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欢乐大世界 下章
第六十四章 刘宝瑞相声专区之官场斗
皇上在琼岛悦心殿召见刘墉干嘛呀?没别的事,烦啦!怎么哪?乾隆一见和申作寿,勾起心事来啦。一想:自己已然六十啦,转眼就奔七十,人生七十古来稀呀,能不能活到七十还得商量商量哪…

 哎,也不知跟谁商量去!

 上次去玉泉山,见着那户“长寿之家”看人家,老百姓当中都有活那么大岁数的,朕贵为天子,到底能活多大呢?寿高多少呢?怎么才能长寿呢?他…这个…哎,把自己问住了。

 一琢磨,满朝文武就属刘墉有学问。嗯,传旨召见。

 刘墉来到悦心殿面圣,口称:

 “臣刘墉,奉旨来见,愿我主万寿无疆!”

 乾隆说:“刘墉,朕召你前来,不为别事。啊,我能活多大岁数,你给看看。”

 刘墉一听,噢,拿我当相面的啦!

 “就是怎么才能长寿?寿长寿短,活多大岁数看哪儿?”

 别看刘墉那么大学问,当时却给问蒙啦。正这时候,和申来了。和申干嘛来啦?刚才皇上不是赐给他福寿字儿吗,哎,他谢恩来啦!

 和申一瞅刘墉答不上来,没词儿啦。心说,嗯,你罗锅儿也有不灵的时候。瞧我的!忙说:

 “主子,人的寿长寿短看哪儿,奴才知道!”

 乾隆高兴了:

 “噢,你知道。看哪儿呢?”

 “看‘人中’!”

 “看‘人中’?!”

 “人中”就是鼻子下边儿,上嘴当间儿那道沟儿。这儿!(指示)

 和申说:“对,人中长一寸,寿活一百年!”

 刘墉一听,乐了:

 “和中堂,人中长一寸,寿活一百年,此言差矣!想当初,彭祖寿高八百八,那么他的‘人中’就八寸八啦!人中八寸八,那脸该多长啊?再说,如照此理,我主圣上,称为万岁,人中是一丈,那脸可就(比长脸状)…”

 乾隆一琢磨,赶紧说:“行了,行了…,你别比划啦。”

 心说,你一比划,我比驴脸还长啦!

 这个气呀!问和申:“和申!”

 “奴才在。”

 “人中长一寸,寿活一百年。这话你从哪家经典里查出来的?”

 “啊,并非出自史书纲鉴,乃我听鼓人所说。”

 “古人?你如何能见到。哪位古人啊?”

 “啊…鼓人…就是乐班里打鼓之人。”

 噢,这么个古(鼓)人哪?这不捣乱嘛!

 刘墉说了:“我主善保龙体,定能益寿延年。到于长寿之法,容臣再思。”

 刘墉走了。

 和申一琢磨:刚才抖机灵说看“人中”嘬个瘪子,招惹的龙颜不悦,我得给想个能长寿的主意呀!嗯…这…哎,有了!

 “主子,奴才有一长寿之法,奏请圣上试之!”

 乾隆这气儿还没下去哪:

 “什么法儿啊?又是‘人中长一寸,寿活一百年’哪!”

 和申心说,您怎么还没忘这碴儿啊?!

 “万岁,当年汉武帝曾设‘铜仙承盘’,我主何不效仿?如取天明前之甘,拌以玉粉,连饮七七四十九天,定能延年益寿!”

 乾隆一听,哎,这主意不错。好!立即传旨:修建“铜仙承盘”

 有人问了:什么是“铜仙承盘”呢?

 您现在逛北海就可以看到,在“甘殿”前边,有一雕龙石柱,柱子顶上,站着个铜人儿,双手托着铜盘子,这劲儿(学铜仙托盘状)。哎,那就是“铜仙承盘”

 干什么用呢?接水,把水接来,拌上玉石粉,喝下去!照理说,和申出的这馊主意,不可信哪。没人信。谁信哪?哎,也别说,乾隆信啦!要不怎么说迷信哪。迷信,迷信,一迷糊,他就“信”了!

 乾隆还真虔诚,整天嚼一嘴石头渣子,也不嫌牙碜。还说哪:

 “饮用甘拌玉粉,七七四十九天,怕不够吧?嗯,我得喝九九八十一天!”

 哎,这不是倒霉催的吗?

 乾隆连气儿九天没上朝,囚在甘殿,净等着一早喝水啦!

