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科技巅峰 下章
第二百八十五章 星球改造
的太空之中,一艘巨大无比的飞船,正在静悄悄

 太空之中,深的宇宙背景漆黑如墨,但那是因为宇宙深不可测,叠加之后才形成了漆黑的背景。真正置身其中,其实是非常明亮的。来自无数星耀的光辉,将这一片星宇,变成光明的白昼。

 太空船极其巨大,是一种框架式结构。

 在前方,是驾驶舱和太空人的生活舱。中部则是通透的货舱,没有密封,只是将一件件大型设备,固定在框架上。在尾部,才是动力室推进器。

 此时的飞船没有开启火箭动力,而是依靠惯性,在宇宙中飞行。

 星光照在飞船身上,反出银白色的光芒。在黑色的太空背景 中,显得格外清晰。寰宇公司的标志,在星光中熠熠生辉。

 由于采用了框架式结构,制作这样一艘飞船,难度比之制造一艘同样尺寸的封闭式飞船,难度降低了不知多少倍。

 驾驶舱里,只有一名驾驶员在操作飞船。

 不过,智脑全自动驾驶装置,并不需要驾驶员做什么。他只需要观察各种探测装置,在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采用手动方式接管操纵权就可以了。

 飞船里还有十五名船员,他们已经离开月球基地,十一个月了。

 “距离目的地,还有多远?”一个声音从驾驶员身后传来。随后,一名传着寰宇公司制服的大汉。漂浮着出现在他身边,用手将自己送入座椅,扣上保险带。

 长时间地太空飞行,让驾驶员头脑显得有些迟钝。在这片荒芜的宇宙空间飞行,精神上很容易变得疲倦。

 他点击了一下触摸屏,弹出来一个画面,上面是一个太空中漂浮的环状行星带。

 “还有三百多万公里,我们现在的速度是每秒十三公里,还有三天就到了。”虽然太空中没有落。但他们还是用地球时间来计算时间。

 这是地球人,深蒂固的惯性思维。

 “那帮人怎么样?”他随口问道。

 他说的那帮人,是这艘飞船的特殊乘客,一群由天文学家、行星轨道计算专家、太空工程师、太空陆战队等各种人才组成的混合小队。

 “还能怎么样?”新来的大汉结果飞船操纵管理权。无聊地说道“我们在这见鬼地太空飞行十一个月了,还能做什么?他们也只是围着激光数据模型,反复讨论着计划。就别说那群小子了。就是我,都已经背下来了。”

 “哈哈哈哈!我也是,被他们吵得头都晕了。”驾驶员轻笑起来,他也不想回去休息舱。听到那些人,反复讨论他们的计划。

 “一颗一公里直径的小行星,撞击火星。其能量将使一万亿吨的水融化。同时。将使温度上升二点七摄氏度。升到天空地灰尘。会将火星包围一到两年,形成一个温室…。火星中充满了冷冻凝结的气体,只需要用高温让其熔化,就能重新形成厚实的大气层…”后来的驾驶员口中诵念,摇头晃脑模仿着那名天文学家地动作。

 “因为太空中的流行我们很难捕捉,所以,才去小行星带。在那 里,有数十万,到数百万颗直径超过一米的小行星可供我们利用。它们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围绕太阳运行,所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可以被我们轻松捕捉…”头一个驾驶员也幽默地说起来。

 两人相视一笑,都放声大笑起来。

 火星中不是没有水,只不过因为太冷,所以凝结成了冰。

 它的大气层中,百分之九十五都是二氧化碳,但只有薄薄地一层。更多的气体,都被土壤所收,然后被冷冻起来。

 他们这次前去,就是要执行一项分外大胆的计划:用小行星,撞击火星!

 火星地自传,基本和地球一样,每天地时间为二十四小时三十七分钟,所有地地球人,都会感到非常适应。火星一样有四季,只不过每一季的时间长度,相当于地球上两季。以后移民火星地人,可能要忍受漫长的夏季了。

 三百万公里在地球上很远,但在这茫茫太空,却显得微不足道。

 在这个距离,小行星带看起来非常壮观。无边无际的小行星疏密有致,围绕着太阳,排列成一个巨大的环状物。

 而且,星星环表面上似乎排列得非常紧密,但当实际靠近的时候,才看见,它们相互之间还有着很大的间隔。一颗小行星与另一颗小行星之间,相距少说也有数十公里。

 据天文学家的说法,在太阳系刚刚成型的时候,这些还处于熔岩状态的小行星,本来是一个整体。但在木星的引力非常巨大,将它们强行撕裂成无数的碎片,漂浮在太空中缓缓转动,又围绕着太阳运行,形成了今天这样多达数百万颗的小行星带。

