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之董卓布武 下章
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允的最终下场
先是有些疑惑的捡起董卓扔下的这本书,他见识广博,自然知道眼前这个东西是蔡侯纸之类的东西所造的。

 只是他在乡下躲避,消息蔽,还不知道一种名叫书的东西已经问世了。

 入手的是一片柔软,整本淡蓝色的封面上书写着几个很是端正的字体,翻开一看,更是让他眼睛冒光。

 那是金亮亮的,冒着油水的光亮。那是身为大商人的先天触觉。这东西好啊。

 “这一本东西,小老儿能为丞相赚取一万倍的利润。”合上书页,左慈神色激动,赞叹道。

 “书,这是书。”董卓笑着纠正了一下左慈不恰当的话语后,又道:“本相在少府的手下,又设立了一个中丞的职位,比两千石的官位,专门管理书,还有将来或许还会出现的一些新鲜事物的买卖。”

 “两千石?”左慈眼中冒出的光芒绝对要比之前炙热两千倍,本来以为做个小吏算是到头了,没想到董卓给出的居然是两千石的官位,那颗是勉强能入朝堂之上的官位啊。

 “嗯,要是卖的好,就是封侯也不在话下。”董卓微笑道。

 “封侯?”左慈不可置信的叫道。胡子一翘一翘的。

 “左先生失态了。”眉毛微微的翘了一翘,董卓一脸的微笑道。他是知道一个侯爵对于一个人的惑倒地有多大的,封侯,就算是一个小小的关内侯,也是极大的荣耀。

 诸侯。算是一般人能到达的顶峰了吧。有这个目标给挂在天上,董卓不怕左慈会三心二意。

 “让丞相见笑了。是在是小老儿实在是。实在是。”左慈有些语无伦次了。要是商人出身地他能封侯。那左家岂不是就是一飞冲天。真是冒青烟。祖坟冒青烟了。

 接着。董卓跟左慈继续说了一些书地事儿。左慈听地极为认真。并且还有些自己对这书最大化利用地见解。与之前地语无伦次相差巨大。

 董卓颇为满意。打发了他去见贾诩。让贾诩跟他代一些细节。

 打发了左慈后。董卓地面色就不自觉地变了变。从案上出一卷竹简。是王允上书地。里面清楚地表明他想要告老还乡地意思。

 对于这么一个汉室死忠。董卓到是乐意人家告老还乡。董卓也不介意留点手。放其归去。

 但是现在地一些情况。董卓又需要一个对汉室死忠地人。又有些才能不怕董卓地人来做。王傅。

 老太太的坚持,让那个女人的孩子留了下来。有五成的几率是儿子,有两成五的几率可以当弘农既然有了这么个第二条路,董卓自然就得想办法铺平这条路。至少如果这个儿子将来继承了弘农王,那就一定不能让人把这支血脉给杀了。

 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计谋算计也得交给他一些的。对于这个注定是孽障地孩子,董卓没好感,但如果生下来,董卓也没有不管的道理。

 而王允,可能就是这个王傅最好的人选。

 思索着,董卓命人去王允地府上,传王允过来相府。

 即使是两天一见。王允的面表却似乎是一天等于十天一般的速度在衰老这,当初还能看得出点俊朗的面表,现在就像是完全干渴了下去,浑身充满的气锨老人即将要踏入地下的死气。

 “子师之名望才能皆是当世无双,今却要挂冠而去,未免有些可惜。”董卓不知道自己说出这番话是什么心情,或许还带着点同情吧,一点点的同情。

 “汉主以如朽木一般死的透透了,身上还长了一颗硕大的毒菇。老夫留在这儿还有何用处?”王允却不给董卓面子,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地样子,直指汉室的衰败。

 “子师还是未看清形势啊。”董卓对于眼前这个好像有点怒自己求一死的家伙,心中同情更甚,似乎清楚知道了自己的实力,放下了一切的伪装,不在掩饰着自己了。

 但也只是同情而已,董卓也不会改变让王允继续在他的人生目标中继续发光发热的。为了汉室。

 “即使没我董卓,但要是曹或袁绍、还是天下哪一个诸侯做到我这个位置。他们就能敬着汉室吗?汉已失其鹿。不过是苟延残而已。”董卓叹息了一声,解开了朽木上的皮。出的是无数颗毒菇。

 王允地眼角有些润,显然他也很早就意识到了董卓说的话,只是心里避而不想而已,只想着割下了董卓这一颗毒菇就行了。

 “别人掌权,汉室是个什么下场知道吗?将会大清洗,血一般大清洗天下能有活计的刘姓宗亲们,恐怕少矣。就别提什么保宗庙了。”董卓心中思虑了一下,又道:“但是本相不同,本相愿意给汉室一个机会,你知道弘农王妃怀有了弘农王的血脉吧?”

