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逐鼎大明 下章
第十章 大破贼军(3)
韩煜在听到杨肇基对自己的评价后,心中很是宽慰,看来这个老将军还真是如历史所记载的那样正直清明,不由生起一片好感。他赶紧站起身来,推辞道:“杨老将军太抬举元晦了,这些时所谓的立功纯属机缘巧合,让元晦走了一些运气罢了。”

 杨肇基道:“韩指挥太谦虚了,你五百伏兵大破八千贼军和今奇袭曲城的战绩,老夫会如实上报朝廷。当然,杨都司恰才奋力突围,斩杀贼军也是不小的功劳,老夫都是不会忘记的。”他的最后一句话虽然说的很客气,却分明只是一种安慰而已。

 杨国栋不冷不热的向杨肇基拱了拱手,道了一句:“那就有劳杨总兵了。”在内心中,他渐渐有些恨杨肇基了,自己热着脸将此番大功劳推到其面前,却不料反而遇到一个冷钉子。

 就在这时,大堂正门急匆匆的跑进了一个小将,向杨肇基报道:“禀大人,在清理贼军大营时,从中军帐中发现五具敌将尸体,让俘虏辨认后,确定其中一具尸体正是徐鸿儒,另外四具尸体分别是沈智﹑夏仲进﹑张柬白和周念庵。”

 韩煜神色微微一扬,窃喜起来。沈智﹑夏仲进﹑张柬白和周念庵都是此番山东贼军的骨干领袖,各自都带领着一支队伍,与徐鸿儒共同起事,而现在这些领导层的人物都死了,贼军大势已去了。

 大堂一番惊喜的议论,气氛跃然。

 杨国栋并不知道孟宏远曾带兵炮击贼军中军帐的事,在听到小将汇报后,略略思索了一下,问道:“徐贼大营在哪个位置?”

 “在城北三里的密林里。”小将答道。

 杨国栋得意的笑了笑,说:“杨总兵是从东边袭来,自然不会杀到北边去。在下倒是突然记了起来,我从北谷杀出来后确实曾遇到了一支贼军大营,当时趁着贼兵大,立即下令本部两千人奋力冲杀了进去,要是不说,还不知道那是徐贼的本营呀!”他说完,更是自以为是的大笑了两声。

 首座上杨肇基脸色变了变,一抹寒冷笼上了额头,他重重的从鼻腔里呼出一口气,并没有说话。而坐在下方的韩煜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孟宏远,自己的军师早在进城后就与之会面了,两人相视一眼,都显得有些哭笑不得。

 看到韩煜不屑的姿态,杨国栋怒道:“怎么,韩指挥,难道你在曲城被贼军包围的严严实实,也想说徐鸿儒是你斩杀的?”

 韩煜对于杨国栋恬不知地贪图功劳。感到很是恶心。嘴角毫不掩饰地挂上了一丝戏谑。道:“在下只是请教一下杨都司。你地两千本部中有火器吗?”

 杨国栋愣了愣。他召集地兵力全部都是在济南府临时训练地民兵。根本就没有实力配置火器。对于这个问题。他虽然摸不清韩煜地底。但也没办法隐瞒。道:“没有。”

 韩煜转向小将。问:“请问徐鸿儒和另外四人是死于何故?”

 “是死于炮击。”小将答道。

 杨国栋地脸瞬间变成了猪肝。表情尴尬无比。支支吾吾一阵后。辩解道:“哦。原来是这样了。可能是我记错了。”

 杨肇基是知道徐鸿儒是被谁击毙地。凌晨时孟宏远随着斥候队回到大营后。就已经将昨晚发生地事情一五一十全部讲了一遍。他懒得再理会杨国栋。道:“韩指挥。徐鸿儒被击毙。这件事我会如实上报朝廷地。”

 “杨老将军秉公执事,真是让元晦钦佩不已,元晦定然会以老将军为榜样。”韩煜谢道。

 杨肇基对于韩煜的谦虚恭谨满意的点了点头。

 在接下来的熬夜商议中,杨肇基制订一套围剿贼军残余势力的计划,打算让韩煜率一支军队向西进,杨国栋先北上与巡抚赵彦会合,再攻取兖州北部,自己则以大军围攻邹县。

 西边是与莱州相的地带,贼军零散,而且都不是精锐的兵力,非常适合韩煜这样缺兵少将的军队进行扫

 韩煜深知杨肇基是故意如此安排,将这份不吃力又有功的任务交给自己,心中很是感激。但是他却打算就此撤兵返回青州,理由是自己兵力过少,几作战疲劳不堪,青州又缺兵守卫,担心会发生意外。

 当然,其中真实的原因是他知道自己必须有一个度。如今历史的轨迹发生改变,徐鸿儒的起义提前进入了衰弱期,自己现在的功劳已经够大了,为此还得罪了杨国栋,是时候收敛一下,将剩下赚取战功的机会留给其他人了。毕竟有时候过分的出头并不是一件好事。

 杨肇基体谅了韩煜年轻人的苦衷,再说他的职权和韩煜并没有纵向关系,谈不上下令和违令,于是答应了韩煜的请求。

 另外,韩煜还向杨肇基讨来了之前炮击徐鸿儒的四门虎蹲炮,至于从曲城搜刮而来的两万多银两,早就藏好了,等到率军返回的时候一起带上。

 接下来的四天时间,杨肇基去曲城外大营主持军务,杨国栋带着郁闷的心情率本部返回济南府,城内只剩下正在休整的韩煜青州卫。

 这几天,韩煜还是做了几桩好事,早先答应过百姓只要老实就发粮的诺言他兑现了,从曲光复的第二天,他就派人在城内设了几个发粮站,让县府官员按户籍每人每天发一斗粮。这一做法,让他赢来了不少赞叹,百姓很快就忘了当初进城后是谁下令抢粮的。

 除非之外,韩煜还严令县府官员从新划分田地,并威胁他们后不许私占百姓田产。当然,这个做法仅仅只是一种门面功夫,谁知道青州卫走了后,曲城还会不会发生贪赃枉法的事情,弄不好所谓新划分的田地根本就到不了百姓手里。

 第五天的时候,韩煜下令青州卫开路出城,返回青州。临走时,在城门外的道路两旁,还是聚集了不少百姓前来送,这让他隐隐约约有些得意,受人敬仰的感觉真是很好。离开曲城五里后,他停下了队伍,将搜刮来的钱财拿了出来,原本跟随孟宏远的乡勇都是邹县人,现在将他们强行编进青州卫太不尽人意了,于是凡是不愿意去青州的,每人发了一些银两,让去离去。

 最后统计了一下,除去战死、遣散的人,韩煜的队伍还剩下九百人。他很高兴,不管怎么说,自己五百人出来,多带了四百人回去。他看了看剩下的银两,决定在场的每人在分十两,名为“奖金。”

 兵士们快不已,可以说这是他们当兵以来第一次获得的分红,况且十两那可是以往五年之多的军饷数目了。再加上他们这些时对韩煜的了解,渐渐的开始产生了一种敬重的心理。也许,这短短一个月来,在他们心里会有这样一种韩煜的形象:够热血,够胆大,够机智,够平易近人,最重要的是,还能给下属“奖金”这可是明末十分罕见的事情了。

 …

 收藏好少,这是为什么呢?如果写得不好,请各位大大留言说一声哈!  m.IGexS.Com
上章 逐鼎大明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