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欢乐大世界 下章
第七十四章 刘宝瑞相声专区之官场斗
咱们先不说这三位王爷跟和申,怎么呢?反正在书房里锁着哪,一时半会儿跑不了,哎,先让他们那儿忍着吧!

 再说刘墉,骑着穿朝马——啊,太后亲赐,用紫的缰绳,这在清代是最高的恩赏啦——进了东华门,来到“箭亭”把马一拴,奔朝房了。

 那位问了,刘墉不是找乾隆吗,干嘛奔朝房啊?

 啊,是这么着。虽说刘墉有“穿朝马”能直接骑马进宫,可也得到朝候旨,等太监传旨,随旨进殿。也不能直接往金殿里随便溜跶。

 刘墉上了台阶,刚要帘子,正巧,听见俩太监在那儿说闲话儿。前边儿我不已经说过了吗,刘墉有个毛病。什么呀?爱听“贼话儿”谁背后一说什么,他准得听听。

 这俩太监,一个姓“佟”一个姓“丰”合到一块儿是:佟丰(通风)!得,就等着报信儿哪。还别说,寸劲儿,哎,他俩还真给刘墉能风报信儿啦!

 怎么呢?他俩说的这闲话,有用!哎,正让刘墉听见。这个太监就说了:

 “哎,佟老爷。”

 “啊,什么事儿啊?丰老爷。”

 在封建时代,太监之间,互相称呼老爷。佟老爷,丰老爷,都是老(姥)爷,哎,就是没姥姥!

 “哎,佟老爷,您说咱们这俩中堂,是刘中堂有能耐呀,还是和中堂有能耐呀?”

 “嗨!这还用问吗,当然是刘中堂啦,人家两榜进士出身,有真才实学。和中堂算什么呀,不就仗着圣上宠爱嘛,小人得志,谁不知道他是打气死风灯的,外号儿——蜡头儿啊!”哎,得!连老底儿全给抖出来了!

 “再说,刘中堂不但学问好,人品也好啊,多仁义呀。上月我妈死了,没钱送,刘中堂赏我五十两银子,瞧瞧…”

 那个姓丰的太监说:

 “对,刘中堂是咱大清国的栋梁啊。嗯,我也光彩呀!”

 “哎,哎,有你什么呀?”

 “怎么啦?我跟刘中堂是亲戚!”

 嗯?刘墉心说:怎么这儿又冒出一门子亲戚来呀?!

 就听佟太监问了:

 “亲戚?你别往脸上贴金啦。人家姓‘刘’,你姓‘丰’,怎么会是亲戚呢?”

 “啊,这个…表亲!”

 “怎么个表亲呢?”

 “啊,刘中堂是我堂叔伯两姨姑舅哥哥他丈母娘内侄女儿婆家二叔把兄弟的三表大爷!”

 嗨!这叫什么亲戚呀?

 丰太监还得意:

 “是亲戚吧?论起来还不算远!”

 “啊?还不远呢!”

 “甭管怎么说,我们沾亲。有这样的亲戚,跟着脸,啊,你行吗?”

 这么一叫劲哪,佟太监挂不住啦。怎么?忠臣人人敬呀,都想往上靠。就说了:

 “照这么说呀,你跟刘中堂不是亲戚吗,我跟刘中堂还是邻居呢。常言说,远亲不如近邻。哎,我比你还近乎哪!”

 “别,别逗啦!邻居?刘中堂往东四牌楼礼士胡同。你呢?内务府敬事房。怎么是邻居呢?”

 “哎,您绕住了不是。刘中堂什么官儿啊?头品《ap。》大员,每天上朝,在品级台最前边儿。我不正在那儿站班哪吗。我们俩紧挨着。哎,这不邻居嘛!”

 “噢,这么个邻居呀?!”

 刘墉在外边儿一听,也乐啦。进去吧,正想迈步…哎,里边儿又聊上啦!

 刘墉一琢磨,嗯,今儿倒热闹,这么会儿,我来个邻居,又多门子亲戚!得了,再等会儿吧。

 丰太监说:

 “哎,佟老爷,天到这时候啦,怎么还不退班哪?”

 “嗐!主子等三位王爷跟和申呢,他们给刘中堂送银子去啦。”

 “什么银子?”

 “刚才刘中堂不是上殿把皇上给参了吗?”

