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纤手遮天 下章
第二百五十章 一战结果
“京里驻的那几营兵是怎么回事?”东宫指的是皇城南门外的那一排帐篷。

 皇城内还在清理战场。整个天街,两边的衙门都不太敢开门,只因官兵喧哗,加之各人摸不清目前形势,没胆子进浑水里搅和。

 我瞄着他,其实这是小数目,京城之外驻的人数是城里十倍以上。为了不让东宫惊惶于定国公的“死而不僵”我还是做好事,瞒着他算了。

 嫡妃上前扯住东宫的手,对他解说到:“是定国公听说皇城变故,专程从别州调来的人马。殿下你看,臣妾的家人对殿下多么尽心!”

 我和皇后不约而同地把脸转到一边,就算要替自家说好话,嫡妃的手法也实在太恶了,真让人怀疑她是不是故意抹黑来的。作为实际上与她有血脉关系的人,我感到丢脸,想把她拉到定国公府上回炉重造。

 笨拙地灌输观点,对别的人或许有效,对东宫这种易反弹的娇惯孩子来说,实在只会起到反作用。

 东宫不满地瞥她,说:“定国公怎么能调动兵马?他前几年不是就释出兵权了吗?”

 嫡妃并不明白他所指的重点是什么,干脆直接地回答:“所以说,就是欠了人情…”

 “咳咳!”

 ----别再卖弄了,会让东宫更加反感的!我装作咳嗽。又没别地办法阻止嫡妃,更拿不出立场来替定国公开

 此时皇后开口道:“莫讲这些了。太后受了惊吓,‮体玉‬微恙。做小辈的还不前去看望?”

 “嗯!是儿臣疏忽了!”东宫闻言,便随皇后往香容殿方向去。

 嫡妃似乎肚子里还有许多话要对东宫说,大难不死,撒娇还没有撒够,却被硬生生打断,面上出不满的表情来。她看着皇后与东宫一行人离开丹华宫,突然转头,狠狠瞪了我一眼。

 也罢。反正这里只有我是她能欺负地吧。

 我连忙告辞,逃出来。

 前脚刚回驸马府,后脚就受帛的召唤,侍女说是长公主忧心忡忡一夜没睡,让我快去报个平安。

 屏退众人,帛悠悠地在扇子后面打了个呵欠。

 “想不到定国公能调出这么多人手。”他说“若非神秘人传信,这回我也险些不住惑,那可就要糟。”

 “长公主起事,至少得等待一个信服天下的时机。”我回答到“否则,不过另起一个王朝而已,双方强弱立显,窃国不成、反成众矢之的了。”

 “你从一开始就不赞同?”

 我哪里会说个不字,只是心里怎样想,他也管不到就对了。我回答:“非也,只没料到手段竟是如此。帛爱惜我的话,至少应要提醒回避。”

 帛噗嗤一声笑起来,摇扇道:“莫非驸马将会噩梦连连?”

 “难说啊。”我捧心摇头。“帛要体谅,我只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书呆书虫而已,哪里经得起开场第一战就这样刺的?”

 “呵。”

 我说:“听帛的意思,那个神秘之人。又来信了?”

 “是地,就在你进皇城见监国的那天。”帛道“此人必定在你身边隐藏暗桩。”

 他的这口吻…我马上提醒:“我身边,也就是帛身边。”

 “哈哈哈!”帛朗声笑道“我不惧,但驸马却深以为患,究竟是谁应该更加在意呢?”

 他对神秘人的信心,究竟是从什么地方孵出来的?上回已经谈过。再争论也没有意义。总之要说动他很是困难了,如今。他是将我对神秘人的敌意当作趣味看待的。

 我有些恼怒,佯笑附和:“在意何用,帛信他就是了。话说回来,你不是承诺过,如若神秘人再来信,便给我观看么?信件在何处呢?”

 “这嘛…”

 “长公主作算翻悔?”

 “哪里叫翻悔,只是这回神秘人专程提醒,说不要将信件内容给秦晏。”帛厚颜无辜地说“既然驸马已被人料及在先,再索要信笺也是无益,就别让我为难了吧?”

