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突起 下章
第二十章 整军
刘岱已被风光大葬了,由于刘功的崛起,兖州各处都有官吏前来吊唁。看着自己辖区内来吊唁的名单,刘功终于发现了两处未到之地,一是东郡,二是济北。

 在屋内来回走了几步,刘功回想起刘福的介绍,东郡目前是曹的地盘,曹死后,他十四岁的儿子曹昂被众人推出接任曹的东郡太守之位,他不来也不奇怪了。鲍信原来就是济北相,他死后,其旧部聚集济北,一时之间也无为首之人。

 外有强敌,内有这些反对者,看来兖州也非善地!

 “把于叫来。”刘功向门外说道。

 没过多一会,于就满身大汗的走了进来,现在就数他和刘忠忙了,每天招兵买马和练兵成了他们的最要任务。

 “主公,不知找我何事?”于恭敬地站在刘功的面前问道。

 “现在军队怎么样了?”

 “报告主公,各地收成不好,到昌邑的民很多,我们招到了三千民,加上原有的近千军队,现在共有军队四千人,正加紧练。”

 才四千人!刘功暗中叹气一声,还是太少。

 看到刘功不满意的神情,于道:“昌邑存粮不多,如果招多了,养不住兵啊!”“哦!”刘功也知道昌邑的情况,经过几场战事之后,粮草的消耗很大,真还没能力养那么多的兵。

 昌邑城内也并非真的就没粮食,但那些粮食全都是在大家族的手中的,要想让他们拿出来很不容易,心中想要抢他们的粮草,但现在的情况又不允许刘功这样做,如果真的这样做了,自己好不容易稳定的局势就会发生变化,得不偿失啊!

 只有走兵路线了!刘功心想,四千就四千吧,我就把这四千人练成一支强兵。

 在于的带路下,刘功来到了军营,看着练的士兵们,不解地问道:“怎么没有看到刘强他们?”对于刘强这个俘虏了曹军几个大人物之人,刘功对他很感兴趣。

 于也奇怪地看向刘功道:“主公的部曲自然不会在这里了。”

 “什么?我的部曲就不是兵了?”刘功再一次发出疑问。

 刘福在边上道:“兖州在练兵时一般是分开的,朝庭的兵都在这里练,他们是真正的官军,而私家的兵是到各家中练,那些兵不纳入正式编制,是私兵,只是在作战时跟随家主作战而已。”

 还有这个说法,刘功问道:“这么说来,于所说的四千军队并没有包括我们的家兵?”

 于道:“正是这样,主公的家兵当然不在此列。”

 转身向刘福问道:“我的家兵有多少?”

 刘福立即回答道:“少爷现有家兵五千。”

 “这么说来,我们共有兵力是九千人?”刘功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在得到了确实的回答后,刘功的心中郁闷之极,自己的军队到底有多少都没搞清楚,这真的有些笑话了。

 “你们不是说没粮食养兵吗,怎么又搞出了那么多人?”刘功想到一下子要养九千人时,真害怕粮食不够用。

 刘福笑道:“少爷放心,刘家之粮足够刘家的家兵吃三年了。”

 现在刘功算是有些明白了,搞了半天,这刘福和于是把公私进行了严格的区分,真是公私公明!

 现在的情况怎么能这样来分,增强实力才是重中之重。

 “刘福,把我们的家兵全都调到这里来参与训练,还有,把粮草也拿来统一使用。”刘功对刘福命令道。

 “少爷,这样不好吧,把刘府的财物全都拿了出来养朝庭之兵,刘家损失大了。”

 看着刘福一幅败家子的眼神,刘功真想踏他一脚,都什么时候了还分那么清。

 两军很快就汇到了一起,由于有了刘府的粮草,刘功又招了一些人补成了一支万人的军队。

 于为军司马主持军事,刘忠为副手,刘强等一大批从战场中成长起来的人成了军中的骨干。

 看了一段时间于等人的练兵之后,刘功感到他们的练兵方法还是很有问题,但又找不出好的办法,便努力回忆后世的那些练兵办法,他最想学习的还是人民解放军的练兵方法,想了几天之后才搞出了一份四不象的东西交给于,毕竟穿越之前没研究过这东西。

 不过,当于拿到了刘功那些零散的练兵内容之后却连声赞叹起来,一再表示他会按此方法练出一支兵来。

 刘功的练军思想中最突出的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当然了,根据当前的现状,有些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改变。

 与此同时,刘功也派出了人员开始接手兖州的各项事务,随着各个机构的开始运转,刘功已把除东郡和济北之外的其他地区掌握到了手中。

 这一过程之中,刘功接到了各地的报告,黄巾军在寿张东部正集结了几十万人准备来犯,这形势越发紧张了。

 三十万人!看着刘福送来的黄巾军情报,刘明新知道这三十万人大多可能都是老人和妇女小孩之类,真正能战之士并不多,但是,凭借自己的一万军队,要打这些黄巾军还是有很大难度的。

 还是先把东郡解决掉吧!这地方不解决就会成为心腹之患。至于那济北之地,等解决了曹军的势力再说了,应该不太困难。

 `````````````````````

 差两名进一百,看来无望进一百了,明天是肯定进了,但不知能进到多少,再发一章自我支持一下,也请大家支持!  M.igExS.cOM
上章 三国突起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