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求生记 下章
第九十八回
之后,陆仁送走了诸葛亮与赵云,心中的一块大石落地,接下来的就是要着手去恢复与曹之间的友好关系了。此时此刻,陆仁安排在曹境内的细作还没有传消息回来,陆仁也不知道曹在知道救献帝出许昌一事中陆仁也有份会如何应对。万一曹真的在一怒之下下令断,对陆仁的计划的影响绝不是一般的大,先前与荀准备的应对方案会不会有用陆仁心里也没底。要是真的不行,陆仁的希望就只能寄托在曹植的身上。

 又等了数,细作终于传回了消息,说曹自合肥退兵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调动,特别是在西南部的宛城、东部的合肥这些紧要之处添加了不少兵力,原驻邺城的主力机动部队也分出了一部分常驻到许昌与徐州,很显然曹这是在加强自身的防卫。另外曹虽然失去了献帝这张天子牌,但依旧称了魏公,并遣使到襄向献帝上表。

 曹与刘备之间势成水火,属于打死不相往来的主。不过在曹称公一事上,刘备与献帝似乎还是选择了退让,让曹顺利的称了公。借此亦不难看出刘备现在正在作入川的准备,暂时不愿和曹发生什么军事冲突。

 而在对陆仁这边的关系处理上,曹的阵营中原先是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主张与陆仁断,另一派则主张利用商贸来加快军备地发展。但是这一回两派人马竟然不再争执。一致认为不宜与陆仁断,甚至还有人提出要再次加大与陆仁的通商力度,并借此尽可能的多拉拢一下陆仁,理由便是曹陆一但断,陆仁肯定会全力支持孙刘联盟。万一孙刘联盟得到了陆仁雄厚的经济实力的支援,曹再想讨灭这两家就会难上加难。而这也很明显是曹方面看出了诸葛亮的险恶用心,采取了不闻不问。保持眼下这种暂保和局来静观事态的策略。至于曹会不会在暗中玩些什么“二虎竞食”之类地策略现在还不得而知。

 最后就是有关曹植地了。根据曹方面最后见过曹植一面的曹仁的说法。曹植可能已经死于军之中,曹是“痛失爱子、伤心绝,数不出府议事,为植于平原立冢(建安十六年,曹植被封为平原候)。又传檄荆襄,若能寻得植之尸身棺置。愿以万金为酬”

 陆仁觉得时机已经差不多了。曹那边没有对自己怎么样,自己这边也该示点好才说得过去。于是一边让夷泉准备一只给曹送礼的船队,另一头自己还得去和曹植套近乎。

 这一陆仁把曹植请到府中来小宴一番,而且还向曹植说是“自家人饮宴,无需多心”等到曹植应约赴宴,刚刚就席安坐,陆仁便着人去把蔡琰、婉儿给请了来和曹植见个面。别误会,陆仁可舍不得自己的宝贝老婆去施什么美人计,把蔡琰、婉儿叫出来纯粹就是和曹植拉关系套磁。

 为什么这么说?其实真要论及那些七八糟的关系。曹早年可以算是蔡琰之父蔡邕地好友兼学生,而蔡琰自北方归汉时是直接管曹叫叔父的,论起来蔡琰可以说就是曹植的老大姐;至于婉儿那就更好说了。当初曹为了拉拢陆仁,直接就把婉儿给认作记名的义女名正言顺的许配给陆仁,算起来婉儿就是曹植的姐姐,陆仁还是曹植的干姐夫。

 家宴上一番怪力弹之后,曹植还好说。恭敬的向婉儿叫了声义姐。着实让婉儿有些受宠若惊。可陆仁自己却在那里为这些七八糟、昏综复杂的关系而头痛。等到几杯过后,蔡琰与婉儿先行离去。陆仁就索坐到了曹植的面前道:“子健,在泉州住了数月,对我夷泉有何感想?”

 曹植道:“夷泉之富庶名不虚传,而兄长这一代怪才之名确实受之无愧。弟在此间数月,所见到地新奇事物极多…兄长,此番饮宴,是不是将我送回河北的临别之宴?”

