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本佳人 下章
第九十章
 胡顺回到长安时没有带回淇相的人头,上报说他在骊山摔下万丈悬崖粉身碎骨。朝廷对外称淇相一行人途径骊山时,突遇山石崩塌,他和一干下人被山石掩埋,无法得救而亡。不久,魏皇以为胡顺办事得力,加官金爵,升为一等护卫。胡顺升官后还未来得及大喜,哪知一天夜里突然噩梦,梦中数十恶鬼称要向他索命,并且之后夜夜如此使他夜不能寐,整天诚惶诚恐,疑神疑鬼,最后竟至疯颠。有人猜测是因为他杀人太多,戾气太重,也有人说是因为他路过骊山时对圣母不敬,这才遭致祸患。总之最后他忍受不住折磨,自缢而亡。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新年之后,天气渐回暖,万物复苏,江岸的垂柳开始出新芽,南国确实要比北国回得早。青山之外,绿水之间,满涨的江水使两岸之间水面显得更宽阔,一艘货运的大商船扬帆高挂,顺江而下。

 淇相立在船头看着两岸快速后退的风景,他身旁还有个小女孩拉着他的衣袖说道:“大伯,你不要伤心,奥哥哥走了,爷爷走了,还有我来陪你!”

 淇相低下头,看向一侧,“爷爷自己走了,把你一个留下,你不怪他?”

 “爷爷叫我来就是来陪你、保护你的。”

 淇相轻柔地抚摸小女孩的脑袋,淡淡一笑:“傻孩子。”

 清漪看着淇相的背影出神,跟商淇予极像,只是背影要老成沧桑一些。她来到夹板上,行到淇相身边,问道:“淇相是否怪魏皇太狠心?”

 淇相仰天一笑,“那些小事算得了什么!天下之大总有我淇钦容身之处,既然魏皇弃我不顾,我难道还不能寻得避风之所,我淇钦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绝非只知愚忠,不懂变通之人。自古成王败寇,北魏也好,南周也罢,对我而言身在何处都没有什么分别。前朝分裂成两国,说到底这天下不管怎么变,终究还是一家,我想老百姓心中必然也是如此想的。会有分别之心的不过王孙贵胄,因为国是他们的利益之本。”

 清漪看着身侧之人,在朝廷摸爬滚打多年的淇相其实早就看透朝廷的虚伪,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各种势力之间游刃有余。其实他跟商其予性格也像,他们自信,甚至有些狂妄,但是之所以会狂妄不仅因为他们恃才才能傲物,他们更了解这个世间的百态炎凉,人情冷暖,看得透才能想得开,他们天生就有一股潇洒之气。

 “清漪认为,相爷您是个有大智慧的人。”

 “哦?”

 “这世间的‘隐’有三种,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还有一种是‘隐’是隐于朝。我觉得相爷便是第三种‘隐’,为官而‘隐’乃是最高境界。相爷不因遭遇不幸而失意,坦然进退,不用喜惧,如此豁达襟令清漪佩服。”

 淇相双目光,出一丝赞赏之,只是他却佯装误解:“你这是拍我马吗?我不会忘记我的奥儿是因你而死。”

 清漪摇摇头,淡笑着说道:“不管相爷怎么责怪清漪,清漪都不会怪相爷。”

 相爷挑了挑眉,一副兴致浓浓的样子,“缘何?”

 “原本光凭昭明和顾弦二人出手,相爷就可以身,可是相爷不愿只管自己不顾他人。可光凭他们二人却又救不了其他的人,所以相爷特意请予之的外公来帮忙,这难道不是为了救下您府中的仆人吗?”

 淇相扭头身向前面宽阔的江面并不说话,清漪继续道:“相爷早就在安排好昭明、顾弦和予之的外公在崖底下接应,步步为营,将胡顺引到圣母殿后的悬崖,就是想置之死地而后生。只有这样,所有的人才能永远逃离朝廷的追杀。相爷尚且爱民如此,更何况是自己的儿子?所以不管相爷怎么责备清漪,清漪都甘愿承受,不会有半句怨言。”

 清漪的话句句敲在淇相身上,淇相嘴角出浅笑,清漪看着他的侧脸,竟又似看到了商其予,然而知道那不是,心里一阵刺痛。她垂下头,嘲笑自己的痴。

 “你错了,我没有你说的那么伟大。”

 “如果清漪说错,相爷为何不直接杀了那一干下人,你放他们走,难道不怕他们将你未死的消息散播出去?”

 “他们更怕自己死,怎会冒这个风险,再说即便走漏了风声那又如何?魏皇尽管派人杀到南周来。”淇相丢下一句话,潇洒地转身朝着船舱走去,留下一句:“以后没有淇相,叫伯父就可以了。”清漪嘴角又弯起一个笑容,这说明他并不那么讨厌自己么?

 “漪漪姐姐,我们也进去吧,外面风吹得冷!”

 清漪看着小女孩,她便是那在酒肆里看到的小姑娘,而那位老人就是商其予的外公。小女孩半年前是由商其予的外公收养,商其予不在他老人家身边,老人家无聊就收了孤女做徒弟,将一身本领传授给她。才八岁的她便得练得一身好武功,那她从崖顶落下,便是小女孩用双手托住了她,她不由得赞叹小女孩学武的资质之高。

 “莹莹,爷爷去哪了?”

 “不知道,反正爷爷说有很重要的事情。他说等事情办好了就来接我。”

 “莹莹是怎么碰到外公的?”

 “我从小就是个乞丐,乞讨为生,有一天我上街乞讨,遇上个恶霸,居然还要收地盘费,我好不容易讨到两个铜板,哪里肯给他,于是他就对我拳脚相向,刚好被爷爷看到,爷爷就救下了。爷爷说我身子骨奇,救收了我做徒弟。”

 “那平时爷爷都让你做什么呢?”清漪看着眼前小小的人,想着小时候的商其予是不是每天的日子也跟莹莹一样。

 “练功呗!”莹莹打了一个嚏,鼻子,又催到:“漪漪姐姐外面冷,我进去吧。”

 “莹莹先进去,我一会就进去。”

 莹莹看了她一眼,也转身进了船里。

 清漪独自立在船头,茫茫江水,忆起往昔,忆起那个深深刻在她记忆里的人。半年里那个人给了她很多,欢乐,幸福,痛苦,怨恨…,他那么草率做出决定要与火器同归于尽,走得时候笑得那样洒,却留给她一生遗憾,她的思念她的怨恨就像一江水,长不断。

 汴水,泗水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m.IGeXS.Com
上章 医本佳人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