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之大内总管 下章
章105 郑家英雄
承恩领着人来到码头,看到了触目惊心的一幕!郑家带着被炮击过的破损,有的桅杆都折断了,才下船的郑芝龙手臂受伤,用绷带绕着木条固定着,然后用绷带挂在前,不用想,手臂骨折了!

 “郑大人!”王承恩一看这情形,料想郑芝龙率领的船队绝对在海上打了一场惨烈的战斗。郑芝龙见了王承恩,在自己胞弟郑芝虎的搀扶下朝王承恩躬身行礼道:“王公公所托付之事,下官幸不辱命!”

 “郑大人有伤在身就不要跟我客套了,起来、快起来!”好话一句三冬暖,王承恩赶忙亲自扶起郑芝龙,让郑芝龙和郑芝虎两兄弟感动了老半天。

 “王公公,下官悔不当初,没听信公公之言先对付刘香、钟斌等人,这些人果然有是身有反骨,竟然联合荷兰长在日本海趁下官船队返回时对下官等进行偷袭…”

 “郑大人有伤在身,先随我回驿站休息,海上之事慢慢再说不迟。”王承恩亲自搀扶过受伤的郑芝龙,又让郑芝龙感动了老半天。一行人回到驿站,郑芝虎口快,将如何被伏击,被刘香欺骗,郑家损失了十来条炮船才冲出包围圈的遭遇都告诉了王承恩。

 “荷兰长的炮船,船坚炮利,虽数量不多,却是以一挡十,我郑家儿朗吃亏不小,好在保的布匹银资不失!”郑之虎最后叹了一口气道。

 1433年。郑和在古里病逝,王景弘将庞大地舰队和郑和头发、靴带回祖国。在盛夏的傍晚,远洋船队最后一次驶入太仓刘家湾,宝船将永远停泊在那里等着腐烂。皇帝诏令:“下西洋诸番国宝船悉令停止”、“各处修造下番海船悉令停止…”

 从此中国将南中国海和印度洋的海权拱手相让。明成祖虽有官方的下西洋之举,但仍“民间海船”严令“原有海船者。在有司:

 嘉靖年间,明世宗下令:“不许制造双桅以上大船。并将一切违大船,尽数毁之。”各沿海省地方政府也纷纷下达指令:“私造双桅大船下海者,务必要一切捕获治之,”“查海船但双桅者,即捕之。”“沿海军民,私与贼市,新邻舍不举者连坐”

 郑和下西洋时代的明朝拥有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远洋舰队,七次下西洋成了中国航海事业地绝唱!到了明朝中后期郑和六、七千料。排水两千多吨的巨形福船建造技术渐渐失传。嘉靖后中国船只多为五百料以下排水量三百吨以下的船只,就算在郑成功时期,中国战船最大者排水量不400,水军的主要战术仍是传统的冲角战、接舷战,火器是辅助力量而已。

 从十六世纪开始,与明朝渐衰落的造船技术相比,欧洲主力战舰开始出现上千吨位的大型战舰,到了十七世纪,欧洲的战舰良程度是明朝远远比不了地。恒

 1637年,荷兰拥有了制造排水量高C、装有100大炮的三层甲板的战舰“海上君主”号的能力。到1644年。荷兰拥有1000艘各类船只作为战舰保护商业顺畅,1000多艘大\+型商船用于捕鱼业和内陆运输业,并拥有8多名世界上最为优秀的水手。

 1639年9月,西班牙舰队在海军上将奥奎多的率领下(旗舰是“圣地亚哥”号)出击英国。+|过了1000吨。

 当时的英国“海上君王”号战舰。该舰龙骨长39米。总长51米,宽14。7米、深23。17米,吃水6。8米,该船重1683,有4层甲板。该舰竖以3桅,在主桅和前桅上挂有皇冠帆。该舰装备102-104炮,在低甲板及主甲板上架30门炮,在上甲板上架26门炮有14个炮门,还有10门船首炮及若干尾吨。水兵800人,最大的炮弹净重60。一次齐的炮弹重达一吨。je+::。多,但是作为海上武力标准的主要舰船仍然是二层甲板、装有50---火炮。装有大炮的快速帆船也开始建造:,一般排水量约为4、500~:有30--

 的最大战船只能安放2大炮和若干小炮,两者火力根本无法比较。

 明朝的对外海战都惨胜,用伤亡代价来换取地胜利。就算收拾了荷兰人的郑家父子也是如此。

 看着郑家两兄弟垂头丧气的样子,王承恩心中也不好受,内贼外患还没清理干净,海上的麻烦又来。客厅内的三个人沉默着,三人心里都清楚,荷兰人不除永远也没有海上贸易的安全!

