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仙子谱 下章
第六十八回 五毒菊全 1
待卜元等人去了,‮花菊‬夫人复请了方国落座,然后急着问道:“…田郎他好吗?”神色中自出了无限的关切之情。

 方国涣应道:“田先生棋江南,名震天下,正如中天!”

 ‮花菊‬夫人闻之,欣喜之余,摇头喃喃道:“田郎!田郎!那株水菊明明还活着,你怎么说是枯死了呢?看来…看来是我的不是了,当初错怪了你。”‮花菊‬夫人情不自地说了一番,随后对方国涣摇头一笑道:“看来方公书与我还有田郎,我们三人是有棋缘的,既然如此,这件旧事就向公书说了吧。我与那田郎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田郎拜先父为师习棋,时常与我在一起研棋养菊。可是后来,我于菊上的时间多了些,田郎在棋上的时间多了些,并且愈痴,彼此少了些温情。我自是怪他,棋扬江南之后便不顾我了,于是将刚刚培植出的一株水菊送于他,以试其心。过了一段时间后,我便问他水菊怎么样了,田郎竟然说无暇照顾枯死了,令我很是伤心,一气之下向他挑战,在棋上斗败他,叫他认错赔罪。谁知心急之下,不能解最后的僵局,殊不知田郎是在棋上让我的。”

 ‮花菊‬夫人叹息了一声,接着又道:“当时见棋上不能制服他,我便一赌气出走苏州,离开了他。而今看来,他当初是与我开了个玩笑,那株水菊他一直照顾得很好的。唉!我当时负气出走,空空自误了2o年,不知田郎还能原谅我吗?”‮花菊‬夫人此时已是有了悔疚之感。

 田午与‮花菊‬夫人的段传奇曲折经历,令方国涣感叹不已,于是道:“昔日在苏州田先生的家中,曾见田先生守望水菊别有感慨,自对夫人有着无限的思念,当时在下不知内情,不便相问,原来田先生与夫人之间还有这般曲折。”

 ‮花菊‬夫人闻之,立呈无限喜悦道:“田郎还在想着我!他能原谅我吗?曾闻江南棋王至今仍单身一人,未曾娶室,这些年来,也是苦了他了。”说完,‮花菊‬夫人不黯然泪下。

 ‮花菊‬夫人向方国涣讲述了一番江南旧事,随后于侧室中取了一册书来,呈于方国涣道:“方公书既与田郎相识,后或许能再见。今有一事相托,这是我著的一卷《‮花菊‬集》,内载咏菊诗词各三十六,‮花菊‬赋十八篇,都是借菊咏物思人之文。恳请公书寻个相会亲手于田郎,他看了之后,或许能明白我心依旧,若能原谅于我,我也自会感到一丝安慰。”说完,向方国涣欠身施了一礼。

 方国涣忙双手接过道:“夫人快莫如此,既是夫人重托,在下一定照办。”再看那《‮花菊‬集》时,封面精美,墨香犹存,却不知有多少苦思在里头,方国涣随于怀中小心地藏了。

 ‮花菊‬夫人此时释然道:“多谢方公书成全,今我才明白了当年乃是一场误会,只因自家任,错怪了田郎,但让他知道,这2o年来,我对他仍念念不忘就是了。”话语间,自呈无奈的苦涩。

 方国涣见‮花菊‬夫人对田午如此真情和感怀,自是感动道:“请夫人放心,后见着田午先生,在下一定告知这一切都是当年的一场误会,夫人至今仍思念田先生得很。”‮花菊‬夫人闻之,感激地道:“今幸亏公书在棋上解了我多年的困惑,方明白是我错怪了田郎,更有此机会承公书传送我的谦意,否则会遗憾终生的。”

 这时,那名叫秋菊的侍女用银盘端了一大朵纯白色的‮花菊‬进了来。‮花菊‬夫人见了一喜,上前接过,亲手呈于方国涣道:“此芙蓉菊能解百毒,为达谢公书解局传书之恩,但赠此菊,请公书趁鲜食用了,对身体是大有好处的。你们刚才解毒用的便是芙蓉菊的花瓣,现在送公书一大朵来吃。”

 方国涣闻之一喜,知为奇物,起身接过谢了,然后一瓣一瓣的将这朵芙蓉菊分开来入口食了,觉得甘甜清香之外,却也无它。

 ‮花菊‬夫人这时点头笑道:“公书后再到‮花菊‬岛来,虽不识路径,却可不再受‮花菊‬阵毒菊之困了。此芙蓉自可解紫斑菊之毒,这种以菊解菊毒之法,乃是我近十年来苦研的成果。”

 方国涣感激地道:“承夫人抬爱,赠送在下芙蓉菊吃,没想到这‮花菊‬中,还有同物相制的。”

 ‮花菊‬夫人道:“菊中也自小人与泡书的,我因让群菊逆时而放,无意中竟反植出了这种有大毒的紫斑菊来,除了芙蓉菊,世上别无它法可解。”方国涣惊讶道:“菊中有此奇药,不可思议!”

