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之蝙蝠记 下章
第十六章 问禅
人的感觉很奇特,有时候会觉得时间流逝的非常慢,所以有人“度如年!”这些人如果不是在承受着生灵皆有的生老病死,抑或人之七情六。那他的人生一定会很悲哀。

 因为通常这类人都没有目标,没有理想,甚至没有想过明天应该干什么,能做什么!只有没有目标的人才会觉得自己的时间会很充足,通常这种人在老的时候也是最容易后悔的。

 原随云从来不会放纵自己,所以更不会浪费时间。因为他明白,若是想要得到的比别人的更多,与所付出的努力是成正比的。

 现在,他正坐在一处山坡上,脸上的表情很奇特。

 此时时近傍晚,天上落恢弘,眩目的晚霞將整个天际染成了一片晕红,像极了害羞的少女,红云冉冉,左下方洛水冲奔而来,江水粼粼,对岸的山峦反映着落的余晖,右方土地开阔平坦,一个个小村庄点缀其上,仟陌错,被翠浓重的群山环绕作衬。

 在一片恬静中惟只洛水滔滔,澎湃奔。穿过在余晖中的洛都城,气派恢弘。

 这已是三天后的傍晚,没有人能够形容原随云此时的感觉,或者说就连他也觉得匪夷所思。他已在此处坐了三天三夜,然而在他的内心里却觉得恍然一瞬。

 他能够感觉到时间的流逝,甚至微尘之地的奥妙变化,可是在感官上却觉得不过是过了一刹那。他滴水未进,精神却依然充沛,甚至觉得、气、神都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他忽然想起了曾经听过的一个故事,说一个樵夫上山砍柴,遇到了两个正在对弈的人,于是他坐下来看下棋。他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已將所有的心神寄托在了棋盘纵横之间。棋盘若星辰,观棋如观人生,樵夫不知道自己经历的不仅仅是一盘棋局,而是一段完整的人生。

 棋局终了!樵夫发现斧头的把柄都已经腐烂,等到他回到了乡里,发现当年的故人早已过逝。埋入黄土,就连以前的垂髻童子也已白发苍苍,行將就木。

 这正是“烂柯人”的传说,这个故事传得很广。

 沧海桑田之变幻,弹指一瞬间。

 一种无以名状的明悟涌上心头,眼前熟悉的一切恍似都给了他另一番不同的感觉。

 原随云面微笑,心中无悲无喜,却已然知道经过连番恶斗锻练,他终于在武技上作出突破,踏足更上一层楼的境界。

 一声娇叹在身后响起,悠悠着说“昔年达摩老祖面壁九年,始得成正果,今阁下一朝悟道,却是將古往今来无数大宗师都比下去了!”

 一个修长优美,作文士打扮的人,忽然出现在身边,与他一起朝洛河看望,俯眺整个洛全景。

 一叶轻舟,刚好驶过。如此景,仿佛是一张优美的画卷。

 原随云目光淡淡的在她身上扫过,笑了笑,似毫不在意般说:“你看这洛如何?”若是三天前,原随云见得师妃暄落单,很有可能借机杀之,只是现在他心中竟是出乎意料的平静,只觉得纵然被师妃暄一口道破行藏,然后宁道奇跳出来想要杀得他,也不会感到诧异。

 当然这不过是想想而已,师妃暄自然不知面前此人的底。

 师妃暄玉容不见半丝波动,淡淡道:“洛,自然是极好的。”

 “却是如此。”原随云淡淡一笑,从容道:“小姐此去往何处?”

 “洛水湖畔,天津桥上,此去赴约!”师妃暄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对于这途中偶遇的男子深感好奇,淡淡笑道:“先生当非常人,不知可否告知姓名?”

 师妃暄深通剑理,乃是继宁道奇后,中原最为杰出的剑术宗师。行事之间暗合剑理,弈剑之刻。以剑引对方破绽,然后倾力杀之。此刻也是存了试探之意。若是常人,定非其对手。只是原随云却是枭雄之辈,本是攻于心计,师妃暄虽然颇有几分心计,毕竟都生活在慈航静斋,众人荣宠。那能在原随云这江湖老手上讨得好处。

 而且原随云虽然言笑晏晏,心中也存了在师妃暄“通明道心”中留下一丝痕迹的意思,至少不能使她轻易忘却。

 心念百转,已是打定了主意“小姐可是佛门中人?”

 师妃暄愣了愣,继而笑道:“不错,先生如何得知?”

 “小姐既信佛,当知万事万物之间莫有缘法。我能与小姐相见,是缘。能交谈,更是佛缘。然后欣然别之,继而忘怀,当是快意。將来或可相见,也能令人有大喜过望之感。若是拘泥于名字之上。反而着于行迹了!”