 飞船接近小行星带,又越过它,一直超越到小行星带的最外层,才停了下来。发动机短暂开机,调整飞行姿态,保持和小行星同步运行。

 探测装置被启动,对行星带进行详细探测。

 “我们经过探测,选择了这十颗小行星,”天文学家指着三维成像结果,对所有的队员说明道“可以看到,其他的小行星不是太大,就是自转太快,都

 我们将其推出轨道。这十颗小行星,我将其编号为  们的尺寸都在一公里上下,而且形状比较规则,利于我们计算飞行轨 迹,控制它们,在我们需要的地点撞击火星。

 另外,它们的自转都比较缓慢,降低了我们将其推出轨道的难度。更重要地是,我们选择的是行星带最外层。距离太阳的距离最远。因此,这十颗小行星,主要是碳质星体,通过探测数据,可以判定内部包含着大量的水。将这些行星推出轨道,冲撞火星,既能达成升温的目 的,还能为火星带去更多的水分,可谓一举两得。”

 他这番话。在选择目标的时候,就已经说过了。队员们听着他的说明,也没有反应。

 “那就这样吧,请王队长来具体安排任务。”

 看到喋喋不休地天文学家退下来。队员们都松了一口气,打起 神,听队长安排任务。

 王队长走上前,用光点指向六号小行星。

 “这是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六号小行星,它的直径达到了五公里,是这次最大的。而且上面蕴含了大量地冰,所以。我们将其列为首要目标…”

 会议之后,特种小队的队员们,用一天的时间熟悉了自己的工作。飞船再次向六号小行星靠拢过去。

 六号小行星总体来说。呈现鹅卵石状扁圆体。每自转一周五个小时。

 第一批队员穿上太空服,背上小推力火箭发动机。离开了飞船。在所有人关切地注视下,他们小心地向小行星靠拢。

 五名队员身后,还拖着一个大箱子。

 太空中没有重力,火箭发动机推力不能太大,要不然,太空人可能被这股推力,猛地弹出去,变成漂流在宇宙中地一颗流星。

 “我是一号,已经靠近六号小行星。现确认,这是一颗碳基冰质小行星。”内部通话器内,传来行动小队队长的声音“我们即将登上小行星,待会儿再联系。”

 通话器里,传来行动小队重的鼻息,他们紧张地控制着火箭推进器的口,缓慢接近。

 他们地降落地点,都经过了细致地分析,是由超级电脑算出来的最佳着力点。着陆的误差,不能超过一米。

 透过监视器,所有地人都摒住呼吸,关切地看着他们行动。

 队长在最前面,率先着陆。他地脚在着陆地时候,蹬了一下地面,整个人差点又弹起来。

 看见他差点被重新弹回来,每个人的心都揪紧了一下。

 “一号,一号,注意不要用力!这颗小行星太小了,没有多少引 力!”天文学家对着通话器,低声音向他提醒道,生怕惊扰了他地动作。

 “明白!我已经调整过了,好了,我登上了小行星。我已经登 陆!”

 飞船内观看的人,绷紧的脸皮终于松弛下来,出了笑容。只是他们还不敢笑出声来,还有四名队员还没有降落呢。

 一号从背上,取出一个鱼,对准了脚下的冰层。

 这是寰宇特制的鱼,里面充满了高气体,只需按动扳机。刺就会在高气体的作用下,飞出去,足以刺穿七毫米厚的薄钢板。

 一号的手指动了一下,刺闪电般从出。

 冰屑纷飞,十公分长的刺深深地钻入了冰面,只剩下一个小。在冰层里面,刺箭头一下弹出一个倒刺,牢牢地扣住了坚冰。

 一号用力蹬着冰面,拽了一下系在刺尾端的绳索。

 钻入冰层的刺纹丝不动。

 他将长长的绳索抛了出去,让其他的队员抓住绳索,将其扣在保险带上,向着冰层表面飘落。

 这个时候,他们就无需再持续开着火箭推动器了。

 五名队员在冰面上站住了脚跟,将那个大箱子也拖过来。箱盖打 开,他们从里面取出了一支高能激光。在箱子下面,则是一整块氢燃料电池。

 “往左面一点,向上,好!就是这里!打孔吧!”飞船里,轨道计算专家指挥行动小队,在冰面上作细微调整。

 一号向手持高能激光的队员点了下头:“开始吧!”

