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小资生活 下章
第23章 年三十
第23章年三十

 刘沁看着手上包得不甚美观的红包。(小说手打小说)怎么看都觉得有点小家子气,而且在包了几十个后,手指头无一不是红的,这些无一不让她怀念起后世的那种既美观又方便的红包袋啊,寓意好又大方!可惜现在还没有出现红包袋呢。

 红包袋,红包袋!对了,就是红包袋,哈哈,既然目前市场上还没有,那咱们自己就动手把它整出来吧。正巧明天她也不想她爸妈种田了,家里其实就两亩田,不多,现在杂水稻还没出来,每亩水田的稻谷产量并不高,除了肥料钱和人工钱,几乎没赚什么的,有时甚至还倒贴了人工钱进去。倒不如不种了,不过这只是刘沁心里的想法,种不种还得看两老的意思。

 至于前头租种的那十来亩沙泥地,那片地的人家看着刘沁家只种了一季的淮山就把两层楼房给建了起来,一大群人眼红着呢。个个都磨刀霍霍地准备大干一场,期待来年的淮山也有个好收成!

 假如不种田了,总得找些事来给刘爸刘妈做吧。皮包专卖店是一个,但也只是需要做一些前期的工作,像找店面,装修,进货,还有看看帐目罢了。店里的店长员工肯定是要请人的,不可能让刘爸刘妈亲自坐镇。而且啊,人都是视觉动物,如果一个卖高档皮包的地方,里面的售货员居然三四十岁的大叔大妈,估计这是很挑战视觉的!会让他们有一种走进大卖场或菜市场的错觉。这包包能卖得出去才有鬼呢。

 确实,只要皮包专卖店上了轨道后就没刘爸刘妈什么事了,得找点事让他们做,正好,这个红包袋市面上还没出现过,刚好可以让他们试试手。不过刘沁可以保证这是一本万利的生意,虽然这小小的红包袋利润很低,但它的成本更低!这红包袋受众面广,想想,逢年过节,喜事白事,哪家不需要它的?

 别小看了这件小东西,申请专利后,大量生产,薄利多销。保证数钱都能数到手筋!这东西要是能垄断,赚得不比卖包包少。而且有一点重要的,这东西安全,因为利润小,所以不惹人注目,自然也不会轻易就引起那些势力庞大的家族的竞争,人家看不上这只有几厘钱利润的生意,要做就做大的。

 刘沁想做这生意的另一个原因是,她不想把全家的经济命脉全部在王家身上,虽然专卖店的前景不错,但她也不知道王家哪天会把她给踢出去。她可不会自大地认为人家会和她合作一辈子,毕竟大家也是因为利益才合作的,哪天这利益关系不存在或自己妨碍到他们的利益了,他们自然会斩断这合作关系,真到了那个时候,人家不落井下石就好了,你还奢望人家给你安排好后路?所以多做两个小生意比较保险,万一皮包的专卖店不能做了,至少自己家也不至于陷于困境。

 其实这红包袋也不需要一年来做准备,只需要在过年前三四个月弄就成了,不过具体该怎么办。她还没想好。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年是做不成了,只好等明年了。所以说,时间还充足,可以让她慢慢思考,顺便设计多点图样出来。

 如果真能说服她爸妈不种地了,那么除了红包袋,刘沁觉得再做个小生意地好,不止能让刘爸刘妈过得充实点,当然,赚钱是必须的。如果做好了,还可以拉拔一下家族里的兄弟,让大伙一起入个伙,有钱一起赚,毕竟都是亲戚,能帮就帮吧。总不能自己吃了,亲戚朋友连点汤都喝不上吧?

