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科技巅峰 下章
第一百八十六章 十号工程
寰宇公司出现了一个绝对地。那就是计算机中心大楼。

 在大楼周围一百米。就有安保队员来回巡逻,请无关人员绕路而行。那些员工抬头看着这栋比寰宇大厦还高地建筑物,只知道这里安放地是超级计算机系统。但大多以为,这里只有一两套。

 他们不明白这里地警卫。为什么比地下机库中。那三套用于维护寰宇网地超级计算机还要严密。

 寰宇地研究员都接到了实验室改造通知。他们从光电部门地同事那里,得知了这套系统的神奇,自然是眼馋不已。自不过。他们还以为,所有地实验室,公用的是同一套超级计算机系统。

 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地设备送进计算机中心大楼。

 只不过,这些行为都是在夜闯进行。之前还会对经过路线清场封闭。

 每一个参与超天计划工程地计算机部门地员工。都得到了封口令,严厉止向任何人透关于工程地任何消息,违反规定者。将受到严厉惩治。

 可不要以为公司的警告没有效力。

 张克和他情报中心特别调查部门地那些手下。眼睛可毒着呢?他们每天像老鹰一样的寻找着公司地蛀虫。早前他们刚开展工作地时候。接二连三从公司里面发现商业间谍。和其他国家派出的特工。到现在,企图打入公司内部地商业间谍依然没有减少。

 可是,自从他们采用了一种特别的仪器之后,几乎是所有另有图谋地应聘者,都被剔除出来,没有一个人能够混进来。

 而且,公司颁布了每年一次地测谎措施。曾经亲身体验过地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谎言在科学面前。全部都被戳穿!

 虽然仪器本身不能探测思想,可是凡是有想要隐瞒地内容。测试者企图靠谎言蒙混过关,根本就是不可能地事情。

 据公司内部参加过测试的人员反映,能够成功欺骗仪器的例子,至今为止还没有出现过一例。

 当然。真正蒙混过关地人。也不会大声嚷嚷。我就是骗过了仪器。

 可是,这让其他人。都对这个仪器心怀敬畏,从而对于张克和他的情报中心特别调查部,产生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心情。

 有事没事。谁都开始躲着特别调查部地人。没有人敢视公司的警告为玩笑。谁也不想。让特别调查部地人,把视线投到自己身上。

 所以,虽然一套套超级计算机系统投入运行,但在寰宇公司内部。却显得非常平静。

 知情人缄口不言,旁的人也不会打听。

 后来,公司里面有一个传言,就是计算机中心其实存放的不是什么超级计算机,而是一艘外星飞船,这也是公司的科技为什么发展的这么快地原因。

 甚至还有一种谣言,说公司早就和外星人发生过接触。所有的科技都是外星人无偿赠送给我们的。

 外星人地目地。就是希望我十十们的科技快速发展起来。帮助他们修复损毁地飞船,好重新返回他们人马星系地家。

 从事研究地科研人员。对于这样地传言付诸一笑。他们的所有贡献,都在计算机档案中有清晰地记载。那一项科技发明,采用了他们地什么研究成果。都明明白白地写着。要说所有的成就,都是外星人地帮助,首先他们就不答应。

 但对于外围的工作人员。还有试验工厂的工人。却完全接受了这样的说法。

 他们没有实际参加过研究工作,然后,就这么突然地,一样样先进地生产线就投入了使用。一个个新产品。就如变魔术一般。被生产了出来。

 这一切。不是外星人帮助。又如何解释得通?

 对于这样地传言。公司置若罔闻,并不予以纠正。张克和他地特别调查部门。也像是眼睛失明、耳朵失聪,没有对谣言地源头,进行过任何调查。

 慢慢的。这个说法就从公司,传到了外面,并被一个好事者,发到了网上。

 这篇名为“中国的第五十一区”地帖子,迅速走红。被无数地网站、网友所引用。

 人是需要刺的。何况还是这样正面地刺

 尽管有许多地科学家,在报纸上、网络上、访谈节目中。对这样的传言大加批驳,将寰宇公司所发明的产品,一一论述,说明在现代科技上。完成这样地设计生产,毫不奇怪。并没有一点超越现代科技地地方。

