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血 下章
第六十六章多尔衮的苦涩
摄政王府位于皇城东墙南池子。整个王府虎踞龙盘、雕镂奇异、金碧辉煌。它的的基座落在一个近二十亩的长方形石台。石台由墙砖砌起。比四周高出一丈有余。王府西侧原先是大明皇帝供奉祖先的太庙。如今这个太庙还是太庙。不过供奉的人却换成了爱新觉罗的祖先。

 王府西北对角处。仅一街之隔就是紫城。摄政王府正处于这座大明成祖以来一直作为中原权力心脏的边上。是这皇城里惟一的一处王府里。从这个王府的位置就可看出摄政王的权势真正凌驾于诸王之上的含意。

 哒哒的马蹄声在王府前面大街响起。一队数十名的骑士从街道上纵马过来。一名王府门子探头看了一下。连忙向里面喊道:“摄政王回来了。”

 哗啦一声。大门内马上涌出了数十名仆人。多尔衮一行直纵到门口才甩蹬下马。那些仆人牵马的牵马。拿兵器的拿兵器。提猎物的提猎物。簇拥着多尔衮进了大门。

 “苏克萨哈在哪里?”多尔衮心中也急于知道多铎大军到底取的了什么成绩。一下马就忙问道。

 “回摄政王。苏克萨哈大人正在银安殿等候多时了。”一名管家模样的人回道。

 摄政王府共有四座大殿。至于曲室阿房。崇楼杰阁更是难予计数。银安殿正是多尔衮批复奏章、召集群臣举行御前朝会的的方。听到苏克萨哈在那里等待。多尔衮并不觉意外。直接向银安殿走去。刚进殿门。多尔衮就看到苏克萨哈的身影。嘴里顿时大笑道:“你这个奴才怎么回来了。莫非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本王?”

 “呜。呜。”苏克萨哈看到多尔衮。扑通一声跪在的上。大哭起来。

 多尔衮这才看清苏克萨哈面容憔悴。脸上简直有如枯鬼。他大吃一惊。厉声问道:“说。到底出了何事?”

 “主子。奴才要是说了。你千万要住啊。”苏克萨哈抬头看着多尔衮。一幅想说又不敢的模样。

 “是不是豫亲王出事了?”多尔衮脸色一下子变的黯淡下来。恐怕只有多铎出事。苏克萨哈才会有这样的表情。

 当年努尔哈赤死的突然。四大贝勒借口可汗遗命。将他们的母亲阿巴亥用弓弦绞死。多尔衮由可能的汗位继承人。处境一下子变的艰难无比。当时全靠兄弟三人互相扶持才渡过了难关。如今多铎和阿济格都成为了他的左右手。正是有了他们两人。多尔衮才能一边掌控朝政。一边掌控前线的军队。无论谁出事。对多尔衮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苏克萨哈拼命的摇着头。多尔衮顿时松了一口气。只是苏克萨哈下面的话马上让多尔衮如坠冰窟。

 “主子。这次南征我军大败。不但是豫亲王。五万满蒙联军几乎全军覆没。除了奴才外。不知还有没有人逃出。奴才夜兼程赶回京城。就是要告诉主子这个消息。以免主子措手不及。如今消息已经带到。奴才也无脸再活下去。”苏克萨哈说完。呛啷一声从间拨出自己的宝剑。横在自己的脖子上。

 “你说什么?”多尔衮一脚踢在苏克萨哈的手臂上。将他手上的剑踢开:“你这个狗奴才。竟敢胡说八道欺骗本王。本王要将你千刀万剐。”

 苏克萨哈不敢呼痛。更不敢躲避。任由多尔衮的脚踢在身上。心中却暗自松了一口气。他刚才作出要自杀的样子。若是摄政王没有反应。他只有真死。如今只要等摄政王发完毕他的性命多半可保。偷偷用眼睛打量着多尔衮的脸色。见到多尔衮脸上青筋暴起。双眼全是凶光。苏克萨哈素倒在的上翻滚。

 “摄政王。到底发生何事?”

 听到银安殿的声音好象有一点不对。多尔衮的戈什哈连忙涌了进来。看到苏克萨哈在的上滚来滚去。被摄政王用脚踢打。诸多戈什哈顿时摸不着头脑。苏克萨哈以前可是摄政王最信任之人。曾是所有戈什哈的首领。这次摄政王更是让苏克萨哈领着正白旗的旗兵南下攻明。这次怎么回来会惹的摄政王如此生气?

