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宋中华 下章
九二 梁山
梁山泊,方圆八百余里,中间是宛子城,蓼儿洼。白衣秀士王伦、摸着天杜迁、云里金刚宋万三人,原本聚集着七八百小喽罗打家劫舍,做下天大罪的人多有投奔那里躲灾避难。林冲、朱贵加入后,梁山之上有五大头领。

 林冲的子柔中带刚,他虽然委曲求全,但他一旦下定决心,便会毅然出手,当初晁盖等人上梁山为王伦不容,林冲怒火中烧,火并王伦,拥晁盖坐上头把椅。

 与刘通同来的是公孙胜,退去乔装后与林冲相见。林冲曾经听过公孙的名头,知他是个江湖怪杰,见他年纪大于刘通,却对刘通执弟子礼,甚感奇怪。

 林冲问道:“刘大人有何筹划?”

 刘通:“拟二后行动,对梁山人众,只除元凶首恶,其他人愿加入官军的以官军视之,不愿加入的,让其自去,但不许再次滋事,一经发现,前罪后罪并处。”

 林冲:“大人如此安排,林冲没有异言。”又问:“据探子回报,官兵尚在郓城,大人从郓城调兵过来,岂不惹人眼目?”

 刘通笑道:“郓城兵马乃是虚张声势,也就一千不到,早有兵潜伏在此,原拟奇袭梁山。今有林教头相助,却用不上他们了。”

 林冲:“要奇袭梁山,非有内应不可,大人在梁山安人手,我等竟然蒙在鼓里。”

 刘通:“内应再多,却难顶林教头一个将才。”

 林冲:“某深感惭愧。”

 随后商讨行动计划,同时告知梁山的内应,有朱贵、黄金锤、黄牛牯、李八辣、仇百叶等人。朱贵也是内应,让林冲大为惊讶。原来晁盖有大恩于朱贵,二人又常通音信,经晁盖策动,朱贵权衡之后作出了选择。而刘通向晁盖等人借饷,向渔民征集船只,使的都是烟幕弹,意在麻痹梁山水寇。

 刘通:“后天寅末卯初动手,得手之后,以号炮为信,伏兵前来接应。”

 林冲:“大人且候佳音。”林冲武艺高强,心思细密,那是可以放心的。

 二后,农历六月十九,林冲等人骤起发难,擒住王伦、杜迁、宋万等人,号炮响起,王波率伏兵直驱梁山大寨,梁山众人见二大首领反水,平又服林冲、朱贵二人,全都愿降。

 天明之后,刘通乘船入寨,他之所以没有随王波等人参战,原因在于自己从来没有直接指挥古代作战的经验,众将也不同意他涉险。刘通自有分寸,等梁山大事已定,方才上山。

 刘通上得山来,梁山大小头目列队相,把刘通引入寨中。刘通对众人说道:“大家去恶从善,改投官军,梁山的回归有大家的一份功劳。官军有言在先,既往不咎。俗话说,盗亦有道,既是官军,则须军纪严明,赏罚分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大家明白没有?”众人高声应诺。

 刘通:“官兵无论新旧,待遇同等,今犒赏全军。梁山首恶押回郓城,依律处置,晓谕山东。”梁山上下一片腾。

 后来,刘通在此驻扎部分军卒,轮训水军。京东西路以及河北南部官兵,就近到此集训,原贼寇盘踞之地成了官兵训练基地。

 以往官兵进剿不利,反而愈剿愈多,此次兵不血刃拿下梁山,梁山水寇烟消云散,摘除了河北、山东的一大痼疾。梁山的收复,得益于民众支持、方略得当、众志成城。刘通等人回顾了此次行动的得失,为以后对敌作战总结经验。

 众人回到郓城,整编人马,归还了民间借款,张榜公布有功之人,补偿了渔民的船资。其后趁势扫周边盗贼,将黑狐山贼寇云中月等人捉拿归案,召开公判大会,公开斩首。对二龙山鲁智深等人,则由林冲持刘通书信前往劝说,使之来投。数月之后,京东境内,大股强贼已然不复存在,所剩一些零敲碎打的恶之徒,地方捕快足以应之。治安既靖,京东、河北之民奔走相告,人心大快。

 当初那些被借粮饷的殷实富户,没想到官府真的归还银两,而且张榜表彰善举,无不欣鼓舞。郓城民众拍手称庆,如今巨寇已除,不用整担惊受怕了,有不少民众自发送钱送物来犒劳军伍。

 在缉拿黑狐山盗贼云中月时费了一些周折,他一听说梁山已被拿下,顿感不妙,即刻化装西逃。云中月很是滑溜,轻身功夫上佳,朱仝紧追不舍,每每被他逃逸。杨奇虎主动请缨,与师兄黄金锤联袂追缉。

 六月下旬,刘通与陈疏、公孙胜、杨奇虎、黄金锤等人西出濮州,来到西路的濮郡。杨奇虎与朱仝汇齐,由公孙胜协助,在云中月北窜范县时,将其捕获,押回郓城问罪,常庄血案终于画上了句号。

 刘通等人在西路走了一圈,回到济南已近七月中旬。唐赓的农技由济南向四周扩展,汪国机的手工、冶金业也有了进展。下一步,要到莱芜炼钢,刘通提出了改进建议,一是降低炉高、尝试平炉转炉冶炼技术,二是寻找新的动能,三是尝试冶炼合金钢材。

 首先是动能。只有加大风力,才能在降低炉高的情况下提升炉温,而转炉也要解决动能问题。炉高的降低,可以加快加料速度和冶炼进度。其次是选址。选择水能较为丰富的地方建厂,尝试利用水动鼓风、水力推动机械作业,与人工动力相结合,以提高生产能力。

 如今文有陈疏、徐盛、宋江、吴用、公孙胜等人,武有王波、晁盖、林冲、鲁智深、孙赞、杨奇虎等人,还有特邀的科技人才唐赓、汪国机等人。百业待兴,一切才刚起步。军务、政务,练兵、征兵、征税,渔业、农桑、手工、冶金,诸如此类,让人忙得不可开。而最为繁难复杂的人事机制还不曾触及,接下去的路要怎么走?

 自从刘通来到山东,汴京的二位夫人常有书信问候,几次提到要来京东看看。少年夫,结婚不到半年就二地分居,能不记挂吗。刘通自己也时常想着她们,只因事务繁忙,因而往后一推再推。

 一天傍晚,刘通从矿区回来,接到二封家书。一封为刘父所写,另一封是茹碧二人所写。信中告知老太爷病情加重,估计过不了七月,让刘通做好相应的准备。刘父已向徽宗提出告老,近已赋闲在家。

 十余后,家中来信,言及老太爷病危,让刘通速回。这一回去至少三个月,三个月丁忧期满,还不知能否回京东任职。在京东任职的三个多月中,刘通结识了诸多俊杰,领略了河南、山东的风土民情,对这里产生了浓厚的感情,真不愿就此离开。如今离去在即,竟有些伤感。

 时不我予,却有多少大事情没办,学堂、军校,改良与发展,不知凡几。古人的陈规陋习,难倒古今多少英雄,未来之路又将如何?  M.igExS.cOM
上章 北宋中华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