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血 下章
第七十九章谢迁起义(二)
对于赵束乡的歉意。丁可泽自然接受。又交谈了数句。丁可泽道:“谢大哥。县城驻有三百兵马。加上衙役又有二百多人。这几天我还见到城中来了十几名鞑子。我们才三百多人。是不是有点少?”

 赵束乡以为丁可泽心中有点害怕。心中对丁可泽有一点瞧不起来。不过。丁可泽在高苑县名声响亮。有他相助对义军的后续发展大为有利。耐心解释道:“丁兄弟放心。县城虽然有三百兵马。可是要驻扎在四门。分到每门也只有七十来人。我们三百多人完全可以攻其一点。至于衙役。这些狗腿子欺负百姓还行。完全没有战力。等到攻进县城。抓住了武振华那个狗县令。我们就赢安排妥当。我倒是不担心攻下不县城。只是我在城中还有数名兄弟。都是有过命的情。虽然操作业。以杀猪屠狗为生。可是手底功夫不含糊。若是两位大哥相信我。我马上回城与他们联络。到时城里城外一起发难。”

 谢迁抬头看了看天色。眼下差不多到了未时底。最多还有一个半时辰县城大门就要关闭。这段时间要走二十多里路到县城去联络。就是进了城天色也差不多快黑了:“英雄多是屠狗辈。能和丁兄弟交往。肯定不是凡人。只是现在时间已晚。不知丁兄弟是否来得“不瞒谢大哥。小弟天生就长了一条飞腿。若是甩开步子。半个时辰足可以赶到县城。”

 赵束乡拼命打着眼色。示意谢迁不能同意。再过一个时辰义军也就要向县城出发了。虽然丁可泽不太可能向官府告秘。可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为了几个区区助力就将整个义军带入危险。智者不为。

 “好。那就拜托丁兄弟了。今晚子夜我们在东门发起进攻。城中也有我们三十多人。他们就住在东门附近。到时丁兄弟听到喊杀声就可以与我们的人马汇合。一起杀向城门。只要将守城的士兵杀散。我们就成功了大半。”

 赵束乡暗叹了一声。没想到谢迁把内应的事也告诉了丁可泽。好在没有说具体的地址。眼下这支队伍刚刚建立。不但兵器不足。粮饷更是几乎没有。全靠谢迁的名声支撑起来。若是今晚进攻不顺。明天这支队伍就要崩溃。只是他不能质疑谢迁地决定。否则没打起来。内部就要产生裂痕。更加不妙。

 “谢大哥。赵军师放心。此去联络。我一人即可。这两位兄弟就和诸位在一起。也好为攻城出一把力。”

 赵束乡松了一口气。这两人等于是人质的意思。顿时将对丁可泽地怀疑减消大半。谢的弯弯绕。脸色不变。然大笑起来:“好。事不宜迟。丁兄弟就放心去抱了抱拳。转身离去。

 当晚。刚过戌时。正是华灯初上之时。整个高苑县城却陷入一片黑暗。偶有大户人家才出一丝灯光。至于一般的小户人家。则早早上休息。眼下日子艰难。点灯费油。能少点灯就少点灯。大街上隔着老远才点着一两盏气死灯笼。发出昏暗的灯光。

 县衙里面却是另外一种景象。这里点火通明。仆役们在院中穿梭忙碌。各种酒菜的香味飘出院外老远。不时传来猜拳喝酒的声音。中间还夹杂着女人的笑声。整个县衙倒象是勾栏瓦肆一般。

 县衙正堂内。十几名鞑子们正一人搂着一名青楼女子。正在海吃胡喝。知县武振华活象一名公。手中提着一个酒壶。不时替一名鞑子添酒加菜。嘴里谄词如

 这十余名鞑子是来高苑县催粮的。为了供应大军军需。清军主帅满达海几乎在每个县城都派了催粮队。高苑刚刚征过三万石粮。可是半个月内又要增加二万石。就是武振华再能对百姓剥皮拆骨也无法在短时间变出这么多粮食。武振华一边抓紧搜刮。一边却是每天陪酒。陪喝。希望能宽限首之人不过是一名佐领。却被县令武振华当成太上皇一样。天天大宴小宴不断。而且每晚都要请来十几名青楼女子。侍候的这些鞑子舒舒服服。

 虽然满人打下北京。这些鞑子也算有了见识。只是好处大多是上层满人得去。他们这些人也只能喝点残羹剩水。哪有这里被一名县令侍候地如此舒服。他们倒是想就此住下来不走了。只是他们却还没有糊涂。对于军粮供应的期一天也不松口。