 若说原随云对佛法没有涉猎是不可能的,虽然这是随口胡扯,然而却令师妃暄觉得深有道理,故此也是欣然点头,笑语嫣然的说“当是如此,我却是落入下乘了!”

 “在下楚原!”原随云笑了笑,接着长身而起,深施以礼,好像忘了刚才是谁將所谓的‘缘法’说得天花坠般的介绍道。

 饶是师妃暄涵养极高,此时也是生出一丝怒意,笑容在脸上凝结,皱眉道:“楚兄是觉得在下好玩么?故此才以言语相戏!”她柔美如天籁的声音,纵然是在生气之时也是以一种带有音乐般的动人语调,娓娓诵来,实具有无与伦比的感染力。

 原随云丝毫不受其影响,微微笑着说“此一时非彼一时也,刚才我不知小姐名字,故此也不愿说出自己的名来,只是方才陡然想起小姐说起的赴约之事,已然猜得小姐身份。”他深施以礼,脸上带着彬彬有礼的笑容,肃容道:“师仙子约占寇徐,战于天津桥上,此事早已轰传天下。天下莫不以见仙子一面为荣。楚某何其幸也,竟能率先遇上师仙子!”

 “楚兄不要將妃暄看作仙子成么?妃暄不过是个普通的女孩罢了!”师妃暄悠悠叹了口气,淡淡道:“楚兄肯听妃暄说个故事吗?”

 原随云默然无语。

 师妃暄曼声饮道:“寒山惟白云,寂寂绝埃尘。草座山家有,孤灯明月轮。石临碧沼,鹿虎每为邻。自幽居乐,长为世外人。”

 这优美的诗文恍似在人眼前展现了寒山白云,孤灯明月。予人俗世里而超乎俗世的意象境界、那感觉美得令人屏息。

 此时太阳渐下,馀晖染红了洛城西方的空际。

 原随云沉道:“这不像一个故事!”

 师妃暄嘴角逸出一丝笑意,淡淡道:“这只是故事的前奏,亦只是想培养楚兄听故事的情绪气氛。否则对牛弹琴,枉自浪费言词。”

 她侧过脸庞,俯眺着下方的洛城。侧面的轮廓美得令人呼吸顿止,彷若天地灵秀,尽会于她脸庞完美的线条上。玉容却是静如止水,轻轻述说着“有人问和尚道:‘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和尚答道:‘用功。’又问:‘如何用功?’和尚答:‘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于是问者大奇道:‘一切总如是,同是用功否?’和尚答道:‘当然不同,他们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思索,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

 接着澄明深遂的眼神上原随云疑惑的目光,柔声道:“这故事有趣吗?”

 “这故事好像是说的自然无为,斩断世情。然则首要条件却需把自身从众人的凄苦中完全离,然而众生皆苦,谁能达到如此境界?”

 “…若是众生都能做到自然无为,既不产生往,也不奢求享受。又何来那般苦楚?”师妃暄眼眸深邃,紧盯着原随云。

 “…若是毫无追求,即使是无病无痛的空活百年,岂有乐趣可言,而且若是人人都可做到无无求,人人都已是佛,还要佛来做何用处?”

 师妃暄肃容道:“正因无无求太过艰难,所以才需经过生灭轮回,不断积累果报,最终能够超脱自我。”

 “生灭轮回,来生果报,此事谁能证明。师仙子是否认为万物生灵皆可入轮回?”

 师妃暄秀眸闪动,沉道:“不错,万物分高下,然则天道不偏不倚,既为生灵皆可入轮回。皆能得大道。”

 原随云淡淡一笑,忽的一指,朝着面前的蛛网笑了笑,那上面正有一只蜘蛛吐出蛛丝住一只落网的蝴蝶,蝴蝶奋力扑扇羽翼,反而越越紧。道:“生灵既都能成正果,师仙子却看这蜘蛛与蝴蝶,与你我何异?”

 师妃暄淡淡的扫了一眼,淡然道:“无异!”

 “既然无异,师仙子是愿作蜘蛛,还是愿作蝴蝶?”

 师妃暄愣住了。

 原随云忽然笑了,从容着说“蜘蛛却是丑陋,师仙子当然应是蝴蝶!”然而,蝴蝶固然美丽,却是蜘蛛口下的猎物,原随云却是不说了。

 师妃暄没有答他,也没有以美目接他的眼神,只秀眸深注地凝视着洛城下方的水。良久,忽的叹了口气:“今与楚兄一叙,却是令妃暄甚觉此行非虚,只是约战之刻將至,楚兄可愿同去。”

 “…自然同去!”  M.igExs.cOM
上章 大唐之蝙蝠记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