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长乐夜未央 下章
3、该告别的就必须抛下
天色尚未大亮,天空仍是灰蒙蒙的颜色,一辆简陋的牛车在郡邸狱旁夹道中停下。

 霍幸君不适地挪了一下身子,抬手拭去鬓侧的汗珠,随后便静静地看着眼前的女子。

 休息了两个时辰,尽管仍旧是一身肮脏的妆束,但是,女子的双眼已不再只是两潭死水,反而有种令人移不开眼的神采在其中闪现。

 见霍幸君注视着自己,女子微微低头,宫人特有的温顺气质彰显无遗。

 从昨夜到现在,霍幸君一直没有碰襁褓中的皇曾孙一下,因此,尽管她的态度很明确,受史良娣与皇孙托付前来的长御仍然有些不安,尤其是此时车内只有她们两人与一个只知吃睡的婴儿。

 霍幸君望了女子片刻,直了身子,郑重地叩拜行礼,让女子不由大惊。

 “少君…”

 霍幸君行过礼,正而言:“我对你只是眼,可见你定是跟随皇后不久…受惠不过些许,却为曾孙做到如此地步,卿当得起妾的大礼!”

 女子嚅嚅无语,只能抱紧皇曾孙。

 “请教长御的姓名。”霍幸君也沉默了一会儿,才再次开口。

 女子不解,却还是回答:“婢子卑,无姓,皇后赐名倚华。”

 霍幸君点头。片刻之后才抬眼。轻声道:“你是宫婢。必要入掖廷狱。内官狱…”

 “婢子明白!”倚华微笑着点头。语气坦然。让霍幸君无法再说下去。

 ——中地内官狱所。哪怕是卫青、霍去病都无法手。自然也无法照拂。

 轻轻地将婴儿抱得更靠近自己。倚华望着眼前地‮妇少‬。低声道:“生死由天定。但是。婢子会努力活下去地!”她地眼睛盯着霍幸君地眼睛:“婢子会一直记着少君父女昨夜地话。因此。一定会努力活着。代皇后、太子、良娣与皇孙看着…”

 ——看着你们能不能实现那个期望中地未来!

 霍幸君点头。白皙纤细地手指轻动。带起浅绿色地衣袖。如水如烟。却没有半点迟疑。微笑地请倚华下车。

 倚华将怀中的婴儿换了姿势,让婴儿的头搭在自己的肩上,因此,她没有看到,原本睡的婴儿迷糊地睁了下眼,似乎是被她的动作弄醒了。

 仍有睡意的黑眸半眯着,有些茫然地看了一下忽然出现在眼前的女子,随即,婴儿眨了眨眼,对着霍幸君笑了,仿佛是在说——我还记得你!

 霍幸君没有出声,抿紧的双勉强扬起微笑的弧线,回应着婴儿的笑容。当毡帘落下,隔绝了两人视线的同时,霍幸君伏身趴在车内,左手紧紧捂住自己的嘴,阻止自己发出任何一丁点的声音,却无法阻止泪水浸透自己的右手的衣袖。

 受过叮嘱的御者没有询问车内的女主人,看着倚华被两名狱吏带进郡邸狱后,便回到车旁,拉动牵牛的绳索,让老牛缓缓挪步,拖着车离开。

 牛车从霍家的后门进入,仿佛只是奴仆清早采购物品归来。

 东闾氏早已在后院等了多时,一见牛车回来,便连忙了上去。两名婢女上前扶着霍幸君下车。

 一见女儿两眼红肿的模样,东闾氏便叹了口气,却没有说什么,示意婢女退下,上前亲自扶住女儿,带着缓缓步行,一只手则轻轻地抚着她的后背。

 “身子可有不适?”沿着廊道走了一会儿,见女儿的脸色仍旧苍白,东闾氏不有些担心。

 霍幸君倚在母亲的臂弯中,沉默地摇头。

 东闾氏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女儿,只能在心里暗暗着急,因此,看到丈夫的下站在道旁,以困惑的眼神打量她们母女时,她立时火大:“你在这儿做什么?”

 那个女子瑟缩了一下,双手下意识地抱住已经颇大的腹部,那姿态让东闾氏更为火大,霍幸君也不皱眉:“庶母,你为何在这儿?”

