地。入山中反省清修。这是他修行之初遇到的最大挫折同时也是一种磨砺。

 十年后狄仁杰为彭泽令。逢群乡间。发榜招贤斩妖除魔。无旁人敢应征。刘海却身而出去相助狄仁杰。先为使者请来了梅振衣。最终参加了大孤山一战。

 以金蟾的修为尚看不清转世之人。但她是瑞兽出身。又被韦九真豢养了十年。神识中有一种奇异地感应。见到杨玉环就觉得很熟悉亲近。于是把刘海叫来暗中一观。刘海如今已有地仙成就。神识中认出了韦九真。

 提溜转当年见过那一对狐狸战之余还好奇的多嘴问过梅振衣与她们是什么关系?一见杨玉环隐约也看出了来历。窥测出她是韦九真转世。因此心里犯嘀咕。

 梅振衣事先并不知道。但事情就是这么巧。等见到杨玉环。才清楚她竟然是韦九真转世。难怪刘海与提溜转等人心中都有想法。梅振衣也没多解释。只是朝刘海点头道:“她既是韦九真转世。前世曾死于你手。今生再见。有何感念啊?”

 刘海摇了摇头:“一世尽前尘已了。今生的她就是杨玉环。与韦九真无关。倒是金蟾清楚杨玉环是韦九真转世之后。对此人总有感念。想当年韦九蓝几次想杀了金蟾炼葯。都是被韦九真阻止并小心豢养。金蟾的修为心境尚浅。堪不透这些事。对杨玉环心怀感激。一直也很关心她。”

 梅振衣微微一笑:“你派金蟾去关照杨玉环。还真是找对人了。但你自己真无一丝感念吗?”

 刘海想了想:“也不能说无有。想起前世的韦九真仍颇有感叹。见到杨玉环总有几分怜意。若有可能。这一世愿指引她修行之缘。”

 梅振衣:“有就好。那指引此人的缘法就交给你办了。”

 刘海在云端上躬身行礼:“多谢师父!”

 梅振衣忍不住又笑了:“这有什么好谢为师的?你应该答遵命才是。指引这样一位女子修行入门。是一件颇为费心的事。看来你把它当成福缘了。可见还是有心的。她前世为你亲手所斩。今生有指引她修行之心。甚妙!”

 一旁的提溜转此时突然反应过来。抬起头噢了一声。一指刘海道:“原来是你地缘法。那我就放心了。”

 梅振衣又呵斥了她一句:“你有什么不放心的?”

 提溜转笑道:“之前有点误会。给玉环姑娘找了些麻烦。但也不算坏事。我决定了。以长老的身份亲自收她为徒!算是补偿。你们看怎么样?”

 刘海吃了一惊:“大总管要收玉环为徒?”

 提溜转有些得意的说:“对呀。你是梅真人的徒弟。杨玉环是我的弟子。有什么不可以吗?”

 梅振衣哭笑不得:“可以倒是可以。但你等杨玉环修行入门之后再说吧。暂且交给刘海去处理。就算你想收徒弟。可知她的天资有何擅长?也不能随便教啊。”

 提溜转眨了眨眼睛道:“玉环姑娘确实特别的。这二百多年来我还从未见过有人捧着猪食槽去井边去洗。那样子就似西施浣纱。太有意思了!”

 梅振衣:“不是她特别。什么事落到你手里都能变得这么滑稽。那杨玉环精通歌舞音律。天资聪慧堪称艺双绝。喂猪当然不是她地擅长!”

 提溜转确实是个搞怪的天才。自古只听说过贵妃醉酒。让这小表一搅和。却来了一出玉环喂猪。一般人想破头也想不到还有这种事。一听瞻。提溜转睁大眼睛道:“音律?这我也不擅长。得去找知焰仙子好好学学。将来好教徒弟。”

 “那你就去学吧。”梅振衣又转身拍了拍刘海的肩膀道:“再告诉你一些事。玉环姑娘今生喜食荔枝。好在温泉中沐浴。妙门山中多温泉。是个行游的好去处。”

 说完这句话。梅振衣拉着提溜转走了。只把刘海一人留在了云端。

 初月落空阶。杨玉环还在房中与金蟾说话。门外有个柔和的男子声音道:“请问玉环姑娘休息了吗?若方便的话。恳请一见。”

 金蟾一拍玉环地手背。面道:“门外就是仙山掌门大弟子刘海。他终于亲自来找你了。”