 陆仁心说你到聪明,一下子就看出了我的想法嘛!稍稍顿了顿陆仁点头道:“不错,曹公在北误以为你已死于军之中,泪。我闻知此讯之后已经差人先赴邺城向曹公禀报你并无恙。你在我泉州游玩了这么长地时间,先前一番大事的惊涛骇也已平复,你是该回去了。”

 曹植沉思中晃了几下酒杯,许久才开口问道:“兄长,此间无人我想过问一下。弟素知兄长见识过人,那依兄长之见,我能继承父业吗?”

 陆仁楞了一下,曹植怎么一开口就问这个?沉了半晌,陆仁摇头道:“子建,你是想和诸位兄弟争世袭?即如此,为兄在这里到也劝你一句,不要去争。你虽才智过人,曹公诸子之中无人能及,但你的情与心态并不适合承袭曹公大业。”

 “为何?”

 陆仁道:“你锋芒毕不知收敛,恃才轻狂不能敬士,此已是争位之大忌。而且你旧里结的杨修、丁仪这些人,都是些有才而不知内敛的人。你与这些人若只是诗作赋,好酒疏狂,只成一当世文人固然是能风一时,但若从政必然是众矢之地。而曹公帐下真正能助你争位地治国之才你却一个都没有能结到。”

 这话说得是对是错,陆仁其实自己也不知道。不过陆仁敢肯定一点,就是杨修玩不过贾诩,曹植这种锋芒毕的性格也斗不过懂得以退为进地曹丕。

 曹植这会儿却没有了往日的轻狂相,反而在那里沉默不语。许久曹植才默然点头道:“这些话从来就没有人对我说过,兄长你是第一个。只是兄长,若我真的很想能承继父业,又当如何?”

 陆仁习惯性的抓了抓头皮,心说一个人要是有野心也不是别人几句话就能劝掉的。想了很久陆仁干脆说出了贾诩的那句话:“君不见袁本初与刘景升父子乎?兄弟相争,骨自残,乃自损而利他人也。为兄我诚心的劝你一句,不要去争。你若真的是想成就些什么功业,不如回邺之后与杨修等人断绝交往,转而专心去助你兄长子桓。你兄弟若能和睦同心,大业必成,而你也能落得个传千古的助兄清名。”

 曹植显得有些郁闷,自顾自的喝着酒。

 陆仁现在也有些无可奈何,曹植这才二十来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争强之心比谁都强,自己说这些话出来只怕还会有反作用。看样子曹植如果不吃上些天大的苦头是根本就不会明白这些道理的。

 曹植一口气喝了好几杯酒下肚,随手抬袖擦了擦嘴道:“兄长良言,弟当谨记。却不知兄长打算何时送我回邺?”

 “我已经着人去准备船只与礼物,最多五之后子建便可乘船由海路归邺。陆路你走不得,途中要经过刘备与孙权的领地,万一被人有所查觉必生危难。再说乘船的话要一路上要轻松许多,现在又是夏秋之际,东南风颇盛,若行程顺利一月间便可到河北乐陵港下船再赶赴邺城。兄长这里也有些事情有求于你,就是先前将圣上劫出许都一事,曹公早已知晓,对我颇有恨意。子建此去还望能在曹公面前多多美言几句,勿令曹陆两家失和断。”

 “弟自当尽力而为。弟亦知晓曹陆两家和则双利,仇则俱损。”

 陆仁点点头,对曹植这种聪明人,很多事不用说得那么清楚。转手从怀中取出了一本册子交给曹植道:“这个你拿着,见到曹公可以直接与曹公。”

 “这是何物?”

 陆仁道:“我夷泉两州的一些军政机要。我备下的礼物不一定能让曹公恨意稍解,到时就要靠子建去为我说情。可是子建在许都有此大失,纵然归还也很可能会于曹公面前失宠而言听不进。这个或许能帮你挽回些旧的曹公宠爱。”

 曹植惊道:“夷泉两州的一些军政机要?你连这般重要的事物都敢给我?”

 陆仁笑道:“该当如何我岂会心中无底?给你的这些都是一些明面上能探查得到的事物,必竟你在我夷泉身份如质,不可能会探察得到很机密的事物。而我真正给了你不可能探查得到的机要,曹公那里反而会心疑,那就肯定会害了你。此事四知便可,不可。于曹公处,你亦可显现出虽在他国为质却能不误正事、冒死为间的胆识,曹公愉悦之下必不会怪你的许都之失。”

 曹植小心的接过这本小册子,向陆仁拜谢道:“弟于兄长之恩,感激不尽!  M.igExS.cOM
上章 三国求生记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