 只有大家的利益绑在一起了,别人才不会在后面给你捅刀子,扯你后腿。光顾着自己一个人发财的人,一般都不得人心的,到时要是出个什么事,也甭指望自己的兄弟站出来帮帮自己。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你风光的时候没想起自己的兄弟,凭什么你落魄了遇上麻烦了,兄弟就得给你收拾烂摊子去?人家可没欠你什么。

 后来刘沁把这想法和刘爸说了,刘爸非常赞成,要是真有那么一天,自己家天天大鱼大的,而其他兄弟都是稀饭酱菜,他自己心里也不是滋味啊。不过这都等他们家的专卖店搞起来再说吧。现在八字还没撇呢。

 “。红包弄好了,一钱的有三十个,两钱的有二十个,五钱的有十个,你拿好哦。”刘沁说着就把三踏用橡皮筋扎好的红包递给刘

 刘扶了扶鼻梁上的黑框老花镜:“弄清楚了?没错吧?”

 刘沁拍拍脯,保证道:“,你就放心吧,我都数清楚了,没错的。”

 刘把那些红包接了过来,然后走到铺对面的桌子旁边,拉开柜子,把它们放了进去,也没用锁头。

 刘沁在一边看着,想起以前小时候的一些事,觉得特别汗颜。刘放红包这事要是搁在以前,肯定是不会当着刘沁的面做的,定然是等刘沁不在场了,再找个地方把它们藏好。要是让她知道了,她会时不时地来拿走一两个。

 想当年,刘让她到小卖铺打米酒,她都会在路上偷喝几口,其实她个人并不爱喝的,这米酒苦苦的。辣辣的,没啥好滋味。而她每次要偷喝几口的原因无非是在那缺衣少食的年代,啥能入口的都馋得想进肚子罢了。而且每次打酒回来的时候,刘瞅着透明的米瓶子里的容量,都会抱怨下,“这一块钱的酒又被那店家的克扣了!”她完全没想到其实是自己的孙女偷喝了,这事不光刘沁干过,刘言那小子干的次数也不比刘沁少就是了。

 其实现在刘沁想起来,都会觉得特别羞愧,嘿嘿,小时候品不算好。不过不管再怎么调皮也不会丢脸到别人家去就是了,这些小偷小摸的事都是在自己家发生的。

 刘沁拿出事先藏在口袋里的两百块钱,把这两张四人帮递过去给刘:“,快过年了,孙女也没什么可孝敬你的,这两百块钱,你就收下,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吧。”其实前两个月刘沁就托王博找关系,在北方那边带回一套羽绒服,因为耗费的人力物力稍微多了点,所以也贵了点,但众所周知,羽绒服既轻便又暖和,最适合老年人了。上次去市里刘沁就把这羽绒服拿到手了,她准备在年三十的晚上送给刘***。让她在新年里也有新衣服可穿。

 刘罢罢手,笑着说:“小沁乖,你还读书呢,这钱你就留着自己用吧,不用给了,还有钱用呢。”上次老大家卖了淮山后他私底下就给了她一千元,当时还吓了她一跳,后来听他说是卖淮山赚了的,让她尽管放心收下,她才安了心,也不去打探那淮山卖了多少钱。毕竟这些都是儿子媳妇管了,自己也不是那种八卦的人。她只知道,儿子仍然是孝顺的就好。

 刘沁笑着劝道:“没事,,我还有呢,你就放心收下吧。”和叔叔搭伙,就她所知,恐怕那边的日子也不好过吧,多给点钱,也让她安心,况且过年的人情来往,花销虽不算大但也不算小了。手里头有点钱,总比捉襟见肘要好。

 其实刘沁几乎可以说是她大的。她出生的时候太爱哭了,几乎是哭足百的,吵得刘爸刘妈睡都睡不安稳。于是在喂足四个月的后,刘妈就迫不急待地把她扔给了刘,在她一岁前,每晚她都要含着刘***头才睡得着。