 刘墉一琢磨:皇上整天喝水就石头渣子,这不没病找病吗?再说也耽误朝政大事啊!不行,我得找他去。哎,这天晚上,刘墉带着张成、刘安就去了。

 来到甘殿外一听,嗬!里边儿还真热闹,是连弹带唱,和申弹弦子,乾隆唱。唱什么呀?岔曲儿

 您说什么?噢,什么叫“岔曲儿”啊?

 这是当时乾隆年间,有个叫宝小岔的,他编的曲儿,所以叫“岔曲儿”一般的达官贵人都拿它自我娱乐,全会唱。就好象现在的流行歌曲似的,差不多的人都会哼哼。

 这“岔曲儿”全是些吉祥如意,歌功颂德的词儿。反正,什么好听,什么喜相,唱什么。也难怪,要什么别扭、什么倒霉唱什么,那…乾隆就不唱啦!

 乾隆正唱岔曲儿哪,刘墉不敢惊动啊,等着吧。和申弹弦儿,乾隆唱,还没结没完了。是“树叶儿青”、“树叶儿黄”、“树叶儿高”、“树叶儿长”…

 刘墉一听,得!今晚上皇上跟树叶干上啦!

 都“定更”啦,乾隆还唱哪。刘墉一琢磨:得了,我启奏吧。不然,得跟这儿耗一宿啦!铆足了劲,给一嗓子:

 “臣,刘墉——有本!”

 乾隆正唱的起劲儿哪。一听“刘墉有本”当时眉毛就——八点二十啦!耷拉成这相儿啦。(学眉毛耷拉状)

 乾隆这份儿腻味。怎么呢?心说,朕喝甘拌玉粉,以求长寿,得九九八十一天,才能事成功满哪,这刚九天啊,你罗锅儿就追这儿启奏来啦,这不成心添乱吗?!

 冲和申就说了:“和申!”

 “奴才在。”

 “传朕口谕,不见!”

 “嗻!”

 和申抱着弦子就出去了。一边儿走,一边儿琢磨,心说,嗯,这回可该我气气罗锅儿啦!

 “啊,刘中堂,天到如此时候,您尚未安歇,仍为国事操劳,实在令人敬佩呀!”

 “唉,在其位,谋其政,理所应当嘛!”

 “不过,万岁命下官代传口谕,哈哈哈…(笑后猛收)不见!”

 嘿!捧得高高的,一撒手,把刘墉扔那儿啦!

 刘墉说:“和中堂,请转奏万岁,事关重大,急需面圣。”

 “好吧。”

 和申抱着弦子进来了:

 “主子。刘墉言道,事关重大,急需面圣。”

 “问他何事?如此紧急?”

 “嗻!”

 和申又出去了:

 “万岁有谕:问你何事?如此紧急?”

 “上殿面君,方能启奏。”

 “行了。”

 和申又进来了:

 “刘墉说:上殿面君,方能启奏。”

 “嗯?让他把折本呈上。”

 和申又出去了:

 “万岁命你,折本呈上。”

 “未写折本,当面口奏。”

 和申又进来了:

 “他说:未写折本,当面口奏。”

 “朕已困倦,改再议。”

 和申又出去了:

 “圣上困倦,改再议。”

 “刘墉今夜,在此候旨。”

 和申又进来了:

 “主子!刘墉今夜,在此候旨。”

 乾隆一听,嘿!跟我泡上啦!

 “别…别候旨啦!让他进来吧!”

 和申心说,嗯,进来进来吧,这么会儿我跑八趟啦,腿都跑细啦,他要再不进来,我就累趴下啦!

 刘墉进殿,跪倒朝上磕头,口称:

 “臣,刘墉见驾,愿我主万寿无疆!”

 乾隆心说“万寿无疆”啊,不错,是“疆”了,你早晚得把我折腾“僵”了!

 “刘墉,你见朕有何奏章?”

 “万岁,顺天府所辖二十四县,雨连绵,灾情甚重,请圣上降旨,开仓放粮,解救万民!”

 乾隆一听就烦啦,噢,追我这儿要钱来啦!你上嘴一碰下嘴,说得容易,开仓放粮?那是往外舍银子,钱哪!

 一赌气,故意把眼一闭,不理他了。

 刘墉一琢磨:噢,我这儿跪着说了半天了,你装着听不见,不言语,合着是生西瓜——把我墩这儿啦!