 那名队员调整好激光器的能量发散细,走上前,用瞄准装置,将口对准了红点。瞄准系统接收着来自飞船的数据,口的位置、角 度,一点点和传来的数据重合。

 他手指轻轻一点,一道高能激光一闪即逝。

 大量的水蒸气从空中冒了出来,向四周溅出来。气体冲击到行动队员身上。将他吹得摇摇晃晃。在保险绳地保护下,才勉强不被吹倒。

 太空中实在太冷了,大量的水蒸气迅速就被重新凝结起来。那些没有来得及逃逸的水蒸气,附在刚刚出的空中,形成小冰粒。

 三次扩张调整,行动小队终于在冰层上,掏出一个直径十五公分、深两百多米的冰

 随后,他们又在飞船的指挥下,在另外两个位置。也掏出了同样尺寸、深度的冰

 第二个小组出发,他们从货舱里,推出一个三层小楼大小的装置,向六号小行星靠过去。并在行动小队的接应下。顺利登上冰面。

 一名操作员登上驾驶座,操纵着这个大家伙,伸出三

 ,慢慢地伸入到冰之中。

 激光器降低了能量输出。将冰内地坚冰融解开来,将管子包了起来。最后,这个三层楼高的大家伙,被融化的冰。牢牢地固定在小行星上。

 整个行动,看似简单,实际非常复杂。要求的精确度极高。

 行动小队持续了一整天。才完成对整个装置固定。

 第二天。他们休息,由工程师们。调整着装置上地定位仪器、测量设备和控制系统。

 所有的数据都被收入超级电脑,对推进系统的动力,进行精准计 算。所有的计算结果出来之后,就会形成一个计算模型,飞船就能即时对小行星地运行轨迹,做精确控制。

 一个星期的时间,他们总算将三个动力推进装置,安装上了小行 星。一切准备就绪,只带实施最后的点火。

 飞船离开了六号小行星,飞到了距离它一千公里的地方。

 它们已经建立了完整地小行星运动模型,从公转、自转,以及由仪器收集到的星际引力,无一缺漏。当小行星在运行的时候,模拟系统也在同时运行,并根据留在小行星上地探测器收集地数据,进行真实与模拟运行地核对。

 控制专家经过两个星期的微调,将一些细微地错误纠正。

 补天计划,正式实施!

 所有的飞船成员都站在了操控室,激动万分地注视着远处的六号小行星。改变火星历史的时刻,就在眼前!

 “十、九、八…二、一,点火!”

 虽然飞船里,总共就他们十几个人,可是他们还是一丝不芶地执行者操作程。

 当总指挥宣布点火的时候,按钮,被摁了下去。

 远处的太空,爆发出灿烂的火光,一条火龙而出。在它的推动下,巨大的六号小行星晃了一晃,缓缓地离开了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慢慢飘向人类为它制定的轨迹。

 火箭发动机持续开机一分钟,将六号小行星,推向火星。

 在长长的路程中,它还将再次点火试余次,对六号小行星进行加 速。并在到达火星之后,进行最后的轨道修正。

 它的最终目标,将是火星冰盖!

 用巨大的撞击力,将火星冰盖上的冰层融化,成为气态。

 整个过程中,飞船都将作同程监控,对它做严密跟踪,并实时控制六号小行星的具体落点。

 在对六号小行星进行跟踪的,并不只他们,还包括整个地球。

 初期,六号小行星飘离轨道并没有引起地球上天文学们的注意。它们以为这是又一颗小行星,受到木星引力作用,离了小行星带。

 这样的事总是在发生。

 小行星带距离太阳太远了,而木星的引力又太大了。

 时常,都有小行星被木星的引力,带离原有轨道,走上遥远的旅 程。它们有的飞往太阳系外,并逐渐离太阳吸引力,有的会成为往返太阳系的长途旅行者,数百年才回来一次。

 但很快,他们就发觉不对劲。

 经过轨道计算,这颗小行星的飞行轨迹,明显背离了星际引力的规律。在离行星带之后,它居然飞向了火星!

 而且,其速度还在不断加快、加快!

 数公里的小行星,向着它的邻居,迫不及待地直奔过去!

 国际天文学界,一片哗然!