 “啊,我听说了。”

 “刘中堂走后呢。和申上殿了,给万岁爷出了个主意,让圣上赏刘墉三万路费银,旨意上写三万,实际由户部提四万…。”

 “哎,那好哇。”

 “好什么呀?!和申说了,这叫‘明三暗四,栽赃一万’!您想,刘墉收万岁赏的银子,还能当面儿约吗?不约!马马虎虎就收下了,等他回山东的时候,和申派人在城门口儿搜查。一查,多一万银子,哪儿来的?贪赃过万,哎,这就把刘中堂杀啦!”

 刘墉吓一凌啊。心说,多亏来一趟,不然的话,还真叫悬哪!

 “哎,刘中堂外号儿‘刘罗锅儿’。罗锅儿一动,就一主意。那人多机灵啊。他呀,准不要!”

 “什么,不要?不要,那是抗旨不遵。当时就杀喽。哎,也得玩儿完!”

 “哎呀!这个…噢,这么说,这银子是要脑袋的呀?!”

 “可不是嘛,想起这事儿来…着急呀!要是能给刘中堂送个信儿去,让他知道这事儿就好办了。”

 刘墉一听,嗯,这我就全知道啦!

 稳住了神,一听里边儿住了话头儿。心说,行了,你们别聊了,我也甭等啦。“嗯哼!”咳嗽一声,帘子进朝房了。

 俩太监一看,呦!刘墉来了。抢上前请安:

 “给中堂请安。”

 “给中堂请安。”

 “得了,得了,别中堂啦。啊,快给我往上回一声吧。”

 “噢,啊…我跟您老…回…这个…银子…银子要脑袋…”

 刘墉呢,赶紧拿话拦他。怎么呢?这事儿得装不知道。一知道,麻烦啦。让太监一琢磨,合着这么大中堂,门外头听贼话儿。哎,他…他不象话呀!

 就说了:

 “哎,哎,跟我回什么呀。上殿跟皇上回。啊,就说,我走亲戚来了。没事儿串个门儿,瞧瞧我大哥!”

 “啊?好嘛!上金銮殿串门儿来啦?这个…怎么给您往上奏啊。奴才…不敢说呀。”

 刘墉一看,把刚才那碴儿岔过去啦。说:

 “那…,好吧,你说,草民刘墉求见。”

 太监来到金殿:

 “启奏万岁,刘墉求见,候旨。”

 乾隆纳闷儿啦。嗯?怎么送银子的没回来,收银子的倒来啦。嗯…,这罗锅儿来了。哼!准没好事儿。干脆不见!又一想,不行!仨王爷跟和申上他那儿送银子,怎么到这晚儿还不回来呀?是不是银子数儿出事儿啦?嗯,这得问问,对,先让他上殿。

 “宣刘墉随旨上殿!”

 刘墉来到金殿,跪倒磕头,口称:

 “万岁在上,草民刘墉见驾。”

 这回,他称草民啦。怎么?官儿没了嘛。

 乾隆说:“刘墉,三位王爷跟和申哪?怎么还不回来呀?”

 “他们一时半会儿回不来,都在我家喝酒哪!”

 “啊?!”

 皇上一听,这个气呀!什么节骨眼儿啊?干什么去啦?噢,我这儿等着你们回来旨,你们倒好,那儿喝上啦!

 哎,他哪儿知道都让刘墉给锁起来啦!

 乾隆说:“他们喝酒,你不陪着,上这儿干嘛来啦?”

 “啊,我想问问,万岁您赏我多少银子?”

 “赏你多少?朕赏给你四…”

 刚想说:“四万两”一琢磨,不对。旨意上写的是三万两啊。话说半截儿,改嘴啦:

 “朕赏给你四…三万两。”

 刘墉心说,什么叫四、三万两啊?!

 嗯,看来,刚才朝房里,那俩太监说的一点儿不假。这银子就是要脑袋的。我呀,得把这事儿给挑开了,说破了:

 “万岁,您乃一朝人王地主,为何也说谎话呀?”

 乾隆本来心里正嘀咕着哪,在银子数儿上就亏着《电脑访问。》心哪。听刘墉这么一问,还真有点儿含糊。不过,他呢,假装镇静:

 “啊…朕何时说过谎话?”

 “您现在就说着哪。万岁,什么叫四、三万两啊?您赏我的是四万两!”

 “啊…这个…你怎么知道?”

 刘墉说了:

 “和申都告诉我啦!”

 “啊?嘿!”

 皇上心说,嗬!这倒霉的和申啊。你到底是哪头儿的呀?!

 “他怎么说的呀?”

 刘墉一瞧,乾隆认“扣儿”啦,一琢磨,有了。我呀,再编点儿词儿,拱拱火儿,嗯,把你实话一挤兑出来,这四万银子就全归我啦!