 “打,尽一些力量将荷兰长在台湾,等内忧外患一平,我就集合所有力量收拾这些荷兰长!”王承恩继续道:“先剔除荷兰长的走狗!”

 “只下官的郑家儿郎…”郑芝龙言又止,王承恩那不明白郑芝龙地担心。王承恩道:“我这就上奏朝廷,福建水师尽属郑大人调遣。”

 “谢过王公公”

 —

 郑芝龙话音一落,王承恩继续道:“劳烦郑大人将郑家的造船工匠全遣派来上海,我要造一千料以上的大船!”

 “一千料以上的大船!?”郑芝龙、郑芝虎全身一震!郑家地工匠制造几百料的船还可以,若是上千料,他们也只是想想,那有技术和能力来建造?

 郑芝龙叹道:“王公公若要建造千料以上的大船,只能广邀造船工匠,若不是如此千料大船难造!”

 王承恩点点头,本来造船的船坞都在前期上海建设规划中,只不过没有工匠,造船一直没有启动而已,现在已经为了海上贸易的顺畅,王承恩准备不惜血本制造千料大船然后用西方的方式营造两三千料以上排水量上千吨的大型战舰。

 “事不易迟,我这就上奏折朝廷!”王承恩道。

 顶尖造船工匠和福建水师归属郑芝龙全列在奏折内,写完后王承恩看了看,又加上了冶炼工匠的要求!

 事情太多了,王承恩总感觉时间却不够用。王承恩写完奏折叫来武监立刻放飞信鸽,然后看着依旧坐在大厅的郑芝龙、郑芝虎两兄弟,王承恩笑道:“我到是突然想送一千条燧石线膛火给郑大人,奈何冶炼工匠缺少,这线膛管也不好制造。”

 王承恩突然变得如此大方,是因为郑家为他王承恩贩运布匹,郑芝龙负伤,王承恩自然为了收买人心而大方。问题是上海兵卒的五千条燧石线膛火都差两千条,如何还能给人制造,何况制造完火,接下来是制造车辆让佛狼机炮变成车载炮,还有一千具重装步兵的铠甲和武器!

 郑芝龙早看出了王承恩缺少冶炼工匠,当下朝王承恩道:“不瞒王公公,下官命人跟随汤若望先生学习锻造线膛管,回去后锻造的线膛管,十有八九在第一次试时就炸膛,若是王公公的工匠作坊能帮下官督造燧石线膛管,郑家所有工匠愿随王公公调遣!”

 “哈哈!”王承恩大笑,想不到一句收买人心的话,竟然换来了大量的工匠,工部有倪元璐在把关,就算崇祯心有不愿,倪元璐也会想法子给他王承恩弄来大批工匠。何况现在崇祯坐着收银子,光上海就能一年提供朝廷二百四十万两白银,崇祯不愿意答应王承恩那么点芝麻绿豆的小事才怪了!

 不过这也造,那也弄,王承恩估摸着一条船就会让自己出不少血,出就出吧,舍不得花银子那就眼睁睁看着大明朝给人欺负。

 “王公公,下官有个不情之请!”郑芝龙突然站起身朝王承恩继续道:“下官在海上对付海寇,犬子年幼跟随在身边,下官怕是全心对敌时还要分心照顾他,想将犬子托付给王公公,拜入王公公为师,也好受些教益!”

 郑芝龙的儿子!王成恩大惊,难道是郑成功?

 “许了,郑大人的公子我王承恩理当照顾好!”王承恩当然知道郑芝龙心中打算,郑芝龙担心自己儿子是假,用儿子跟王承恩拉关系是真。王承恩继续道:“郑公子如何称呼?多大了?”

 “犬子郑森,现年十三岁。”郑芝龙回道。

 闻及郑芝龙的话,王承恩吓了一大跳,这不是郑成功还能有谁?郑成功初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问题是郑成功是天启四年所生,现在也就是五、六岁而已,怎么现在却十三岁了,王承恩头又有点大了!  m.IgeXs.COM
上章 穿越之大内总管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