 ——这里离她的居处隔着三重院子。

 “上官大家来了…在大姬的寝室不见大姬…”女子颤栗着却仍然将来意完整地说了出来。

 “多谢庶母!”霍幸君对她点头致意,神色却依旧冷淡,东闾氏则根本不愿与她多说一个字,扶着女儿便离开了。

 望着母女俩离开的背景,女子抿紧双,环着腹部的双手更加用力。

 对上官桀子的疑问,霍幸君垂下目光,一声不吭,东闾氏扶着女儿躺回上,才转身对亲家解释:“孩子半夜被噩梦魇着了,再睡不着,我便陪她在家里到处走走。没告诉奴仆。劳大家久侯了!”

 上官桀的子虽然仍有不满,却也只能接受这个解释。

 她不好跟东闾氏计较,自家子妇又在补眠,一肚子牢便只能回家对难得一同休沐的丈夫、儿子说了。谁知道,听了她的话,上官安只是心忧子,立即便要去霍家,上官桀虽虽然皱眉,却明显不是为她报屈,她立时怒了,狠狠地摔了木箸:“新妇进门,没了儿子,也就罢了!你堂堂太仆,九卿之一,倒要看霍光的脸色,连累我也在霍家抬不起头!”

 上官安刚走到门口,这时,哪里还迈得动步子,只能尴尬地转身,却听上官桀冷哼一声,啪地将木箸拍在案上,毫不留情地教训子:“太仆算什么?九卿算什么?丞相、御史大夫,也不过县官一句话,立时就是家破人亡,举族同坐!霍光是什么人?霍家是什么?你以为不是与霍家结亲,公孙敬声之后,太仆的位置轮得到我?妇道人家,少见识就少说话!学学新妇与霍大家,对你没坏处!”

 丈夫一番教训立时让她懵了,还没回神,就听丈夫对儿子道:“不是要去霍家,快去吧!顺便问问霍家小君,新妇若是稍安,还是归家休养吧!没有为人子妇却常住自家的道理!”

 “诺!”上官安虽然疑惑,却还是恭恭敬敬地应了。

 第二天父子俩同乘入宫回署,上官安才问父亲是何意。

 “太子一家都死了,只剩一个刚满百的皇曾孙,主上得报却没有任何表示…”上官桀轻轻叹息“已经过去的…再缅怀也没有!”

 “阿翁的意思是…”上官安眨眼。

 “…又快开始了!”上官桀很肯定地说“所以,该告别的就必须抛下!”

 上官安不太明白,这与他接回子有什么关系,但是,上官桀却不愿再对儿子多解释什么。

 ——相较霍幸君,他的儿子仍旧稚了一点。

 “安儿…”拍了拍儿子的肩,上官桀轻笑“快点与幸君生个孩子吧!”

 ——婚姻的联盟还是脆弱了一点…

 八月,癸亥,太常江都侯勒石至湖,治皇太子丧,地震。(注1)

 九月,大鸿胪商丘成为御史大夫。

 十月,北军钱官小吏上书,言护军使者任安闻太子言:“希望君能将精锐之师交给我。”后受节,入营则闭门不出。天子怒。任安下吏。(注2)

 伴着匈奴入上谷、五原,杀掠吏民的急报,征和二年终于过去,随着岁首正月的到来,没有踏入长安城一步的天子再次行幸甘泉,郊雍祭天。

 注1:《汉书·武帝纪》记:“八月辛亥,太子自杀于湖。癸亥,地震。”太常那段是作者杜撰的。

 注2:任安的事是《史记·田叔列传》中褚少孙补记的——是时任安为北军使者护军,太子立车北军南门外,召任安,与节令发兵。安拜受节,入,闭门不出。武帝闻之,以为任安为详,不傅事,何也?任安笞辱北军钱官小吏,小吏上书言之,以为受太子节,言“幸与我其鲜好者”书上闻,武帝曰:“是老吏也,见兵事起,坐观成败,见胜者合从之,有两心。安有当死之罪甚众,吾常活之,今怀诈,有不忠之心。”下安吏,诛死。——顺带说一句,我反复读了几遍,愣是没看出那个小吏举报的事情为什么会让汉武帝得出那么一个结论!  m.iGexS.com
上章 长乐夜未央 下章