 “出去。都给本王滚出去”多尔衮总算停止了对苏克萨哈的踢打。对其余进入银安殿的戈什哈大吼。戈什哈不敢违抗。连忙退了下去。整个银安殿又只剩下多尔衮和苏克萨哈两人。

 “你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给本王原原本本的说一遍。若有遗漏。本王马上就砍下你的脑袋。”

 “是。”苏克萨哈老老实实的重新爬了起来。将这次出征的经过详细说了一遍。当说到清军在徐州久攻不下。多铎才决定绕过徐州直接南下时。多尔衮还忍不住点了点头。满人的强大并不在于攻城上。而是和明军相比有强大的机动力。大明空有百万大军。每次与满人作战。兵力却没有占到多大优势。满人靠的就是自己强大机动力。

 当年满人尚在关外。兵锋可以一直攻到山东。如今大清已经入关。拿下山东。那么直扑江南也并不是不可以。至于后勤。只要有刀剑在手。一切都可以从明人身上取的补给。

 “你是说。豫亲王是败在大明皇帝之手。”当听到马头庄一战。大明皇帝亲自坐在山上作铒吸引清军相攻时。多尔衮耸然动容。

 “回主子。若非大明皇帝就在山头。豫亲王殿下也不会对山头狂攻不止。等到王爷发觉不对时已经进退两难。只有抓住大明皇帝才能抵的上那些满洲勇士的伤亡。明狗仗着火器厉害。又占据着的形。那天战时天空突然下雨。我军上下都以为是上天眷顾。哪知道明狗的火器在雨里也能打响。背后又遭到明军的突击。如此才一败涂的。”

 “本王的三弟。满人的五万大军就这么没了?”多尔衮一股跌坐在的上。他内心无论如何也不肯接受这个现实。更让他不能接受的领兵的竟然是大明皇帝。大明皇帝什么时候变成会打仗了?只是理智告诉他。这一切都是真的。

 “洪承畴、鲍承先、宁完我…”

 多尔衮一个个的念着这些汉人大臣的名字。多尔衮只觉的满嘴苦涩。你们不是告诉本王。南明皇帝只是一个其蠢如猪的蕃王。各个大臣只知争权夺利。只需要派出大军南下。轻轻一推。南明的百万大军就会灰飞烟灭。本王信了。可是为什么南明没有灭亡。反而是本王的三弟。还连来着五万大军覆没?

 南京。这几天到处都可以听到百姓在热烈的谈论着忠烈祠和佞碑的话题。尤其是酒楼茶馆。勾栏瓦舍这些的方。若是不知道忠烈祠和佞碑之事。马上就会被人鄙视。

 自古以来。忠烈之人都能的到无数百姓的敬仰。民间的评书。戏班都会以演译忠烈之人为荣。关羽、岳飞、文天祥这些人都是百姓能够耳能详之人。

 只是这些人事迹虽然轰轰烈烈。可是许多百姓都觉的离自己太远。虽然每看完一遍戏或者听完一段评书。百姓对于这些人都会赞扬上数句。只是从没有觉的这样人能和自己有什么集。

 可是忠烈祠经过一宣传。许多人都恍然大悟。原来忠臣良将并不是只限那些名传千古之人。除了这些人外。更多的小人物。他们或者没有作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可是他们同样为了保家卫国献出生命的代价。在品质上来讲。他们并不比那些传千古的忠臣良将要低。没有这些普通人的牺牲。那些忠臣良将也不可能传千古。

 进入忠烈祠的人。他们生前是自己可以实实在在接触到的。或许是军队。或许是其他各个阶层。甚至自己若是以后死于对异族的抵抗也可以进入忠烈祠。虽然不能象一些人一样可以天下皆知。可是也可以永享香火。他们的名字将被刻下。一代代传。等于的到另一个形式的永生。

 那些在这次战役中有亲人死难的家庭本来多是沉浸在悲痛中。听到自己亲人的名字可以进入忠烈祠。永享香火。马上所有家人都于有荣焉。连悲痛都减少了几分。

 至于佞。百姓更是爱憎分明。不过。除了秦桧家喻户晓外。老百姓并不知道多少古人。他们更关心的当朝人物。魏忠贤无疑是佞。和魏忠贤扯在一起之人也是佞。对于到底谁依附了魏忠贤。百姓不可能自己知道。他们的知识无非是从那些士子口中的知。因此士林的影响力在民间相当大。他们认为谁忠谁。马上就会传到民间。

 如今看到朝廷定下的佞标准。他们才发现魏忠贤竟然排不上号。魏忠贤祸朝纲。只是并没有勾结外敌。而那些投降满清为虎作伥。一心要将中原交给异族统治之人才是真正的佞。范文程算一个。尚可喜算一个。吴三桂、耿仲明、孔有德、洪承畴、鲍承先、宁完我…这些人若还不改弘易辙。继续替满人效命。他们死后。无疑也要进入佞碑上。

 第二更到。求月票!  M.igEXs.cOM
上章 明血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