 而上一辈子,她因为容貌而自卑了太久,而自卑的同时又怨怼父母把她生得太丑。她常想,哥哥弟弟都长得好,为什么就她一个人遗传了刘爸刘妈所以的缺点?如果她是一个男孩,那么她就不用在意这些了,为什么她又偏偏是个女孩呢?她一直沉浸在这种情绪之中,怨怼的同时,一旦想起了家人的好,又让她觉得愧疚难安,于是她就非常讨厌想起家里的亲人,非常不想面对他们,久而久之,就渐渐地淡忘了亲人对她的好。

 很多事情都是在重生后才想起来的,她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现在的她虽然长得不算是一等一的漂亮,但也算清秀可人。没有了满脸的豆豆和豆印,没有了五大三又肥短无比的身材,她才发现,原来她也不是一出生就是那么丑的。如今的她很满意目前的生活,她想好好对待家人,弥补前世的遗憾,不再害怕,也不再辜负。

 刘见刘沁是真心孝顺她这个***,并不是说客气话,也就收下了那两百块。

 刘沁见她收下了,也就开心地告辞了,毕竟外面还有好多事要忙呢,院子还要清理一下。

 刘看着她踏着轻快的步子离去了,还顺手帮她掩上房门。暗自感叹道:这老大一家真让人窝心,大儿子对她好,连孙女也懂事,她算是知足了。这老2她是指望不上了,其实这钱多钱少只是小事,重要的是心意。之前还说每个月每家给15块钱,但老2家的都拖了好几个月了,她也不催,看看,这都过年了,老2和他媳妇吭都不吭一声,她对他们真是失望透了。如今看着大儿子一家大半年的行事,她也算是老来有个依靠了。

 这冬天的日子就是短,眨眼间就到了除夕夜,才六点多呢,刘爸刘妈就起了,连几个孩子也一起喊了起来。然后就开始分头行动,刘爸提着篮子和袋子去了县里。之前已经买了两只公和其他的一些如香菇木耳等的耐留的干货,还有瓜子糖果和水果也早买齐了。年三十一在早赶去县里,无非是想准备采买一些新鲜的鱼和,番茄豆腐之类的罢了。

 而刘妈这边呢,正准备去庙里和太公那拜拜,祈求来年一切顺利。她把杀了后,然后蒸煮,把它放到盘里,在它的嘴巴上横着上带着叶子的小柑橘,柏枝,桂叶。在这只公前面还摆了一块约两斤重的煮了的猪。再备上三碗饭一碗米,在这碗米的四周都上红包,中间也放了一把红包,寓意着来年财源广进。还有带上一壶小酒,两卷炮,几对红蜡烛和一大把擅香,把这些东西放在一个箩筐里。约上婶婶程梅娟,她也是拿了个箩筐过来,里面的东西大同小异。

 然后再约上三伯母和四伯母,四个箩筐,两条担子,由刘妈和四伯母挑着。兼顾着程梅娟怀着孩子,几人走得并不快,一路上都是有说有笑的。这大过年的,有啥子问题都搁年后再说吧,谁要在这时候添堵就真的太不识相了。所以尽管大家心里都有这么点意见,脸上却是言笑宴宴的,并没有说出些什么让人下不来台的话。整个气氛都是乐融融的,连路过的人都不感慨,这几袖里的感情真是好得像亲姐妹一样啊。

 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也花了半个多小时,庙里的桌子上都摆满了黄的公,甚至有人大手笔地在上面摆了个猪头。刘妈几人看到桌子上还有空的地方,赶紧把自家的物品放了上去。然后点上红蜡烛和擅香,在各个神位上都了红蜡烛和擅香后,就让孩子们跟着自己对着佛祖三跪九叩,然后就让孩子自由去玩了,自己在那看管着物品顺便求求签啥的。

 刘沁好奇地在庙的四周转悠着,这座庙的历史也悠久了,青砖红瓦一派古朴的气蕴。它就矗立在水坝旁边的高地上,同时也是建在山脚下。这个庙在市里也是有名的,每到农历的节日总会有无数的人慕名而来,香火鼎盛。所以它的周围被建设得很好,庙的正门约有四五亩地的龙眼,这产业是属于它的。

