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本佳人 下章
第九十三章 上岸
 船渐渐靠了岸,大家都等在甲板上。刚才莹莹拉着清漪就走,竟然连最重要的画都落下了,她又不得不厚着脸皮又去找南宫?要画。南宫?早已将画卷了起来,就等清漪来拿。清漪走到跟前还未说什么,南宫?就已将画递给她,还道:“不知姑娘住哪儿?”

 清漪想着既然他帮了自己忙,也不好隐瞒什么,就告诉竹屋在哪。

 只听一声“哐”响,是船靠到了岸上。两名伙计放下木质台阶,大伙陆陆续续下了船,来到地上终于有了种踏实的感觉。码头旁几株柳树已出鹅黄新芽,纤细柔的枝条随风招摇。只见不远处的路边还停着一辆马车,由黑褐色沉木做作,于古朴中带着一股华贵之气,想来是接南宫?的。

 阿六扶着南宫?缓缓踏下台阶,南宫?踏着不紧不慢地步伐走向马车,车动之前,回首看了一眼清漪,然后放下墨蓝色的车帘,渐行渐远。

 清漪带着淇相和莹莹一同往城里热闹之地走去。顾弦和昭明并未与他们同行,而是直接在沔渡江到江城,然后再去吴城接陆吉和郝伯。

 清漪想到姚驸马说,皇上接到密信父亲刘芳贪赃枉法,便派他去追杀父亲刘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她还不清楚,但猜测其中的原因绝非姚驸马说得那么简单。这次长公主要见她,她隐约觉得长公主有什么事情想告诉她,包括祠堂的秘密,她想这次可能要在建邺呆上好长一段时间。商其予和妆姨已经离开她,她不想陆吉和郝伯再出什么事,一直让他们寄宿名剑堡也不是办法,所以还不如接他们到自己身边。

 天下财富出于东南,而建邺为其会也。建邺商贾云集,秦淮河岸集市兴隆,大商小贩林列于街市,珠翠罗绮,琳琅满目,还有各种各样的食物香味飘来。这座城池也斯文秀美,因深厚的文化内涵,透出几分儒雅之气,豪杰之风。

 南周流行在元宵收灯后就开始踏,一直持续到三之末。

 早高照,几处黄莺婉转啼鸣,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还未到百花盛开的季节,初开的花东一团,西一簇,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秦淮河岸,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

 莹莹和淇相都是第一次来南周,到有些好奇,但他们二人看到和想到的当然不一样。莹莹只是单纯的好奇,而淇相看到建邺的繁华比之长安毫不逊,甚至胜于长安,心里也暗暗赞叹南周朝廷的治国之策。

 行至夫子庙时,饭馆、茶社、酒楼、小吃铺林立在两侧,还有无数沿街叫卖的小贩,各种小吃花品种竟有达上百种。

 一看见美食,莹莹的嘴又馋了起来,清漪看她那副口水都要出来的模样,便建议先吃点东西。

 “一品居的豆腐脑、葱油饼,柳园的馄饨、面点,还有莲湖店的糕点及柴记锅贴水饺馆,莹莹想吃什么?”

 莹莹左看右看,最后目光停留在右手边十丈开外的一间大气典雅的酒楼,伸手指道:“漪漪姐姐,不如我们去那里吃吧?”

 莹莹倒是会挑地方,一看那楼的装饰就知里面的食物定然价值昂贵。不过竟然来了,而且淇相和莹莹好不容易来一次建邺,就带他们去那里吃也无妨。于是清漪便道:“也好,可是我身上的银两或许会有些不足,不如我去弄些银子来。”

 淇相和莹莹听清漪要弄些银子,不由得诧异,淇相道:“你要怎么弄银子?眼下不如当初,茶淡饭就好,我没什么吃不惯的。”

 然而他越是如此说,清漪越觉得惭愧,他今如此与自己不了干系,清漪笑了笑道:“放心,你们先在这等我一下,我一会儿便回来。”

 清漪从衣袖里拿出一颗玉制的白兰花,眼下商其予不在了,也不知他的那些商铺都怎么样了,还有就是这白兰花到底还管不管用?她想试一试吧,于是在街上寻找着附近哪里有钱庄。打听了一番之后,终于找到一家恒泰钱庄。

 她有些拘束地走到门口,掌柜的正低着头认真地拨弄着一把红木算盘,他的手指在算盘上快速的跳来跳去,拨得算盘珠子“哗哗”直响。

 清漪想着如何开口谈这钱的事,平生最怕就是欠人东西,眼下要丈着商其予的势跑来伸手要钱,她实在觉得羞愧。但羞愧归羞愧,淇相和莹莹还等着她,她咬咬牙,敲了敲一旁的门板。

 掌柜的听到声音,抬起头看来人,愣了片刻,走出来道:“姑娘有何贵干?”

 清漪摊开手掌,伸到他面前,“敢问掌柜的可识得此物?”

 掌柜一看清漪手中玉制的白兰花,立即道:“识得,这是临安商少的信物。”

 清漪听此松了一口气,“那…”她话未完,却听掌柜道“不过…”一下心又悬了起来。

 “姑娘是从何处得此物?”

 原来是这个问题,“实不相瞒,是商少赠予我的。”

 “敢问姑娘芳名?”

 “清漪。”

 “那就是了。”

 “姑娘是来取银两的吧?”

 清漪红着脸点点头,掌柜的继续说道:“姑娘有所不知,前不久,商公子将他名下所有商号店铺都转给一位大商贾。”

 “什么?何时?”

 “大概是半月前。”

 半月前?那不正好是她去北魏的时候,可那时候商其予已经死了,“是谁出的面?”