 遍心已定的王允,暂时的被董卓这番“掏心窝”的话给扰了心思,不由自主的道:“嗯。”“如果弘农王妃能生下小王爷的话,本相承诺,将继承弘农王爵,并在他长大后,划给他一片地方,一小片地方,保留汉室地宗庙。”董卓“诚恳”地说出这一番话来。

 “丞相此言当真?”王允语气激动道。

 “你值得本相欺骗吗?不过那一小片地方可能是在边关的某个地方,而且这个王爷也得先学会明哲保身地学问。你也不希望他将来被杀吧?”董卓瞅着眼中已经渐渐有了一丝光明的王允道。

 王允面色一变再变,却不是为了董卓那一句“你值得本相欺骗吗?”而是在分析董卓话里的真实,语气是不能拿来判断的,董卓背信弃义的恶名,天下皆知。

 但董卓分析的道理很对,董卓没理由欺骗他一个小糟老头子。但董卓这么做一定得有理由的,要不然不会无缘无故的让一个已经死了的弘农王还能留下一个后代,而且不惜废心力,似乎要培养这个可能会继承弘农王爵的遗腹子。

 找不出,找不出。任凭王允才智不错,也找不出董卓有什么理由,那唯一的解释就是董卓忽然良心发现。但这可能吗?绝不可能。

 一个注定会成为篡夺者的野心家会留下野火?那是笑话。但,他真的没有找不出董卓如此作为的理由。

 心里明知道董卓肯定不会对汉室有何善意,但保留汉室宗庙这样的惑,不是王允能够拒绝的。

 明明知道董卓可能是挖下了一个大坑,王允还是跳了下来。义无反顾的跳了下来。

 即使是他心中思虑千万,也没能想到董卓是想把自己的儿子弄成刘氏子弟,不管是将来失败,还是成功的第二条路。

 谁也不回对完全的失败者投井下石的。就像是汉献帝被废,仍旧活着一样。如果董卓忽然失败,这个可能是儿子或者是女儿也将会活着。

 这种办法。董卓不得不佩服自己家的老太太是个很有处事经验的老人家。不是个只知道浇花晒太阳,满心浑浊的老人。

 只是一切的前提是宜姬生下董卓的长子。不管是从情感还是这件事的考虑,董卓无不希望宜姬能够生下一个活蹦跳,满地走的儿子。

 那样就可以完全的扔掉那个孽子了。董卓满心的苦笑,一夜的后果啊。

 “丞相的意思是,让老夫为王傅,来教导未来小王爷?”王允激动的心忽然沉静了下来,冷静的问道。

 “然也,不过要是弘农王妃生下的是翁主,那汉室也将休矣,一切交给天来处理吧。”董卓一手指着天,肃然道。

 “老夫要见王妃一面。”事情已经清楚,王允的脑中就生出了很多的计谋,是如何如何的明哲保身,然后发展壮大,然后寻找机会重新让汉室入主中原,虽然现在还不知道这事儿有没有一撇,但王允的脑袋却在高速的旋转着这也是董卓需要的。一个极度忠诚的人,来帮助自己的儿子。人生最大的悲哀,可能就是王允了吧。

 他将来可能要效忠的人居然是头号敌人的血脉,而他要反对的头号敌人,其实是自己君王的父亲。打破他的脑袋也想不出,董卓居然能干出这样违逆人伦的事。

 真正能董卓这样地位的人,是不会让自己的儿子,冒姓刘的。

 “这就不必了,弘农王妃伤心过度,身子不太好,不宜见你。要是你有心啊,就去张罗一些补身子的葯材来献给王妃服用吧。”董卓一把拒绝了,那个王妃其实是被关押了,对,是全天有人跟着的,而不是一般的软,而且是注定要死的女人。

 “老夫这就去办。”既然选择了相信董卓,对于董卓的言语自然也信了几分的,听说弘农王妃身子不适,王允告退道。

 “有心了。”董卓笑道。王允向董卓郑重的行了个礼,快步离去。

 董卓盯着王允离去的背影,摇着头,此人的下半生注定是生活在糊涂里面。做事儿绝不会糊涂,但目标糊涂。

 汉室绝血脉,但有二成五的机会将会留下人来祭祀宗庙。  m.IGeXs.Com
上章 三国之董卓布武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