 正殿两侧是供香客的休息的场所,还有一些客房吧,供远道而来的客人过夜的。这的斋菜还算可以,但因为刘沁家离庙也不算远,所以也没吃过几次,毕竟吃斋菜也要花钱的,穷人家都不太舍得,通常都是一来一回,上了香尽了佛心就走了。约半小时后,刘妈几人把孩子招了回来,让几个胆大的男孩到庙门外烧了炮,就收拾东西准备往太公(祠堂的俗称)走去。

 等刘妈领着孩子回到家时,已经是下午两点了,刘爸正在家里炸鱼片呢。这道菜不光耗时多,而且还非常耗油!这是往年都没敢弄的,还不是今年杀猪的人多了,刘爸低价从村里杀猪的人那买了几次猪板油回来自己熬,熬出的油把家里的两个大瓮都装满了呢。

 这道菜虽然好吃,但真的好麻烦,把鱼身里的鱼骨都剃掉,然后切成薄片,把鱼片用清水洗净,放料酒、盐、花椒粉、姜丝将其拌匀,腌制一个小时。然后是搅蛋糊,用适量面粉、水打成糊状,加入一只鸡蛋。最后往锅里倒入半锅油,烧热后,把挂上了蛋糊的鱼片放入油里,炸成金黄就起锅。这鱼可以趁热吃,也可以再弄些辣椒番茄酱淋在上面,可好吃了。

 锅里的糯米灌大肠已经了,一节节白白胖胖的,被刘妈捞了上来,放在篮子里凉干呢。

 刘妈回来后,就和刘爸一起忙和了起来,也不让几个孩子帮忙,把他们都打发去洗澡了。年年如此,从年三十到年初二的饭菜,刘爸刘妈都是亲力亲为的,尽管今年知道女儿的手艺比他们好,但就是不让她动手,让她到外面玩去。刘沁几个也乐得轻松,刘爸刘妈是怕换上新衣的孩子被油烟味熏脏了,宁愿他们都穿着新衣服到外面和别的孩子炫耀去。

 吃年夜饭的时候,刘爸亲自去把刘接到了家里来,大家脸上都堆满了笑容。两兄弟规矩地会在椅子上,看着香的菜口水。刘爸还开了两瓶可乐,刘言和刘煦争先恐后地碗移到刘爸面前让他满上。刘妈虽然担心孩子可乐喝多了,

 就吃不下饭了,但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她也不想说出否定的话来扫兴。大不了饿了再让他们吃一顿宵夜算了。这日子真是一年过得比一年好啊,从桌子上的菜就可以看得出来。往年的年夜饭,桌上大多数都是一盘,一盘猪,再加个下水煮的汤吧,再加两青菜,都算丰盛了。而今年,除此之外,还添加了一盘糯米灌大肠,炸得又香又酥,闻着就让人觉得胃口大开。还炒了个酸笋猪大肠,还有一道番茄鱼片。这些菜把整个桌子摆得满满的!

 “来来来,大家先干一杯,预祝咱们日子越过越红火,而且祝老妈您健康长寿!”刘爸站了起来,满面笑容地说!

 全家都站了起来,齐声说:“来干杯!”

 这形式一走过后,大家都开始有说有笑地吃着饭,容易咬的都放到了刘面前,甚至连刘煦也给刘挟了几次菜,乐得她直喊乖孙子!

 酒足饭后,刘言两兄弟拿了些零用钱去买了一些炮来烧,那些炮是那种随便往地上一砸就炸的炮,破坏不大,但声音大。贼受孩子的

 而刘沁就在家帮着刘爸贴对联,现在的对联还是红纸黑字的,红纸金字的都少见,更别提字里还金光闪闪的了。

 后面的就是水帐啊,郁闷,唉,没灵感!  m.IGexS.Com
上章 重生之小资生活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