 再过三天就是军粮运的期。可是离二万石还有五千石的差距。这粮草越到后面越难征。武振华心急如焚。对于这些鞑子的供应却不敢稍差。

 鞑子长于北方。饮酒甚豪。一直喝到快接近子时。一个个才醉惺惺的搂着一名女子回房间休息。武振华地公生涯才算结束。忍不住唤来两名娇俏的丫环替自己擦汗捶肩。恢复一下疲劳。

 “狗鞑子。累死老子了。”武振华骂了一口气。抓住替自己擦汗的丫环小手抚摸起来。那名丫环红着脸却不敢挣脱。这几天好几名不顺老爷意的丫环都被送给了那十几名鞑子玩。那些鞑子一个个鲁无礼。而且身上长年不洗澡。光是一身味就让人受不了。几名姐妹先后跳井自尽。也只有那些青楼女子生。面对那些鞑子还能笑起来。武振华在这些鞑子面前有如一只哈趴狗。只是私下里对于鞑子依然看不起。武振华虽然是一个小小的知县。却是进士出身。也算读诗书。

 与大明相比。鞑子野蛮。愚味不堪。而且不知礼仪。女人竟然能够父子兄弟相继。听说当今摄政王就和皇太后有一腿。唯一能够胜过大明地就只有武力。可是数月前一场大战。最精锐的鞑子兵马好象也被大明皇帝御驾亲征击败。听说死了数万人。鞑子的武力好象也不可持了。

 对于这场大败。鞑子上下虽然忌讳莫深。严随意谈论。可是还是传遍了几乎所有汉人耳中。历史上。原本谢迁等人地起义要到明年年底。由于多尔衮的施政错误。推行剃发易服。在江南大肆屠杀。受到江南反抗满人暴政的影响。谢迁才抓住时机。一呼百应。席卷数个州府。波及的人口数百万之多。

 可是这次。看出了满人的外强中干。加上由于满人南征的失败。对山东的盘剥比历史上严重了许多。谢迁自不愿等到明年年底。竟然现在就打高苑县城地主意。

 武振华虽然从内心看不起鞑子。可是对于鞑子地要求还是有求必应。残酷的榨着辖下民众。无他。眼下山东是鞑子当家。他只有抱住鞑子地大腿才能升官发财。至于读书人的气节。早已被武振华抛到脑高苑城东门。一片寂静。整个东门才不过七十多人。守夜的士兵就更少。只有七八个人影在城门两旁的耳里打屯。高苑在以前一直过着太平日子。尽管山东一年内几易旗帜。对高苑县却没有什么影响。反正县令是贼来降贼。官来降官。鞑子来了就降鞑子。换了以前。这七八名士兵也早就回去睡了。哪需要守住耳里。如今鞑子太狠。征起粮来是大明的几倍。大顺朝根本就没有征粮。县令怕有刁民闹事。严令士兵晚间必须派人看守城门。这些士兵才不情愿的睡在耳里。

 主街道上。数十名黑影从街道慢慢向城门溜去。另一处街道也有十多名黑影正借着两旁房屋的阴影向城门方向急走。一只不知哪里的家犬低唔了一声。接着狂叫起来。随着这声狗叫。各家各户的狗也跟着大叫起来。

 “不好。被发现了。该死的狗。大家不要顾忌。向城门方向冲。只要打开城门。谢大哥就会带人冲进来。”主街一名黑影挥着手喊道。他的手上寒光闪动。分明是拿着兵器。

 “冲!”这群黑影顿时毫无顾忌。向城门方向小跑起来。哒哒的脚步声在城中分外响亮。

 一名城门口的清军迷糊糊的站了起来:“什么声音?”他只听了一下就脸色大变。杂乱的脚步声显示至少有人向城门方向奔过来。这个时间来到城门口…他一个机伶。大叫起来:“有敌人。有敌人。”

 “敌人在哪里?”其余守门的士兵被从梦中吵醒。不满的问道。随即他们也听到了脚步声。脸色大变。一人敲响了城门口专门用来报警的钟声。钟声传得老远。大半个县城都可以听到。

 可惜钟声来的太晚。他们刚敲数下。那数十名黑影已经冲到:“杀!”“铮。铮。”的声音响起。守城的清兵拼命抵抗。无奈人数相差太大。一会儿。只剩下两名清军跪地求饶。其余清军都倒在了血泊之中。

 火把被点燃起来。整个城门方向照得亮如白昼。跪着的两名清军穿着绿营兵的装束。脸上一幅惊恐的神色。

 “汉!”两把长刀伸了过来。将两名清军砍倒。

 清城门口不远处军营已经有动静了。那里有六十多名绿营正规军。一旦结成阵式。并不是这些手中拿着简陋武器的义军能够抵挡:“快。搜出钥匙。把城门打开。”(。如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  m.iGexS.com
上章 明血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