 话说到这份上,用劝的是绝对拿不到信了,想着又吃了神秘人一个暗亏,我心底就来气。

 帛见我闷声,笑笑,用扇子替我扇扇:“不提这个了。江近海退入幕后,但还在京内活动,至于去什么地方能联络到他,驸马你心里有数。”

 他一说起江近海,我就感到肩上的伤处疼痛。

 虽然不是要命的伤口,却也并非猫爪地那样轻巧,我抬手护住伤处。

 此时,帛也将视线移到我肩上。“啊,那处伤,还是包扎在外的好。”他说“驸马出现在后宫,只会令人生疑,如今有一处负伤,又有江近海的部下作证,便好说话得多了。”

 我口是心非,接话到:“嗯,但愿如此。监国倒是疑心了定国公,他对定国公调来的大队人马,有所顾忌。”

 “这是好事。”帛点头“秦氏的威胁一不除,我便一不敢公然起事。若说是畏惧元启帝,不如说顾虑他背后的家族。秦氏老树盘,就算我等勉强上位,也将是本朝伤筋动骨的灾劫了。”

 本朝?

 从帛那里离开,我就一路琢磨着这二字。

 乍看之下帛为国为民着想的,不愿朝廷动

 秦氏势力庞大,释出兵权只是走个形式。帛也了解,真正一搏的话,元启帝和东宫,任意保住一个,秦氏一族就有名义与帛作对。帛私下再怎么准备周密,要想铲除这个深深浸入官员系统内部的家族,仍是无法一蹴而就,到时候只能大换血,而且必须保证没有二次反叛之类地事情发生。

 硬碰硬?

 以帛的小心谨慎,他不敢尝试的。

 这也就是四皇子眼看将要得利,却被他弄得急转直下的原因。帛明白力量地对比,除了闪电战,他不敢真正闹大闹久。

 这回他的目标本是东宫,却让后者给逃了。等于说,其实杀掉其余的皇子,只是他的退而求其次,是无奈之选,总算没有空手而归罢了。

 现在听见他说本朝二字,我基本明白他的这两个关注点。

 如果不能拔除元启帝和东宫,那就只能对秦氏下手,两方任意摧毁其一,帛的胜算都将会大增。这会不会也是神秘来信分析过的呢?因此帛不愿放过机会,才会在“尚未准备妥当”的情况下,动用诸多方面地暗设人员,一齐行事。

 这里面最冤枉地恐怕要数江近海了,他原本的部署是要用来消灭枢密使,也就是对付皇帝、太后身边地内侍的,想不到因为帛的私心,在这里提前动用了内侍中的暗棋。

 以我与江近海相处的时间看,帛收买他,应该是在他与我失散之后。

 他拒绝到枢密使安排的地方避祸,自己选择隐居处以待天时,之后据卫刚说,是做生意赚钱,购置了土地庄园等等,可卫刚并没有解释是谁给江近海的权力,去挑选放犯做部下。当时我没细想也没追问,现在看看,既然他没有听从枢密使的安排行事,那给江近海权力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帛了。

 嗯,其实帛的脑筋满转不过弯,要东宫死,犯得着这么大张旗鼓的借刀杀人么?

 叫江近海配点葯,神不知鬼不觉就成事了,事后八成也没人追查得出个所以然来。我都担心过好几次,要是江近海不了往井里洒点东西,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再妄想下去,你比较适合去干孟章那一角了…)

 “驸马爷,门外有人呈信。”

 家仆用木盘给我端了封书信上来,展开一看,是东宫的字迹。他问我关押在牢里的众人何时能放来着。

 我回信告诉他,因为是太后的懿旨捉人,现在太后又病着,得等天子回朝之后才能批准放人了。建议他不妨亲自去牢狱之中探望诸人,一一安抚,给个好点的许诺,这么一来就应该不会出问题。

 搁笔,我想了想,又添上一句:不要擅自放人,多述说自己的难处,多保证平安无事就行了。

 擅自这两个字必须强调才行,否则,东宫很有可能去逛一逛,被人捧捧求求,便得意忘形,手一挥放人了。

 另外,单独关在朝天宫的即墨君现在不知如何了,江近海应该不会记得去放他出来才对。

 我再写上即墨君的所在,请东宫先去看看那边的情形。可别谁都把即墨君给忘记,等被发现的时候人都给饿死掉,那可就大大地丢了我朝的颜面了。

 这封信还晾在案桌上等墨迹干掉,下一封又来了,还是东宫。

 他一阵东拉西扯,说听闻长公主生了个儿子,一直没机会见见,让我把孩子送进宫给他看看。这还没完,他假惺惺地突然想起刚逢大我应该很忙,于是说不用我和长公主劳累了,让我妹妹秦四姑娘抱小孩进宫就好…这醉翁之意也太明白了,还不许人拒绝的。

 我撑住脑袋:果然不能指望东宫转,他什么时候活得没这么漾,那才是家国大幸啊!  M.iGExS.com
上章 纤手遮天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