 ‮花菊‬夫人道:“正品真菊,甘凉无毒,入肺、肝二经,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之功,《本草》列为上品,为医家常用之药。方公书若感兴趣,可随我到‮花菊‬宫后面的菊圃中一观天下间的奇菊异种。”

 方国涣闻之喜道:“如此幸甚!多谢夫人了。”‮花菊‬夫人笑道:“勿要客气,但请公书于菊中眼福罢。”说完,‮花菊‬夫人便引了方国涣来到‮花菊‬宫后面竹篱封闭的菊圃中。

 一进入菊圃内,方国涣立时被眼前的景惊呆了。但见‮花菊‬满园,争奇斗妍,殊香异彩,可谓占尽天下之颜色。丹菊赤红,玉菊纯白,黑菊如墨,黄菊似金;而又有绿菊者,花叶同,宛如碧玉。

 ‮花菊‬夫人此时但数家珍,指了各种奇菊向方国涣介绍道:“这种蕊瓣若梅花者,名为‘梅花印’,这株为‘大如意’,那株叫‘金牡丹’,旁边的称‘天鹅舞’,左边的唤作‘冰盘托桂’,右边的雅号‘紫玉香珠’。”

 ‮花菊‬夫人又指了一株金黄‮花菊‬道:“此菊名为‘黄十八’,因其花瓣共有十八片之故。”方国涣视之果然。

 ‮花菊‬夫人又是指了一株红黄相间的‮花菊‬道:“此菊名为‘二乔’,为菊中美人,意取三国时东吴的两大**大乔、小乔之名。菊之称谓,各有深意,皆不虚设。如这株瓣细若柳者称‘柳线’,最形象的恰当不过了。那株整团花瓣抱而放,如人之笑脸,故唤作‘笑靥’。旁边的这株‘绿牡丹’比那种碧菊之又淡了些。”方国涣已是看得眼花缭,啧啧称奇不已。

 ‮花菊‬夫人随后又道:“这片菊圃中,自包尽了天下间菊中的奇品异种,外人涉足不得的。公书是棋上的高人,似比那田郎的棋上又高出许多,如这‮花菊‬般,奇中有奇!自见到公书领着那几个人从紫斑菊的毒花阵中走出,便已知公书非同常人。”

 ‮花菊‬夫人接着又道:“世上虽好菊者有之,多泛泛之辈,但唱一些菊耐霜寒的诗赋耀人罢了。惟唐人黄巢好菊为真,以菊咏志,曾闹得大唐李家天下不宁。其诗句为:

 讽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极与桃花一处开。

 又有一诗为: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两诗皆有大气,果然得了菊中傲骨。”

 方国涣闻之,点头道:“能令‮花菊‬逆时而放,四季同,更与它花争,黄巢有其志而无其力,然夫人却已办到了,是为神奇!今‮花菊‬岛一行,观菊如观夫人一般,品格清高,不拘人间时令,便是天上的花仙也自愧不如了。”‮花菊‬夫人闻之笑道:“不知花仙中可另有菊仙,否则真要与之一赛的。”

 方国涣这时感叹道:“此番一观,方知这菊中别有天地,物之极,当可通神!”

 ‮花菊‬夫人笑道:“菊之感应于人是不一样的,世人好菊,但喜其颜色与清肃之,而做闲时遣娱之趣。那陶渊明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便可证明其也只能做一个无可奈何的隐士,清逸脱俗的羽罢了,境渐高而志愈浅!其实菊与人一样,都是有情的。如这株雪菊,我若三不来看它,便呈枯萎状,无论使女们怎样来浇水施肥也无济于事。”方国涣闻之惊讶道:“竟有这等奇事!”

 ‮花菊‬夫人道:“我与菊的感应便如公书与棋的感应一般,其间诚所致,物之为动为通的道理都是一样的。‮花菊‬与棋书虽无言语,若以心神专注于它,久自可感悟到奇妙之境。”

 方国涣闻之,点头赞叹道:“夫人将这人与物之间相感应的道理讲得如此之,实在令人佩服!”‮花菊‬夫人闻之一笑。

 ‮花菊‬夫人引了方国涣在菊圃中边走边赏,边赏边谈。这时,方国涣忽见一株金黄的大花瓣菊,花团大如盆,正值怒放期间,甚为耀眼,不由惊异道:“世间竟有如此大的‮花菊‬!若非亲眼所见,实在不敢信的。”

 本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m.IGeXs.Com
上章 仙子谱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