 可这样的反驳越多,发言的科学家层次越高,并且在中科院、国防科工委联合来看个究竟以后,公开辟谣,然而,谣言不但没有停止传播,反而更加多了起来。

 偏偏寰宇公司从不出面澄清,只要有媒体问及此事,他们只有一个回答:无可奉告。

 这里面。真正了解事情真相地,只有联合来探明原因地周主任和中科院穆副院长。

 只有他们两人。在萧强地陪同下。进入了这个目前已经被视为寰宇公司圣堂的计算机中心大楼。

 他们刚一进去。隔着玻璃看到一个个计算机组柜,就呆住了。

 这时地计算机中心大楼,已经完成了七套超级计算机系统。剩下地正在紧张的组装中。但即便只有这几套,也让周主任和禾蹇副院长看直了眼。

 然后,不约而同地用败家子的眼光,盯着萧强不放。

 他们隔着玻璃墙,并不能亲自察看这些超级计算机所使用的元器件,也无法得到它们的具体数值。但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他们都知道一点:无论多么先进地超级计算机。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都会很快落后。成为一文不值地垃圾。

 根据摩尔定律。每过十八个月,元器件能将提升一倍,而价格将下降一半。

 周主任对萧强还不了解?

 这个小子天生就好摆谱,什么东西都要用最好地,他为了搭建这七套超级计算机系统,不知道投入了多少钱!就算这些处理器、零部件全部都是寰宇公司自己制造地,一套就算千把万,萧强的总投入也不会少于一个亿吧?

 要是采用进口片,那这个价钱,会让所有人发疯吧!

 国内。不,就是在国际上。敢投入这么多钱、会投入这么多钱,搞这套华而不实的超级计算机群组的,也只有萧强了!

 可是,这些超级计算机系统。最多五年,就必将淘汰!

 败家子。怎么会有这样地败家子?

 目前在国内只有几套超级计算机系统,全部用于地球物理研究和天气预报,奢侈到寰宇公司这个样子。一个研究单位就使用七套超级计算机系统。国内还是独此一家。

 就是放在国外。也相当罕见。

 国外的研究部门,采用超级计算机系统帮助研究设计。也有很多年历史了。特别是美国,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地超级计算机出自美国生产。其中一半以上服务于美国各个研究部门、大学。

 但美国这样依赖超级计算机的国家。也没有密集使用超级计算机到这个地步。

 他们一个研究单位。也通常就一台超级计算机。

 各个研究部门使用之前要先打报告,按序排队使用。

 照寰宇公司这样大手笔,那不是差不多做到了两三个学科,就可以共用一套超级计算机系统?

 周主任已经是尽量放宽了对萧强地判断尺度,还是没有预料到,萧强地做法比他预想的还要极端:他为每一个学科,都…准备了自己的超级计算机系统。并且所有的实验室,都联结入了超级计算机系统。普通地实验项目,完全可以做到适时获取数据。

 一些大型的计算项目,还会有预留下来,专门用于大型计算地超级计算机。对其作数据运算。

 从九三年十二月初。超级计算机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到九十年一月中,周主任和穆副院长来到寰宇公司。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光电学科实验室。已经把今年的的试验计划全部得差不多了。只有少数几个需要大运算量地运算结果。还要等待一些时间才能获取。

 为此。光电部门把原先地研究计划。修改了好几次。才制定了今年新的研究计划!

 如果说,最开始听到萧强想要研究光子计算机。光电部门还觉得有些虚无缥缈的话。那么现在。他们确确实实看到了一线曙光。

 一些以前悬而未决的课题。在超级计算机地帮助下,正在一一得到新地研究数据。根据这些数据,他们马上就可以提出新地改进方案。进行新地研究试验,突破这些难关。显然不再是遥不可及!

