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血 下章
第八十七章演习
攻下淄川后。义军的行动更是飘浮不定。忽东忽西。每到一地。义军就将当地那些投靠满清的官绅处死。将他们的家财田地没收。除了给义军自己自用外。全部分给穷人。因此所到之处纷纷受到当地农民的拥护。孔有德。耿忠明两人只能在后面疲于奔命。

 继淄川外。义军又攻破长山县。将知县周懋臣处死。清军准备用来围剿义军的物资也全部落到义军手中。拿出一部分给平民百姓后。由于来不及带走。义军放火将之焚之一空。等到清军赶到时。只剩下城中焚烧物资的熊熊烈火。孔有德当即气得吐血。差点从马上栽了下来。

 由于有锦衣卫的情报。加上义军知地理。当地被清军榨的苦不堪言的百姓对义军更是热烈拥护。谢迁等人当真是如鱼得水。每次快要被清军围住时。总能找到薄弱的地方跳出包围。随即反戈一击。让清军吃上一个不大不小的闷亏。不但将青州府搅得大。就是莱州、登州两府也会时时遭到义军的扰。

 而孔有德等人反而有种寸步难行的感觉。更让清军郁闷的本来向义军这种没有固定基地的队伍兵器会因为战斗毁坏而越来越差。可是这支队伍的兵器却越来越好。不但弓弩齐全。甚至火器也越来越多。

 多尔衮已经数次下诏申斥人。无奈丝毫不能改变两人的窘态。他们求满达海出兵时。满达海又以无摄政王命令加以拒绝。只能继续跟在义军身后。苦苦寻求决战的机会。

 弘光元年的八月。南京城的酷暑终于慢慢消退。天气重新变得凉爽起来。南京城内外到处桂花飘香。紫金山更是风景如画。繁华似锦。往年这里早已是游人如织。可惜今年紫金山早早就被羽林卫划为区。无论是富商巨贾。还是王公大臣一概不得靠近山头十里之内。

 这引起了一些文人士子的嘀咕不满。紫金山可是孝陵所在。那里是太祖皇帝和马皇后合葬之处。羽林卫连孝陵也圈进去。整天在里面动动炮。也不怕惊动了太祖寝陵。

 不过。这种不满也只能在嘴皮上说说而已。自羽林卫将多铎的征南大军全歼后。羽林卫声望如中天。自古好男不当兵。可是羽林卫的官兵。即使是许多大户人家也争先恐后与之结亲。每天更是有不少人从外地赶到羽林卫驻地。千方百计的想加入羽林卫。其中不泛一些家中有田有地地良家子。甚至还有不少读书的士子。

 对于这些人的好意羽林卫一概拒绝。不过。他们也得到了消息。羽林卫数月之后会进行一次扩充。到时他们可以再来。如果符合条件羽林卫一概入伍。

 所有人只能带着遗憾回去。不过。到底还是有了希望。一些聪明之人打听到羽林卫以前招收人员的规矩。回到家中自己开始训练起来。许多父母发现。他们的儿子去了羽林卫军营一场。突然变得每天喜欢长跑起来。

 羽林卫当然不会在孝陵旁边动动炮。将孝陵也划进区范围。只不过是要搞一次大地演习。防止有人在演习期间闯而已。此时整个羽林卫的校场上哑雀无声。数万名羽林卫数成六支队列。站立的整整齐齐。目光齐对着中间地高台。

 六支队伍。有五队是由火手和长矛兵组成。每队九千人。其中二队长矛手与火手人数相当。另外三队火手有七千人。只有二千长矛手。这三队已经完全换装成燧发。随着支发地速度越快。需要的长矛手自然越少。

 另一支队伍只有五千人。却是由炮队组成。总共二百余门大炮竖立在广场上。黑的炮口显得格外森恐怖。

 高台上。一面五爪龙旗正在风飞舞。看到这面龙旗。所有羽林卫眼中有一股灼热之。半年多前与满人的那场大战。这面龙旗始终飘扬在他们身后。正是有皇帝地存在。他们才舍生亡死。不让满人越雷池一步。最终取得了这场辉煌地胜利。兵手中地旗帜用力一挥动。下面震天般的欢呼传来:“万岁!万岁!万万岁!”