 “是商少在宜城的王管家,听说商少早就有所代,将商氏所有的商铺宅子都转卖出去,只临安的那间宅子除外。”

 清漪听此明白,想来商其予应该是在离开南周时代的。对于临安宅子一事,商其予毕竟冒冲的商之子,临安的宅子是商氏祖传的,即便要卖也是要商和思弘的事。不过上次南北两国大战之后,商和思弘跟着越王回了越过,就连宋子乔也莫名地跟着去了。

 “您可知那位大商贾是谁?”

 “我也不知道,其实这钱庄原本就是商少的,后来这些铺子被转手后,我们都担心丢了饭碗,却不想只是换了个当家的,其他什么都没变,我们也向往常一样做事。你说奇不奇?”

 “这个大商贾倒也奇怪。”不过如此反而是减少了一大批麻烦,省得还要重新安排人来打理这些铺子,不过新当家要管好一大帮子旧人倒也要花一番气力。但这些不用她担心,她该担心的是能不能取到银子才对,“那这玉兰花…”

 “姑娘放心,当初王管家说替姑娘在各钱庄里共存二十万两白银,姑娘可凭这枚玉随时取用。”

 想不到商其予连这个也替她想好了,就怕自己没银子花,可是又想到他不在了,心里又一阵难过。

 “请问姑娘这次要取多少银两?”

 清漪平复了一下心情,道:“就取一千两吧。”

 “好的,姑娘稍等。”

 清漪收好了银票,走出店铺,便去寻淇相和莹莹。

 淇相和莹莹等在街头,看着她走过来,面上似乎有些难过,以为她没弄到银子,便安慰道:“我们随便吃点才好,以前山珍海味吃多了都腻了,正好用些茶淡饭。”

 “不是。”清漪取出玉制的白兰花要交给淇相。

 淇相有些不明所以,清漪便给他解释了一番,淇相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儿子在南周混得是风生水起。不过他再三推辞了,说是自己已有商其予送给他的夜光杯,玉就让她自己留着,就当是留个念想。清漪心想着自己留着也行,将来那些银子取出来给淇相和莹莹用就好。

 三人进来那间大气的酒楼,伙计立即上来,带他们到了一张空桌前坐了下来。翻开菜单点菜却遇上难题,菜的名字太雅致,清漪只能凭空猜测菜都是些什么东西做的,淇相虽然是个文人,但到底南北菜谱差异还好是很大。三人点了七八个菜,不过都是莹莹点的,莹莹不懂菜名,便非要揪着小二问个明白。反正最后上的菜味道都还不错,莹莹直说从未见过和吃过这么多美味的菜。

 结帐时一共一百两银子,想不到这么贵,这要搁在平常老百姓家,一百两不知用多少年!三人刚一踏出酒楼,却不想又碰见了那名红衣公子南宫?。

 南宫?见到他们,淡漠的脸上浮起一丝笑容,“我们真是有缘!”

 清漪看着那样一笑,他的眼睛变成弯弯的月牙,有一丝恍惚,可是再观那细长微微上翘的眼角,这种恍惚便很快消散。

 莹莹道:“南宫哥哥也来这用膳么?这儿的菜很好吃的。”

 南宫?听她如此叫唤自己,笑得更深了,还道:“那就好。”

 清漪行了一礼,道:“先告辞了。”

 “不送。”

 清漪和莹莹依次走出酒楼,只有淇相还在最后望着南宫?的身影发呆,直到听到莹莹的叫喊,他才快步跟过来。

 三人依旧继续走在大街上,眼下已经到了建邺,也不知道淇相作何打算,清漪想如今淇相没有地方住,说什么她都不能不管。其实凭借淇相的一身才华,又是在官场混了多年的老江湖,本不必担心他会风餐宿。但商淇予一死,她心有愧,觉得有责任替他照顾淇相。

 “伯父来到建邺人不生,地不,我在建邺有一处小宅子,其实也是予之帮我置的,不如伯父先去那里暂住,等熟悉了建邺之后,再做打算,您看如何?”

 淇相心不在焉不知是在想些什么,莹莹叫了声“大伯”,他才收回心神,问道:“什么?”

 清漪又将刚才的话说了一遍,莹莹也说想和清漪一起住,淇相思索了一番,同意她的决定,于是清漪带他们去了竹屋。

 经过大街,穿过狭窄的小巷,再行过一片竹林,便到了竹屋。竹屋还跟当初她和妆姨离开时一样,不过是走了一个,又多了两个人。淇相将院前院后、屋里屋外走了一圈,最后停留在院前,将一张椅子的落叶和灰尘拂了拂坐下去,又毫无焦点的望着眼前,开始心不在焉。

 清漪和莹莹在屋里打扫。走时用的棉被都被收了起来,屋子里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好好清理一下灰尘,再将被子拿出去晒晒太阳便可。不过眼下淇相和莹莹来了,还是再该买一些被子和其他平里所需的东西才好。于是她和莹莹收拾了屋子又跑到集市里买东买西,整整花了一天,直到傍晚时分,总算屋里看起来有了一丝人气。

 奔波了几,淇相早早睡去。莹莹帮着忙了一下午,也累了睡下了。

 清漪打开包袱,将里面的衣物放到衣柜里,剩下的锦囊和玉骨生肌膏,她装进一个精致的盒子里,最后又去拿那副南宫?所作的画。

 她小心翼翼的解开束缚画卷的带子,想着明上街让人把这画装裱一下,这样既可以挂起来,也方便卷起来收藏。只是当她将画打开时,里面的景象却是让她一阵惊讶。只因纸上什么都没有,这并不是南宫?所作的那张画,她想莫非是南宫?拿错画了?  m.IGeXs.Com
上章 医本佳人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