 刘墉说:“啊,喝酒的时候,和申悄悄把我叫到一边儿,跟我说,‘哎,你知道圣上赏你多少银子吗?’我说,‘不是三万吗?’他说,‘不是。这银子里有毛病。明三暗四,旨意上写着三万两,实际上是四万两。其中栽赃一万。等你出城的时候,皇上派人截住。一查,多出一万银子。哪来的?说不上来。这叫贪赃过万。可就把你杀啦!’我一听,麻烦啦,就说,‘那…这银子,我不要了。’和申说,‘什么?不要?皇上赏的,你敢说不要?抗旨不遵。照样儿你脑袋得搬家!’这怎么办呢?和申说了,‘你呀,也别为难。啊,谁让咱们同殿称臣哪。这么些年啦。虽然平时有点儿小硌扭,也算不了什么。可银子这事儿,人命关天哪!我能看着不管吗,对不对?我想了个主意。你呀,把银子收喽。就按三万收。其实是四万哪,多一万。多一万怎么办呢?把这一万先存到我家里。你先走。等这事儿过去以后呢,我再想法子给你送去。啊?’万岁,您想,人家和申救我不死,给我帮这么大忙,这一万银子,我还能往回要吗?不能,就得白送他。可是哪,我又不敢送。怎么呢?因为这一万银子,不是我的,这是万岁您的。所以呀,我到金殿,我特意来问问您,多出这一万银子,您是给他呀,还是给我?”

 嗬!乾隆这气大啦。好你个和申哪,噢,两头儿出主意,买好儿。你当间儿占便宜。我呀,让你妄费心机。这一万银子,哼哼,叫你捞不上!

 “刘墉,还问什么呀?那四万银子,都是给你的!”

 刘墉赶紧朝上磕头:

 “谢主隆恩!”

 “哎,哎?刚才你怎么不谢恩呢?”

 “啊,刚才…银子,不是不够数儿嘛。”

 皇上一听,哎,好嘛。他跑这儿凑数儿来啦!

 乾隆这工夫,也觉得不大好意思了。怎么?金口玉言的皇上,也说瞎话。况且,还让人家知道了,这多寒碜哪。他呢,就想多说两句,往回找找面子:

 “刘墉啊,你不应当参我呀,哪有参皇上的呀?”

 刘墉说:“不是我想参您,我也不愿意参,可有人挤兑着我,让参您哪。”

 “嗯?谁呀?!”

 “是这么回事儿。今儿上朝的时候,我来晚了一会儿。和中堂就说了,‘你今天参文,明天参武,今儿来晚了,准是在家写折子了吧。又憋着参谁呀?’我说,‘身为御史言官,执法无私,谁犯法,就参谁!’”

 乾隆说:“对呀!这话说的不错,那怎么会参到我头上来了呢?”

 “是呀,和中堂说,‘现有一人,偷坟掘墓,就怕你不敢参。’我问,‘谁呀?’他说,‘就是当今万岁。哎,你要敢参,我拜你为师;要不敢参,你拜我为师。’人有脸树有皮呀,当着文武百官,他这么一‘将’我,您想,我能磕头拜他为师吗?所以呢,挤兑得我没办法了,这才参的您。”

 嘿!皇上这个恨和申哪。噢,闹了半天拿我打赌哇!

 “刘墉啊,你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和申挤兑你,让参我,你也不能参哪。要不参我,你的中堂能丢吗?你爸爸入阁是中堂,你入阁又是中堂,辈儿辈儿中堂,你们家是铁帽子中堂啊…”刘墉没等皇上说完就磕头:

 “谢主隆恩。”

 皇上一愣:“哎,你谢的什么恩呢?”

 “啊,万岁,您不是封我铁帽子中堂吗?!”

 “啊?…”

 刘墉没容皇上再说话,一伸手把帽子拿过来了。刚才我前边儿不已经说了吗,刘墉的帽子在龙书案,是倒搁着的呀,翎子冲前,哎,这会儿他就这么给戴上啦!

 皇上心说,嗯,你手倒快,帽子戴上啦。可翎子冲前,这么顶着(比状),戴倒啦。是又可气又可乐,顺嘴儿就说了:

 “刘墉,你把帽子转过来,才算官复原职哪!”

 刘墉又磕头:

 “谢主隆恩!”

 “你,你又谢什么恩呢?”

 刘墉把帽子一转:

 “您叫我官复原职啊?!”

 皇上一瞅:“哎,得,这官儿他又讹回去啦!”  m.IgEXs.COM
上章 欢乐大世界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