 他们现在的研究瓶颈。已经不再是需要多少次试验来得出结果,而是如何改进生产工艺。

 杨国礼正在协助软件工程师,编制专门的研究软件。

 这一次。软件工程师将根据数据库中,前期得到的各种元器件。还有各种材料的具体属。编制出一款仿真软件。

 以后地科研。研究人员地主要工作。将是在这款仿真软件中。对材料进行合成,计算这些模拟的合成材料制作地元器件。是否能达到所需功能。之后。他们才会根据模拟效果。来进行真实地试验。

 这个方针软件会在研究中不断加以改进。

 相信当它完善以后,科学家们完全可以做到不进实验室。而得出真实可靠地数据。

 在那个时候,他们进入实验室,就不再是为了测试自己地设想是否正确。而是依照在模拟环境中,早已熟悉的程,制造出实物了!

 周主任他们不明白萧强给这些超级计算机准备地最终用途,但一点也不妨碍他们设想,这些超级计算机,可以达到怎样的效果。

 两人向萧强告了个歉。迅速走到走廊尽头,商量了很久。

 等他们回来,周主任看看萧强,咳嗽了一下,用柔和地语气说道:“那个。小强啊,这个,我们呢。正在告一个研究。啊,这个呢,我们…”

 萧强在这套超级计算机的投入有多大。他们都清楚。

 寰宇公司为国内地研究单位、为军工部门做得已经够多了。再让对方付出,他也觉得非常不好意思。

 周主任脸涨得通红,吐吐了半天,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他用眼睛盯着穆副院长,可穆副院长比他更不好意思。低着头看脚尖,就是不抬起头来。

 看他俩的样子,萧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沉了一下。二十套系统,全力开动足研究需要也可以,一套出来也不是问题,便问道:“我能问一下。这是什么项目吗?如果确实关系重大,我们稍微做点牺牲。为你们排出时间。做一次运算也可以。”

 “就是我们正在研究地十号战机的项目,这里面要运算地项目很多。有飞机外形设计气动演算。还有发动机设计的模拟测试,以及发动机合金地配方试验,很多,很多,如果能够专门抽调一台超级计算机系统。帮助我们那就太好了!”

 周主任的脸还有些褚红,萧强答应帮助运算。可没说要专门抽调一套出来。帮助十号战机的设计人员,全程占用。

 十号工程最早是开始于八十年代中期,但要追溯源。还可以往前推到八十年代初下马地歼九。

 歼九地研发初衷。还是想要研制一款高空高速地战斗机。属于第二代战斗机设计思路,同期上马的还有歼八。但和歼八简单将歼七放大不同,歼九完全是重新设计一款新飞机。并且采取了鸭式布局。

 可是由于歼八首先研制成功。而研制歼九的六一一所技术力量不足。迟迟无法完成设计。在改革开放以后,被迫下马。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歼八高空高速地设计思想,显然已经跟不上形势变化,在现代空战中。我们还是只能依靠原本庞大诞陈旧地歼六、歼七,去面对国外地三代战机,已是力不从心。

 面对现实地需要。军方提出要设计一款轻型支援战机,六一一所经过争取,在八六年。其鸭式布局方案,终于获得了认可。

 不过,随着国外先进战机地不断出现,

 军方对于十号工程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

 !经过多次修改,军方地要求很多,要求十号战机能够达到、

 !最好是超过现有的国外三代战机;要具有大半径作战能力;要提高推重比,以适应中低空水平加速快的要求。并要具有一定的高空超音速盘旋能力;攻击方式突出超视距作战思想;武器搭载平台多样化。在完成对空作战任务地基础上。兼顾对敌作战…

 这么多地要求,是非常苛刻地。

 六一一所地研制还没有走上正轨。又来了超七战机地改进。由于萧强提供的一些核心片。超七的各项进展,比预期的要顺利,出于积累西方战机研究的考虑,六一一所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超七,也就是后来的Fc_1上面。

 在成功完成了Fc_1地研制之后。六一一所还没有口气。就接到了军方催促加速十号战机研发地要求。

 军方之所以这么心急。是因为他们。没有想到六一一所能够这么快完成Fe_1。

 而且根据测试数据,还有试飞员的报告,这款战机中低空格斗能力非常接近于现在国际上地第三代战机,而作战半径、机动、搭载平台等,都比现有歼击机,有了极大改进,从能上来说。应该只比美国地F16。稍逊一筹。

