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求生记 下章
第一百六十二回 蝴蝶翼折
眼间又是一个月的时间过去。

 因为贞上二月时带领船队去了柴桑,所以现在是陆仁自己在打理襄的诸项产业。而这一个月中陆仁除去平时寻常的货品周转之外还特别留心两件事。

 第一是荆襄一带哪里有大批的粮食货源,一但得知陆仁马上就会派人前往该处采购并运回襄城中屯积起来。陆仁心里清楚,单凭蔡瑁所能提供的粮食是远远不够的,上次那千石海盐换回的五千石粮食明显陆仁吃亏,但主要的目的还是给蔡瑁一点甜头,好让蔡瑁在陆仁水运粮食出荆襄一境时睁只眼闭只眼才是主要目的。此外陆仁还考虑到不仅是江东诸郡赈灾与东吴养兵需要粮食,自己即将前往夷州也同样需要给大队人马准备充足的粮食作为后盾。反正眼下刘表一时半会儿也查觉不到陆仁有转卖粮食给东吴养兵,而周瑜对陆仁出招也只是早晚的事,到不如趁现在刘表不在意与蔡瑁能保证船队顺利通行的前提下提前屯积好大批粮食,等柴桑的船队一回来就大肆装船运走,连带着还得把身边那几号家人给送出去。按陆仁的打算,只要把蔡>:。就没有了后顾之忧,万一有点什么事他轻身逃离荆襄也会方便许多。

 第二是陆仁让手下人注意收集各地客商所能带来的各种消息,其中特别是来自长安、洛、许昌这些曹地盘的客商,陆仁只要有空就会亲自请他们下馆子喝酒吃饭(反正也是去自己名下地酒楼)。直接从客商那里打听曹现在的战略走向与其境内的内政状况。

 这一个月来陆仁从客商那里了解到河北袁绍已经于建安七年秋病死,似乎比书中的记载晚了几个月。而曹在完成建安七年的秋收,回复气力之后立即越过黄河进兵河北,把袁绍三子打得从黎北部一直退回城固守。可惜的是曹不知为何没有一口气打下去,只是留了于等数将屯扎黎,自己又退回了许昌。陆仁自己分析了一下,觉得应该还是曹官渡之战后的后勤补给还没能跟上,所以留于等人在黎进行比较彻底的占领区巩固工作。以便之后对河北地征伐。

 但是问及袁绍方面地事时陆仁却楞住了。因为袁绍三子自领地官职分别是大将军袁谭、车骑将军袁熙、骠骑将军袁尚。而袁绍的爵位来候是袁谭承袭了,换句话说历史上袁氏此时废长立幼的事并没有发生。

 这一还算清闲,陆仁呆在襄城中的宅院中来回转圈,仔细的思考这些事。

 “怎么会这样?为什么是袁谭继了袁绍的位?难道说是暗庄那一次黄信毁去了袁尚的相貌后令袁尚在袁绍面前失了宠?有这种可能吗?记得书上是说袁尚就是因为长得特别帅气才格外得袁绍地钟爱,可这不是也有袁绍老婆的‘枕边风’在里面作怪吗?袁尚自己也是个野心的人,没理由会这么简单就放弃承袭袁绍位子的吧…不管他了,袁氏没有发生废长立幼的事很可能是我带来的最大的一个蝴蝶效应。现在就是不知道袁绍三子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如果还是像历史上那样彼此相争还好点,曹就有机会利用他们之间地矛盾个个击破,进而完成统一北方地大业。但如果袁绍这三子彼此和睦,或者说袁谭与袁尚当中的任何一个能够容纳对方,那曹就不见得能这么容易能统一北方,搞不好还会被袁绍的这三个儿子反咬一口。”

 又苦思许久陆仁回到书房摊开了文房四宝。离开曹营两年有余,这是他头一次想写信给曹提个醒。婉儿未死之事早已经让他对曹没有了什么恨意,如今不管是为公为私他都觉得该提醒一下曹