 和申抱着弦子在旁边儿一瞅,皇上把刘墉晾那儿啦。心说,行了,拍马的机会又来了。

 “啊,主子,奴才给您弹个牌子,解解闷吧?”

 乾隆一听,睁开眼瞪了和申一下子,心说,你搭什么碴儿啊!

 哎,得!这下拍马蹄儿上啦!

 和申吓得也哑吧了。仨人儿都不说话。殿里显得特别静,这时候,就听殿外头…

 (学蛤蟆叫声)“呱、呱、呱…”

 什么呀?蛤蟆叫唤。蛤蟆这玩艺儿,有个毛病,只要有一个叫,其他的也跟着叫。全聚到一块儿,鼓着腮帮子,一通叫唤。

 (学蛤蟆叫声)“呱呱呱呱…”

 俗话说“蛤蟆吵坑”嘛!

 乾隆本来就烦着哪,让刘墉刚才那番话,说得脑仁疼,正愁没法儿打他哪,一听蛤蟆叫唤,心说,行了!

 “刘墉!”

 “臣在。”

 “你听,殿外何人喧哗?”

 刘墉一听,嘿!这个气呀。心说,这不是起哄吗?!黎民百姓受灾的事儿你不管,管蛤蟆吵坑干嘛呀?不过皇上既然问了,就得回奏呀,刚想说“蛤蟆吵坑”一琢磨,不行。怎么?怕皇上找碴儿啊,什么叫“蛤蟆吵坑”啊?这么折的官,说话这么俗气?!得,又漏子啦!怎么说呢?嗯…眼珠儿一转,哎,有了!

 “启奏我主万岁,那是水军童子唱曲儿哪!”

 “啊?!”

 乾隆心说,哟嗬!好你个罗锅儿啊,竟敢含沙影指责我,蛤蟆吵吭你说“唱曲儿”刚才我也唱曲儿来着,也是蛤蟆吵坑?噢,合着我成蛤蟆啦!嘿!可气啊。嗯…好。

 “刘墉,既是唱曲儿,将水军童子抓来见我!”

 嘿!他让刘墉逮蛤蟆去!

 刘墉一琢磨,去吧。

 “臣,遵旨。”

 刘墉出了甘殿,叫:

 “张成、刘安!”

 “嗻!伺候中堂。”

 “把灯笼点上。”

 “噢,中堂,咱们回府啊?”

 “回府干嘛呀,不回!跟我上水边儿——逮蛤蟆!”

 “啊?逮…逮蛤蟆?!”

 张成、刘安一听,我们中堂什么毛病啊,吃多了是怎么着?黑更半夜不回家,逮蛤蟆玩儿!噢,多半儿是馋拉,想吃蛤蟆啦。

 “中堂,您要是馋啦,想吃蛤蟆,明儿咱们上菜市买二斤多好啊!”“哎,我怎么那么馋哪!想吃蛤蟆干嘛呀?这是奉圣上旨意——逮蛤蟆。”

 “噢,万岁爷馋啦,想吃蛤蟆!”

 “嗐!什么七八糟的。少说废话,点上灯笼,走!”

 “哎,走!”

 仨人儿顺着蛤蟆的叫唤声儿,就过去了。来到水边儿,张成把灯笼举头顶儿上,刘安挽腿儿、扒袜子,刚往前一迈步,就听,咚!咚!咚!全蹦水里啦!多新鲜哪,逮它,它还不蹦。没有趴那儿不动窝儿的。有,那…那是傻蛤蟆!

 刘墉一看,蛤蟆全蹦啦,这怎么办呢?为法子旨啊。正着急哪,水边儿杂草一动,拿灯笼过去一照:嗐!是王八!在那儿直咕拥。刘墉一琢磨,得了,干脆就是它吧!拿手一捏脖子,给提拉回来了。

 “臣,刘墉旨。”

 乾隆一瞅,刘墉提拉个王八,四个爪儿还动弹,想乐又不能乐,刚要问…

 和申抢着搭碴儿啦:

 “主子,您瞧,他怎么弄这么个玩艺儿来呀?乃有意欺君哪!”

 乾隆一琢磨,行了。这回看你怎么说。

 “刘墉!水军童子可曾抓到?”

 刘墉拿眼瞟了一下和申,然后说:

 “启奏万岁,水军童子唱曲儿惊驾,为臣奉旨捉拿,晚去一步,没找着唱曲儿的,我把弹弦儿的给逮来啦!”  m.IgEXs.COM
上章 欢乐大世界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