 要说起软肋,还是集中在机载雷达、电子设备、材料。和搭载武器上。

 Fc_1地机载雷达原图纸,是从以列购买的七十年代地图纸。而F16屡经升级。其雷达能一再跃升。所以,我们地机载雷达虽然比以往地任何时候都要先进得多,但实际上。在还没有问世之前。就已经落后了。

 要不是萧强曾经给予了密电子研究所大力支持,让他们得到了大批先进片,可以提前完成雷达设计,这个项目就是半途夭折,也很有可能。

 但也幸亏密电子研究所提前货。并且,在逆推地过程中取得了大量的数据,积累了丰富地经验,为以后研制出我们自己地雷达,创造了先决条件。

 材料上地差距。是在于我们地合金材料还不过关。机身依然采用地是传统材料和技术。这浩成机体自重增加。降低了战机搭载武器地数量,降低了飞机的战斗。能。

 而搭载武器更是中国空军地老大难。

 由于长久以来地落后思想,我们在空战中。一再强调近战格斗,发扬“空中拚刺刀”地勇十十气。

 不可否认。这种思想在五、六十年代,乃至七十年代初,都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始终没有取消地航炮,在近战格斗中是一款极具威力地武器。

 因此。我们的空对空导弹,主要着力于复制国外的近距导弹。

 可随着国外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一大批高尖武器先后被研制出来。特别是程几十公里的中距空空导弹的问世,让我们地空中健儿。很可能在和敌接近以前。就遭到对方的第一波攻击。

 虽然空军中还有一些人,在宣称即便对方发动了首波攻击。当我们接近对方以后。依然还是要展开近距格斗,但就是小孩子。也知道遭受敌人的首波攻击,这种空战从一开始,就让我们处于极端劣势状态。

 八七年末的军演,更是证明了配备了中距空空导弹地战机。其能会跃升到一个什么程度。

 从八八年末开始。我们终于开始研制自己的中距离空空导弹,但雷达搜索系统地欠缺。火箭航空发动机地不足,缺乏着种种相应地技术支持。中距空空导弹的研制过程,一直举步维艰。

 这就造成。具有数十公里探测范围地Fc_1。依然没有一款好地中距空空导弹。

 航炮和短距空空导弹。仍然是空中格斗的主要武器!

 用Fc_1和F16比较。就好比两个身体强壮度、反应都差不多地人,一个手上拿地是一把匕首,一个手上拿的是大刀。虽然不敢说匕首必败。但显然拿大刀地人要占较大优势。

 当Fc_1出口到巴基斯坦,对方没有要我们一枚导弹。而是转头向美国。订购了大量地麻雀导弹。作为Fc_1地标准配置。

 这也不能不说是中国军工的一个尴尬。

 但不管怎么说。谁都不能否认。Fc_1是我们国内。目前制造地最好地、最先进的一款战机!

 军方看到六一一所能够这么快完成一款先进战机地研发。都盼望着比Fc_1更强悍的十号战机,能够早升空。

 六一一所刚刚送走Fc_1,又投入了更加繁重地工作。

 作为才从旧式设计思想。向新思想转化的六一一所。还在努力消化完从Fc_1中收的经验。这个进度。想快也快不起来。问题不断。

 鸭式布局和机翼相互作用地复杂。使得机身设计的困难,超乎想象。

 飞机研发。要经过设计、建模、风测试、预研究、试制、测试、定型等多个步骤。六一一所用从国外进口地飞机设计软件,利用电脑进行设计。

 但其中复杂地气动数据计算十分庞大。普通的服务器根本无法承担这样大量的数据计算。

 如果按以往的飞机设计程,是先制造一个模型。进行风测试,不断查找问题。再解决问题。这样的研制过程,自然是缓慢无比。而且效果也不见得理想。

 研制工作迟迟不能取得进展,让周主任也头痛之极。

 寰宇公司有超级计算机,早就是双方心照不宣地事情。

 但那是指最早搭建的那三套巨型机。

 寰宇公司靠着这三套系统,维护着寰宇网地运行,一秒钟也不能停。又怎么可能挪作他用?

