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下经纶 下章
第二百四十三章 外来者
清晨,裴东来收住了神hun,从闭关中转醒过来。

 修行如他,平常的睡眠已经不算是必须之事了,打坐修炼之时便能够自然驱除身体上的疲劳困倦,相比睡眠休息效果要好上不好。裴东来在军中行走了将近三四个月,又在紫皇神境中游走了两三个月,平里哪里有什么空闲好好的休息,都是闭目打坐修炼,权且算是休息的手段。[www。。]

 一旦放松下来,面对太学宫院落中的高chuáng软卧,裴东来一时间还真是有些不适应。正好他修炼到了神通境界,需要不断的淬炼体内的真气,化气为,裴东来便就没了休息的打算,抓紧一切时间用来修行。

 一夜打坐修行,裴东来体内的真气已经被炼化了百分之二三,这个成绩已经算是不错了,毕竟裴东来体内的庞大真气在那放着,想要短时间内将全部真气罡力融在一起,炼气为,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功成的事情。

 而且这真气炼化之事,都是先易后难,越是往后,便越需要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耗费在打磨真气上面。若是等到裴东来体内真气炼化过一半之后,想要再进一分,那也需要累月的光景耗费。

 裴东来清楚这是水磨工夫,没有别的捷径,只要耐心打磨体内的真气,突破神通境界,达到通幽境界并不困难,只不过是耗费一些时间而已。

 看着窗外天sè大亮,裴东来深深的了口气,感受着久违的放松。

 不管是在军中还是在紫皇神境中,裴东来脑中的神经都是紧绷着的,没有什么功夫能够用来放松片刻。眼下在太学宫中,裴东来总算是能够放松下来了。

 片刻之后,裴东来整理了一番身上衣衫,推开房门,来到院落中。

 太学宫身处高山之巅,裴东来所居的这一处院落更是在山峰外围,紧邻云海。这院落虽然没有墙壁,却也没有罡风呼啸吹拂,想来便是太学宫中自有办法,将太学宫护卫起来。

 “贵人起的倒早。可有什么事情,需要小人来做的?”

 裴东来站在院落中,青衣小童扫尘便从一旁钻出来,站在裴东来身旁,脆生生的说道。

 “唔…不劳烦了。”裴东来笑笑,轻声说道。

 “贵人既然无事,小人就先行退下。等到贵人有事相召,只要叫一声小人就是了。”

 青衣小童冲着裴东来一拱手,得到裴东来应允之后,就地一转,化作一道清风去了。

 裴东来转过身去,望着悬崖外的云海,xiong中顿时有一种莫名的情绪在萌发。

 观天地之间浩dàng之景,方知人身渺小,方证本心通透。

 此时虽然天光已亮,但是太阳却不曾升起。裴东来望着云海思忖一阵,便在院落边上盘膝坐下,望着东方天际。

 反正现在左右无事,静等出,也算是一件美事。得见如此的景象,也算是平生的缘法,裴东来不想错过。

 太学重器,天地彻转化盘。

 宁佐贤望着缓缓盘旋的天地彻转化盘,眉头紧蹙。

 他已经在太学宫地中坐了一整晚,不曾动过一分身形。

 太学宫立派根本,遍观天下吉凶气运的儒门圣器,天地彻转化盘,转化中已经出现了不弱的衰亡暮气。

 释儒道三门圣器,便是在一个世界的人间生成之后而生成的,本应同天地同在。若非外力强行催毁,否则便是真真正正的永垂不朽,千古传承。

 衰亡暮气这般根本不应该出现在儒门圣器上的气息,此刻却明明白白的展现在宁佐贤面前。

 “太学宫的气数,难道便要尽了?”宁佐贤口中轻声念道。

 儒门圣器坐镇太学宫,其中的气运便已经同太学宫紧紧相连。太学宫气数强横,天地彻转化盘之中的气数自然强横;若是太学宫气数转衰,儒门圣器的气数便会衰弱几分。

 但即便是数十年前,大楚朝明里暗里对太学宫下手,将太学宫的力量从朝野中缓缓清除之时,天地彻转化盘上的气数,也不过衰弱了三分而已,但还是生机,根本不曾动摇根本。

 朝廷不再支持太学宫,太学宫失去了皇权扶持,其中气数衰弱三分,宁佐贤心中也明白。但是一个裴东来,一个楚朝的小小都统,怎么就让太学宫的气韵转为衰败?