 陆仁记得按历史进程曹在袁绍病死后曾一度想南下荆襄。刚出兵没多久是郭嘉与袁谭派来地辛评劝阻了曹。建议曹利用谭、尚之间的争斗去统一北方。但现在谭、尚之间的争斗似乎没有发生,而在去年袁绍病死时陆信也曾传来过曹正在准备南下的消息。虽说到现在还没什么动静,陆仁却真的很担心曹也许会先不管北方而先行南下。

 往大的方面说。曹如果不尽快统一北方的话,一但让袁绍的这三个儿子回复了气力那北方又会陷入很长一段时间的战,遭罪的还是下层百姓。还有一点就是陆仁依稀记得袁绍似乎与北方外的一些个异族有接触,其中好像还有几个部族对袁绍唯命是从,如果说袁绍三子与曹操作战的时候这几个异族以援兵的名义得以进入关内,搞不好就会引发出小规模的五胡乱华,至少也会让当初长安、洛那样的异族之再发生一次。

 往小的方面来说,陆仁也不希望曹太快南下,甚至是根本就不希望曹南下。首先是他计划离开荆州的准备工作还没到位,刘表也还没有病死,那曹攻取荆襄就肯定不会像历史上那么顺利,那么在战之中他不见得能保得住自己,曹也不见得会放过他。再者刘备这边的实力没有成型,不提诸葛亮现在才二十二、三岁没有出山,搞不好连徐庶都还没去投奔刘备。按陆仁心里的打算,是希望曹、刘、孙三家依旧先如历史上那样三分天下,那样的话他才有机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这封信写了很久都没写出来,到是桌下的废纸篓被满了。重新又铺好一张纸,陆仁迟迟的下不了笔,摇头苦笑道:“这算什么?人家徐庶是身在曹营终身不为曹画一策,我却是不在曹营都给曹出主意…虽说是馊主意来着。这其实都是次要的,真算起来我是从曹那里叛逃出来地人。现在一封这样的信写回去曹肯听从我的建议吗?能不带出什么反效果副作用我就鸭米豆腐了。”

 放下笔又跑去院中转圈,最后突然脑子转过弯来:“笨笨笨!我这信干嘛一定要写给曹?把大致的一些利弊分析出来

 郭不是更好吗?我现在人在襄,让曹垂涎三尺的身边,这信如果直接写给曹可能真的会让曹以为我是有意阻止他南下。但如果是写给老郭,让老郭开口劝阻曹就完全是另一回事…说起来也不知道老郭现在怎么样了。”

 想通此节陆仁立即回到房中“奋笔疾书”一口气足足写满了七张纸。其中除了对曹必须要尽快统一北方的一些要点分析之外,还另外给郭嘉出了个馊主意,就是让曹对外诈称病重。并在许昌、官渡一带按兵不动。陆仁没见过袁谭。但自己亲身和袁尚打过交道。再根据看书时得来的结论,袁谭真要玩心计绝对不是袁尚地对手,现在袁尚搞不好就在暗中准备对袁谭对刀子也说不定。这个馊主意就是希望能让袁谭、袁尚放松警惕,进而引发出二人之间地权利争斗。一但这二人有所相争,曹就有机可趁,换句话说陆仁就是希望能让现在有所偏离地历史稍稍回到一点原先的轨道上。

 再就是陆仁在信中建议曹统一北方之后先花点时间全力回复北方的生产,并稍微的了一点“天机”给郭嘉…其实也就是向郭嘉明言刘表的身体已经越来越差。最多可能还有三到四年的寿命。而刘表内部不稳定,刘备得不到刘表完全的信任这些也一并写了出来。反正就是让郭嘉劝曹在建安十二年秋后再向荆州用兵,这样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地出海大计多争取一点准备时间。