 他们展开了紧张的追踪。想要判定,是什么原因促使这颗小行星,义无反顾奔向火星。许多天文学家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想要计算出它地最终轨道,是一头扑入火星,还是和它擦肩而过。

 以往沉寂的天文学界,变得热闹非凡。

 很多媒体也得到了消息,他们邀请了各地的天文学教授,上电视 台、广播电台、网络做客。讲解最新的天文学奇观。

 有些教授则乐观地表示,如果这颗小行星最终撞上火星,将使得火星的温度上升。并讲解了冰层融化、大地解冻、气体重回大气层的数据模型理论。

 也许,人们只需坐享其成。未来火星真的有可能,成为适宜人们居住的星球。

 也有科学家表示反对,认为一颗小行星并不能让火星产生如此大的变化。要想让火星热起来,至少要有四十颗左右地小行星。撞击之后才能产生人们所希望的效果。

 热烈的讨论持续了一两个月,也渐渐平息下来。

 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就算火星撞地球,人们也首先要考虑。明天吃什么。再轰动地话题,也只能成为一时的新闻,不可能永远左右人们的思想。

 就在大家对此事开始降温的时候。天文学家们再次发现。又一颗小行星。离了轨道!

 几所大学地超级计算机,进行计算之后。再次向人们宣布:这一颗小行星,也是飞向火星的!

 世界沸腾了!

 火星怎么了?火星什么时候,对小行星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了,让一个又一个小行星,离它们的运行轨道,欢呼着扑过去?

 有些有识之士则在忧虑,这些小行星假如没有撞上火星,会不会成为不可控制地太空杀手?

 万一它们游在太阳系,同样向着地球,高速飞来又将怎样?

 他们的发言,造

 们一定程度上的恐慌。在几天时间里,超市地各种  备、帐篷等物资,成为畅销品。

 随后寰宇公司开始出来辟谣,表示他们地浮空炮台,足以摧毁任何十公里以下小行星。人们完全不用为地球地安危,感到担忧。

 不过这种安慰的作用力度有限。

 因为,又有了第三颗、第四颗、第五颗小行星向火星飞去!

 眼看着小行星离轨道地速度越来越快,全世界的人都坐不住了。

 中国政府联合世界各国,在联合国召开了紧急会议。准备集合大家的力量,发一颗探测器,前去察看小行星带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在第一颗小行星预计撞击火星的日子里,全世界的天文爱好者涌向了各地的天文台,或是购买天文望远镜,准备一睹这难得一见的天文奇观。

 那一天,不计其数的人驱车来到适宜观看的旷野,架起天文望远镜,铺上野餐布,一家人席地而坐,吃着快餐,仰望天空。

 各个国家的天文台,更是紧张地追踪着小行星的运行轨迹。

 每个国家都通过电台、电视台,实时向民众通报最新的小行星运动方向。以中国国内的几个大型实验室为首,向民众公布了超级计算机计算的结果:小行星必然撞向火星南极冰盖,绝对不会对地球安全,构成任何威胁。

 寰宇实验室也向公众提供了超级计算机计算的三维动画,证实小行星不会擦过火星,对地球带来危险。

 萧强在非洲基地,观看着实时转播。

 远距离拍摄的小行星画面并不清晰,只能看出一个大致轮廓。谁也没有注意到,它后方的火焰,是由火箭发动机产生。

 小行星一头扎入火星大气层。

 火星稀薄的大气层没有起到将整颗冰球气化的效果,小行星带着弥漫的水蒸气,正中目标。

 整整上千平方公里的火星地面,猛地跳了一下。随即,大量的水蒸气铺天而起,被冲击波带着,向四面八方扩散,升至天空。

 和水蒸气一起漂浮起来的,还有大量的火星地表尘埃,它们混合成润的小颗粒,漂浮在火星大气层表面。这些尘埃随着大气流动,慢慢将整个天空遮掩。

 每一个看到这个场景的观众,都为之震撼。

 在小行星撞击火星的那一刻,无数人连呼吸都停顿了。

 这就是太空陨石的威力!

 比原子弹,威力放大一万倍的大自然力量!

 忽然之间,人们感到自己的文明,在这个漫无边际的宇宙中,是多么的渺小,和微不足道…

 萧强搂住了林怡的肩头,两个儿女一左一右,坐在父母两边。

 “小怡,想去火星旅游吗?”

 他的手指轻轻抚摸着子的肩头,眼睛盯着越来越模糊的火星。四十颗小行星,火星的尘埃在十年内也落不下来。

 在初期的一两年里,地球各国可能会派出太空侦测设备,登陆火 星。

 不过,这股风很快就回过去。

 建立火星基地,就在这几年时间,之后,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国 家,会对变化后的火星充满兴趣。

 有了大气层,就可以大量培植藻类来改变大气含量,等待数以千百亿的藻类,构筑一个含氧气的大气层。就像它们在几亿年前,在地球上作的那样。

 而要在浓密的二氧化碳大气层中,建立起地球一样是以人类生存的大气含量环境,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上千 年。

 太漫长了,还是需要人工来推动这个进程啊!

 改造一颗星球,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要做的,还很多…  M.iGExS.com
上章 重生之科技巅峰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