 “天心难测…”

 宁佐贤心中苦笑一声,口中低声道。

 今面见裴东来,看起来已经关乎太学宫一派的生死存亡。

 宁佐贤站起身来来,正要离开太学宫地,却顿住了脚步。

 隐隐约约的,他听到一个晴朗声音,传入太学宫地,传入他耳中。

 宁佐贤虽然能够察觉到太学宫方圆千里之内的动静,但那也要他有心查探才可。平里若是不用上探查的手段,武修的六识虽然远胜于常人,但也并非极其强大。

 而他身在太学宫地中,又有什么声音,能够穿过太学宫地中的层层制,传入他的耳中?

 “…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chuáng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时则为气;檐yin薪爨,助长炎,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

 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

 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

 清朗声音先前并不十分清楚,但是越到后来,便越是清晰。

 即便是身在太学宫地中,宁佐贤也能够听的清清楚楚。

 不仅是他,此时此刻的太学宫上上下下,都已经听的清清楚楚。

 “这…好纯的浩然正气!”

 横剑台上,太学宫众弟子正在观云海,养心xing,朗诵先贤文章。这是太学宫内每的必修课,从来没有一松懈过的。

 太学宫众弟子朗诵先贤文章,勾动本身中浩然正气发动,随着每个字吐出,便有星星点点的浩然正气从太学宫弟子身上散发出来,融汇在天地之间。诵读先圣文章,便是在增强心中浩然正气之时,将先圣文章中的浩然之意增强,两相得益。

 何不归站在横剑台上,口中念诵着先圣文章,一丝不苟。他的修为在同辈中,已经算是数一数二的了,身上散发出的浩然正气相比别的弟子,也要旺盛很多。

 正在念诵先生文章时,从来不曾分心过的何不归心中一个恍惚,从先圣文章中分出几分心神来。

 一股浩然宏大的天地正气,正在太学宫中转。这浩然正气宏大堂皇,兼之纯无比。其中蕴含的浩然正气,相比太学宫弟子身上的浩然正气更是旺盛数倍不止。

 何不归心中惊叹,口中轻声叫道。

 难道是哪一位师门长老,在此刻获得了晋升?

 如此宏大的浩然正气,何不归也只从师门长辈身上才领略过。而且师门中的长辈身上的浩然正气,能比这浩然正气更为宏大的,便只有两三人而已。

 更为宏大,却并不意味着更为纯。

 随后,一个清朗声音从远处传来,清晰的映在何不归耳边。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星。于人曰浩然,沛乎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shi中血。为张睢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厉冰雪。”

 清朗声音缓缓念诵,其中没有丝毫的偏颇之意。

 何不归放下手中的书卷,侧耳倾听。

 这长诗中言辞慷慨ji昂,何不归虽然自诩遍阅先圣诗篇,去也找不到一篇能够如此慷慨ji昂,兼具堂皇正气的诗篇来。

 清朗声音越来越大,横剑台上太学宫弟子便越来越多的感应到天地中的浩然正气,同时也察觉到了这个不断念诵着的清朗声音。

 不断有人放下手中古卷,恻然倾听这声音朗诵的长诗。

 “不…这,并不是门中前辈!”

 何不归将这长诗听了一阵,心中登时便做出了判断!

 太学宫中的经典文章,何不归虽然并未参阅全部,但是也看了九成九。而那些文章中同这长诗风格相同的,便也一首都没有。

 换句话说,这长诗并非太学宫中的文章!

 “难道是…”

 何不归心中一动,望着浩然正气所来的方向,口中低声叫道。

 太学宫中,唯一的一个外来者,便是他了!。  m.IGeXs.Com
上章 天下经纶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