 刚刚羽林卫站立不动时已经给人一种如山般地压力。这一欢呼。给人的感觉更是强烈。王福安坐在最前面岿然不动。身后的许多文官却觉得心驰摇动。尽管不是第一次随皇帝观看羽林卫的演习。可是这一次却是规模最大。而且这些羽林卫身上比以前没有真正战斗过时杀气强了何止数倍。

 “扑通。”高台上传来一阵响声。一名文官满脸通红的从台上爬了起来。原来刚才羽林了大喊时。他的腿不知为何一软。一股坐在台上。一些同样感到‮腿双‬抖动的文官同情的看着他。出了这个大丑。指不定会在皇帝心目落下什么坏映像。

 王福没有转头看身后。他不需要文官来监军。文官只要管理好民政就合格。胆子大小不是什么问题。这次演习。王福故意将大部分朝中文武都带来。就是要让他们感受到羽林卫的强大。为接下来户部成立银行。发行金银货币。取消火耗造势。武力不是最好的手段。却是最简单直接的手段。

 欢呼声停下来之后。王福才微微颔首。扭头道:“阎爱卿。开始吧。”

 “是。微臣遵旨。”

 阎应元向皇帝抱拳行礼后。从高台前面着的红、、青、紫七面旗帜挑出一支橙的旗帜举了起来。红色是大明的主。代表着整支军队。而下面的橙、黄、绿、蓝、青、紫则分别代表着下面的六支部队。

 阎应元橙的旗帜一举起。下面的炮营顿时动了起来。每个人都奔向自己的炮位。各个炮兵小校嘴里不停的大喊:“调整炮位。装填炮弹。动作加快!”

 高台上。一座自鸣钟正滴滴嗒嗒的响着。这是大明工匠自己仿制出来的。无论是精度还是外表。大明仿制的自鸣钟都不逊于从西洋进口过来的。如今王福已经将自鸣钟引进军队。进行精确计时。虽然自鸣钟一天走下来差个几分钟是常事。可是和将领前常用靠抬头看天来确认时间相比无疑要精确许多。有了自鸣钟。军队也方便检验自己训练的成果。

 “报告大人。炮弹装填完毕。可以发。”

 “报告大人。炮弹装填完毕。可以发。”

 数分钟后。炮兵营参将阎应贞已经接到了大部分炮兵已经准备好发的报告。他手中同样持一面橙的旗帜向高台方向摇动了数下。阎应元手中旗帜顿时猛然下指。

 “发!”阎应贞的旗帜跟着下指。嘴里同时大喊起来。

 “轰隆。”最前面的三磅炮率先开火、接着是六磅续开火。声音一阵比一阵猛烈。整个校场都一阵地动山摇。皇帝和众多大臣站立的高台上更是发出啪啪的声音。许多人明显发现脚下木板一阵振动。

 这惊天动地的炮声比刚才数万官兵的呐喊声还要更加响亮。脸色刚刚回复过来的文官们又开始变白。好在发三轮后。所有的大炮已经打完。这次才没有人出丑。

 炮弹打完后。整个校场硝烟弥漫。空气中传来一阵呛人的烟雾。刚才轰鸣声仿佛还没有散去。炮弹落处。更是木屑、泥土纷飞。可是高台隔着太远。用眼只能勉强看到一点影子。真正的效果要等到前面的观测员回报才能知道。

 对于炮兵阵地上的硝烟。王福不甚满意。若是能有无烟火药。不但威力可以提升数倍。战场上也不会常被硝烟笼罩。可惜无烟火药的研制现在还只能想想而已。真正要做出来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

 一匹快马从远处奔了过来:“禀皇上。近靶中四十一个。远靶中五个。”

 远靶总共有三十六门红衣大炮。中了五发。算是差强人意。近靶大小火炮共有一百八十门。中率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二十。对于火炮来说。已经是了不起的成绩。

 “阎爱卿。看来炮营这些日子练习进行的不错。”赞。”阎应元脸上出一丝笑意:“不过。皇上不要夸的太早。下面肯定不能保持这个成绩。”

 火炮第一轮击的精度无疑会最好。后面由于炮管发热的原因会导致炮弹的偏差越来越大。再怎么清膛浇水也是无

 “给炮管降温!”

 “清扫炮膛!”

 “重新装弹!”

 “调整角度!”

 王福与阎应元谈话时。下面的炮兵阵地上依然忙碌一片。许多人已经将身上的衣服下。甩开膀子做着各种规范动作。

 “报告大人。炮弹装填完毕。可以发。”

 “报告大人。炮弹装填完毕。可以发。”

 “三磅炮预备。发!”

 “轰隆!”又是一阵炮声传来。所有三磅炮一齐发。只是后面的六磅炮。十二磅炮官兵们依然在忙碌不停。炮弹越大。炮管也就越越长。无论是清膛还是降温。装填弹药都要更费时。注定这一次无法和第一轮一样所有火炮发的时间都相隔无几。

 今天第一更到。还差三张月票就可以到分类第七了。老茅求月票!(。如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  M.igEXs.cOM
上章 明血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