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恶人成长日记 下章
第一章山村中的知青子女
浩瀚的黄海,掀起滚滚浊,用一往无前之势,冲向前方的陆地。

 前方,一座“巍峨”的大山,挡住了黄海的去路。任由黄海如何咆哮,青山一样屹立于此。

 据说“大山”耸立于此,已有几百万年了。

 随着时光的流逝,持续不断的腐蚀、风化,将一座远古时的巍峨大山,变成起起落落的丘陵。

 因为有辽水的过,这里,被称作辽东丘陵。

 膀蟆山下、山间,几十处村落星罗棋布,山间羊肠小道错纵横,组成了一处人烟鼎盛的地域。

 山脚处,有一处百余户人家的小村,名叫秦家村。

 正值冬季,厚厚的大雪,足有一尺厚下,将村子通往外界的道路完全遮盖。

 放眼望去,四野茫茫,一片银白。原本就洁净的世界,因为这雪花的洗涤,更是一尘不染。

 如果没有四处寻觅食物的麻雀,偶尔在村里行走的村民,这时的乡村,颇有万籁寂静的景象。

 远处传来一阵吵闹的声音。有早起的顽童,拿着箩筐,在地上扫出一块空地,用一长长的绳子,系在一小摈子上,斜着支起平时用来挑担的箩筐,在箩筐下放上点苞米粒、谷子啥的,吸引着饥饿的鸟儿来吃。等鸟儿进入箩筐,躲在远处的孩子就用力一拽绳子,箩筐罩下,就将麻雀给罩了进去。

 烤麻雀非常香甜。在刚解决温,却缺少食的乡村,多捉几只麻雀,放在锅里一炒,也算是一顿难得的美味了。

 麻雀是异常狡猾的鸟类。能与苍蝇,老鼠,臭虫一起被称为“四害”的它们,在整个华夏城乡铺天盖地的围剿中,它们作为体型最大,目标最明显,数量最少的“四害”却能保持住种群的繁衍,可见它们的本事之大。

 那时的农村,人们漫山遍野,几十米一个人,拿着锣鼓、放着鞭炮,举着挂着红布的子,方圆数十里的村镇一起行动,把麻雀折腾得没有落脚的地方,最后竟然掉到地上摔死了,让大家伙捡回家,煮鸟汤喝了。

 现在的人们,面临着改革开放的,在迷茫中寻找着出路,哪里有心思管麻雀的死活?

 对付麻雀的重任,就到孩子们手上了。

 在饥饿与生命的选择中,麻雀选择了后者。一只麻雀被箩筐罩住后,其他的根本就不上当,根本抓不住包多的麻雀。

 孩子们想炒一锅麻雀的想法,从来就没有实现。

 一处孤零零的五间平房,独自耸立在村子的最西头。

 房顶上,堆满了厚厚的积雪,被寒风扫过时,不时有漫天的雪雾在空中飞扬,很快消失无踪。

 碎石堆砌的低矮不平的院墙外,一棵干枯的杨树上,最后一冰挂在冷风的吹拂下,轰然坠落。

 几扇玻璃窗上,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绚丽多彩的窗花,在逐渐变热的阳光的照下,逐渐开始消融,展示着自己最后的绚烂。。

 早起的鸭在院子里散步,寻觅着偶尔能见到的一颗两颗谷物;一头肥猪哼哼着,抗议着没有到来的喂食;一只大黑狗趴在窝里,懒懒地盯着大门,期待着有生人的到来,好让它能够得到主人的赏赐。

 东屋里面空的,地上放着些破破烂烂的东西。原本这屋里还有两个民国时期的大柜子,在饿得不行的时候,都被主人换了粮食了。

 泥砖盘成的土炕上,两灰红色,却有些破旧的被子杂乱地摆放着。一被子里已经没有人了,另一出深灰色棉花的被子里,探出一颗小小的脑袋,被蓬蓬的头发遮盖着,看不清面容。

 脑袋的主人年龄不大,最多七八岁。此时,这个孩子正在酣睡,发出平稳的呼吸声,全然不受隔壁叮当叮当声音的影响。即使是外面播放着东方红,太阳升歌曲的大喇叭,也不能騒扰到他半分。

 逐渐升起的太阳,将和煦的阳光照到小脑袋上。

 感觉到阳光的温暖,秦寿生不情愿地睁开眼睛,又急忙用手挡住,挡住那有些刺眼的阳光。

 昨晚热得发烫的火炕,早已经冰冷入骨。即使是隔着一层褥子,也能觉得炕席西面石板的寒气渗人。

 感觉被窝中尚有余温,秦寿生伸出小手一摸,却摸个空。

 “姐姐!吧嘛起这么早啊?我还没睡够呢!”秦寿生不满地喊着。

 “小氓!你还敢说!不是要你自己睡吗?昨晚你又钻姐姐被窝里了,是不是欠揍啊。”

 伴随着气恼的声音,一个扎着两羊角辫,脸上稚气未消、眉清目秀的少女,掀开门帘,走进屋里来。

 少女上身一件灰红色花布做的棉衣,下身一条灰色棉,脚下穿着一双厚底黑色大棉鞋。棉衣棉上,大大小小的补丁一个连着一个。

 苞着少女进来的,是一阵让秦寿生汗战栗的冷气。

 灵灵地打个寒战,秦寿生马上将被子捂紧,抗拒寒风的入侵。

 少女来到火炕前,被冷水浸得通红的小手娴熟地一伸,在秦寿生脑袋上弹了一下:“死东西,多大了,晚上还拱姐姐被窝?”

 被弹得直冷气,秦寿生把脑袋缩到被里,不敢头。

 少女把手伸进被窝,坏坏地摸着秦寿生。

 仿佛地狱里冲来的冰冷通过皮肤,让秦寿生的神经感觉到无比的刺

 秦寿生惨叫一声,光着腚,蹦了起来,飞快地穿衣服,穿子。

 少女得意的一笑,嘴角的美人痣一抖,刚想再欺负一下秦寿生,就听到外面有一个尖利的声音大喊:“张翠!死哪里去了?小‮子婊‬,夜里搂着个男人睡觉,还没睡够吗?大白天的,还在屋里赖着,作死啊!”少女脸上灿烂的笑容马上消失无踪,低声咒骂几句“死寡妇、王八蛋”之类的话,急忙走出屋子,干活去了。

 穿好厚厚的棉鞋,带上绿色的大棉帽,秦寿生着手,走到外地(农村的厨房和大门所在的房间)。

 一个满脸横,长着一双倒三角眼的中年女子,手里抱着一个一岁左右的娃娃,正在支使张翠干这干那的。

 看中年女子对张翠的支使,和旧时侯地主婆支使使唤丫鬟时的样子很像。

 一旦张翠动作稍慢,或是有些地方做得让她不满意,中年女子就会破口大骂,甚至给她两巴掌。

 可能是习惯了如此的对待,张翠一声不吭,只是干活。

 见到秦寿生出来,中年女子哼了一声,嘴里吐出一句微不可闻的话来:“杂种!谤就不正,难怪愿意钻女人被窝。”  m.IgeXs.Com
上章 恶人成长日记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