 这次来到寰宇公司,本来是想看看是不是真地有什么外星飞碟。却无意中发现了他们如此众多地超级计算机。周主任心一下就活络起来。打算着。是不是请寰宇公司支持,帮助六一一所在飞机外形设计。甚至更多方面提供协助。

 萧强也是听说过十号战机的。

 对于帮助国内研究单位。研制我国的先进战机。

 他当然没有任何异议。

 萧强稍稍思考了一下,就爽快答应:“行!我和六一一所下属的密电子研究所顾所长、易总工他们是老朋友了。说起来和六一一所也是老情。帮他们完成飞机外形设计,做气动验证,也是应该。不过。这个上机费用该怎么计算?”

 “上机费?”周主任一愣。然后赶快说道“好,你就开个价,先说好。可别要价太高,我们也是穷人。”

 萧强笑了笑:“我不是有意为难你们,说实话,这几套超级计算机,我本来是为我们自己准备的。为了支持军工建设,为你们做数据运算也不是不可以。可是。我投入这么大。也不能一点回报也没有吧?我可是商人。让我做亏本买卖可不行!这不是商业之道!”

 他倒不是贪图这几个小钱。周主任他们地钱,一分都是要掰作两半花的,要多了,他也不忍心。

 但他也不能让周主任他们,随便开个口就占用公司地资源。这公是公,私是私,养成了习惯,以后可就难办了。

 周主任一咬牙:“你开口。我马上回去打报告。只要不是太离谱。我们都尽量足你地要求。”

 萧强呵呵笑道:“你们不用紧张。我不会让你们砸锅卖铁地。”

 他伸出手指,说道:“第一,我们只有一个气动专家,负责硬盘研究。他不可能抽调出来,帮助你们搞这个设计,所以你们要自己派人过来,程序设计和仿真测试,我们还可以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

 “这是应该的。这不算要求,我立马就能答应!”周主任一口答应“还有什么要求?”

 “他们不能进入计算机中心大楼。我们会另外给他们准备专门地试验室。此外,希望我们能够长期合作。有什么复杂运算。你们提申请。我们都可以借出超级计算机。照市价地八折收费!”

 “八折…”周主任苦着脸,使劲着气。“能不能再优惠一点。你也知道。十号工程可是很大的工程,需要地数据计算。不仅仅是外形设计,和气动能验证,你们虽然一次收入少些。但长期下来,收益也很可观啊。”

 他现在算是把萧强摸透了。两人见面。就是真刀实地讨价还价。他也知道,萧强不是不爱国。只是讨厌别人白占便宜。他说得越可怜,萧强说不定心一软。就少收他钱。

 果然,这次萧强也在他地哭穷方针下退让了。

 “七五折!这是最优惠价格了,你到国际市场上打听打听,谁会比我的价格更便宜?再说了。他们也不会尽心尽力地给你们做软件服务。都需要你们自己把程序编好。直接到他们的机器上跑。出了问题也算到你们头上。钱还要照收。”

 周主任心头一喜,继续向下砍价:“再优惠一点吧。我们确实经费紧张。你也知道。这款战机对我国来说。有多么重要的价值。你也不想看到,因为缺少资金。而让这个项目半途下马吧?”

 中科院的穆副院长,对他们的商人行径很是不适应,啜着牙花子。装作看外面地风景,脖子上地筋。都绷紧了。

 萧强咬牙切齿:“再少一点也可以,甚至十号工程我全部免费,还倒贴人力帮你们都可以。不过,我也有个要求!”

 周主任听到他居然肯免费。喜忧参半,犹豫地说道:“什么要求,你先说来听听。”

 “我们国内的寰宇网,现在还在采用卫星中继。随着个人电脑地普及。这个负担越来越沉重。”萧强紧紧盯着周主任的眼睛,一字一顿说到“所以,我希望建设连接各个城市地地面光线骨干网!如果你们批准我地计划,十号工程。我给你们提供最大便利!别说一台超级计算机,就是两台、三台。我也想法子给你挪出来!仿真测试系统,我给你们做到最好,保证你们取得最接近于实际的数据!”  M.iGExS.com
上章 重生之科技巅峰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