 杨玉环整理仪容。在堂屋中接刘海。门外走进的是一位道士。看上去约三旬年纪。两道剑眉相貌甚是端正俊朗。举手投足隐约有仙家风骨。眼光扫来如春风拂过。是一位很有魅力的男子。不知为什么。杨玉环看见刘海莫名有些心惊跳。但与他淳和地眼光一接触。心神随即安定下来。

 杨玉环欠身施礼。却忘记请来人坐下。刘海也没有坐下。就站在堂中道:“玉环姑娘在山庄中这些日子。受了些委屈。而经历世间人情冷暖。对修行也有助益。贫道这里有一盏徘徊玫花。有安神养颜之效。请服用惊。今已晚。姑娘暂且休息。明邀你游赏仙山。不知姑娘意下如何?”

 杨玉环自然不会拒绝。连话都说不出来。只有连连点头。

 梅振衣将传说中的杨玉环弄到了芜州。来的却是韦九真转世。总算安置妥当。剩下的事就让刘海去心吧。若真能指引修行入门也算一段佳话。再推演下去。假如将来刘海与玉环、金蟾结为道侣。梅振衣也乐见其成。

 至于这么做是不是在改变历史。梅振衣也悟透了。其实无所谓。身在这个时代。身后留下地已经是这个时代地历史轨迹。做好自己的事就行。既已超脱轮回成仙。只求不枉不妄。

 然而树静却风不止。年前梅振衣命人送一批芜州特产与岁入银钱到长安南鲁公府。越年初。弟弟梅振庭又捎回了一封信…安禄山地下落找到了。也不能怪梅振庭多事。这是梅振衣早年代的。杨玉环找到了。安禄山的下落梅振庭也一直在留意打听。

 安禄山是混血胡人。早年丧父。母亲带着他改嫁给突厥人安延偃。他也就改姓为安。安禄山游手好闲勇猛擅斗。三十岁那年在范节度使张守麾下从军。他不仅勇猛而且熟悉胡人的生活习、边疆一带的山川地势。每次出击做战都能取胜。张守甚为欣赏收为义子。并以军功举荐他为左骑卫将军。

 梅孝朗虽已逝世。但在军中朝中还有不少门生故吏。张守举荐安禄山地上疏送到朝中。梅振庭马上就得到了消息。写信告知兄长。至少从现在来看。安禄山还是大唐一位骁勇善战地功臣良将。

 梅振衣接信之后。心境中已无当初之纠葛。只是轻轻叹了一口气。在随缘小筑中与亲眷打了声招呼。独自一人离开了青漪三山。

 梅振衣飘然飞天北去。出河北道、来到契丹部落属地的上空。他也无需落下云头打听寻问。以仙家神识扫过脚下人烟。窥听众人闲谈议论。就已知安禄山所在。

 安禄山此时正率领一只军队出发。去剿灭叛劫掠地契丹人部落。在大漠草原中作战先要找到敌踪。此时正行军到中途。晚间靠山扎营点起篝火。安禄山在大帐前席地而坐。与手下几位偏将正在吃猎来的烤羊。

 此人的身形极为壮硕。满脸胡须膀阔圆。坐在那里就像一座小山。初北国风凉。然而他却敞衣襟袒。手里扯开一只烤的滋滋冒油的羊腿。大块吃大口喝酒。头盔与间的佩剑已解下。放在身边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他的身材虽然雄壮。但长着一张胖呼呼的圆脸。小眼睛圆鼻子。看上去憨态可掬。

 安禄山捧着羊腿啃地正香呢。潜意识中突然觉得有什么不对劲。总感觉到有人在天上冷冷的盯着他。抬头看了好几眼却没有发现什么。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战。他抬眼扫向天空的时候。憨态不见了。眼神有几分鸷。

 就在这时。安禄山脑海中听见一个声音缓缓地、清晰地说道:“禄山。禄山。今生莫做。莫致人烟涂炭。自招骨离残。”

 “你们听见有什么人在说话吗?在喊本将的名字。”安禄山放下羊腿。眼神惊疑不定。开口问身边将士。

 “没有啊。我们什么都没听见。将军听见什么了?”众将士齐声答道。

 安禄山一咬牙。脸上地肥搐了一下。抹子谒杯道:“没什么。管他娘的。喝酒!…今夜好好休息。明出征杀他个痛快!”