 最后陆仁想到了郭嘉的身体,特别在信中嘱咐郭嘉一定要在曹攻占城后留在城休养身体。

 足足七张纸的信写完,陆仁再仔细的看了一遍后一一折好,用自制的信封装好并用火漆封好。看看这封足有一厘米厚的信陆仁又犯了难,心道:“我这算不算是细作间谍啊?周星星的《逃学威龙》里说明代的细作卧底一但被抓住可是会判‘宫刑’地…哎,我想些什么呢?还是想想这信要怎样送到老郭手里比较好。可惜黄信这家伙不在。他是送这信最好地人选。要不还是从身边的三卫里挑一个出来送去吧。这三个人信得过一些。”

 计较了一下陆仁把二凌叫了进来。看了二凌半天后把信交给了凌云道:“凌云,这封信麻烦你辛苦一下,尽快送去许都的郭奉孝那里。如果老郭不在许都你也一定要寻过去。记住,一定要亲手把信到老郭手上,千万不可以给别人知道。你地情比较稳重,我交给你办比较放心,其余的事我也就不说太多了。办妥了就尽快赶回来,我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迁离荆襄的…要不你完了信之后就直接去柴桑那里。具体该如何你自己看着办。”

 凌云接过信贴收藏好,陆仁便吩咐凌云马上动身,临去时又叮嘱道这封信千万不能让外人知道。

 ^^^^^^

 转眼凌云便走了两天,这天陆仁没有去襄城,而是在小庄上与马钧商谈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至午后陆仁有了些倦意,躲去花园的吊上小睡一会。

 “老大,老大…”

 迷糊糊中陆仁感觉有人在轻声唤他,懒劲上涌连眼都不愿睁,懒洋洋的道:“午睡中请勿打扰…没有要紧事别叫我。”

 宁静了好一会儿,突然有人在陆仁耳边暴喊道:“哇啊啊啊——!”

 陆仁被吓得猛一凌,急忙想翻身起来却忘了自己睡的是吊,扑通一声摔在地上。

 “什么人!竟然敢私入庄中!”

 剑光闪过,闻声而来的貂婵先是一剑退那人数步,继而拼斗在一处。随后赶来的凌风与张放一起扶起陆仁。

 陆仁吐出口中的尘土向拼斗的那边望去,见是一个衣衫破烂的青年男子正被貂婵的剑得左躲右闪,口中还在不停的叫道:“别、别打,是我啊!老大你到是让她快住手啊!再这样我会被伤到的!”

 “他叫我什么?老大?啊!”陆仁赶紧唤道:“阿秀快住手,这小子是陆诚啊!”貂婵应声收剑向后跳开,上下打晾了那人一番愕然道:“你是当年那个头小子陆诚?”

 陆仁也赶到身边仔细打晾,见陆诚全身上下破破烂烂的不说,脸上还黑一块灰一块的,加上又有差不多三年没见过面,不仔细看根本认不出来。看了一会儿陆仁骂道:“你小子这几年死到哪里去了!一回来还这副德,入了丐帮不成?回来就回来吧,干嘛还要吓我?”

 陆诚尴尬的抓了抓头道:“没办法啊!我一开始在正门那里,话都还没说出口门人就把我赶得远远的。不过还好啦,给了我十个大钱还有一小袋米,说是老大你吩咐的。如果不是知道老大人一向这样周济民,我还以为你不要我了那。”

 陆仁道:“就你现在这样子任谁都会把你当成民乞丐!还好意思说呢。过来我看看!”

 陆诚走近两步,陆仁伸手擦去陆诚脸上的灰泥,轻叹道:“快三年了吧?这三年来你小子一点音讯都没有!我当初不是让你一到襄或是柴桑就传个信回来吗?”

 陆诚道:“老大,我没有到这两个地方游学,你不会怪我吧?”

 陆仁道:“要你去游学是我的意思,但去哪里却是你自己选的,我怪你不听话又有什么用?这三年你到底去了哪里?”

 陆诚笑了笑,回答道:“州,还出海去过老大你曾和我提起过的海南岛。”

 陆仁惊道:“你去了我说的海南岛?”  m.IGexS.Com
上章 三国求生记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