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笑傲大明 下章
第一章冰河大明
追回五十万两白银后,刘正风窘境缓解了不少,加上债主赵目下是衡山城的风云人物之一,商界的新秀,自然有不少人卖面子,延缓追债。度过了财政危机的刘征风似乎有些心灰意冷,整在家调养身体,或者待弟子,衡山派的事务不再关注,而是放给赵来处理。

 赵接管衡山派的日常事务后,着实繁忙了一段时,主要就是调整了衡山派的一些章程,开始加大对弟子的训练力度,采用物质奖励与精神刺相结合,每月就举办一次派内弟子间的PK,第一名优胜者可以获得衡山优秀弟子的称呼,在一月内可以向任何一个能够碰到的师门长老请教武学,还有一千两银子的大红包。

 按道理,赵也可以收徒了,不过赵自知自己技艺尚不完善,对衡山派的许多武功法决以及武学常识都不甚了了,收徒无疑是胡闹。

 教育,无论什么教育大致可以分成两种:填鸭式教育与导式教育。江南七怪教授郭靖,是填鸭式教育,加汗水加呵斥加激励,最终是事倍功半;马钰、周伯通教授郭靖是导式教育,形象加兴趣加惑加鼓励,当然是事半功倍。如果没有马钰,估计郭靖仍是一个人见人摇头的大傻蛋。

 赵颇有自知之明,如果现在让他教徒弟,他只能按部就班,规规矩矩,不可能针对不同特的徒弟制定切合的他们的计划。填鸭式教育赵最为痛恨,自然不希望将这种痛苦强加到这些弟子身上。

 在衡山派山门内,赵制定章程,规划衡山派发展的未来三年计划,编纂最为基础的训练大纲,撰写师门忠诚教育的教材…忙活了大约二十多,方才有机会下山。自那刘正风回刘府后,就很少与赵来往,赵登门,也时常扑空,令赵无奈。

 你想放权给我,但也不比如此之彻底,你这不是摆明告诉大家,偶刘正风和你赵心生怨隙,不共衡山吗?

 今次赵再度扑空,无奈下只好告诉米大年,待刘正风回来后转告一声,衡山派的事务请刘正风多多照看,赵打算近出门去福州一趟。因为左冷禅的异变,使得赵对未来充满了疑虑,这已经不再是他所熟悉的笑傲时代了,不知道是因为他的到来还是什么原因,这个时代的情况已经发生了转折。

 如何确定自己是否还存在着信息优势,其中一个的问路石就在福州城。

 从衡山城到福州,骑马的话,大概也就是二十余的路程,虽然没有学过骑马,但武功在身,对付一匹蒙古马,还是没有问题的。除蒙古马外,赵还在马市上看到了阿拉伯马,法郎西(法兰西)马等等,让赵大为讶异。

 大明,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奇特的一个王朝,皇帝出身贫寒,唯刘邦能比;对外政策僵硬,不管你是什么少数民族,不管你祖先如何辉煌,敢来惹我,打!

 打不过你?

 俺也打!

 皇帝被抓了?

 俺继续打!

 不死不休?

 俺照打!

 不管大明在政治上如何的黑暗,但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却是异常的强硬,有仇报仇,没仇找,俺非死你不可,不给俺上贡,俺就你!

 蒙古的大汗,是明王朝册封的;梳着辫子的小丑,也是期盼明王朝的册封…周边的少数民族,不管其祖先如何辉煌,在明王朝打了再说、边打边说、说了也打的政策下,不得不委屈地向明王朝低头进贡。

 正由于明王朝的强硬,才确立了中国在亚洲的核心地位,成为所谓的中央之国,天朝上国。否则,单凭那些一年不洗澡的斗大的字不识的满清蛮子,他们能建立起什么天朝上国来?

 如果明王朝运气好点,没有碰到小冰河期,没有年复一年的大灾荒,那么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就不会爆发,崇祯虽然不怎么英明,但也不是彻底的废物,总能重整河山,还中华一片蓝天。

 小冰河期,是相对而言较冷的时期,但是比主要的冰期还要暖和,维持的时间也比较短。但小冰河期在中国影响的时间却比欧洲长了数百年,当欧洲仍处于中世纪暖期时,中国就已进入长达数百年的冷期。

 在南宋期间,气候曾经一度回暖,但是仍旧偏低,而且维持不久。元、明、清三代大多属于寒冷的年代,明代中叶及后叶,气候寒冷干旱,16世纪中国旱灾发生次数高达84次,居历史上各世纪之冠。

 旱灾,意味着歉收。在对付鞑子的关键时刻,当政者自然会不遗余力,尤其是对那些图谋中原的少数民族,明王朝有着刻骨的仇恨,不共戴天,生死取一。

 如果没有小冰河期,那么崇祯就不用面对因加饷而此伏彼起的农民起义,不用将本已匮乏的物资消耗在内部,导致对外无力。当然,明王朝的没落,政治上的争,地方上的自保,军阀的投鼠两端,崇祯帝的多疑及刚愎自用…不可否认,小冰河期的存在,尤其是在崇祯帝即位后的几年内,频繁的旱灾,给崇祯的雄图大略笼罩了浓重的阴影。

 天灭大明?

 还是上天也看不惯中华文明遥遥领先于世界,特意用小冰河期作为手段来给予世界保持平衡?

 如果没有小冰河期,那世界的格局将因此而改变。西方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其著作《大国的兴衰》中提出,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文明更发达,更先进。同时他也提出,当明王朝背离世界时,世界也抛弃了明王朝。

 虽然明王朝专制,明王朝腐败,明王朝没落,明王朝死气沉沉…

 但至少,明王朝的君权没有那么的黑暗,宦官当政偶尔有之,更多的则是皇帝被大臣赶进了内宫,无所事事下只好研究女生理构成或者生起了做艺术家的梦想,国家大事则被内阁垄断,这与西方的君主立宪何等的相似。

 但至少明王朝的科研风气浓厚,火器制造方面世界领先,其它方面也引进欧洲的先进学术,比如数学之类。学者方面既出现了徐霞客也出现了李时珍、徐光启等一大批的专家或者通才。

 但至少明王朝不会对外奴颜婢膝,各地赔款,更不会出现说出“宁与外人,不与家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心”的卖国贼。

 …

 也许偏颇,但赵决定了,赵找到了,赵发现了自己的庄严的历史使命:

 找到努尔哈赤的祖先,干掉他!

 找到慈禧太后的祖先,干掉他!  M.igExS.cOM
上章 笑傲大明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