 梅振衣于云端上冷眼看着安禄山。正以无语观音术开口说话。突然神色一惊。雷神剑自然从发髻上飞出指向身后。人也急转过身来。

 有一“人”不知何时出现在天际。距离也不知是远是近。梅振衣放眼望去。只见此人身高两丈。红发上冲如火。八臂环身、三面狰狞。正是不动尊明王显象。

 梅振衣与善无畏在庆教寺门前演法论高下。曾有约定。不动尊明王不得在人间显圣。意思指的是他不得在人间向尚无窥见明王修为者显象。也不得向本宗修士以外的人展神通。在云端之上。于佛国动念显象于梅振衣这位真仙身前。并不算违反约定。

 “明王来此。意何为?”梅振衣沉声问道。

 不动尊明王狰狞的面孔上竟浮现出一丝嘲笑之意:“我无意为何。倒是想看看你意何为?”

 梅振衣淡淡道:“我来此观赏这北疆地人烟风景。而在人间见到你。倒令我甚感意外。你在我面前显象虽不违前约。但也有些突兀。若无事不当如此。所以该是我问你才对。”

 不动尊明王:“无事?我在看梅真人是否会行魔之举。故现忿怖之象。”

 梅振衣嘴角微微一挑。似笑非笑道:“明王想地太多了。心猿既能斩。自可破魔障。今夜在此观人烟众生象而已。却意外见到了明王忿怖象。若无他事。明王请回吧。”说话时左手中出现了一支黑如意。右手祭出一面青铜镜。与不动尊明王手中的八件法器相对峙。

 不动尊明王收起嘲意。忿怖之更盛。就在此时。梅振衣身后却传来一股庞大地法力气息。蔓延过梅振衣的身形直接到不动尊明王身前。不动尊明王六只眼睛陡然闪烁光芒。红发无风自动、飘扬如火。口念一声佛号渐渐隐去…他竟然这么痛快就走了。

 梅振衣转身行礼道:“加百列大天使。我们又见面了。你是来找我地吗?”

 云端之上的另一侧。来者正是金发蓝裙、冷高贵的天使长加百列。见不动尊明王隐去。她收起手中银色的战斧。按心还礼道:“我是来找清风的。但清风不面只得来找你。却见你的境况有些不妙。你不是方才那位恶神的对手。”

 梅振衣笑道:“方才显象者并非恶神。乃是佛国不动尊明王。他并非要与我斗法。只是看我来此的行止。但无论如何。也多谢大天使助我声势!请问你找仙童何事?”

 加百列:“你忘了天国之约吗?我来取回我那一头发。我与清风曾有约。另择地点演法相斗。但他总不来找我。我只得自行前来。却无法相见。当之事你是见证人。自然要找你询问。”

 一听瞻。梅振衣地脸色有点苦:“仙童并没有忘记当初之约。但此时与你动手恐怕很困难。他出了一点状况。一千三百年的金仙修为法力被一笔消去。至今尚未恢复。说起来还与刚才那位不动尊明王大有关系呢。”

 说话时伴随仙家妙语声闻。已将前因后果解释清楚。加百列难掩惊讶之。一步迈出就到了梅振衣眼身问道:“怎会出这种事情?我能去看看他的情况吗?”

 梅振衣摇头道:“恐怕不方便。仙童在山中休养。曾说过无事莫来找我。有事找我也没用。去年我与几位仙家在山门前嗦了几句。都被仙童哄了出来。”

 其实以清风与加百列的约定。以及他们的行事风格。加百列完全可以此时去找清风演法。清风也不能拒绝。善无畏落在清风间的那一笔。前因后果都是清风自找的。与加百列没关系。

 修为有了灵台化转之功。一般不会出清风这种状况。难道加百列还永远不能来找他了?没有这个道理。每个人行事的后果都应当自己承受。清风身为金仙当然也一样。比如再次演法相斗可能会输给加百列就是后果之

 梅振衣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很担心也很头痛。此时的清风绝不是加百列地对手。再输的话徒然让天国得意。那柄秩序之刃也借不来了。梅振衣也没办法阻止加百列。只能从一旁相劝。希望这位大天使不要“趁人之危”但从仙家缘法论。加百列也谈不上趁人之危。

 加百列若有所思道:“原来还有这么回事。谢谢你告诉我。知道了。自会去敬亭山找他。”

 梅振衣有些着急了。拦在加百列身前道:“大天使真要去找他吗?此时演法。似乎有些不合适。”

 加百列扫了梅振衣一眼:“看上去你比上次见面强大多了。但有些事情还是你无法理解的。修行到了我和清风这种境界。命运就是经历。否则也谈不上你们所谓的灵台化转之功。何时演法。你说无用。只有我与清风本人清楚。”  M.igExS.cOM
上章 灵山/徐公子胜治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