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人只合江南老 下章
十八、靖难(上)
建文帝朱允汶是聪明的他显然已经预料到了张信的背叛。因此六月在张信到燕王府后没几他便下了授权张丙和谢贵逮捕燕王官属的秘密诏书。次张谢二人就率领大批部队包围了燕王府。

 朱棣也不是傻瓜。张谢二人的忽然到来足以令他本以感的神经再一次绷紧。他敏锐的意识到最后的决裂时刻到来了。

 外面已经被张谢的部队包围得水不通没有办法出去难道坐着等死?

 不!绝对不可以。

 这时朱允汶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漏。而这个漏就是朱棣唯一的机会。

 他下了逮捕燕王官属的诏书可是他并没有下逮捕燕王本人的诏令!

 于是朱棣便假意列出了被逮捕人的名单哄骗张谢二人进府。张丙和谢贵二人居然傻乎乎的解了兵器、摈退随从只身进入王府。可是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面对的是朱棣一进虎焉能让你轻易得到虎子?

 不出意外二人即刻便被朱棣斩。

 同时被斩的还有长史葛诚。这是朱允汶安在朱棣身边的一棵棋子。

 外面被蒙在鼓里的兵士们散去后获知了张谢二人被斩的消息纷纷跑回去包围王府。只是此时燕王府早已经做好一切准备失去了将领的士兵们顷刻间被打的溃不成军。

 朱棣并未有丝毫犹豫即便此刻三个儿子已经回到了身边。

 开弓没有回头箭。杀了张丙、谢贵、葛诚还想全身而退吗?况且朱允汶永远会去寻找下一个新的处置他的机会。

 是夜朱棣下令部下张玉率兵乘夜攻击北平九门。此时九门的士兵根本反应不过来也来不及做任何烈的抵抗朱棣没费多少功夫就取得了九门的控制权。

 城中将领士兵纷纷逃亡据守城外的宋忠听到消息措手不及也立刻率兵三万退到怀来。

 北平已经完全被朱棣占领。

 这夜燕王府里有一场严肃而冷静的家庭会议。所有的人包括已经出嫁了的永安、永平两个驸马都参加了。

 要造反了。

 造反不是吃饭睡觉也不是去狩次猎那么简单。造反是有着以脑袋为代价以死亡为结局的阴影和恐惧。我相信如果可以选择燕王府的任何人都不会想要造反毕竟现今他们已经衣食无忧、荣华富贵满身可是走上了这条路就再也回不到从前的那种安静日子。

 要么生要么死。

 这就是最后可以预见的结局。

 当然朱棣有他自己的说法。

 其实朱元璋并非完全没有料到自己的子孙将来有可能会造皇帝的反因此他制定了一套极为复杂的规定用来制约藩王。但是多疑的他最放心不下的应该还是臣子们因为他又同时规定藩王在危急时刻可以起兵勤王。即所谓“朝无正臣内有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这个规定为朱棣制造了一个最大的籍口——靖难勤王。虽然勤王的本身还需要天子密诏。但他不管这个只要他有了强大的理由这就够了。

 齐泰和黄子澄正是他最要清除的两个人。所谓“内有恶”不就是这两个人么?朱允汶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向叔叔们下手无非是这两个人在煽风点火那么只要除去了这两个人朝中就会平静了。

 “这次起兵事非得已。”朱棣异常冷静的环视着大家“皇上如今已经完全被臣蒙蔽倘若不除去这些人恐怕我们燕王府也会落得个代王、柏王的下场。只是起兵总要冒险或许未出北平我们已全死了!大家怕不怕?”

 室内是一片死一般的沉默。每个人心中想必都是忐忑的。良久朱高煦忽大声道:“父王与其庸碌可的活着倒不如死个痛快!我不怕!”

 他们兄弟三人回到燕王府之正是燕王兵变之时。当初在南京朱允汶原本起了扣押为人质之意。齐泰和徐辉祖皆主张不能放虎归山徐辉祖虽然是徐王妃的亲兄弟却对朱允汶一心向忠极力劝说朱允汶绝对不能放这三个人回去因为此三人不但可以作为人质而且都身负大才如若放虎归山后果不堪设想。特别是朱高煦最为勇猛过人他甚至主张杀了朱高煦。

 关键时刻黄子澄却愚蠢地认为这样做会打草惊蛇应该将他们三人放还表明朝廷并无对燕王下手之意用以麻痹燕王。

 书生之言有时候的确是不知所谓。

 朱允汶之心原本就已妇孺皆知了!这招还用得上么?

 可是历史就在这里扭了个弯。因为朱允汶居然同意了他的建议。

 于是三个人就这样回来了。

 “小七”朱棣忽然转过脸来正视着我“你并非我朱棣亲生子女倘若你愿意回南京想必皇帝也不会对你怎样。倘若你要回去我不会阻拦。你是怎么想?”

 众人尽皆注视着我我怔了一怔并未料到他会出此言。稍一思量心下不觉感激。他在此刻尚能为我着想此情此意已经堪为难得。只是我要回去么?

 我怕么?

 没错我是怕的。特别是今天。看到了那血淋淋的死亡场景后。我怕死怕我从未经历过的战争怕那未知的命运和将来。

 假若我此刻提出要回南京朱棣必是不会阻拦朱允汶又怎会对我这一个弱质女子下手?可是——我心中百言莫明只是抬起头看着在座的众人。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朱高爔、安成、咸宁、常宁、徐王妃、朱棣…这一年多来这里早已成为了我的家这些人也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能够离开他们么?

 “不。”我冲口而出这个字出口后心里一下子安定下来了“没错我是害怕可是自来到北平之起小七就抱着以此为家的决心。家人之间就应同生共死。难道舅舅就不把小七当真正的家人么?”

 原来不过如此。说出这番话后我叹了口气心里忽然无限平安喜乐。却原来接受这个结局并不是那么令人惊惧可怕的不是么?一转头正遇上朱高爔深深看着我的眼眸心里一热低下头去。

 朱棣大笑起来大声道:“好!那么从今而后我们一家子人生在一块生死在一起死!”声音里满是豪迈之意我不热血沸腾看室内诸人皆是如此。朱高炽微笑道:“父王小七尚且不肯独自离开况且我们兄妹几人?大家自然是生死都在一起。”

 众人齐声应道:“是!”虽然大敌眼看着近前途未卜祸及燃眉但人人脸上喜悦之情尽见颜色。

 是正是建文元年也即公元1399年七月五。  m.IGeXs.Com
上章 游人只合江南老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